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醫大一院率先獨立開展經內鏡消化道標準化糞菌移植技術

2020-12-19 澎湃新聞

中國醫大一院率先獨立開展經內鏡消化道標準化糞菌移植技術

2018-07-30 09:23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政務

7月10日,中國醫大一院老年醫學科桑力軒副主任醫師、張岱主治醫師、溫博主治醫師團隊在副院長湯豔清、老年醫學科負責人田文,副主任王滌非、張海燕的大力支持下,在老年消化病房老主任王炳元教授及主任吳嵐的具體指導下,在麻醉科孫乃會主治醫師、老年消化內分泌病房護士長李寰、老年醫學科門診護士長高雅竹,王虹、李彬主管護師的全力配合下,應用無痛內鏡下標準化糞菌移植技術成功治療1例潰瘍性結腸炎患者,使患者病情大幅度緩解,術後恢復順利,無任何併發症,截至發稿時間,科室已成功開展3例糞菌移植,患者均已順利出院。

「糞菌移植」(Fecal microbiota transplantation,FMT)是從健康人糞便中分離功能菌群,然後移植到患者消化道,通過重建患者腸道菌群而實現對腸道內外疾病的治療。醫學史記載,1700年以前的中醫就已經用人糞治病,迄今,已有大量文獻記載用人新鮮糞水、發酵的糞水或者從糞中分離的微生物群治病。人類腸道菌群數量多達100萬億個,腸道菌群的存在能通過自身屏蔽影響機體免疫系統,阻止病原菌入侵人體,影響機體各系統的健康。隨著全世界對腸道菌群相關性疾病的研究越來越深入,利用菌群移植來治療多種難治性疾病,已經有大量的研究證明其安全有效。

標準化糞菌移植技術僅國內少數三甲醫院能夠開展,此前,東北地區尚無醫療機構能夠獨立開展。中國醫大一院此項新技術的開展,從供體篩選、應用智能化微生物分離系統GenFMTer4菌群分離以及內鏡下菌群植入均由老年醫學科團隊獨立完成,該技術的成功開展代表中國醫大一院標準化糞菌移植領域在東北地區居於領先地位。

目前糞菌移植治療適應症包括:難辨梭狀芽孢桿菌感染、抗生素相關性腹瀉或偽膜性腸炎、重症炎症性腸病、糖尿病伴重度胰島素抵抗、重症過敏性疾病、抑鬱症及自閉症、頑固性便秘及腹瀉、慢性B型肝炎耐藥治療、自身免疫相關性疾病等。

特別聲明

本文為澎湃號作者或機構在澎湃新聞上傳並發布,僅代表該作者或機構觀點,不代表澎湃新聞的觀點或立場,澎湃新聞僅提供信息發布平臺。申請澎湃號請用電腦訪問http://renzheng.thepaper.cn。

評論()

