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學年第一學期福湧小學「粵語進校園」系列活動報導
你知道嗎?
粵語,俗稱廣州話、廣府話,是廣府文化的根,廣州人精神之魂。現在粵語文化日漸式微,要讓粵語文化繼續在廣州傳承下去,我們做的不僅僅是讓土生土長的廣州小朋友對自己的語言文化能夠有更多的認識和自豪感,同時也要讓外來工的小朋友能夠入鄉隨俗,學習粵語文化,更好地融入這座城市之中。學校通過開展內容豐富的粵語活動,讓孩子吸收本土傳統文化,並為孩子提供一個自我展現的舞臺。
在這金秋十一月,我校舉行了為期一個月的「粵語進校園」系列活動,活動形式多樣,讓學生體會粵語、學習粵語、愛上粵語。
各班利用周一的班會課,上了一節「了解粵語文化」的主題班會課,講述有關粵語的常識。課上學生都對粵語產生濃厚的興趣,最後師生一起學唱《何家公雞何家猜》、《一枝竹仔》、《頭頂長西瓜》三首粵語童謠,為下個階段的活動做好準備。
開展粵語活動期間,校園廣播在課間裡播放粵語童謠,讓學生沉浸在粵語的氛圍中。放學後學生在家裡也會跟家長一起學唱粵語童謠。在寓教於樂中對粵語進行初步的掌握。
在過去的一個月裡,各班都為展演活動排練了各式各樣的節目!到了活動當天,全校師生用粵語童謠、粵語歌舞、粵語故事盡顯粵語風採。最後還在李燕老師的帶領下進行了全校粵語接力唱,場面歡樂。
這次活動讓學生感受到粵語的真正魅力,他們通過日記把收穫寫下來了,從中可以感受到這系列活動對他們的影響確實不少。
為期一個月的「粵語進校園」系列結束了,相信通過這些活動,粵語風採定會留存在各位師生的心中,廣府文化也將會被不斷地傳承下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