光明文化周末·人文地理:課本裡的新疆

2020-12-23 光明網新聞中心

  【課本裡的中國】

  原標題:課本裡的新疆

  「朋友,你到過天山嗎?天山是我們祖國西北邊疆的一條大山脈,連綿幾千裡,橫亙準噶爾盆地和塔裡木盆地之間,把廣闊的新疆分為南北兩半。遠望天山,美麗多姿,那長年積雪高插雲霄的群峰,像集體起舞時的維吾爾族少女的珠冠,銀光閃閃;那富於色彩的連綿不斷的山巒,像孔雀正在開屏,豔麗迷人。」這是當代作家、散文家碧野在《天山景物記》裡對新疆的描寫,令人禁不住對新疆產生了強烈的嚮往。

  翻開中國地圖,放眼望向西部,我國陸地面積最大的省級行政區新疆維吾爾自治區赫然展現在人們的眼前。這片遼闊的土地,因為遼闊,令人嚮往;因為遼闊,充滿神秘。

龜茲情思(中國畫)  舒春光

春歸帕米爾(中國畫)  葉華

胡楊秋色(油畫)  劉建新

  新疆的神秘源自它深厚的歷史文脈。自張騫鑿通西域後,這片神秘的土地上眾多歷史名人來來往往。

  開創了唐代邊塞詩先河的岑參,曾兩度出使西域。天寶年間,岑參第一次遠赴西域,充安西節度使高仙芝幕府書記。他告別了在長安的妻子,躍馬踏上漫漫徵途。也不知走了多少天,就在通西域的大路上,他忽地迎面碰見一位老相識。立馬而談,互敘寒溫,知道對方要返京述職,頓時想到請他捎封家信回長安去,就有了這首詩:「故園東望路漫漫,雙袖龍鍾淚不幹。馬上相逢無紙筆,憑君傳語報平安」(《逢入京使》,部編版七年級語文下冊)。

  「君不見走馬川行雪海邊,平沙莽莽黃入天。輪臺九月風夜吼,一川碎石大如鬥,隨風滿地石亂走。」(《走馬川行奉送封大夫出師西徵》,人教版九年級語文下冊)在封常清擔任北庭節度使時,岑參為其幕府判官。而北庭故城就在現今的新疆昌吉回族自治州吉木薩爾縣境內。岑參在這裡的幾年,對邊塞風光、軍旅生活,以及少數民族的文化風俗有了切身的感受,催生出他筆下的西域景象。「將軍金甲夜不脫,半夜軍行戈相撥,風頭如刀面如割。馬毛帶雪汗氣蒸,五花連錢旋作冰,幕中草檄硯水凝。虜騎聞之應膽懾,料知短兵不敢接,車師西門佇獻捷。」岑參在詩中抓住有邊地特徵的景物來狀寫環境的艱險,從而襯託士卒們大無畏的英雄氣概。詩雖敘徵戰,卻以敘寒冷為主,暗示冒雪徵戰之偉功。語句豪爽,如風發泉湧,真實動人。全詩句句用韻,三句一轉,節奏急切有力,激越豪壯,別具一格。

  「北風捲地白草折,胡天八月即飛雪。忽如一夜春風來,千樹萬樹梨花開……輪臺東門送君去,去時雪滿天山路。山迴路轉不見君,雪上空留馬行處。」(《白雪歌送武判官歸京》,人教版八年級語文下冊)這是岑參另一首著名邊塞詩。這首詩句句詠雪,勾勒出天山奇寒。全詩連用四個「雪」字,寫出別前、餞別、臨別、別後四個不同畫面的雪景,景致多樣,色彩絢麗,十分動人。

  「羅布泊,一望無際的戈壁灘,沒有一棵草,一條溪,夏季氣溫高達70℃。羅布泊,天空中不見一隻鳥,沒有任何飛禽敢於穿越。可是,從前的羅布泊不是沙漠。在遙遠的過去,那裡卻是牛馬成群、綠林環繞、河流清澈的生命綠洲。羅布泊,『泊』字左邊是三點水啊!」(《羅布泊,消逝的仙湖》,人教版八年級語文下冊)被稱為「生命禁區」的羅布泊,歷史上曾孕育出著名的樓蘭古國,這裡當年的熱鬧繁華,在課本中可以找到蹤跡。「昔日塔裡木盆地豐富的水系滋潤著萬頃綠地。當年張騫肩負偉大歷史使命西出陽關,當他踏上這片想像中荒涼蕭瑟的大地時,卻被它的美麗驚呆了。映入張騫眼中的是遍地的綠色和金黃的麥浪,從此,張騫率眾人開出了著名的絲綢之路。」

