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津出臺地方法規:歧視、孤立、排擠同學算校園欺凌

2020-12-23 新京報

新京報快訊 據新華社電,為了預防和治理校園欺凌,保護學生身心健康,天津市第十七屆人大常委會第六次會議21日表決通過了《天津市預防和治理校園欺凌若干規定》,自公布之日起施行。

天津市人大常委會法工委相關負責人介紹說,加強校園欺凌相關立法,將預防和治理校園欺凌納入法治軌道,使預防和治理校園欺凌有法可依,是十分必要的。

《規定》採取了歸納與列舉並用的方式,對校園欺凌的行為作出界定,從主觀上的蓄意或者惡意、行為造成的後果、行為的方式等方面,對校園欺凌作出界定,使校園欺凌與學生之間的一般性打架鬥毆、打鬧嬉戲區別開來。

規定指出,在班級等集體中實施歧視、孤立、排擠的;多次對特定學生進行恐嚇、謾罵、譏諷的;多次索要財物的;多次毀損、汙損特定學生的文具、衣物等物品的;實施毆打、體罰、汙損身體等行為的;記錄、錄製、散布實施欺凌過程的文字、音頻、視頻等信息的。這些行為都被視為校園欺凌。

校園欺凌行為需要學校、家庭、社會三位一體,共同防治,因此《規定》作出了明確要求。如規定學校應當設立學生求助電話和聯繫人,及時發現並制止校園欺凌行為;發生校園欺凌時,學生監護人(家長)應當配合學校和有關部門進行調查處理;任何單位和個人,不得通過網絡等各種形式擴散、傳播校園欺凌事件的具體情節,不得披露相關學生的姓名、住所、照片等信息。

如何對實施校園欺凌的學生給予懲戒?《規定》明確,對實施欺凌的學生根據情節輕重給予不同方式的懲戒,學校可通過批評教育、紀律處分、警示教育等方式加強教育,對實施校園欺凌屢教不改的學生,按照國家有關規定將其轉送專門(工讀)學校進行教育和矯治;對實施校園欺凌構成違反治安管理行為的,由公安機關依法予以治安管理處罰;對實施校園欺凌構成犯罪的學生,依法追究刑事責任,因不滿十六周歲不予刑事處罰的,按照《中華人民共和國刑法》第十七條規定執行。

