留學生的內心反抗,留不住人才是教育的缺失

2020-09-03 銀凌玲

三月,國外新冠肺炎疫情持續增長,引發中國留學生家長的擔憂,聯名要求政府包機接回自己在外的留學的孩子,甚至有家長說希望國家免費包機,這樣的做法引起廣大網友的憤怒和爭議。




網友不僅憤怒留學家長們的強力要求,更加是因為在這時,在這場疫情下大家才知道原來有這麼多的富裕家庭選擇將自己孩子送到國外去就學,這麼多有錢人家信不過國內教育倒向國外。輿論一邊倒似的認為留學生們前往國外就讀就是貪圖國外綠卡,拋棄生養他們的祖國。

稍後,國內一位留學生母親發布了一段極其言語不當的言論。她說:
我忍了5天,我的2個孩子都是小留學生!我讓孩子們出去不是讓他們拿綠卡!重要的是事說三遍!大學畢業就回國、回國、回國!我讓他們出國學習, 是因為不想讓他們成為考試機器!所以我準備讓孩子們讀大學時選擇語言專業,大兒子學德語,小女兒學英語等畢業就回國工作,總比高考機器更有用吧!


好啊,你有錢你就把自己孩子送到國外去,我們沒錢在國內讀書就被你罵考試機器沒用?我們辛辛苦苦過五關斬六將,早上六點起,晚上十二點才睡覺就為了能考個好大學,結果被你說成考試機器沒用?

這位母親一瞬間點燃了所有人的怒火,怒罵和質疑已經不能表達網友的巨大失望。


雪上加霜的是,後續接連出現了山西太原歸國留學生隔離期間隨意走動還向工作人員潑水(現證實事實並非如此)、從義大利歸國華人叫囂:「我從歐洲回來就這待遇?」、外籍男子插隊核酸檢測並囂張大喊:「中國人滾出去」等消息,更加引爆了大家對於歸國人的怒火。許多人想不通,國家病例多時你不回來,現在情況變好國外變差了你回來,回來了還大喊大叫態度囂張,怎麼會有這樣的人。





就在這時,一件最轟動所有中國人的事情發生了,說實話小編到現在都還想不明白,怎麼會有這麼坑人坑父母的存在,難道出國留學會使自己的腦子變的反應遲緩嗎?

三月末,一位名叫許可鑫的留學生在網上發表了一段話,迅速被各大網友轉發和評論,引發巨大的爭議和質疑。


「能走到今天,一靠爸媽的錢和人脈,二靠蘇州的平臺和資源,有幸生在一個比世界絕大多數地方都富裕的城市,至於個人努力跟這些比起來,則絲毫不值得一提。」




這已經不是坑自己和父母了,更加好笑的是還將自己學校和母校都坑了。

這件事引發的後果已經不是網友簡單的對個人的憤怒,更加嚴重的是對教育制度和蘇州內幕的質疑,是對為什麼別人能公費出國,是不是有什麼內幕的質疑。許可鑫或許到現在都還不明白,為什麼自己只是簡單的發表自己對留學生歸國的一些自己看法,竟然引起網友如此大的憤怒,甚至要求公開她的父母信息,要求公開道歉。

中國人是包容的,我們拒絕的是黑幕,想要的是公平公正,不能因為你有錢就享有特權,就可以嘲諷我們。

可是等沉寂下來,這件事忍不住讓有識之士沉思,為什麼這麼多的人願意將自己的孩子送到國外就讀?考試機器為什麼多年來老生常談?為什麼去了國外的留學生有些不願意再回來?是我們的教育制度真的存在問題嗎?