天山放牧(油畫)  司徒喬

新疆風情組畫(中國畫)  黃胄

葡萄溝(課文內頁)  資料圖片

白雪歌送武判官歸京(書法)  王巨棟

  新疆,就這樣在文人墨客的筆下,以其雄渾,以其遼闊,以其俊秀,以其神秘,以其極厚的歷史感,走進了人們的視野。而更多的當代作家,則把筆墨放在了新疆的大美上,讓天山南北的自然風光、人文歷史或娓娓道來,或轟然展現,或平靜告知,成為人們的嚮往。 

  當茅盾來到新疆時,新疆大地上最普通不過的白楊樹,觸發了他的靈感,讓他寫下了這篇著名散文:「那是力爭上遊的一種樹,筆直的幹,筆直的枝……這是雖在北方風雪的壓迫下卻保持著倔強挺立的一種樹!哪怕只有碗那樣粗細,它卻努力向上發展,高到丈許,兩丈,參天聳立,不折不撓,對抗著西北風。這就是白楊樹,西北極普通的一種樹,然而絕不是平凡的樹!」(《白楊禮讚》,部編版八年級語文上冊)

  「新疆吐魯番有個地方叫葡萄溝,那裡出產水果。五月有杏子,七八月有香梨、蜜桃、沙果,到了八九月份,人們最喜愛的葡萄成熟了。」(《葡萄溝》,部編版二年級語文上冊)新疆地大物博,物產豐富,吐魯番的葡萄就是其中傑出的代表。「要是這時候你到葡萄溝去,熱情好客的維吾爾族老鄉,準會摘下最甜的葡萄,讓你吃個夠。」

  「七月的新疆,最理想的是騎馬上天山。」(《七月的天山》,人教版四年級語文下冊)這是《天山景物記》在小學語文課本中的節選。「進入天山,戈壁灘上的炎暑被遠遠地拋在後邊,迎面送來的雪山寒氣,會使你感到像秋天似的涼爽。藍天襯著高聳的巨大的雪峰,太陽下,雪峰間的雲影就像白緞上繡了幾朵銀灰色的花。融化的雪水,從高懸的山澗、從峭壁斷崖上飛瀉下來,像千百條閃耀的銀鏈,在山腳下匯成衝激的溪流,浪花往上拋,形成千萬朵盛開的白蓮。每到水勢緩慢的洄水渦,都有魚兒在歡快地跳躍。這個時候,飲馬溪邊,你騎在馬上,可以俯視陽光透射到的清澈的水底,在五彩斑斕的溪水和石子之間,魚群閃閃的鱗光映著雪水清流,給寂靜的天山增添了無限的生機。」

  看到這裡,你還能坐得住嗎?趕快來新疆吧,大美新疆歡迎你。就如碧野所寫:「如果哪一天你有豪情去遊天山,臨行前別忘了通知我一聲,也許我可能給你當一個不很出色的嚮導。當嚮導在我只是一個漂亮的藉口,其實我私心裡也很想找個機會去重遊天山。」

  (光明日報記者 王瑟)

  《光明日報》( 2019年01月13日 10版)

[責編:石佳]

