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津以立法方式對校園欺凌說「不」

2020-12-27 人民網教育

《天津市預防和治理校園欺凌若干規定》近日通過市人大常委會審議,並從今天起正式實施。該規定對校園欺凌行為的內容、學校職責、家庭與社會責任、處置與懲戒方法等作出明確要求。

規定明確,學校是預防校園欺凌的責任主體,校長是預防校園欺凌的第一責任人。學校應制定預防校園欺凌的具體工作制度,健全應急處置預案,明確工作流程,建立早期預警、事中處理及事後幹預等機制;定期開展預防校園欺凌專項調查,發現苗頭性、傾向性問題應及時作出處理;設立學生求助電話和聯繫人,及時發現並制止校園欺凌行為;健全監控系統,完善值班、巡查制度,安排教職工或者保安人員在重點時段、重點區域進行巡查,及時發現和制止校園欺凌行為。提供學生住宿的學校應建立健全宿舍管理制度,配備專職人員負責學生宿舍管理,落實值班、巡查責任。

規定要求,班主任、輔導員應深入細緻地做好學生日常管理工作,重點關注家庭情況及生活環境比較特殊的學生,及時進行思想引導和行為示範。班主任、輔導員或其他教職工發現學生成績異常、行為異常或者心理異常時,應當及時調查了解原因,採取必要的處置措施,並通知學生的監護人。學生的監護人(家長)應與學校和有關部門配合,預防和制止學生實施校園欺凌行為,發現學生與校園欺凌相關,要及時和學校聯繫,並對學生進行必要的教育、約束或疏導,不得教唆、縱容、包庇或者放任學生實施校園欺凌行為。

規定明確了監護人的法律責任:學生的監護人教唆、縱容、包庇、放任學生實施校園欺凌行為的,由公安機關給予訓誡或者出具告誡書;構成違反治安管理行為的,由公安機關依法給予治安管理處罰;構成犯罪的,依法追究刑事責任。同時,學校應自啟動調查處理程序之日起10日內完成調查,還要將調查結果書面通知學生監護人,並向學校主管部門和教育行政部門備案。經調查認定為校園欺凌的,對實施校園欺凌的學生,學校應當責令其向被欺凌學生賠禮道歉。實施校園欺凌情節輕微的,學校應在一定範圍內給予批評教育;情節較重、給被欺凌學生身體或精神造成明顯傷害的,給予紀律處分。

公安機關發現校園欺凌,應立即採取措施防止事態擴大,依法及時作出處理,並通知相關學校和學生監護人。對實施校園欺凌構成違反治安管理行為的,由公安機關依法予以治安管理處罰。對實施校園欺凌構成犯罪的學生,依法追究刑事責任。被欺凌的學生受到損害的,可依法提出民事賠償要求。(陳欣然)

(責編:張勝男(實習生)、白宇)

推薦閱讀

考研熱持續升溫 研究生教育如何有量又有質?「考研熱」近年來持續升溫,今年更是達到了「熾熱」。南開大學11月19日發布消息稱,據教育部有關資料庫最新數據統計,2019年全國碩士研究生招生報名人數中,19157人正式確認報考南開大學,較上年度增長18.6%,再創歷史新高。而此前的消息顯示,多所大學的報考人數也都創下歷史最高紀錄。【詳細】

千項虛擬仿真實驗教學項目上線「網上做實驗」「虛擬做實驗」,採用虛擬仿真技術助力高校實驗教學改革,提高大學生實踐能力和創新能力培養。記者日前獲悉,國家虛擬仿真實驗教學平臺匯聚超過1000項虛擬仿真實驗教學項目,服務高校人才培養和社會需求。【詳細】

