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這些家長的「不文明行為」被登報批評!看看你是不是也帶著孩子這樣做過

2020-07-29 首都教育


北京這些家長的「不文明行為」被登報批評!看看你是不是也帶著孩子這樣做過


暑假到來,北京動物園的遊客也逐漸增多了。小朋友們見著可愛的小動物總是開心不已,除了拍照留影,還恨不得湊上前用手摸摸碰碰、近距離「互動」一番。

北京這些家長的「不文明行為」被登報批評!看看你是不是也帶著孩子這樣做過

為了滿足孩子的要求,有些家長便不惜違反公園的管理規定,不斷與公園「鬥智鬥勇」,甚至不惜與工作人員打起「遊擊戰」。


沒曾想,這麼做不僅上了報紙、還挨了批評……

北京這些家長的「不文明行為」被登報批評!看看你是不是也帶著孩子這樣做過


1


「請勿投喂!」


在北京動物園遊覽,幾乎每個動物展覽區域都能見到這樣的警示標語。


但儘管園方想出了各種招數,不斷升級改造各個動物展區的防護設施,還是無法阻止家長們的「助攻」,不信請看↓↓


水禽湖畔:防護網攔不住「饅頭投手」


北京動物園水禽湖畔,距離岸邊兩米開外的湖面上,特意架設了一道高出水面的防護網。


但「獻愛心」的親子遊客們是屢禁不止,大人們甚至和湖邊巡邏的保安打起了「遊擊戰」。


北京這些家長的「不文明行為」被登報批評!看看你是不是也帶著孩子這樣做過

圖片來源:北京日報客戶端


有家長拎著一大口袋白饅頭,眼疾手快地將一大塊饅頭撕下來塞進孩子手中,趁著保安不注意,催促道:「餵吧!餵吧!」


發現孩子力氣小,無法將食物扔過防護網,家長還趕快助力,協助孩子將食物往遠處扔。


小提示


• 水禽們的「食譜」主要為:顆粒飼料、蔬菜、混合飼料、河蝦、冷凍魚、活魚等。

• 飼養員每天會為水禽提供最佳營養配比的食物,額外的攝入會危害動物健康


羚羊區:不到10分鐘就有三撥「投餵」


北京動物園西北角,依蘭大羚羊的「家」被金屬護欄、鐵柵欄團團圍住,為了防止遊客隨意投餵食物,還特意在鐵柵欄內又額外加裝了一層鐵絲網。


但層層防護,似乎並沒有抵擋住家長們的投餵「熱情」,不少父母甚至是「有備而來」。


一位年輕的媽媽四下張望了一圈,看到附近沒有工作人員的身影,立刻從包裡掏出滿滿一塑膠袋蔬菜,將切成手指頭粗細的胡蘿蔔條和黃瓜條迅速塞進孩子的手中。


北京這些家長的「不文明行為」被登報批評!看看你是不是也帶著孩子這樣做過

圖片來源:北京日報客戶端


普氏野馬圍欄前,爸爸發現小兒子個頭太矮,站在圍欄外不管怎麼努力伸長手臂都餵不到動物,索性一把舉起兒子,將孩子「投」進了原本禁入的圍欄內


北京這些家長的「不文明行為」被登報批評!看看你是不是也帶著孩子這樣做過

圖片來源:北京日報客戶端


看到兒子有些膽怯,爸爸還在一旁還不斷鼓勵:「別害怕,你把胡蘿蔔再往裡伸伸,要不然它夠不著。」


小提示


• 許多動物平時主要吃含水量沒那麼大的草,像黃瓜這類食物是絕對不能餵的,水分太足,容易吃壞肚子。


2


事實上,自今年6月1日起實施的《北京市文明行為促進條例》,將「違規投餵動物」明確列入「不文明行為」重點治理


為啥動物不能隨便喂?這個看似「老生常談」的問題,無論是小孩子還是大人都需要好好了解:


  1. 公園裡的飼料都是經過特殊處理而成的,專業人員有一套完整的操作手續對食物進行清洗消毒,以保證動物入口安全,遊客投餵食物的衛生性還有待確保


  1. 動物食性不同,不是所有的蘿蔔條、麵包等都適合小動物,且動物非常敏感,對食物的要求非常高,因欠缺專業知識而盲目投餵動物甚至會造成動物的死亡
北京這些家長的「不文明行為」被登報批評!看看你是不是也帶著孩子這樣做過

  1. 不同動物的飲食量也有不同標準規定,遊客並不知道管理員何時投餵過動物,如果它們剛剛進食完畢再次被投喂,很容易造成積食,嚴重會面臨死亡


  1. 有些遊客會用咬下的水果投餵動物,殊不知人的身上會有致病菌,咬完水果後,口中的病菌會沾到食物上,動物吃完後,就有可能染上結核、肝炎、流感等人畜共患病,輕則病倒,重則丟命。


北京這些家長的「不文明行為」被登報批評!看看你是不是也帶著孩子這樣做過

△ 動物園動物飼料


動物們應該吃什麼、怎麼吃、吃多少,這些都離不開動物園內技術人員的層層把關。但是遊客的隨意投喂,容易破壞動物的正常飲食習慣,甚至對動物造成嚴重傷害。


所以,想教會孩子真正愛護動物,家長們就不應「以身作則」引導孩子投喂!