相關焦點

  • 中國醫大一院神經外科完成一例神經內鏡經眶入路中顱窩顱眶腫瘤...
    中國醫大一院神經外科完成一例神經內鏡經眶入路中顱窩顱眶腫瘤切除術 2020-06-15 09:20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政務
  • 中國醫大一院完成小兒肝移植
    原標題:中國醫大一院完成小兒肝移植(記者閻紅 特約記者蔡爽)近日,中國醫科大學附屬第一醫院器官移植/肝膽外科聯手天津第一中心醫院,為一名9月齡的膽道閉鎖嬰兒施行了肝臟移植手術,填補了遼寧省小兒肝移植的空白。
  • 瀋陽中國醫大一院開通新冠肺炎遠程會診
    遠程會診專家組成員名單遼寧省新型冠狀病毒感染肺炎省級醫療救治專家組組長中國醫大一院呼吸與危重病科主任王瑋教授專家組名譽組長中國醫大一院呼吸與危重病科康健教授遼寧省新型冠狀病毒肺炎重症患者救治總隊長中國醫大一院重症醫學科主任馬曉春教授專家組成員中國醫大一院感染科主任陳佰義教授中國醫大一院呼吸與危重病科副主任趙洪文教授中國醫大一院中醫科主任張杰教授針對目前湖北省襄陽市新型冠狀病毒肺炎感染者中存在的疑難、重症患者診治中存在的困難,2月17日下午,設在中國醫科大學附屬第一醫院
  • 技術︱青島市第八人民醫院開展經內鏡逆行胰膽管造影術(ERCP)
    近日,我院消化內二科開展經內鏡逆行胰膽管造影術,該手術無須開刀,經自然腔道進行手術,具有創傷小、手術時間短、恢復快、併發症較少等特點,有效減少患者的病痛煩惱。什麼是ERCP(內窺鏡逆行性膽管胰管造影術手術) 技術?ERCP具體來說就是將十二指腸鏡經口插至十二指腸降部,找到十二指腸乳頭,由活檢管道內插入造影導管至乳頭開口部,注入造影劑後X線攝片,以顯示胰膽管的技術。
  • 「內鏡精靈」瀋陽上崗 火眼金睛幫醫生「掃盲」
    近日,被專家們親切地稱為「內鏡精靈」的遼寧省首個AI人工智慧消化內鏡落戶中國醫大四院消化內鏡科。它一上崗就引來醫生的讚嘆:「有它在,每次做內鏡,我的身後都相當於站著100多位頂級專家!」它很嚴格:不允許遺漏一個盲區中國醫大四院消化內鏡科主任趙志峰介紹,內鏡檢查是檢測早期胃腸癌的強有力方法,但是目前存在內鏡醫師工作量大,內鏡檢查覆蓋不全,病灶隱蔽識別困難的問題。
  • 鞍山地區首家加速康復外科示範中心項目 正式落戶中國醫大一院鞍山...
    12月3日,由中國初級衛生保健基金會與胸心外科著名專家支修益教授、車國衛教授共同發起的加速康復外科(ERAS)示範中心項目掛牌儀式在中國醫大一院鞍山醫院舉辦。至此鞍山地區首家加速康復外科(ERAS)示範病房正式落戶中國醫大一院鞍山醫院心胸外科。
  • 盤錦市中心醫院加入中國醫大一院醫院集團
    盤錦百姓可在家門口享受大醫院的先進醫療技術,有力緩解「看病難」問題。醫院集團包括中國醫科大學附屬第一醫院、中國醫科大學附屬口腔醫院、本鋼總醫院、撫順市中心醫院、盤錦市中心醫院等8家醫院。中國醫大一院將以提升基層醫療水平為重點,擴大集團成員醫院之間的衛生資源縱向聯合,將優質醫療資源向基層轉移。成立大會之前,中國醫科大學附屬第一醫院醫院集團召開了首屆董事會,董事會舉手表決通過了《集團章程》,董事長、副董事長、董事及監事等人員。中國醫科大學副校長、中國醫大一院院長徐克任中國醫大一院醫院集團董事長、總院長。
  • 內鏡下如何治療消化道早期癌
    通常所說的消化道早期癌是指局限於黏膜層和黏膜下層的腫瘤。這種腫瘤可以通過內鏡下黏膜切除術和內鏡黏膜下剝離術進行治療。 1.內鏡下黏膜切除術:這種手術技術最早是日本治療早期胃癌開始,現在又可以用於早期食管癌、結腸癌、息肉等等的內鏡治療,而且效果都比較好。
  • 中國醫大一院放射科介入病房完成國際領先水平的頸椎後入路經皮...
    中國醫大一院放射科介入病房完成國際領先水平的頸椎後入路經皮椎體後凸成形術 2020-07-14 15:29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政務
  • 中國醫大一院婦科成功完成達文西機器人宮頸癌根治術
    中國醫大一院婦科成功完成達文西機器人宮頸癌根治術 2018-07-23 09:53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政務
  • 中國醫大一院獲批中國醫學科學院腫瘤醫院遼寧醫院
    中國醫大一院獲批中國醫學科學院腫瘤醫院遼寧醫院 2020-07-21 09:21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政務
  • 現場連線中國醫大一院抗震救災醫療隊:千裡大轉移
    專題:四川汶川大地震  新華網瀋陽5月22日電 題:千裡大轉移――記者現場連線中國醫大一院抗震救災醫療隊  新華社記者 張非非   「我們一定會以飽滿的精神狀態,堅守到最後,完成好我們的歷史使命
  • 中國醫大一院婦科成功完成東三省首例達文西機器人陰道骶骨固定術
    中國醫大一院婦科成功完成東三省首例達文西機器人陰道骶骨固定術 2020-07-27 10:11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政務
  • 威海市婦幼保健院消化內科和內鏡中心將搬至門診樓
    除了開展常規胃腸鏡檢查治療,還可進行早期消化道腫瘤黏膜剝離術(ESD)、經隧道黏膜下腫瘤切除術(STER)、經內鏡隧道肌切開術(POEM)等介入治療。出電梯的右手邊就進入了消化內科病區,使用面積也有1000平方米,病房、醫生辦公室、護士站、處置室、醫生值班室、更衣室等空間布局合理,淡黃色的裝飾風格更顯得溫馨別致。
  • 中國醫大一院骨科機器人手術突破200例
    中國醫大一院骨科機器人手術突破200例 2020-01-19 13:57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政務
  • 中國醫大一院承辦2020年腫瘤微創介入診療新技術培訓班暨遼寧省...
    中國醫大一院承辦2020年腫瘤微創介入診療新技術培訓班暨遼寧省腫瘤介入治療論壇 2021-01-11 16:53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政務
  • 70天患者出院 吉大一院完成首例成人單份臍帶血幹細胞移植
    齊魯網5月23日訊5月8日,35歲的白血病患者張某在吉大一院進行臍帶血幹細胞移植治療後離開醫院,準備開始新生活。
  • 中國醫大一院順利通過省衛生健康委組織的國家神經疾病區域醫療...
    中國醫大一院順利通過省衛生健康委組織的國家神經疾病區域醫療中心專家現場審核評估 2020-11-02 14:45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政務
  • 中國醫大一院就診指南:進醫院必須做核酸檢測嗎?
    中國醫大一院就診指南:進醫院必須做核酸檢測嗎?羅鋼建議,患者到中國醫大一院就醫前最好也要做個「攻略」,提前了解一下自己所要就診的科室、醫生和掛號方式。可以關注「中國醫科大學附屬第一醫院」微信公眾號了解相關情況。通過哪些方法預約掛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