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5歲回到家鄉,工作難找,難道只有轉行?

2021-01-11 娛圈觀察日記

從一線城市回到五線家鄉城市,相對於職業來說,其實並沒有很大的優勢。

首先來簡單介紹下這個五線家鄉小城市:像每個五線的小城市一樣,家鄉發展緩慢,物價消費不低,工資普遍不高,樓價從沒降過,事業單位才是人們的主要選擇。

除開疫情來說,這個城市的主要工作類型不多,基本情況如下:

沒有科技類以及工業類公司,旅遊城市為了保持環境,是不允許工業類的公司及工廠建立的,所以這一塊工種類的人找工作基本是沒啥希望了;比較前沿的科技類,網絡類公司也是沒有的,從業人員更少。

網絡類的就只有兩種:小團隊遊戲開發工作室,旅遊網站運營工作室。還有就是淘寶類的客服,運營。

服務類工作:各種酒店,飯店,小商店或者超市,茶樓等常年招服務人員,工資基本在2800元左右,沒有什麼年齡限制,只有在KTV或者茶樓分前廳服務和保潔服務,前廳服務有年齡要求,後一類服務員的截止年齡在50歲左右。

保姆保潔類:住家保姆有人招聘,但是比較少,要求比較高(相對於保潔來說),要求一般有:會做飯,會帶孩子或者會輔導課程,年齡不限。

保潔類主要在衛生方面,有些地方也招做飯工,有時效性,工地招的多。

銷售類工作:各個類型類別,只要是做產品的都招銷售,廣告,建築類,建材類,小店或者商店,銷售工作最多最廣,底薪1500-3000之間加提成,年齡要求不超過35歲。

技術類:電工,電梯,各種需要一點技能的工種,工資底薪相對來說高一些,要求技術對口,有經驗。

管理類:必須同類管理經驗。

旅遊類:各個環節都招聘,從導遊到網絡客服,從地接到特產商品銷售,因為家鄉是一個旅遊城市,所以旅遊方面的工作算是開發的比較普遍的。

與房地產相關的工作:各個環節的工作類型,銷售和物業,以及工地招聘比較多。

觀察了大半年,家鄉的基本工作類型也了解了大概,對我在某一線城市的工作經驗來說,沒什麼優勢。

本人沒回到家鄉之前主要做網路遊戲方面的工作,回到家鄉之後,很遺憾的發現,幾乎沒有這個行業,相關類型的都沒有,要有都是幾個年輕人的小工作遊戲團隊,平均年齡小,35歲進去有點兒格格不入,詳情可以關注我前面發的微頭條。

對口工作是不可能了,後面還找過物業,淘寶客服和淘寶運營類的工作,但是物業要求基本一年工作經驗。

淘寶類的工作只有淘寶運營,淘寶客服,淘寶打包發貨類的,其中打包發貨和淘寶客服是一起的,本人做過一天,客服還能能勝任,打包發貨有點兒累,下班回到家都沒時間陪小娃兒了,逐放棄了這份工作。

住家保姆和育嬰師有找,工資不錯,但是第一:需要住家;第二:帶的小娃娃只有半歲,我剛帶完我家那位,不想再帶了;輔導教師類的工作?嘿嘿,別人不會的我也難,英語?數學?早還給老師啦。

公眾號網站運營?也了解過面試過,不好意思,公眾號要求你入職後每個月至少三篇5萬+的爆文,工資2000+爆文100元一篇,雖然他的公眾號粉絲還不足200個。我要是能一個月寫三篇爆文還會去給別人做公眾號嗎?

網站運營?在這個五線小城市有網站運營的工作嗎?

旅遊類的工作?因為疫情,今年這個旅遊小城市都還沒有緩解過來,招聘的並不多,要求專業對口的導遊地接啥的我就不問了,做啥特產售賣類的對於我這個社交不靈活患者來說,不是這一行就別硬湊了。

雖然這個小城市招的都是這些工作,但是幾乎每個都要求有經驗,經驗比學歷在小城市好用,但是如果你的工作經驗不對口,或者是行業沒什麼發展,假如再加上年齡,其實是沒什麼優勢的。

我承認自己只是千萬人中間的一員,讀了一個一般的本科,在一線城市找了一份一般的工作,可能是選對了行業還能在一線城市有一萬多點的收入,但是當你回到家鄉以後,不對口沒發展的行業,經驗是沒什麼用的。難道真的如同別的網友說的那樣,自己做個什麼事情嗎?

