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津多部門治理校園欺凌 校園監控將接入報警平臺

2020-12-17 國際在線

本報訊(記者 張雯婧)為進一步做好中小學生欺凌問題預防和綜合治理工作,切實將校園建成最陽光、最安全的地方,近日,市教委、市政法委、市高級人民法院、市人民檢察院、市公安局、市民政局、市司法局、市人社局、團市委、市婦聯和市殘聯11個部門共同制定並發布《天津市加強中小學生欺凌綜合治理方案》,將通過調研、摸排、立法等環節,推動學生欺凌綜合治理工作在我市教育系統全面鋪開,確保我市不出現欺凌學生問題。  

校園欺凌如何界定

《方案》首次明確了學生欺凌的界定:中小學生欺凌是發生在校園(包括中小學校和中等職業學校)內外、學生之間,一方(個體或群體)單次或多次蓄意或惡意通過肢體、語言及網絡等手段實施欺負、侮辱,造成另一方(個體或群體)身體傷害、財產損失或精神損害等的事件。

根據《方案》,相關部門要加強預防工作,指導學校加強安全教育。各中小學校和中等職業學校要定期對中小學生進行學生欺凌防治專題教育,將預防未成年人犯罪作為每學期法治教育課的重要內容。要組織家長開展培訓,嚴格學校日常管理。各學校結合實際成立由校長負責,教師、少先隊大中隊輔導員、教職工、社區工作者和家長代表、校外專家等人員組成的學生欺凌治理委員會(高中階段學校還應吸納學生代表)。將校園視頻監控系統、緊急報警裝置等接入公安機關報警平臺,逐步建立校園安全網上巡查機制。要定期開展排查。各區教育局、各學校要通過委託專業第三方機構或組織學校開展等方式,定期開展針對全體學生的防治學生欺凌專項調查,及時查找可能發生欺凌事件的苗頭跡象或已經發生、正在發生的欺凌事件。

校園欺凌如何處置

《方案》還對校園欺凌事件的處置主體和流程做了說明。根據《方案》學生欺凌事件的處置以學校為主。教職工發現、學生或者家長向學校舉報的,應當按照學校的學生欺凌事件應急處置預案和處理流程對事件及時進行調查處理,由學校學生欺凌治理委員會對事件是否屬於學生欺凌行為進行認定。學校應在啟動調查處理程序10日內完成調查,根據有關規定處置。

各區教育局要明確具體負責防治學生欺凌工作的處(科)室並向社會公布。學校學生欺凌治理委員會處理程序妥當、事件比較清晰的,應以學校學生欺凌治理委員會的處理結果為準;確需複查的,由各區教育局防治學生欺凌工作部門組織學校代表、家長代表和校外專家等組成調查小組啟動複查。複查工作應在15日內完成,對事件是否屬於學生欺凌進行認定,提出處置意見並通知學校和家長、學生,並報市教委備案。

涉法涉訴案件等不宜由防治學生欺凌工作部門受理的,應明確告知當事人,引導其及時納入相應法律程序辦理。

此外,我市將對防治校園欺凌建立考評機制。把本區域學生欺凌綜合治理工作情況作為考評內容,納入文明校園創建標準,納入相關部門負責同志年度考評,納入校長學期和學年考評,納入學校行政管理人員、教師、班主任及相關崗位教職工學期和學年考評。同時建立問責處理機制。把防治學生欺凌工作專項督導結果作為評價政府教育工作成效的重要內容。對職責落實不到位、學生欺凌問題突出的地區和單位通過通報、約談、掛牌督辦、實施一票否決權制等方式進行綜治領導責任追究。學生欺凌事件中存在失職瀆職行為,因違紀違法應當承擔責任的,給予黨紀政紀處分;構成犯罪的,依法追究刑事責任。

(原標題:11部門聯手治理校園欺凌)