3


以隨意投餵動物為例,這樣的「不文明」舉動不僅有損動物的健康,對於家長和孩子來說,也是有百害而無一利:


家長:


許多父母會偏執地認為,去動物園帶著孩子喂喂動物能為他們留下美好的童年回憶,卻忽略了身為家長無時無刻不存在的榜樣作用。


實際上,若干年後孩子們能回憶起的美好是有父母陪伴的歡樂時光,而非用一根胡蘿蔔餵野馬吃的細節,而他們對於自然生物的熱愛也絕不會建立在這些破壞規則的行為上。


家庭教育,不僅僅是關在家中的言行舉止,走出門才是真的訓練場。


孩子:


很多時候,其實孩子並沒有提出投餵動物的要求,面對孩子的膽怯或害怕,家長卻毫不關注,甚至還會主動示範、言語催促,將好端端的觀賞變成一種強迫性質的「互動」。但這樣的「互動」真的會讓孩子們感到舒服嗎?


北京這些家長的「不文明行為」被登報批評!看看你是不是也帶著孩子這樣做過

圖片來源:北京日報客戶端


每個孩子都有自己喜愛的動物,也可能會有自己害怕的動物,這十分正常。家長們一味的「趕鴨子上架」不僅不會讓孩子體會到參觀的樂趣,如果在「互動」過程中不慎發生意外,還會給他們幼小的心靈留下嚴重的心理陰影

北京這些家長的「不文明行為」被登報批評!看看你是不是也帶著孩子這樣做過

除了隨意投餵動物外,動物園內還有很多常見的「不文明」行為:


  • 踩踏草坪、攀折花枝
  • 隨意亂丟餐飲垃圾
  • 隨意攀爬踩踏雕塑、景石
  • 向動物投擲雜物
  • 試圖損傷動物軀體,比如拔毛等……


這些行為無形中會增加工作人員的工作量,帶去管理不便,也會變相引發安全問題,迫使園方加強防護措施:玻璃牆、隔離網、欄杆、大喇叭……「安全」多了,但是遊覽效果卻大打折扣。


因此,小編提醒各位家長,假期出門遊玩,安全第一, 文明也時刻不能丟,為孩子做個好榜樣,我們必須以身作則!