編輯 林瑋琪

相關焦點

  • 被同學排擠、孤立的痛苦,父母你們知道嗎?
    從幼兒園到成人世界,幾乎每一個集體中都會上演「孤立、排擠」的戲碼。「只是因為學習成績太好,所以班上的同學都叫我書呆子,開始疏遠我排斥我。」「他們說我是老師的走狗,大家都不和我玩,還在背後說我壞話」。上面的情況,你在學生時代有遭遇或者見到過嗎?如果有,那麼你就得警惕:你可能遇上校園冷暴力了。
  • 怎樣的行為才會被定義位校園欺凌呢?
    校園欺凌什麼是校園欺凌呢?在學術上,校園欺凌可以分為言語欺凌、肢體欺凌、性欺凌、反擊型欺凌等等,但是我們大家卻很難依靠這些標準0直接識別出欺霸行為。這次小編特意在網絡上搜尋了一些資料來和大家聊聊校園欺凌,在本次調查中將近有8成以上的受訪者認為,「有肢體衝突」、「威脅恐嚇」、「語言羞辱」是校園欺凌,而有·一半的受訪者選擇將「毀壞財物」、「孤立排擠」、「諷刺挖苦」、「散布謠言」等行為視作校園欺凌。讓我們來看看以下的數據分析吧。
  • 發現校園欺凌行為,請舉報
    日前,市公安局和市教育局發布關於開展防範整治校園欺凌等校園安全工作的通告。通告稱,7月30日起,市公安局、市教育局在全市組織開展維護校園安全暨整治校園欺凌專項行動。通告列舉了多項校園欺凌行為:對在班級等集體中實施歧視、孤立、排擠;多次對特定學生進行恐嚇、謾罵、譏諷;
  • 在幼兒園被孤立屬於校園欺凌,注意孩子出現這5個問題,易受欺負
    由閆妮、張嘉譯主演的電視劇《少年派》裡有這樣一個情節,高中女生林妙妙的好朋友鄧子琪因為一些感情因素,在班裡聯合其他同學一起孤立林妙妙,這讓林妙妙覺得非常難過。其實,校園裡像這種一位同學聯合其他同學共同孤立、排擠另外一位同學的案例非常多,就算是在幼兒園,這種情況也有出現。可可今年五歲了,下個月開學就要進入幼兒園大班了。
  • 給同學起綽號也算校園欺凌?福州這群高中生這麼說……
    鄔警官要直播的內容是——與同學們息息相關的「反校園欺凌」什麼是「校園欺凌」?今年10月,福州市教育局等11個部門聯合出臺《福州市加強中小學生欺凌綜合治理實施方案》。「校園欺凌」的邊界要分清一般同學之間開玩笑比如從背後用手蒙住同學眼睛玩猜猜我是誰?是同學之間的玩鬧出發點是善意的。
  • 當校園欺凌轉變為社會欺凌
    面對層出不窮的類似事件,我們不禁要問,這個社會究竟是怎麼了;而人們在關注事件起因和後續進展的同時,卻忽略了造成此類事件頻發的一個重要原因,那就是校園欺凌已經轉型成為了社會欺凌。當下,校園欺凌已經成為了一個社會熱點話題,社會各界紛紛用各種形式予以關注,教育部門甚至就此出臺了一系列規定,預防惡性事件發生,但是社會欺凌卻很少有人關注,像本文開頭提到的就屬於是社會欺凌,只不過實施的對象從熊孩子轉變成了成年人而已。而更為關鍵的是,社會欺凌的來源分別來自於官方與民間。
  • 立法治理校園欺凌具有裡程碑意義
    作為全國首個吃螃蟹者,天津此次《規定》的出臺,對轄區內預防和治理校園欺凌,保護學生身心健康,保障校園良好的教育環境等具有直接的積極意義。就現實來看,這一《規定》的出臺,已然超出了本身的作用,而被賦予了更多內涵,具有裡程碑意義。  首先,讓校園欺凌的治理更有法治張力。
  • 亮劍2020 | 敢於向校園欺凌說不!
    近日,開發區公安分局治安大隊開展了「維護校園安全 杜絕校園欺凌」為主題的宣傳活動,期間共懸掛宣傳條幅50餘幅,發放電子版校園欺凌調查問卷3707份,擺放舉報箱6個,覆蓋轄區中心學校、風化店小學、小園小學、劍橋中學、渤海學院、技師學院等6所學校。敢於向欺凌說不!
  • 讓校園欺凌遠離
    文/韓佳鵬 圖/梁君同 2020年8月6日,青島科技大學赴鄆城縣玉皇廟鎮「讓愛傳遞」教育關愛團開展了一次關於校園欺凌問題的觀影課程。 8月6日14:30,為了讓孩子們了解校園欺凌問題,讓孩子們知道校園和諧的重要性,教育團成員帶領孩子們進行了一節觀影課,觀看的電影名為《聲之形》,本電影是一部日本動畫電影,講述了一個有聽覺障礙,但總是對他人施以善意的少女和曾經傷害過她的少年的故事。
  • 圖解校園欺凌地方性政策:已在31省份頒布,但內容仍有不足
    澎湃新聞(www.thepaper.cn)整理發現,雖然這份文件出臺後,全國各地陸續制定了相關方案,天津甚至於去年11月21日實行了全國首部規範校園欺凌預防治理地方性法規,但總體而言,這些政策的內容還有改進和細化空間。 各地陸續出臺方案,但專門立法仍稀缺
  • 圖解|校園欺凌地方性政策已在31省份頒布,但內容仍有不足