相關焦點

  • 立法治理校園欺凌具有裡程碑意義
    此次天津的《規定》是以地方人大立法的方式出臺,其在效力上就具有了法制強制力,與以往的此類規定出自部門臨時規章等相比,無疑大大提升了一個檔次,上升到了法律治理的層面,是地方校園欺凌治理邁上法制軌道和轉型升級的標誌。  其次,讓校園欺凌治理更具操作性。以往的校園欺凌治理,之所以效果不是很明顯,原因也許是多方面的,其中一個重要原因是相關規定不明確、可操性差。
  • 這個國家對校園欺凌說不
    美國50個州全部有了反校園霸凌立法,對校園霸凌採取零容忍態度,霸凌所有參與者包括圍觀者都要承擔最嚴重的罪行,即便未滿18歲的青少年也可按成人犯罪定案。  相比而言,我國至今還沒有一部反校園欺凌法,對未成年人違法犯罪處理明顯過輕,在媒體報導的近百起校園欺凌事件中,受到刑事處罰的寥寥無幾。
  • 校園暴力猖獗 日本嘗試立法防治 校園欺凌的原因有哪些?
    新華社北京12月15日新媒體專電(記者藍建中)12月15日,《新華每日電訊》刊載題為《日本立法防校園欺凌並未立竿見影》的評論。當前,日本社會比較重視解決校園欺凌問題,並且專門通過立法來遏制校園欺凌,但是效果如何尚待觀察。
  • 天津出臺地方法規:歧視、孤立、排擠同學算校園欺凌
    新京報快訊 據新華社電,為了預防和治理校園欺凌,保護學生身心健康,天津市第十七屆人大常委會第六次會議21日表決通過了《天津市預防和治理校園欺凌若干規定》,自公布之日起施行。天津市人大常委會法工委相關負責人介紹說,加強校園欺凌相關立法,將預防和治理校園欺凌納入法治軌道,使預防和治理校園欺凌有法可依,是十分必要的。
  • 圖解校園欺凌地方性政策:已在31省份頒布,但內容仍有不足
    澎湃新聞(www.thepaper.cn)整理發現,雖然這份文件出臺後,全國各地陸續制定了相關方案,天津甚至於去年11月21日實行了全國首部規範校園欺凌預防治理地方性法規,但總體而言,這些政策的內容還有改進和細化空間。 各地陸續出臺方案,但專門立法仍稀缺
  • 圖解|校園欺凌地方性政策已在31省份頒布,但內容仍有不足
    澎湃新聞(www.thepaper.cn)整理發現,雖然這份文件出臺後,全國各地陸續制定了相關方案,天津甚至於去年11月21日實行了全國首部規範校園欺凌預防治理地方性法規,但總體而言,這些政策的內容還有改進和細化空間。各地陸續出臺方案,但專門立法仍稀缺近年來,校園欺凌事件頻頻被曝光。
  • 天津多部門治理校園欺凌 校園監控將接入報警平臺
    》,將通過調研、摸排、立法等環節,推動學生欺凌綜合治理工作在我市教育系統全面鋪開,確保我市不出現欺凌學生問題。  校園欺凌如何界定《方案》首次明確了學生欺凌的界定:中小學生欺凌是發生在校園(包括中小學校和中等職業學校)內外、學生之間,一方(個體或群體)單次或多次蓄意或惡意通過肢體、語言及網絡等手段實施欺負、侮辱,造成另一方(個體或群體)身體傷害、財產損失或精神損害等的事件。
  • 校園欺凌,政協委員這樣建議
    近年來,一系列校園欺凌和暴力事件引發社會廣泛關注,遏制校園欺凌成為全社會的強烈呼聲。如何有效遏制校園欺凌和暴力,從而保護未成年人的身心免遭傷害,成為備受關注的議題。在全國政協十三屆一次會議上,民革中央分別提交題為《懲防並舉,呼籲防治「校園欺凌」專項立法》的書面發言和《關於防治「校園欺凌」專項立法的提案》,呼籲儘快制定反校園欺凌法。
  • 部分代表委員建議:有效幹預校園欺凌現象 立法賦予教師更多"批評...
    官啟軍表示,目前對校園欺凌和校園暴力沒有特定的界定,當老師遇到這樣的事情後,不知道該如何處理此類事件。  難界定校園欺凌,發生後由於沒有一個合理的機製成為了一些學校在處理校園欺凌事件的難點。受訪者供圖  「少數學校將學生欺凌等同於學生之間一般性的嬉笑打鬧,有些學校安全建設較為薄弱。」楊善竑也向未來網記者表示,有些學校處理校園欺凌事件經驗不足,缺乏科學的排查工具和手段,再加之部分學校對校園欺凌重視程度不高、欺凌防治規章制度不健全,導致校園欺凌現象時有發生。
  • 預防校園欺凌|向校園欺凌說不!