部分素材來源:北京日報客戶端 首都園林綠化

相關焦點

  • 行為「標籤化」,家長這樣做「培養」了孩子的問題行為
    這樣的情形重複幾次,孩子就會總結出這樣的規律:我只要發脾氣,爸爸媽媽就會滿足我的要求了。很多的家長會陷入這樣的誤區:對孩子好的行為「視而不見」,覺得孩子「省心,不用我們怎麼管」,只有孩子表現出問題行為了,才意識到要關注孩子,比如,有兩個孩子的家庭,孩子相處融洽的時候不關注,自己玩手機,直到孩子打起來了才火速衝過去,這其實是對問題行為的一種強化。
  • 批評孩子的6個小技巧:家長這樣做,孩子聽了才會改!
    教育孩子時,許多家長有這樣的疑惑:孩子犯錯就該批評,可怎麼批評,孩子才能聽進去、才能接受並改正呢?今天這篇文章,給各位家長分享6個正確批評孩子的小技巧,趕緊往下看吧!1批評前先聽孩子解釋不知道身為家長的你們,小時候有沒有被爸媽誤會過?有的家長望子成龍心切,一看到孩子犯錯就劈頭蓋臉一頓批評。然而,有時孩子犯錯並不是有意為之:可能是不懂做,可能是能力不足,可能是疏忽了,也可能是為了引起家長的注意......
  • 如果有人當面批評你的孩子,你應該這樣做,家長收藏
    導讀:如果有人當面批評你的孩子,你應該這樣做,家長收藏各位點開這篇文章的朋友們,想必都是很高的顏值吧,我們真的是很有緣哦,小編每天都會給大家帶來不一樣的育兒資訊,如果對小編的文章或者其他的什麼,有什麼一些意見的話歡迎在下方積極評論哦,小編每條都會認真看的。那麼本期的內容是:如果有人當面批評你的孩子,你應該這樣做,家長收藏!那麼我們就來看看吧!
  • 孩子被別人當面批評,家長該怎麼辦?高智商的父母會這樣做
    導讀:孩子被別人當面批評,家長該怎麼辦?高智商的父母會這樣做各位點開這篇文章的朋友們,想必都是很高的顏值吧,我們真的是很有緣哦,小編每天都會給大家帶來不一樣的育兒資訊,如果對小編的文章或者其他的什麼,有什麼一些意見的話歡迎在下方積極評論哦,小編每條都會認真看的。那麼本期的內容是:孩子被別人當面批評,家長該怎麼辦?高智商的父母會這樣做!那麼我們就來看看吧!
  • 家長如何引導孩子的錯誤行為,你做對了嗎?
    在孩子成長的道路上,作為家長,我們總是能遇到孩子各種各樣的不良行為,那麼對於孩子的不良行為,家長該怎麼引導呢?打罵、批評、指責可以消除孩子的一個不良行為,但同時又會為下一個不良行為埋下種子。甜甜說:「嗯,我們不敢告訴你,因為害怕你會批評我們,這是我們倆的小秘密。」我說:「是什麼事情啊?」她們互相看看彼此,不願告訴我。
  • 孩子被別人當面批評該怎麼辦?聰明父母會這樣做
    養育孩子成長的過程中,你們有沒有遇到過這樣的事情呢?孩子比較淘氣,比較調皮,經常會有鄰居或者是同學的家長找上門來,當他們跟你訴說孩子的種種惡劣行為時,應該怎麼做呢?說實在的,很多父母都遇到過這樣尷尬的時期,尤其是那些家裡有男孩的。
  • 「養不教,父之過」,外人當你面批評孩子咋辦?高情商父母這樣做
    導讀:「養不教,父之過」,外人當你面批評孩子咋辦?高情商父母這樣做各位點開這篇文章的朋友們,想必都是很高的顏值吧,我們真的是很有緣哦,小編每天都會給大家帶來不一樣的育兒資訊,如果對小編的文章或者其他的什麼,有什麼一些意見的話歡迎在下方積極評論哦,小編每條都會認真看的。那麼本期的內容是:「養不教,父之過」,外人當你面批評孩子咋辦?高情商父母這樣做!那麼我們就來看看吧!
  • 家長的這些行為會讓孩子越來越自卑
    ,家長總是責罵孩子,總把自己的孩子和別人的孩子做比較。孩子在家長的無數次的批評指責中慢慢的就失去了信心,變得越來越自卑內向。「你看看XXX的爸媽,看看人家開的什麼車,看看人家多有錢……」如果你聽到孩子拿你和別的父母做比較,你又作何感想?
  • 聰明的家長都會這樣批評孩子,你越批評,孩子越聽話
    在家長眼裡,聽話的孩子都是別人家的,自己的孩子總是存在這樣或者那樣的毛病。在家庭教育中,面對經常犯錯的孩子,我們有時候也很為難,批評重了又怕傷了孩子的自尊,說輕了又怕沒有效果。其實你知道嗎?還有一種批評方式既有效又不會傷害到孩子,那就是幽默式批評。我們每個人都不喜歡過於死板的東西,我相信,連那些過於死板的人也是如此。
  • 3歲「文明男孩」火了,批評爸爸在飯店吃飯光膀子:你丟不丟人?
    1.3歲「文明男孩」火了,批評爸爸在飯店吃飯光膀子:你丟人不?你光個膀子在飯店,你丟不丟人?家長可以把自己好的行為和壞的行為列出來,好的就經常在孩子面前演示,不好的就避免在孩子面前出現,這樣孩子才會模仿到好的行為,變成有禮貌的孩子。
  • 批評孩子可以,但是不要因此而做這樣的行為
