都市快報記者 陳彥汝 通訊員 葉倩
今年20歲的女孩小貝(化名)從外地來杭找工作。她面試了幾份工作,有幾次當場就被拒了,有個別幹了幾天,因為她辦事情不夠細緻,莽莽撞撞的,試用期沒到就被辭退了。
為什麼自己找工作會如此艱難,小貝有些苦惱。這時,她身邊的一位朋友悄悄問她:「你的眼睛怎麼是歪的,是不是視力出現問題?」
一句話點醒了小貝,她從小跟著爺爺奶奶長大,家裡經濟條件比較差,書讀得不多,檢查視力的機會更是少之又少,她也從沒想過去佩戴眼鏡。莫非真的是自己視力出現了問題?
小貝帶著滿肚子疑惑來到浙江省眼科醫院(溫州醫科大學附屬眼視光醫院)杭州院區。經過一系列常規檢查,醫生和小貝都很吃驚。
右眼戴眼鏡也僅能看到0.2
視力檢查顯示,小貝有高度近視,其中左眼近視700度,右眼則近視度數超過1000度,還有200度的散光。
試戴相應度數的近視眼鏡後,從沒戴過眼鏡的小貝感覺頭特別暈,很難適應。再次進行視力檢查,醫生發現,即使戴著眼鏡,她的右眼也僅有0.2的視力,左眼稍好些,但也不能達到正常視力(正常矯正視力1.0,小貝僅有0.7)。
省眼科醫院杭州院區視光診治中心侯立傑副主任醫師說,通過專業儀器檢查就能發現她的眼軸是一長一短,而除了視力差,雙眼度數有差距,檢查還發現,她還存在立體盲,以及知覺性外斜視。
侯立傑分析,一方面,這位患者很有可能是近視性屈光參差引起的弱視。近視性屈光參差簡單來說,就是雙眼的清晰度不一致,一般認為雙眼度數相差250度以上,稱為屈光參差。這位患者的屈光參差很可能是先天因素造成的,但若是能早發現、早治療、早幹預,她完全可以獲得正常視力和立體視覺。
另一方面,因為近視性屈光參差沒有得到及時的幹預、治療,她也沒有佩戴眼鏡,眼睛長時間處於視疲勞狀態,度數越來越深,最終導致高度近視。單眼高度近視導致視力低下。視力不好的一隻眼常常向外偏斜,引起外斜視。
侯立傑嘆息,這位患者來得太晚,視覺功能已基本成型,沒法使其恢復正常視力了。最終,結合患者意願,為她做了外斜視矯正手術,但手術並不能使其視力得到緩解,只能讓她在外觀上變美觀一些。至於找工作,她可能只能找一些不需要精細操作的活了。
弱視最佳幹預時間是12周歲前
若6周歲前幹預治療八成能治癒
據介紹,弱視的發生率為3%,弱視有好幾種類型,比如,屈光不正型弱視,有高度近視、高度遠視、高度散光導致的弱視,也有些像小貝一樣是由屈光參差引起的,還有些是由白內障引起的弱視等等。
弱視最佳幹預時間是12周歲以前,若能在6周歲以前幹預治療,則有80%的機率可以治癒,獲得正常視力及立體視覺。
「孩子出現近視性屈光參差,不做視力篩查,是很難發現的。」侯立傑特別提醒。
在他的門診,就有很多這樣的患兒,絕大部分都是在入學篩查時才被發現視力問題。他解釋,這類患兒往往最初是一隻眼睛不近視,而另一隻眼睛出現250度及以上的近視,因為並不妨礙到主視覺,加上孩子們的自查能力也較弱,因此在日常中也很難發現。
「事實上,這種情況得到早跟蹤、早幹預,治療是比較有效的。
「簡單來說,驗配正確度數的眼鏡,配合遮蓋治療,給予弱視眼睛一些近距離的視覺刺激,經過數月治療,視力就會逐漸提高。當雙眼視力基本持平,再評估是否有立體視覺,若沒有立體視覺,可通過雙眼立體視覺功能訓練來獲得這一功能。」侯立傑介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