學院第三周線上教學在平穩中尋求創新,師生形成學習共同體,探索多元化的教與學模式。本周繼續推出精準培訓、精彩課例、精妙學法三大主推手,助力線上教學,不斷提高線上教學質量。
「釘釘+在線課程平臺」培訓講座
為進一步提升教師線上教學技術能力,學院推出「釘釘+」系列技術培訓第二講:「釘釘+在線課程平臺」,由我院省精品在線課程負責人呂小君老師和陳旭微老師主講。呂老師的《教師語言技能》和陳老師的《學前衛生學》均入選2019浙江省本科院校「網際網路+教學」示範課堂。
呂小君老師以《教師口語(二)》語音教學設計為例,主要從教學設計依據、教學主要環節、目標達成判據和教學存在問題四個方面進行介紹。
呂老師根據本課程的「3能4維」的教學內容和目標體系,結合學生學情和學習條件,提出選擇線上教學輔助工具和結合多平臺進行線上教學的必要性。接著呂老師從課前、課堂、課後三個主要教學環節詳細介紹了如何運用「釘釘+慕課+QQ」進行線上教學,再從學生的學習反饋單、錄音音頻、學習效能問卷三方面介紹了對學生上課效果進行過程性評價,最後就自己線上教學存在的問題和各位老師進行了討論。陳旭微老師從運用評價提升線上學習的參與度和專注力、運用評價促進在線課程平臺的良好運行兩方面介紹「釘釘+在線課程平臺」線上教學設計的實戰經驗。
陳老師根據課程特點和學生實際情況,結合學生問卷調查和課代表的反饋意見,通過制定課堂參與評分標準的方法,提高學生課堂的參與度和專注力;接著介紹如何運用釘釘群聊天記錄統計學生上課發言次數和如何運用釘釘布置作業、批改作業的方法,最後陳老師介紹了釘釘線上教學和在線課程平臺有機結合的策略,達到提升學生線上學習質量和促進平臺課程良好運行的雙贏效果。
教育學系現有專任教師12人,其中教授3人,副教授5人,75%的教師具有博士學歷。3人入選溫州551人才工程, 3人在全國課程委員會擔任理事,1人在中國比較教育分會擔任理事,1人擔任浙江省教育學分會副會長。
教育學系負責全院的碩士研究生管理,承擔全校和本學院師範專業的各類教師教育課程的教學任務,承擔學院教育學一級學科碩士點各個方向和教育碩士專業學位點碩士研究生的教育類課程的教學任務,承擔中小學教師職後教育的學歷教育、繼續教育的教師教育課程的教學任務。
教育學系加強科學研究,教書育人,服務地方基礎教育發展,不斷提高自身的師德水平和專業素養。
周奇,溫州大學教育學院教育學系副教授,全國家庭教育研究員,浙江省教育學會教育學分會副會長,浙江省精品在線課程負責人,浙江省、溫州市家庭教育講師團成員、溫州市青少年教育講師團成員、溫州大學心理健康教育工作校內專家,曾先後獲溫州市兒童工作先進工作者、溫州市青少年思想道德教育優秀報告員、溫州大學最受學生喜愛的老師、溫州大學教學名師、溫州市三八紅旗手、溫州市優秀志願者、溫州大學優秀黨務工作者等榮譽稱號。近五年,為溫州、麗水和台州中小學幼兒園家長、教師和青少年等講座一百餘場,受到一致好評;《家庭教育學》入選2019浙江省本科院校「網際網路+教學」示範課堂。課程名稱:《家庭教育學》
課程類型:融合課程(選修課)
課程學時:32
授課對象:19小教本、學前本、心理學、教技本
課程目標
本課程旨在運用QQ與釘釘通訊軟體及浙江省高等學校在線開放課程共享平臺(以下簡稱省平臺),建立教師與學生線上溝通渠道,使學生能夠遠程學習家庭教育的基本問題,了解家庭教育的性質特點、家庭教育的歷史發展,樹立我們正確的家庭教育觀念;認識和了解我們的孩子,掌握家長了解孩子的意義、原則和方法;學習家長應具備的素質要求與教育能力,掌握家庭教育的內容、原則和方法;掌握親子溝通的有效方式,學習訓練學生指導家庭教育的實踐能力;把立德樹人融入家庭教育,讓孩子學會做人,提高家長的育德能力。使師範生將來畢業後,在教育教學中,能夠和家長們有效配合,共同教育孩子,完成教書育人的任務。