相關焦點

  • 課本裡的新疆
    【課本裡的中國】  「朋友,你到過天山嗎?天山是我們祖國西北邊疆的一條大山脈,連綿幾千裡,橫亙準噶爾盆地和塔裡木盆地之間,把廣闊的新疆分為南北兩半。遠望天山,美麗多姿,那長年積雪高插雲霄的群峰,像集體起舞時的維吾爾族少女的珠冠,銀光閃閃;那富於色彩的連綿不斷的山巒,像孔雀正在開屏,豔麗迷人。」
  • 看過就知道,課本裡的江西有你那麼多童年記憶
    一冊冊嶄新的課本,被孩子們捧在了手中。課本,也即教科書,是民族智慧和文化延續的載體,是一代又一代孩子接受知識的主要來源,也是塑造其精神品格的重要模具。對中小學生而言,語文課本尤其如是。>這一篇篇經典的傳世名作,在課本當中,用疏朗的線條勾勒出了一個自然山水與歷史人文交相輝映的江西——並非所有的省份,都能享有這樣的殊榮。
  • 課本裡的陝西-光明日報-光明網
    【課本裡的中國】        陝西地處中國內陸腹地,是中華民族及華夏文化的重要發祥地之一。    課本裡的陝西還是老秦人胸膛裡的一曲秦腔,雄渾厚重,慷慨激昂——「在這樣的地方,這樣的環境,這樣的氣氛,面對著這樣的觀眾,秦腔是最逞能的,它的藝術的享受,是和擁擠而存在,是有力氣而獲得的。」
  • 【地理】寒假地理這樣學 從此愛上學地理
    除了課本、教輔資料之外,還有什麼是不需要太多精力,躺在床上就可以完成的具有鞏固自己學霸地位、或者說寒假超車的學習方法呢?給力教育 地理教研組的老師們,為了讓假期的同學們也能夠欣賞到地理學科的魅力,梳理教材知識,分析考點、重難點、親自熬夜刷抖音、小破站、終於趕在大家寒假開始之際,為大家奉上以下大招:供各位同學躺屍學習。
  • 新疆哈巴河縣:中國最西北邊緣,與兩國接壤的獨特人文地域
    如果說起新疆「西北第一村」白哈巴,也許很多到過阿勒泰的人都熟悉,這個村落位於阿勒泰地區哈巴河縣鐵熱克提鄉境內,處在中國與哈薩克斯坦接壤的邊境線上,距哈薩克斯坦東錫勒克僅1.5公裡,有國防公路相通。如今,白哈巴村被《中國地理》評為中國最美的八個小鎮之一,成為新疆旅行必去的地方。
  • 文化地理
    大學課本課後答案目錄:300多本大學經典教材課本課後答案&考研歷年真題
  • 人文地理學前幾章的重難點
    1、地理學geographe研究對象是地理環境(自然環境、經濟環境、人文環境)2、人文地理學以人文現象為研究主體,側重於揭示人類活動的空間結構及其地域分布的規律性。研究對象是人文環境、人文現象和文化景觀。
  • 地圖世界 人文窗口——中國國家人文地理叢書一覽
    叢書融合協調了地圖與文字、圖片、信息圖表的關係,從時間和空間的維度挖掘城市文化,詮釋城市精神,為一座城市的骨骼注入血肉,為中華文化的傳播添磚加瓦——   為展現中國城市飛速發展的輝煌成就,弘揚中華優秀傳統文化,由中國地圖出版集團組織實施的「十三五」國家重大出版工程——中國國家人文地理叢書,目前面向海內外隆重推出了17個城市分卷,並將在「十三五」期間分批出版
  • 民國大學的國文課本裡,藏著「最」好的人文教育!
    尤其是三四十年代西南聯大、北京大學、清華大學等高校自編大學語文教材,形成了大學語文教材面貌紛呈、思路多元的特點,今天展讀,人文氣息鋪面而來。    西南聯大、清華、北大、復旦所選編的國文課本,從悠悠五千歷史的中華文化中,選錄經典篇目,努力保留和弘揚中華文化,可以說它們是「灰暗年代的一縷閃光」,敢於承擔保存中華文脈的歷史使命。今天編者推薦的這套「民國大學國文課」系列,正是上世紀三四十年代的大學國文教材,是無數名教授教過的國文課本,也是許多名人學習過的國文教材。
  • 總書記不贊成課本去掉古詩詞之後-搜狐文化頻道
    「我很不贊成把古代經典詩詞和散文從課本中去掉,去中國化是很悲哀的,應該把這些經典嵌在學生腦子裡,成為中華民族文化的基因。」9日上午,習近平在北京師範大學參觀教師節30周年展時說的這段話,從手機屏幕投射入王俊秀的眼帘,便吸引她細細琢磨起來。
  • 居家悅讀——重讀地理 細觀中國《中國歷史人文地理》讀後感