相關焦點

  • 視頻監控系統等技防設施成校園安全重要手段
    2017年底,教育部聯合十一部門印發了《加強中小學生欺凌綜合治理方案》。提出六項新舉措,嚴格學校日常管理,加快推進校園視頻監控系統、緊急報警裝置等建設,建立健全防治學生欺凌工作各項規章制度。同時,全國各地也積極落實方案,針對各省情況推出具體實施方案。
  • 齊抓共管預防校園欺凌
    天津北方網訊:日前,市十七屆人大常委會第二十四次會議審議了市人大常委會執法檢查組關於檢查《天津市預防和治理校園欺凌若干規定》實施情況的報告。  檢查組認為,市政府高度重視宣傳貫徹《若干規定》,有關部門按照法定職責落實工作要求。各級各類學校履行主體責任,不斷完善工作制度,推動預防和治理校園欺凌工作,法規實施取得積極成效。  報告顯示,在完善配套制度方面,有效壓實了政府、學校、家庭、社會等各方面責任。
  • 合肥引進智慧校園安保系統:發現「校園欺凌」可一鍵報警
    據合肥晚報報導,「校園欺凌」備受關注,合肥一直在探索,此前11部門聯合制定了《合肥市加強中小學生欺凌防治工作實施方案》,多措並舉對校園欺凌說NO。令人欣喜的是,如今「大招」再現——合肥市三十八中將引進全市首個智慧校園安保系統,校內將多處安裝一鍵報警裝置,同時,還將實現紅外線熱感應攝像頭全覆蓋。
  • 治理校園欺凌的全國行動:各地陸續出方案,界定欺凌愈清晰
    防治行動落實年:全國多地出臺方案治理校園欺凌除了廣東,今年全國多個省份也都在校園欺凌治理方面採取了一系列舉措。今年9月初,天津市教委等11個部門聯合制定發布了《天津市加強中小學欺凌綜合治理方案》(下稱天津方案),明確了學生欺凌的界定,並對校園欺凌事件的處置主體和流程做了詳細說明。
  • 立法治理校園欺凌具有裡程碑意義
    作為全國首個吃螃蟹者,天津此次《規定》的出臺,對轄區內預防和治理校園欺凌,保護學生身心健康,保障校園良好的教育環境等具有直接的積極意義。就現實來看,這一《規定》的出臺,已然超出了本身的作用,而被賦予了更多內涵,具有裡程碑意義。  首先,讓校園欺凌的治理更有法治張力。
  • 寧夏明確界定「校園欺凌」
    日常管理根據實際成立由校長總體負責,分管校長具體負責,相關部門和教職工、少先隊輔導員以及社區工作者、家長代表、法律顧問、校外專家等人員組成的學生欺凌治理委員會(高中階段學校還應吸納學生代表)。加快推進將校園視頻監控系統、緊急報警裝置等接入公安機關、教育部門監控和報警平臺,逐步建立校園安全網上巡查機制。排查問題加強師生聯繫,密切家校溝通,及時掌握學生思想情緒和學生之間、師生之間關係狀況,積極採取有效措施,化解各類矛盾糾紛。
  • 遏制校園欺凌,向校園暴力說不!黑河警方啟動一鍵式報警
    ,都被安裝了一鍵式報警按鈕。只要觸碰該按鈕,轄區派出所、校園警務室即可第一時間確定報警地點,並通過監控視頻查看現場情況、迅速出警。目前,黑河市正在對轄區中小學陸續安裝「防欺凌一鍵式報警」按鈕,最大程度遏制校園欺凌事件的發生。
  • 起侮辱性綽號也屬於校園欺凌
    信息時報一直以來也非常關注學生欺凌事件。2016年,信息時報就曾報導過,廣東省檢察院對全省進入刑事程序的校園暴力案件進行了調研分析。調研顯示,2013至2015年,廣東檢察機關受理移送審查起訴「校園暴力」案件共510宗915人。那什麼是學生欺凌?怎麼預防學生欺凌?學生欺凌發生後要如何處置?2017年11月22日,教育部等十一部門印發《加強中小學生欺凌綜合治理方案》。
  • 十一部門發文治理校園欺凌 界定什麼是學生欺凌
    近日,四川省教育廳與四川省綜治辦、四川省高級人民法院、四川省人民檢察院、四川省公安廳、四川省民政廳、四川省司法廳、四川省人力資源和社會保障廳、共青團四川省委、四川省婦聯、四川省殘聯等十一部門聯合印發了《四川省加強中小學生欺凌綜合治理實施方案》,本次治理將持續到2020年12月。
  • 天津以立法方式對校園欺凌說「不」
    《天津市預防和治理校園欺凌若干規定》近日通過市人大常委會審議,並從今天起正式實施。該規定對校園欺凌行為的內容、學校職責、家庭與社會責任、處置與懲戒方法等作出明確要求。 規定明確,學校是預防校園欺凌的責任主體,校長是預防校園欺凌的第一責任人。
  • 明確定義校園欺凌行為 國家11部門齊"亮劍"