針對家庭教育的主要內容,本著更加貼近學生、更加貼近家庭、更加貼近社會的「三貼近」原則,採用翻轉教學和混合式教學,課堂討論答疑的方式。省平臺課程共分為七個專題,三十一個視頻課程,使學生能夠系統地學習理論知識、完成作業並進行主題互動。同時,以釘釘為主要溝通軟體,QQ為備選方案,通過直播與群互動進行線上教學,加強師生互動。
教學理念
以習近平總書記在2018年全國教育大會上的講話精神為指導,按照互動性、創新性的「金課」標準設計教學,教學形式呈現互動性、創新性、探索性和趣味性。
主要理念體現在以下幾個方面:
第一、樹立為國育子的理念。在教學中,踐行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深刻理解黨和國家的教育方針政策,充分結合習近平總書記與家庭家教家風的講話精神,深刻理解教育要「培養德智體美勞全面發展的社會主義建設者和接班人」。
第二、培養家國情懷。樹立正確的教育觀、兒童觀、親子觀,對家庭教育在孩子成長中的意義、價值等有積極的認識和評價,為孩子的終身發展打基礎。
第三、強調指導家長的育人能力。樹立學生育人為本、德育為先理念,了解家庭教育原則和方法,鑑別孩子的思想和行為動向,對孩子在成長過程中的煩惱、困惑、挫折,能通過較科學合理的方法,加以疏導和扶助。
第四、發揮理論教學的引領作用。通過在浙江省高等學校在線開放課程共享平臺同步開設課程,線上以「視頻+作業+測驗+考試+討論」等方式加強理論學習。根據理論教學目標與內容,設計相應的問題鏈,以關鍵問題為主線,實施啟發式教學,以引導學生發現問題、分析問題與解決問題的能力。線下採用互動討論式教學,教師可根據現場情況以及課堂討論中生成性的重點或熱點問題適當進行時間設計與課堂教學過程的調整。
課程資源
①使用教材:
《家庭教育理論與實踐》 周奇主編 科學出版社 2019年出版
②學習資料:
《學前兒童家庭與社區教育》 周雪豔主編 復旦大學出版社 2016年出版
《家庭教育學》 趙忠心著 人民教育出版社 2001年出版
《家庭教育學》 繆建東主編 高等教育出版社 2009年出版
③網絡資源:
學情分析
學習對象:本學期授課的對象為 19小教本、學前本、應用心理學、教技本66名學生。
學習基礎:本課程開設於本科第二學期,是學生在大學期間接觸的第一門關於家庭教育類選修課程,是對教育學的必要延伸。學生在學習本課程之前已經完成了教育學、心理學等基礎課程。可以較好地完成線上的自主學習和線下的協同學習以及翻轉課堂。
學習思維:學生對家庭教育學有濃厚的興趣,思維活躍,記憶能力很強,但對知識點之間的融會貫通能力有待加強,主動在實際中應用知識的積極性和能力有待提升,系統的知識框架需要進一步建構。因此,教學時應科學應用網絡平臺,通過省平臺「視頻+作業+測驗+考試+討論+筆記」的自主學習過程和釘釘直播課堂討論與小組協同進行案例分析的教學方式,引導學生自主思考並應用知識,從而提高實踐能力、合作能力與育德能力。
「產生式」教學策略與方法:學生通過課前在浙江省高等學校在線開放課程共享平臺(www.zjooc.cn)線上觀看視頻進行預習,並在釘釘直播中梳理知識結構,完成作業、測驗和考試進行自主學習,產生教學目標。
「小組協同」教學策略與方法:本課程的教學過程中,涉及四方面的協同學習:(1)理論與實踐教學的協同;(2)課內與課外學習的協同;(3)個體與團隊學習的協同;(4)教師的教與學生的學的協同。學生5-6人組成一個學習小組,進行學習。
「互動討論」教學策略與方法:這種方式包括課前小組研討與課堂釘釘直播中集體討論兩個環節。課前小組研討環節,學生5-7人組成一個學習小組,每個小組圍繞一個主題(如家庭的關鍵詞)進行組內研討,並進行課堂討論的相關準備;課堂釘釘直播討論環節,每組推選一個報告人,進行限定時間的連麥匯報,然後進行師生開放式討論、教師總結點評等互動環節。教師可根據現場情況以及課堂討論中生成性的重點或熱點問題適當進行時間設計與課堂教學過程的調整。