大城市容不下肉身,小城市安慰不了靈魂。可能到最後,小城市個體工商戶就是我們的殊途同歸。

相關焦點

  • 為什麼過了35歲就很難找工作?冷暖自知呀!
    在我們三十歲的時候,常常會聽到一句話:「你現在三十而立了嗎?」其實孔子當年說這句話的時候,是指在三十歲要建立自己人生的價值觀,要有做事和做人的準則,然而幾千年過去了,嬌子變成了車子,茅草屋變成了大別墅,貨幣實物流通變成了電子支付,三十而立被定義為有車、有房、有家庭。
  • 35歲後閱歷、人脈都很豐富,為什麼難找工作?
    從25歲走入職場,到60歲退休,一個人可以工作35年,但黃金工作年齡只有從25-35歲,35歲之後,就很難找到好工作了,難道35歲就到了瓶頸期了嗎?其實,並不是說35歲之後的人在能力、經驗、效率上輸於年輕人,絕大多數人到了這個年齡,要麼已經躋身中高層,處於事業穩定階段;要麼開始創業,不再需要找工作了!正是因為35歲之後的人市場供給量很小,企業在招聘時乾脆就打出:只招35歲以下的人。這一方面體現出對年輕應聘者的優待,又能準確給求職者一個自我定位!
  • 大學「畢業轉行最多」的5個專業,工作難找,四年書白讀
    今天,小編就來說一說,大學畢業以後轉行最多的5個專業,這些專業工作比較難找,因此畢業生在找工作時,很多人找的不是專業對口的工作,可以說四年書白讀了。不僅在找工作時吃虧,工作以後也要面臨較大的壓力,一起來看看吧。
  • 35歲職場危機!轉行,誰給你的勇氣?
    過去,人們常說「中年危機」,而在現在的職場上,很多人面臨的是「35歲危機」。工作了十多年,步入35歲的年紀,想要跳槽時,卻發現多年的經驗積累不吃香了,這時候,35歲的職場人不淡定了。美國著名的發展心理學家愛利克·埃裡克森,提出人格的社會心理發展理論,他把心理的發展劃分為八個階段,成年中期(25-50歲)的發展任務是「產生繁衍感,避免停滯感」。「繁衍」除了指生兒育女,還包括事業上的發展,特別在35歲左右的年紀,職業或事業上的「繁衍感」尤其強烈。
  • 三十而已,35歲想「轉行」該怎麼做?
    很多人將35歲當做職業生涯的一道坎,因為各種原因開始對現有工作產生倦怠,想突破、想轉行,但此時轉行是不是意味著過去所有的經驗都將被放棄?這時候轉行真的還來得及嗎?到底是該做出改變,還是應該認清現狀?對自己進行靈魂拷問:你真的要在35歲辭職,從最初級的職級開始,收入減少過半,沒日沒夜和你小10歲的弟弟妹妹一起加班拼體力、精力,出差幾個月見不到孩子,錯過和先生/妻子的各種紀念日,和爸爸媽媽團聚的各種節日嗎?如果回答是的話,那麼從勇氣和決心方面,你真的準備已準備好。
  • 你知道多大年齡開始難找工作嗎咱濟南,目前35歲是個「分水嶺」
    省城一家物業公司在本場招聘會計劃招一批保安,負責招聘的陳先生告訴記者,儘管他們的招聘廣告沒寫年齡限制,但公司領導曾明確表示過,這次要儘量招35歲以下的。    陳先生介紹說,實際上現在很多「40」、「50」男士都願意應聘物業保安。公司以前也曾招過很多大齡保安,但現在越來越多的業主都對他們抱怨說,把小區交給大齡保安不放心,強烈要求物業多招年輕保安。
  • 深海教育:「我,35歲,想轉行,還來得及嗎?」
    「我,35歲,想轉行,還來得及嗎?」大多數人嘗試轉行之前,會先在網際網路上問問廣大網友的意見:「人生三大腦抽決定:英年早婚,中年轉行,晚年創業。」「現在除了技術類工種,一般單位年齡要求都是32-35歲以下,大部分中年人都背著房貸,車貸,養家餬口、殫精竭慮,這樣的中年人如何敢轉行?」「年輕人或靈光乍現火力全開,或者瀟灑退賽,輸得一定比你好看。」
  • 這3個大學專業已經接近「飽和」,畢業生難找工作,轉行人數多
    這3個大學專業已經接近「飽和」,畢業生難找工作,轉行人數多!不知道大家有沒有發現,大學填報專業跟「種地」還有點類似,例如今年土豆大賣,農民們種土豆掙了很多錢,於是第二年大家都選擇種土豆,導致第二年土豆泛濫,不僅耗費了人力物力,錢也沒有掙到,反而是買西紅柿的人發了橫財。
  • 35歲的人有經驗,有閱歷,但是為什麼很難找工作?原因太現實!
    原因是她的老公老李三十三歲來了,還只是普通的員工,在同一家公司工作了5年了,職位一點都沒有升遷,薪水每年也就象徵性漲一兩百塊錢。眼看就到了傳說中的「35歲魔咒」,老公現在這個模樣,讓小麗非常著急。小麗今天問老李有沒有什麼想法,明天問老李有沒有跳槽的計劃,搞得老李一個頭兩個大。這個故事只是一個縮影。為什麼這麼多人害怕35歲之後找工作呢?