    澎湃新聞(www.thepaper.cn)整理發現,雖然這份文件出臺後,全國各地陸續制定了相關方案,天津甚至於去年11月21日實行了全國首部規範校園欺凌預防治理地方性法規,但總體而言,這些政策的內容還有改進和細化空間。各地陸續出臺方案,但專門立法仍稀缺近年來,校園欺凌事件頻頻被曝光。
  • 女生遭同學輪番扇耳光 目前校園中的欺凌事件都有哪些
    女生遭同學輪番扇耳光目前校園中的欺凌事件都有哪些  典型欺凌者  ·霸道和衝動,傾向使用暴力欺壓他人。  ·比較自我中心,對受害同學缺少同情心。  ·得到部分同輩的認同。  ·行為上比起其他同學突出。  被動欺凌者  ·看見欺凌者的暴力行為得逞,於是協助及附和欺凌者,有些則藉此保護自己,免受欺凌。  ·看見欺凌者欺凌同學後,則嘲笑受害者無用。
  • 預防校園欺凌 守護學生平安
    天津北方網訊:前日,公安津南分局民警受津南區教育局邀請來到鹹水沽第六小學,開展了主題為「守護平安 讓陽光灑滿校園」的宣教活動。  活動期間,民警指出校園欺凌並非單指「打架鬥毆」,嘲諷捉弄、小團體孤立、曝光隱私、散布流言等對於在校學生都有著身體或心靈上的傷害。面對校園欺凌所釀成的悲劇,任何成功的補救措施都不如直接將欺凌與暴力的萌芽扼殺在搖籃中。針對上述內容,民警結合法律法規、輔以真實案例和影視作品資料,深入淺出地講述了如何認識、預防校園欺凌。
  • 校園欺凌與校園暴力不是同一概念
    然而,這也會對公眾形成誤導,以為校園暴力是校園欺凌的代名詞。因此,這裡應當釐清校園欺凌的確切含義。所謂校園欺凌,是指中小學內欺凌者欺負弱小者的行為,據調研,校園欺凌多發生在中小學校園內,但不一定僅僅在校園內發生,放學後也會發生。校園欺凌通常都是重複發生,而非單一偶發事件。有時是一人欺負一人;有時集體欺負一人。
  • 日本校園欺凌,到底有多嚴重?
    你是風兒我是沙,點擊關注到天涯在日本校園劇的題材中,除了青春,戀愛,友情,熱血勵志劇等,以校園欺凌為題材的影視作品也數不勝數。早在1973年《哆啦A夢》就將大雄被胖虎欺負的一幕展現了出來,胖虎和小夫總說大雄是廢物……《傷痕累累的惡魔》中葛西舞(足立梨花 飾)和詩乃(江野澤愛美 飾)就讀於同一所高中,在學校裡,小舞扮演者霸凌者的角色,而性格內向懦弱的詩乃就是她霸凌的對象……《聲之形》講述一名有聽力障礙的女孩西宮硝子因為身體上的缺陷而在學校備受歧視與欺凌,更得不到友情和關愛的辛酸故事!
  • 《防校園欺凌完整指導手冊》學生和家長必讀
    電影中,因被同學欺凌而跳樓自殺的胡小蝶、被恐嚇侮辱毆打的陳小念,每一幅沉重壓抑的畫面都直擊人心。痛心之餘,也讓我們對「校園欺凌」這一問題有了更深入的思考。本文從心理學、家庭教育、學校教育及法律法規等不同角度,對校園欺凌現象及其解決對策進行解析。
  • 向校園暴力Say No!遇到校園欺凌,家長、學生請這樣做……
    都說校園是最陽光、最安全,最純粹、最美好的地方。校園暴力的問題,傷害了未成年人身心健康,衝擊了社會道德底線,成為目前校園安全的重要命題。教師、家長、社會應該怎樣守護孩子的健康成長?2.語言欺凌。起綽號、謾罵、侮辱、造謠、指責、嘲笑別人、寫侮辱性的文字、語言攻擊或侮辱其人格,中傷、譏諷、貶抑評論他人的體貌、性取向、宗教、種族、家人或其他等。3.社交欺凌。人際互動中的抗拒、排擠與孤立。分派繫結黨:孤立、誣陷或排擠某人。還有同伴間的情緒虐待如冷暴力。
  • 校園欺凌就是「欺負同學」?有兩個初中生剛剛被「判了刑」
    校園欺凌這是所有家長在孩子成長過程中不得不面對的問題打開網站輸入「校園欺凌
  • 從河南省柘城縣發生的校園欺凌事件,探討防止校園欺凌的方法
    男生被打倒在地,其他學生冷眼旁觀本月10日,河南省柘城縣發生一起校園欺凌事件,在七年級8班內有4名同學發生爭執,監控攝像頭中觀察,3名學生圍毆1名同學,而被打同學準備理論時劉某(3結局令人意外也惋惜,但在發生圍毆事件過程中周圍的同學並無反映,是否應該反思一下當前教育環境對素質教育的培養是否合格,前段時間上映《悲傷逆流成河》就是一部反映校園欺凌事件的電影,這篇電影讓我們明白,在校園欺凌事件發生中每一個人都有義務去保護別人,而不是做冷眼旁觀人,那樣無異於就是校園欺凌的合謀人。
  • 正在遭受校園暴力的人有什麼特徵?面對欺凌,我們應該如何應對?
    這兩天《少年的你》這一部電影火了,但小編並不關注電影中演員們的演技問題,小編更為關心的是這部電影所反映的校園暴力問題。下面,天津新東方小編就常見校園暴力的行為及其應對措施發表一些自己的觀點。反對校園暴力的相關法律法規常見校園暴力的行為1.給人起侮辱性的綽號或言語上侮辱他人人格。2.重複性的物理攻擊,如拳打腳踢、掌摑拍打、推撞絆倒、拉扯頭髮等傷害行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