(1)課前在省平臺進行預習
課前一周在省平臺(www.zjooc.cn)發布本章節的視頻,並以任務形式布置給學生,讓學生進行課前預習,產生問題。
(2)課堂直播教學
在課堂直播教學中,主要以個人和小組形式,通過連麥或者文字信息進行互動。
以下以第一次課堂教學為例:
(問題導入:5 mins)在你眼裡,家是什麼呢?讓學生在釘釘直播中參與討論互動。習近平總書記在全國教育大會的講話中指出:家庭是人生的第一所學校,家長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師,要給孩子講好「人生第一課」,幫助扣好人生第一粒扣子。家庭是人成長的根,家庭教育是一切教育的基礎,家庭教育具有不可替代性。
(案例分享和討論:10 mins)一位母親的煩惱。(連麥互動)培養什麼人,是教育的首要問題。要把立德樹人融入家庭教育、學校教育和社會教育。
(課堂講授:15 mins)家庭的定義和特點。
(討論和總結:10 mins)你認為家庭的關鍵詞是什麼?
(觀看視頻:5 mins)家庭教育的概念。
(課堂提問:2 mins)現在的孩子出現了哪些「營養不良」?
(學生協同、釘釘留言:15 mins)梳理學生概括的問題。
(課堂講授:15 mins)家庭教育的意義和特點。
在以上學生的討論中,關注學生自己在和父母的親子溝通中的真實感悟和觸動,引導學生體會自己的情感體驗。
(本課小結:3 mins)「家庭是孩子的第一所學校,父母是孩子的第一任教師」,這是人們對家庭及家庭教育重要性的最簡潔的概括。家庭是人成長的根,家庭教育是一切教育的基礎,家庭教育具有不可替代性。
(3)課後在省平臺完成作業與討論
學生通過完成作業與主題討論,進行理論應用與討論互動。
突如其來的疫情期讓大學的寒假延長了。面對疫情,2020年1月29日,教育部有關負責人在接受採訪時表示「停課不停教、不停學既是戰疫情應急之舉,也是網際網路+教育的重要成果應用展示,任務艱巨,使命光榮。」高校應有效利用網絡平臺開展在線教學,做到「停課不停學」。
疫情背景下,線上教學模式可能存在的問題與應對:
第一,師生交流問題。疫情期間,教室課堂教學已經無法開展,常規的師生交流無法進行。因此,為了加強師生互動,需要藉助釘釘等平臺進行直播教學,通過連麥、文字交流等方式開展師生實時互動。另外,在線上公共平臺討論區與學生進行主題討論,加強師生交流。
第二,生生互動問題。面對面的學生小組討論難以開展,課堂期間學習氣氛與學習興趣難以把握。通過課前分組建小組群,提前發布討論題目,進行小組討論,並每次指定三個小組,以小組代表連麥露臉形式發表觀點,可以加強生生互動,提高學生參與度,活躍直播課堂氣氛。
第三,教學能力問題。線上教學對於教師而言是一種新的嘗試,線上教學能力需要加強。教師應積極參加學校和學院組織的線上教學相關培訓,學習線上教學的多種教學形式,掌握在線教學軟體特性,為進行線上教學做充分準備,提高線上教學能力。直播教學中堅持「露臉」與開「彈幕」上課,增強教學真實感。
第四,教學監督問題。線上教學存在教學監督漏洞。因此,需要通過公共在線平臺的視頻、作業等學習成績和直播教學後直播和回放的詳細數據,實時跟進學生學習進度。另外,省平臺籤到、釘釘群投票成為線上教學監督的有效途徑。
線上教學對於老師和學生都是一次新的嘗試和挑戰!我相信通過我們師生的努力, 不僅彼此的心近了,更能夠讓學生體會到「良好的家庭教育給我們帶來的幸福價值!」
17應心 嚴瑩
18應心 江依敏
編輯:陸雲夢
初審:錢文靜 周勝男 江依敏
終審:孫芙蓉 何毅 葉新東 林琛琛 彭小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