  • 工資上萬的程式設計師,為何在35歲「高齡」時,都會被迫轉行
    在我們的印象中,似乎只有模特、空姐這類吃青春飯的職業,然而程式設計師這個職業,卻也被一部分人貼上了「青春」的標籤,甚至在碼農界,流傳著35歲不轉行,就是在等死這樣危言聳聽的言論,為何平均工資上萬的程式設計師們,會有這樣的焦慮呢?
  • 過了35歲仍一事無成,該轉行嗎?大器晚成的人,都做好了這三點
    我的高中同學老王,今年35歲,最近很難得他找我一塊吃個飯。 實際上,我和老王碰面的次數並不多,我知道他一定遇到了什麼事情,並且需要我幫忙解決。 果然,在聊天的時候,他吞吞吐吐透露出自己前不久失業了。
  • 工作十多年後,為了追求更好的生活選擇回到家鄉工作會後悔嗎
    案例:工作十多年後,為了追求更好的生活選擇回到家鄉工作會後悔嗎李進(化名)大學畢業後,在廣州和深圳工作,他從事通信行業設備供應商售前工作,積累十多年工作經驗,為了家庭他回歸自己的家鄉,在廣東某二線城市求職中找不到定位,那裡能適合自己的企業很少,能找的工作待遇也差很多,職業發展道路越走越窄,三年換了三個工作。
  • 35歲網際網路打工人生存調查:轉行、創業、出國應對「中年危機」
    「中年危機」的網際網路人35歲,本是眾多職場人士漸漸走向成熟的年齡,但對於網際網路人來說,35歲似乎是職場生涯的分水嶺,因為有太多年輕人想進入這一高薪的行業,尤其是網際網路大企業。脈脈數據研究院最新的報告顯示,網際網路企業人才吸引力取決於「未來預期+企業穩定性+工作時長+員工評價+通勤時長」這五個評估要素。
  • 為啥一般不建議35歲以上再轉行當小學教師!
    直到我自己轉行做了多年教師以後,再有大齡青年再想學我轉行當教師,再來諮詢的時候,我卻卻勸他要慎重考慮!今天,我想說的是,我一般真不建議三十五歲以後,再轉行來考教師!做了這幾年教師,起初的新鮮和熱情已經少了很多。
  • 【35歲轉行當老師】2020上半年考教師資格證有年齡限制嗎?
    廣東教師資格考試網提供以下教師資格考試動態信息:【35歲轉行當老師】2020上半年考教師資格證有年齡限制嗎?,更多關於35歲轉行當老師,教師資格證報名條件,教師資格考試報名入口,教師考試動態的內容,請關注廣東教師考試網/廣東人事考試網!
  • 30多歲轉行,是逃避還是勇氣?
    很多30多歲甚至年齡更大的人想要轉行時,都在糾結:這時候轉行晚嗎?我該放棄原來多年的工作經驗嗎?而最近,30歲的蒲曉曉就果斷從房產中介辭職,打算轉行做建築資料員,進入到一個毫無經驗的行業,朋友們在勸她的同事又稱讚她這麼大年齡了轉行,勇氣可嘉。30多歲轉行,真的就晚了嗎?對此,記者了解到,也有年齡更大轉行成功的。
  • 知乎熱議程式設計師「35歲定律」,32歲女生轉行學Java是否可行?
    32歲轉行學Java晚不晚?  一位國企編外的32歲女生在知乎發起了詢問,「剛開始自學 java,給自己一年時間有出路嗎?」  多數網友對這個想法並不看好。很多人說程式設計師到了35歲是一個瓶頸期,隨著年齡增長需要考慮精力、興趣、時間、工資、抗壓能力等因素。
  • 為什麼程式設計師做到35歲就要轉行呢?那之後去做什麼
    大家都說程式設計師是吃青春飯,認為程式設計師是體力活,並且在國內,實際情況看到也的確是這樣的,年齡大一點的程式設計師的確很少,35歲以上的程式設計師大多都轉技術管理或者做架構師了,或者一些已經轉行做技術培訓什麼的,那麼35歲以後就不能做開發了麼?
  • 謀轉行?去創業?35歲之後如何找到事業新使命?
    不知從什麼時候起,「35歲危機」這一名詞,突然出現在網際網路上。中年人的職場危機四伏,各路「中年失業」的故事讓大家陷入各種焦慮和恐慌。環顧四周,越來越多的95後、00後踏入職場成為主力軍,而那些35歲以上的中年人,地位卻越來越尷尬。
  • 「我30歲轉行當老師,感覺工作很累……我該何去何從?」來談談吧
    這位網友「我和我的向日葵」曾經的工作雖然輕鬆但離家太遠,那時候也是很想逃離,才辛苦地通過備考考試各種環節,好不容易才在30歲的時候轉行當了老師。好不容易才進了這個「城」,可這時候才發現,從那個「城」到這個「城」,就像是從一個坑到另一個坑,並沒有之前想的那麼好,依舊想逃離。正如錢鍾書先生所說的,人生的願望大都如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