    重讀地理,細觀中國——《中國歷史人文地理》讀後感作者/孫庚辰在學習了一段時間的中國歷史地理後,對人文地理的興趣使然,我開始閱讀相關書籍。《中國歷史人文地理》便是第一本。這本書共分十章,主要介紹了疆域形成過程、行政區劃和結構職能的變遷、政治中心的分布與變化、人口分布與變遷、農業開發與地域特徵、工農業的開發及其意義、城市與交通、商業的發展和布局演變以及歷史文化景觀形成的地理與歷史背景等。該書「是我國歷史人文地理研究領域的代表性專著,是了解過去、認識現在、展望未來的學術著作」。
  • 新疆旅遊歸來,告訴你:首次去新疆,南疆好玩還是北疆好玩?
    歷時一個月,終於完成了新疆穿越之旅。不得不感嘆,新疆是一個人文美景薈萃的地方,峽谷巍峨,高山險峻,不僅有豐富的自然旅遊資源,更有熱情多元的民族文化。以下文章就給大家詳細介紹,去新疆遊玩,第一次應該去南疆,還是北疆呢?
  • 新疆瑪納斯縣:「中國碧玉之都」和「葡萄酒之鄉」的人文地域
    去年4月份,受瑪納斯縣網友「釋懷」邀請,我們曾到瑪納斯縣感受這裡的人文自然。他帶著我們先去的是一家葡萄酒莊園,然後又看了瑪納斯的碧玉市場,之後又品嘗了瑪納斯的美食。我想在瑪納斯,擁有名貴的碧玉,又有喝到養生的美味葡萄酒,實在是今生的福分。
  • 張承志:《人文地理概念之下的方法論思考》
    人文地理這個概念方興未艾。當我們使用這個詞的時候,我們想到了另一些與它的概念界限並不清晰的學科。
  • 如何入門世界地理?這本書值得入手
    (⊙_⊙) 每天一篇全球人文與地理如何入門世界地理作者:貓斯圖 / 編輯:帥帥上中學的時候我最喜歡翻的一本課本是地理配套的《圖冊》。那也是我最早接觸的地理圖冊,雖然現在看來那本配套教科書的《圖冊》樣式過於板正,也沒有太多有趣的信息,但正是那些繪製精準的分區地圖,塑造了我對人文地理最早的興趣。
  • 藏在地圖裡的國家地理
    而這其中,我最推薦的就是地理書,因為它能從地理空間和人類歷史兩條線出發,給孩子自然、科學、社會、人文等多方面的知識。 孩子們多看多學,眼界會格外開闊,談吐格局也不一樣。今天,給大家推薦的是《藏在地圖裡的國家地理•世界》,它涉及知識面很廣,無論形式還是深度,都很貼合孩子們閱讀、學知識的胃口。這套書不僅適合7歲以上孩子,大人也能看,知識是永遠不會過期的。它還是很少見的一套地理書,這書哪好呢?先說說驚豔到我的。
  • 新疆烏恰縣:坐落在中國最西部地震帶上的文化古地
    歷史上,烏恰縣還發生8級以上的地震,總之新疆地震較為頻繁,這是因為新疆處在印度板塊和亞歐板塊碰撞前沿地帶上,兩個板塊相互擠壓或碰撞,從而在新疆大地上形成了多條地震帶,烏恰縣、柯坪縣等南疆地域,剛好處在南天山地震帶上,因此就容易發生地震。
  • 《環球國家地理繪本》最適合孩子的環球地理繪本 包含不少知識點
    最適合孩子的環球地理繪本地理是孩子童年必須接觸的知識,不僅僅是因為它最能讓孩子開拓眼界,提升格局,也是因為很多學科都和地理有著關聯。在這些學科裡,關聯最大的就是歷史,政治,畢竟「政史地不分家」,還有語文,很多古詩詞、文章裡都充斥著大量地理知識。而到了大學,不少專業(建築學、氣象學、地質學、歷史學、社會學、環境學、人口與經濟學)也都對孩子的地理水平有要求。所以讓孩子學好地理真的很重要!
  • 古樸民俗助您領略西域風情新疆獨特人文八大怪讓您徜徉沉醉其中
    只要提到新疆,人們總會想起這首熱情奔放的歌曲《達坂城的姑娘》,想到新疆鮮味欲滴的吐魯番的葡萄,哈密的瓜,庫爾勒的香梨,阿克蘇的紅富士蘋果。眾所周知,新疆是一塊很神奇的地方。因為那裡緯度高、光照足,盛產瓜果,所以有乾果八大怪。
  • 新高一地理PPT·2.3地域文化與城鄉景觀A·必修2人教版·課件·高中地理·高考地理·地理等級考·選科選考地理
    高考地理PPT。高1高2高3高中地理等級考、高考選科選考地理。3+3    3+1+2新高一地理PPT·2.3地域文化與城鄉景觀A·必修2人教版·課件·高中地理·高考地理·地理等級考·選科選考地理新高中政治·必修1.2.3.4·課件合集PPT·高考政治·政治等級考·選科選考政治·部編新課本·統編新教材新高1歷史 中外歷史綱要上下冊 課件ppt合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