說起饅頭,無論是在北方還是在南方都是比較受歡迎的麵食,北方可作為主食南方可作為早餐。雖然在外面買饅頭比較方便,但卻沒有自己在家裡做的饅頭安全健康。接下來阿玉就教大家,不使用鹼、小蘇打就能做出蓬鬆光滑且有嚼頭的大白饅頭
首先準備4克酵母倒進200克水中,用筷子攪拌至無顆粒狀,放到一邊靜置一會。盆中倒入400克麵粉、20克白糖(想吃甜一點也可以多加一些),再邊攪拌邊倒入酵母水。攪拌至棉絮狀就用手揉成光滑的麵團,注意一定是盆光、手光、麵團光,三光原則。然後蓋上保鮮膜體積發酵至1.5-2倍大(想發酵快一點可在旁邊放一碗熱水)
手指沾點麵粉在麵團中間戳一個洞,不立刻回縮且有豐富的蜂窩組織,就說明麵團發酵好了。發酵這一步很關鍵,會直接影響到你做的饅頭是否蓬鬆。如果你對麵團發酵還是不清楚,可以在評論區告訴我
案板上撒一點麵粉,把麵團放在案板上用後手掌使勁的搓揉,這一步是為了排掉麵團發酵後的氣體。有些朋友做出的饅頭不夠光滑就是揉面沒有到位
那怎麼算揉到位呢?當你把麵團切開後,切面是沒有任何氣孔,那就說明已經揉好了。如果你想吃緊實一點的饅頭,可以把麵團揉的稍微硬一點,想吃暄軟一點的可以揉的稍微軟一點,麵團的乾濕程度可以用水來調節
把麵團搓成長條分成大小相等的面劑,取一個面劑進行整理(劑子稍按扁,朝一個方向往內揉折,揉圓後用虎口的位子往內收底部捏緊即可),其餘的就用溼布或者保鮮膜蓋住,防止麵團變幹或變硬
面劑整理好後就用保鮮膜蓋住,鬆弛30分鐘(進行二次發酵)。鬆弛好的麵團拿到手裡是會變得稍輕,用手按壓也會立刻回彈。但一定不要發酵過度不然吃起來會黏牙。發酵好後就放到蒸籠中
肯定有朋友會問,到底是冷水下鍋還是熱水下鍋?如果麵團已經發酵好了,就可以直接熱水上鍋,開大火蒸15分鐘,關火燜1-2分鐘。還沒有發酵好的話,就冷水上鍋(因為冷水在加熱的過程中,溫度是逐漸上升的,這樣比較有利於麵團進一步發酵),開中火,上水汽後開大火蒸15分鐘,關火燜5分鐘
總結:其實饅頭蓬鬆的重點是,第一次和第二次發酵要到位。光滑嚼頭的重點是,麵團要多加麵粉搓揉排乾淨氣體,而且切面一定是光滑無任何氣孔,關火的時候一定要多燜幾分鐘。這樣做出的饅頭表面光滑鬆軟且緊實,你學會了嗎?歡迎大家在評論區分享關於饅頭的獨家見解和做法,讓更多朋友受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