我們是一個發展中國家,存在問題是必然的,可是要怎麼去解決它而不是逃避才是重中之重。

圖片來源於網絡,若有侵權請聯繫作者刪除。

相關焦點

  • 清華大學人才大量外流,國內為什麼留不住人才?
    現實中的清華大學每年有眾多同學都會選擇出國留學,而且出國之後,竟然有81%的同學會繼續選擇留在美國或者其他的國家工作。每年清華大學都有大量人才外流,可是國內為什麼留不住人才呢?其三便是家庭教育和學校教育問題很大。沒有給孩子們樹立好正確的世界觀,金錢至上的利己主義佔據了他們的心靈。這三點原因確實有一定的道理,但是聽起來難免很有偏見,人才外流不能一味的指責那些出國的人才,同時也應該注意我國自身的缺點。
  • 從留學生滯留海外談一談中國人才流失現象
    很多海外的中國留學生為了選擇能夠留在當地,寧願在當地刷盤子,做服務生也不願意享受「海歸」身份回國發展,這其中原因值得我們去反思,去改善不足的地方。但是我想說的是中國本科生人數佔總人口比例僅僅是4%即使加上大專學歷的,統計出來接受過高等教育的人數佔總人口比例也僅僅是8%,更不要說碩士博士研究生這類的高端人才比例了,這比例遠遠低於歐美等發達國家,說明我們國家發展中國家,高端人才,理論型人才缺口非常大,根本就不是人才過剩而是人才緊缺,本國培養的人才在很多尖端領域滿足不了相關需求量,咱們國家很多尖端科技領域仍然落後於發達國家,所以說咱們國家才設立新的政策鼓勵海外留學生歸國發展
  • 國外留學生住單間引發熱議!是以禮儀待人?還是生而不平等?
    ,了解它並沒有調控宿舍的價格,那麼本來是住6人間的價格,現在變成了7人間,你的宿舍費並沒有降低,其實在名義上來說學校的做法是錯誤的,這就是體現了留學生和普通學生之間的差別對待。這裡我們也可以看出,留學生住單間並不是我們以禮相待,而是因為這些留學生的到來讓學子之間感到了不平等,對於這些不平等的事情,我們的9年義務是讓我們的心中不能平衡,憑什麼同樣是考入這所大學,我們要被區別對待,那我這12年辛辛苦苦的付出就是為了這區別對待的差別嗎?這讓很多學子內心感覺不好受,所以才會鬧出這樣的事件。
  • 二線城市為什麼留不住人才
    據報導,西安市2018年新落戶人數超73萬,其中博士以上1198人,碩士研究生25276人,本科225438人,人才引進29981人。武漢也在「百萬大學生留漢創業就業工程」啟動的2年時間內,吸引了70餘萬大學生留漢。不過,落戶不代表有工作,一些城市戶口給的容易,但是吸納就業的能力卻沒有跟上來。對於一座城市來說,有夢想有才華有能力的年輕人就是它的未來。
  • 網友:人才留不住好的教育也沒用
    其實並不是清華北大的教育質量出了問題,也不是清華北大的地位受到了撼動,而是從清華北大畢業的留學生卻再也留不住了。人才流失的原因網友表示,國家的高校是為我國培養人才,但是人才卻留不住,那麼要清華北大這樣高級的教育又有什麼用呢?有大量的數據顯示,清華的高材生有81%在畢業之後都選擇留在了美國,而不是回到中國。究竟是中國教育的缺失,還是美國對待人才的態度與中國不同。
  • 本是人才製造基地,為何長春留不住人卻要反過來去引入人才呢?
    東北不缺人才,東北最大的問題只是留不住人才,這幾乎是所有人的共識。我們可以看看2019年全國高校在校人數就可以看出東北的教育實力。哈爾濱擁有的大學也非常多,而遼寧的大連也擁有許多大學,如果這樣算下來,東北的在校人數應該不低於200萬。大學作為一個人的第二故鄉,在每個學子的內心都有一絲不舍,但是為什麼東北能吸引來外地學子來求學,卻無法讓他們留在這裡,將這裡變成自己的家呢?
  • 30萬人赴美留學,很多一去不歸,為何我國留不住人才?
    最近,關於高科技人才「棄國赴美」的消息經常出現,據美國方面的統計2011年-2013年,中國留學生在美國拿到博士學位之後,留在美國的比例佔到了83%,而此前2006年到2008年更是高達90% 。雖然近年來我國通過各種途徑吸引留學生歸國為祖國做貢獻成效顯著,但是依舊有不少留學生選擇了留在美國。
  • 天才少年加入美籍,100萬留學生卻回國25萬,我們為留不住人才
    歷史上,中國經歷了長期的人才流失,擁有美國博士學位的中國學生比其他國家的學生更傾向於留在美國,尹希加入美國國籍並非個案。張偉、朱歆文、許晨陽,這是數學天才。莊小威,物理天才,他們無一例外的都長期留在了美國。
  • 美國政府出手了,中國留學生申請去英國,看來人才是真留不住了
    稍微有點錢的家庭,突然喜歡送孩子去國外讀書了……很多人對西方的探索還停留在書本和電視上,一直以來,很多人對留學生出國不回也存在成見。2020年,美國政府對留學生下狠手了,兩條新規,讓很多留學生出國夢破滅。
  • 清華、北大成美國免費的人才培養基地,解析留學生為何不回國報效