    欺凌事件是指的有圍觀者,並在班級、校園或校外產生一定不良影響的欺凌行為。 二、表現形式: ·家庭多為單親家庭或是家庭教育不重視者。 被動欺凌者 ·看見欺凌者的暴力行為得逞,於是協助及附和欺凌者,有些藉此保護自己,免受欺凌。有些則是見欺凌過自己的被欺凌者的反擊。 ·看見欺凌者欺凌同學後,則嘲笑受害者無用。
  • 制定反校園欺凌專項法律
    修改完善未成年人保護相關法律法規,細化預防懲治校園暴力行為的法律規制標準,針對未成年人的特點進行特殊保護和教育,通過法律手段對校園暴力行為進行幹預和懲罰。   因受到校園欺凌,高一學生橫山不惜用自殺的方式嫁禍給施暴者。
  • 對校園欺凌勇敢說「不」
    實施環境地區多為校園周邊或人少僻靜處,甚至是明目張胆的在校園公共區域進行欺凌,對學生的身心造成傷害。校園欺凌的一般表現形式1.語言欺凌當眾嘲笑、辱罵以及給別人取侮辱性綽號等,這類為不容易察覺的欺凌形式。2.肢體欺凌推撞、拳打腳踢以及搶奪財物等。
  • 語言欺凌是校園欺凌的主要形式
    中國應急管理學會校園安全專業委員會20日在中南大學舉辦「社會風險與校園治理」高端論壇,集中討論中國社會風險演化及其防控、校園安全治理現狀與發展方向等內容。       《中國應急教育與校園安全發展報告——2017》、《中國校園欺凌調查報告》在論壇上發布。《中國校園欺凌調查報告》指出,語言欺凌是校園欺凌的主要形式。
  • 堅決對校園欺凌說「不」
    校園欺凌指的不僅是肢體欺凌還包括言語欺凌,網絡欺凌等等主要體現為罵、打、毀、嚇、傳。它具有一定的隱秘性,多發生在廁所、寢室、上學放學的路上、樓梯拐角。如果遇到校園欺凌該怎麼辦?一、鎮定、跑、躲人身安全永遠是第一位的,而且一定要告訴爸爸媽媽。當今社會,由於生活壓力增大,父母外出務工,多數孩子就成了留守兒童。
  • 修訂《未成年人保護法》明年實施 向校園欺凌說不!
    校園欺凌一般多發生於中小學,記者採訪多位駐校社工或青少年項目社工,她們均表示,在明確學生欺凌定義前,無論是學校老師、家長都無法界定學生肢體暴力、語言暴力行為是否已超乎一般衝突,而且治理學生欺凌現象的責任不明晰,不僅學校沒有建立專門的學生欺凌防控工作制度,學校、公安機關、教育行政部門也沒有建立起完善的聯動機制。在這種情況下,學校無法根治學生欺凌現象,社工介入處理時也欠缺明確的指引。
  • 對校園欺凌說不 還孩子純淨校園
    對校園欺凌說不 還孩子純淨校園 2020-12-14 13:35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政務
  • 校園欺凌何時休?法律法規的健全,將會有效制止校園欺凌事件發生
    不知自什麼時候開始校園欺凌這個詞走入了大家的視野,而且總是時不時就會通過各類平臺知曉一些關於校園欺凌的事件。一些少男少女,不知受到什麼影響,竟然會對曾經熟悉的人伸出惡毒的雙手,並且極盡侮辱之能。而在近日又一次傳出了校園欺凌事件!
  • 對校園欺凌說不!分清角色,拒絕出演校園暴力片
    對校園欺凌說不!在法治講座課堂上,檢察官姐姐通過豐富的案例、生動的語言向同學們介紹了校園欺凌常見的幾種表現形式、校園欺凌帶來的危害以及如何預防校園欺凌。通過將法律融入校園生活,不斷啟發和引導同學們正確認識並有效防範校園欺凌,樹立正確的世界觀、人生觀、價值觀。
  • 反校園欺凌,要拿出國家解決方案
    尤其在城鎮或農村,校紀校風較差的學校、班級,以大欺小、以強凌弱現象相當尋常,涉及人身傷害或人格汙辱(如「脫女生衣服」)的校園欺凌也不少見。基於社會對校園欺凌的嚴重性認知不足,學校不願意張揚以及家長的投鼠忌器心理,大多數校園欺凌最終被冠以「鬧著玩」而沉沒水底,私下消化,除非鬧出大事,否則很難成為社會熱點而廣受關注。
  • 中國校園欺凌調查報告:語言欺凌是主要形式
    」中國青年政治學院少年兒童研究所所長童小軍向《中國新聞周刊》解釋,「所以校園欺凌不只是肢體上的暴力行為,有些非肢體的欺凌對孩子的傷害也很大。」心理學上將校園欺凌分為直接欺凌和間接欺凌,其中直接欺凌包括肢體欺凌和言語欺凌,間接欺凌則指通過散播謠言、利用人際關係、煽動他人惡意對待等方式,將受欺凌者排除在某個團體之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