鹿邑縣教體局自新冠肺炎疫情發生以來,對線上教學提前籌劃,積極應對,自上而下,把好網絡資源網課、直播課等教學資源的出入口,根據學生學習反饋做出調整,確保了線上教學的高質量。
疫情發生以來,各種教學資源海量而來,良莠不齊現象在所難免。鹿邑教研公眾號重點根據各大教育公眾號推介,經教研員把關後重點推薦了國家中小學網絡雲平臺、河南省電視專用教學頻道、人教版等電子版教材等網絡資源,得到了廣大家長積極使用和廣泛認同;作為薄弱學校教師教學資源的補充,我縣優質學校和名師錄製的網絡課程知識膠囊(視頻)首先是在名師們共同研討基礎上再由名師自己錄製,在上交以後由學校教研負責人或名師工作室把關,統一提交教研室由專職教研員審核後下發。
教師個人的教學直播課是疫情期間我縣應用最廣泛的教學手段。對於直播課,各學校統籌謀劃,根據學段、學情、校情不同,精準施策,按照「健康學習、勞逸結合」的原則,都出臺了各自的作息時間表、課表和上課、答疑輔導、作業、自主學習等操作指南;學校教研組提前備課,通過各種教學工作群,積極開展網絡集體備課和教研活動,實現以老帶新,群策群力,確保線上課程教學準備充分;對於各種直播平臺,適合的就是最好的,各學校應本著快捷、易用、實用和普惠的原則不強求教師用某一個平臺,經過教學實踐適時調整,希沃、釘釘、微信、QQ、bilibili等都成了教師進行教學輔導的重要平臺;縣教體局成立了由專兼職教研員、縣名師組成的初高中畢業年級網上教學學科指導組統籌安排該學科教學任務計劃,實時了解學校網上教學情況,集思廣益,及時解決老師們線上教學遇到的問題。
調動學生參與網絡學習積極性,實現線上教學師生互動,我縣現在基本上採取了連麥和發信息兩種方式。連麥發生在直播課,它的好處是學生的學情可以及時地反饋給老師,使得我縣教師在教學的重難點指導上也有了針對性;發信息的好處是不限人數,特別是作業的檢查,我縣很多教師利用QQ、釘釘家校本、作業盒子、智課批改、愛作業等網絡APP軟體批改作業,學生參與面比較廣,深受學生喜歡,也便於教師及時掌握學情,調整教學思路,變單向輸入為多向互輸,把學習的主動權交給了學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