    ,是不爭的事實,而作為國內研發資金最多,人才集中最多的大學,不能讓留學生回國效力是在浪費國家資源,是恥辱的。這是一種非常狹隘的反智主義說法,不能具體情況具體分析,只是站在自己的角度去理解,回國效力不代表一定愛國,在國外效力也不一定不愛國,強行把在國外工作和愛國主義綁架在一起是不智的,在國外工作就不是為國效力而是為美國添磚加瓦,在國外工作是愛國主義教育缺失,中國在非洲長期工作的同胞2010年的時候就超過了100萬,難道他們愛非洲。我們要考慮幾點,為什麼這些畢業生要留在國外工作?
  • 清華計算機預定「三巨頭」,齊聚麻省理工,培養人才卻留不住人才
    中國最高學府清華大學預定的學生,或者就讀的學生,3個天才少年,計算機編程界的三大巨頭,最終都齊聚麻省理工,我們在祝福他們有更好的前途同時,也應該反思一下,為何清華留不住人才清華北大人才流失嚴重某論壇發布的大國工匠名單中,大多數人來自上海交通大學,還有中國科技大學、哈爾濱工業大學,而清華大學僅此一人,北大更是一個人都沒有,不得不承認,清華北大畢業的學生,更多選擇出國深造,深造後選擇留在國外工作,人才流失非常嚴重。
  • 聊聊中國留學生為什麼很多人不願意歸國發展
    很多海外的中國留學生為了選擇能夠留在當地,寧願在當地刷盤子,做服務生也不願意享受「海歸」身份回國發展,這其中原因值得我們去反思,去改善不足的地方。但是我想說的是中國本科生人數佔總人口比例僅僅是4%即使加上大專學歷的,統計出來接受過高等教育的人數佔總人口比例也僅僅是8%,更不要說碩士博士研究生這類的高端人才比例了,這比例遠遠低於歐美等發達國家,說明我們國家發展中國家,高端人才,理論型人才缺口非常大,根本就不是人才過剩而是人才緊缺,本國培養的人才在很多尖端領域滿足不了相關需求量,咱們國家很多尖端科技領域仍然落後於發達國家,所以說咱們國家才設立新的政策鼓勵海外留學生歸國發展
  • 北大數學院天才效力美國,我們為什麼留不住人才呢?
    數學人才是國家建設的基礎,是國家興盛強大的基礎力量。為了給國家培養足夠的數學人才,我國教育部門對學生的數學能力的發掘與栽培非常重視,我國大學普遍都設有數學專業。著名學府北京大學,其數學學院被世人尊稱為「第一學府第一系」,為數學領域培養了眾多優秀人才,這些數學天才為數學領域、為國家所做出的貢獻如天上的繁星一般,璀璨奪目。
  • 中國一座「最無奈」的城市,專為國家培養人才,可偏偏留不住人才
    人才是中國發展的主要因素,一個國家的實力與國民教育有很大關係,我們處於屈辱的時期,因為在上個世紀,我們的教育落後於世界上許多其他國家,幸運的是,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後,中國越來越受到通過科教興國的項目的關注,到目前為止,中國不再是一個落後而愚昧的國家,如今,全國各地有許多大學生,這真的很好。
  • 留不住人才的百度,十字路口的自動駕駛
    又一個自動駕駛關鍵人物離開了,不知留不住人才的百度能否在窗口期做好人才建設。 李彥宏在兩會上意氣風發,說百度最擅長的是技術含量高的,比如自動駕駛。
  • 清華留學生81%都留在了美國?中國為何留不住人才,施一公這樣說
    出國之後,竟然有81%的同學會繼續選擇留在美國或者其他的國家工作。為什麼我國每年都有如此多的人才選擇出國呢?人才流失為何如此嚴重?施一公就此指出了我國大部分留學生都普遍存在的一個原因?
  • 深思:難怪落後臺積電這麼多年,38萬年薪留不住人才
    人才需要高薪資待遇留住過去,公司留住人才,都喜歡用好的待遇尤其是高薪資。但是隨著時代的變化,現在已經和以前有了很大變化,現在經濟發展迅速,似乎稍一鬆懈就會被經濟壓力壓倒。逼得每個人都不斷前進,努力賺更多的錢。
  • 多倫多大學:57%中國留學生留在國內
    >3%的中國留學生放棄入學。華人留學生對於網課、學費、心理健康和仇視情緒(反華情緒)的態度和意見也是學校和家長十分關注的。對此,多倫多大學校友成立的教育機構Easy Group針對加拿大的中國留學生進行了一項調查研究。該調查於2020年夏季進行,389名剛剛被錄取的中國留學生新生對此進行了回復。
  • 不哭鬧不反抗的「好孩子」易缺失感情社會性,會哭的孩子情商才高
    一方面父母不去引導孩子發現並表達自己的感受,另一方面孩子為了逃避危險的感覺,選擇封印自己的感情。這兩個方面的原因,使得越來越多的負面情緒得不到社會化,孩子將不知道困擾自己的究竟是怎樣的感情,只會感覺到一團亂糟糟的不愉快的能量集合體,也就不能安全地承受住類似憤怒、悲傷、不安、恐懼等負面情緒。
  • 當年那個說「空氣香甜」的女留學生,美國不留她,回國後怎麼樣了
    從清朝開始,就開始有派遣留學生去國外學習的傳統。孫中山先生、魯迅先生都有去外國留學的經歷。在全球化的趨勢日益增強的今天這句話愈發正確。我們不能否認,當下外國的教育的確有很多值得我們學習的地方。為了更好的培養人才,中國的學生也需要去外國接受不同的教育。因此中國每年都會有大量的留學生去往國外學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