      毆打、往身上澆開水、在網上傳播個人隱私……近年來,中小學生欺凌事件時有發生,行為手段層出不窮。為防治學生欺凌行為,教育、公安、民政、婦聯等11部門日前一齊向學生欺凌行為「亮劍」,共同印發了《加強中小學生欺凌綜合治理方案》。而這是否真的能讓我們的孩子免於欺凌的恐懼?  A  如何預防?
  • 關於預防和治理校園欺凌問題的建議
    各學校充分利用班會、國旗下講話、電子屏幕、校園網、校園微信平臺、黑板報、校園廣播、宣傳欄等教育渠道,廣泛宣傳校園欺凌方面的內容,對學生進行宣傳教育。如白沙縣七坊鎮中心學校,分年級段撰寫「校園欺凌」教案,利用班會課開展專題教育;瓊中縣烏石學校、白沙縣思源學校等專門設置「反校園欺凌」宣傳教育專欄,讓學生懂得什麼是校園欺凌、校園欺凌有什麼危害性、如何預防校園欺凌等。
  • 向校園暴力Say No!遇到校園欺凌,家長、學生請這樣做……
    今天我們將關注未成年人校園安全,尤其是校園欺凌相關的法律問題。小齊從小體弱多病,身高體重都比不上同齡人,加上臉蛋兒也很小,已經就讀初二的他,常為誤認為是小學生。同時學校對相關監控視頻進行了公證保全,向相關學生了解了事件的真相。最終,在學校搭建的平臺下,小齊家長與小威家長達成了和解。
  • 法制日報:治理校園欺凌還要靠法律
    原標題:治理校園欺凌還要靠法律   面對學生欺凌事件,學校教育是必須的,但不是萬能的。   當前,欺凌事件屢禁不止,甚至愈演愈烈。事實證明,法律監管乏力,教育功能缺位,實施欺凌者遊走在教育不到與法律不罰的灰色邊緣,是其深層次的主因。因此,人們不禁要問:面對校園欺凌事件,學校應該怎麼做?   要對欺凌事件堅決說「不」。
  • 中小學校預防和治理校園欺凌有了「指導手冊」
    ■ 全市各中小學應成立學生欺凌治理委員會  ■ 早期發現的輕微欺凌事件實施必要的批評教育  ■ 消除未成年人違法犯罪不需擔責的錯誤認識  ■ 可邀請公安機關對實施欺凌學生予以訓誡  ■ 對遭受欺凌的學生及其家人開展心理輔導  預防和治理校園欺凌是中小學校安全工作的重點和難點,事關中小學生的身心健康和全面發展
  • 11部門向校園欺凌"亮劍" 情節惡劣學生可送工讀學校
    完善校園視頻監控系統方案要求,學校每學期開學時集中開展教育、在道德與法治等課程中專門設置教學模塊等方式,定期對中小學生進行欺凌防治專題教育,組織開展家長培訓,引導廣大家長增強法治意識,落實監護責任。何秀超說,方案還提出加快推進校園視頻監控系統、緊急報警裝置等建設,學校根據實際成立學生欺凌治理委員會。
  • 重慶中小學生欺凌綜合治理方案公布 將實施欺凌學生轉送工讀學校
    為有效防治中小學生欺凌,依據 《教育部等十一部門關於印 發 加強中小學生欺凌綜合治理方案的通知》精神,重慶市教委等11部門近期出臺了重慶市加強中小學生欺凌綜合治理實施方案》(以下簡稱《方案》)。學校根據實際成立由校長負責,教師、少先隊大中隊輔導員 (團委書記)、教職工、社區工作者和家長代表、校外專家等人員組成的學生欺凌治理委員會 (高中階段學校還應吸納學生代表)。加快推進將校園視頻監控系統、緊急報警裝置等接入公安機關、教育部門監控和報警平臺,逐步建立校園安全網上巡查機制。
  • 校園欺凌 ,南京說「不」!
    意見提出,各所學校實行安全工作校長(園長)負責制,「保安」的年齡原則上不超過50周歲,校園及周邊一定範圍內劃設學生安全區域,禁止設立上網服務、娛樂、彩票專營等營業場所,向校園欺凌行為「亮劍」,使校園成為最安全、最陽光的地方。
  • 校園欺凌案例大曝光,保護孩子,我們該做些什麼?
    事件具體情況為:該校七年級學生XX因同學之間糾葛,為報複本班女生XXX,於1月10日下午放學後,邀約本年級其他幾名女生,將XXX帶到女生公寓架空層進行毆打。現場有學生拍攝了視頻,並在微信上進行了傳播。校園霸有多麼普遍,傷害有多深?不知道從什麼時候開始,我們眼中的校園欺凌和暴力事件突然多了起來。
  • 南京:學校設求助電話 及時幹預製止校園欺凌
    意見要求,義務教育階段每學期不少於3課時的安全教育,並向校園欺凌行為「亮劍」,使校園成為最安全、最陽光的地方。近年來,國內中小學意外安全事故時有發生。據了解,這其中有一些就是因為學生安全意識淡薄。所以,安全教育至關重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