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年3月19日,第三方專業科技成果評價機構——中科合創(北京)科技成果評價中心在北京依據科技部《科學技術評價辦法》的有關規定,按照科技成果評價的標準及程序,本著科學、獨立、客觀、公正的原則,組織專家對重慶市勘測院和重慶數字城市科技有限公司共同完成的「國土空間生態修復監管信息系統建設的關鍵技術及應用」項目進行了科技成果評價。
此次成果評價專家委員會由中國國土勘測規劃院規劃所研究員賈克敬,中國土地學會副秘書長張曉玲,北京師範大學地理科學學部教授張光輝,北京郵電大學光電信息學院教授桑新柱,中國科學院計算機網絡信息中心研究員於建軍,重慶交通大學教授潘建平,重慶大學副教授楊榮華等專家組成。
經過專家評審,認為該項目緊扣加快推進生態文明建設的迫切需求,以提升國土空間生態修復監管工作規範化、信息化、智能化水平為目的,在支撐國土生態修復工程全生命周期監管的同時,為生態修復技術方案優化和生態系統功能提升提供技術支持。項目主要創新點如下:設計了基於系統關聯性和關鍵路徑的區域生態修復項目群進度動態量化估算方法;設計了基於地理空間綜合指數的江岸生態效益定量評估模型的計算方法;實現了數字實景三維監測對比技術在廢棄礦坑修復治理量化評估中的應用;實現了基於時空大數據技術的國土空間山水林田湖草生態保護修復監管信息系統。項目已在全國第三批山水林田湖草生態保護修複試點工程——「長江上遊生態屏障(重慶段)山水林田湖草生態保護修復工程試點」工作中得到應用,具有很好的社會示範效益。項目技術上有較大的創新,在國土空間生態修復監管應用領域達到國內領先水平。經專家組全面審核,與會專家一致同意,「國土空間生態修復監管信息系統建設的關鍵技術及應用」項目通過科技成果評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