    孩子在成長的過程中總會出現這樣那樣的問題,家長有責任和義務去批評他們,但是並不能因此而給孩子貼標籤,尤其是負面標籤。因為成長中的一切都是不固定的,今天孩子犯的錯未必代表他們明天也會出現同樣的錯誤。所以家長尤為需要注意的一點就是在批評的時候,不要給孩子扣帽子。尤其是負面的評價一定要謹慎,今天的一句話可能會造成他們終身的不良影響,批評的時候一定要嘴上留情。
  • 家長自查,讓孩子給你打分,看看你是一個合格的家長嗎?
    小區裡經常有家長說:誰誰誰家的「熊孩子」又搗蛋了,每層電梯全按了;誰誰誰家的」熊孩子」又不講究衛生,電梯裡拉屎了;誰誰誰家的」熊孩子」又在公共桌椅上亂跳亂蹦了……然後接著就有人出來說,有什麼樣的孩子就有什麼樣的家長,父母是孩子的鏡子,孩子是父母的影子,肯定是家長慣的,家長素質不行等等諸類的話。每次我看到這些,我就為這些家長所不齒,孩子熊,估計家長也熊。
  • 「聽懂」老師的批評,是家長和孩子的必修課
    怎樣引導孩子的批正確的對待老師評呢?當孩子被老師批評的時候,通常家長有兩種常見的錯誤反應:1、覺得太丟臉了,等孩子回來,一定要狠狠地批評他。如果家長每次都是這樣的反應,就一定要先自我反思一下,應該如何對待老師的批評。有些孩子可能會因為家長或老師的嚴厲責罰而改變,但這個被老師批評過很多次,還改不了的孩子,面對老師的批評,真的能改變嗎?
  • 別做!家長的這些行為正在傷害孩子自尊
    沒有哪個家長不愛自己的孩子,有時愛子心切反而無意中會做出一些傷害孩子自尊的行為。作為家長我們首先要把孩子當成一個獨立的個體來對待,他們有自己的意識、想法、性格,對於某些家長認為不對的,可以進行引導而不要採取強硬措施。家長只有足夠尊重孩子,才能同樣贏得孩子的尊敬。那麼在與孩子相處過程中有哪些事情家長最好不要做呢?
  • 家長批評孩子,沒過一會兒孩子就忘了,真的是孩子忘性大嗎?
    因此大多數家長在教育孩子的過程中,常常會因為孩子做錯一些事情或者是不聽自己的管教而導致家長批評孩子,向孩子發脾氣。其實在家長的心裡,也知道一味的對孩子批評,指責,向孩子發脾氣是解決不了任何問題的,這樣的做法也是不對的。可是,大多數家長都很難控制住自己的壞脾氣。
  • 6.孩子做錯了事,家長這樣「批評」才有效!|溝通的藝術
    站在這個母親的角度上看孩子確實是丟三落四,因為這樣的事情不止一次發生過,母親希望孩子能夠長點記性避免這樣的事情發生。站在孩子的立場上來看,這樣一番訓斥並沒有起到應有的作用,聽上去以前這位母親也經常用這樣的方法,孩子的這些行為並沒有改善,孩子只接收到了母親的憤怒、生氣、批評、指責等等情緒,孩子並不知道怎麼樣去做才是對的。這樣的批評就沒有效果。孩子做錯了事,家長怎麼「批評」才有效果呢?
  • 孩子越批評越犯錯,批評孩子兩大"雷區",看看你踩雷了嗎?
    這幾天看頭條,裡面有很多家長說自己孩子受不得批評,越是批評還越是犯錯,這怎麼辦呢?那麼我們是不是可以不批評孩子,使孩子自我反省,進行自我批評。當然這也是不大可能的,孩子沒有批評的鞭策,孩子永遠以自我為中心認為自己是對的,這是非常不利於孩子發展的,孩子年齡也小,讓孩子開展自我反省和自我批評也是不現實的。因為他們其實或許也並不知道自己做錯了什麼。
  • 這些行為不在提高孩子免疫力,而是在破壞,家長別再這樣做
    導讀:這些行為不在提高孩子免疫力,而是在破壞,家長別再這樣做各位點開這篇文章的朋友們,想必都是很高的顏值吧,我們真的是很有緣哦,小編每天都會給大家帶來不一樣的育兒資訊,如果對小編的文章或者其他的什麼,有什麼一些意見的話歡迎在下方積極評論哦,小編每條都會認真看的。那麼本期的內容是:這些行為不在提高孩子免疫力,而是在破壞,家長別再這樣做!那麼我們就來看看吧!
  • 你有嘗試過和孩子的行為問題做朋友嗎?
    那麼家長應該怎麼幫助孩子減少這些行為呢?首先要思考的一個問題是,糾正孩子的終極目的是什麼。這裡有兩個思維取向:2. 希望孩子以後能夠成長進步、避免再做同樣的行為。冷靜下來想想,多數家長肯定會選擇後者——希望孩子成長進步,希望行為問題減少或者不再做就好了。
  • 如果有人當面批評你的孩子,你應該這樣做呢?家長快來看一下吧
    導讀:如果有人當面批評你的孩子,你應該這樣做呢?家長快來看一下吧各位點開這篇文章的朋友們,想必都是很高的顏值吧,我們真的是很有緣哦,小編每天都會給大家帶來不一樣的育兒資訊,如果對小編的文章或者其他的什麼,有什麼一些意見的話歡迎在下方積極評論哦,小編每條都會認真看的。那麼本期的內容是:如果有人當面批評你的孩子,你應該這樣做呢?家長快來看一下吧!那麼我們就來看看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