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陽明在龍場頓悟出了什麼,從他的心學就能看出許多

2020-12-11 北冥秘史

打坐,是中華民族流傳下來的傳統修身養性方法;就好比修行途中的點撥,這突如其來的頓悟,像是心靈的一場洗禮,沒有人得知那能量從何何來,只知道那是無與倫比的一場體驗。

歷史上最著名的頓悟,當屬王陽明的龍場頓悟,因為那一次,心學大師的稱號被加冕到這位才情滿滿、官運亨通的大師身上,這個稱號,比其他的更多一份含量,畢竟開創一個為後世所流傳的宗教或是學派,那影響可是槓槓的。但為什麼王陽明是心學的集大成者呢,因為這一學派是衍生自先秦大師-孟子,他不是憑空臆造出來的,而是有所追溯。

「我思故我在,我思即我想」,孟子講究行善論,人人都有善緣,從一生下來,便是善良的,心靈是純粹的,人生的理,萬事的理,是我們心裡所講究的,存在於我們的內心,以我們的內心所想為萬物的本源。所以事物的想法、理論都是我們本身想出來的,我們所要表達的,不過是心中的那一些真實的想法。

讓我們回顧一下那個偉大的時刻,王陽明日夜反思頓悟,突然想明白了:我們每個人都有成為偉人的思想,都夢想著能夠青史留名,可是我們如何成為聖賢呢,或者說,我們的成聖之路該如何走呢,我們兜兜轉轉無法找到答案,麻木中,是否錯過了一開始的初心和延循的路呢,最終我們忘記了何去何從,忘記了我們來時的方向和去往的旅途,沿途風景雖好,但是終不似最初的夢想。

王陽明的心學第一是立志,一屋不掃何以掃天下,一開始成立的志向,往往會影響一個人的一生,練武者先要扎馬步,穩固後再去竄天上地,出入無礙。

第二是勤學,奮鬥好學,天才不是萬能的,但勤學是萬能的,所以我們一開始的打算佐以勤學就會立於不敗之地。

第三為改正錯誤,我們一生當中難免不會犯錯,但是有了錯誤就去改正,這還是很好的作為,就像是悔悟,我們終將回到最初的起點。

第四是責善,主要講與朋友相處,對於朋友的過錯,我們可以提出來,但是要委婉,不能傷害朋友的自尊心,最後還能愉快的相處,這樣才能成就朋友之道。

相關焦點

  • 心學大師王陽明,在那場決定人生的龍場頓悟中,究竟悟出了什麼
    王陽明本是明朝弘治十二年的進士,曾擔任刑部主事、貴州龍場驛丞、廬陵知縣、右僉都御史、南贛巡撫、兩廣總督等職,晚年官至南京兵部尚書、都察院左都御史。可以說,他是一個久居宦海的人,對於官場有著獨到的體驗。除了這些官場身份,後人對於王陽明最大的認識,那就是他是心學的開山之人,其陽明心學,不僅在當時影響巨大,甚至還傳到了日本、朝鮮、東南亞等地區,深刻影響了這些地區的文明思想。王陽明的心學思想是在他被貶貴州龍場後,於當地悟道的,人稱「龍場悟道」或者叫「龍場頓悟」。
  • 王陽明龍場頓悟:堪稱歷史上最強的頓悟,他到底悟出了什麼呢?
    王陽明龍場頓悟:堪稱歷史上最強的頓悟,他到底悟出了什麼呢?當我們對一件事情迷惑的時候,如果想到了問題的解決方法,這個詞就叫頓悟。我們悟出了其中的道理,也是讓我們心情更加開闊的,這也是頓悟的另一種含義了。
  • 歷史上的一次有意義的頓悟!王陽明的龍場頓悟到底悟出了什麼
    明代哲學家王陽明是集心學之大成者,創立了陽明學派。「龍場頓悟」是陽明心學思想宗旨確立的重要標誌。明正德元年,王陽明因得罪宦官劉瑾,在朝堂遭受「廷杖」,受此種「失身枉道之恥」,不僅給他的身體造成極大的傷害,而且使其心靈遭受了深刻創傷。在被貶謫貴州龍場。
  • 王陽明龍場頓悟:堪稱史上最強的頓悟,那他到底悟出了什麼呢?
    也許你對頓悟這個詞並不了解,當你對一件事非常迷惑的時候,突然之間想到了問題的解決方法,並且悟出了其中的道理,讓你的心胸豁然開朗,這就是頓悟的意思。歷史上著名的理學家王陽明曾經有一個非常著名的頓悟,他在心學這一領域上的理解和造詣因為這一場頓悟而發生了非常大的改變,早在春秋時期,孟子就提出了心學,他所提出的性本善,認為一個人從生下來就是一個善良的人,在不斷的成長中應該正確的發展自己的這個善良之心,因此,他成為了名副其實的心學開山鼻祖。
  • 龍場悟道,36歲的王陽明堅持這3件事,從人生低谷走向萬丈光芒
    也從這一刻起,原本只是一個封建社會普通知識分子的王陽明,人生開始了石破天驚的改變,他開始向成聖的路上狂奔了!就是在龍場頓悟,王陽明的心學誕生!人生遇到困境與低谷時該怎樣度過?安於讀書,苦中作樂王陽明在艱難困厄之中選擇生存下來,他沒有向厄運低頭。從此王陽明安於讀書、靜心思過,領悟了許多道理。
  • 王陽明龍場悟道,悟了什麼,有何現實意義?
    (心學)、陳獻章的「天地我立,萬化我出,宇宙在我」的心學原理和「靜坐中養出端倪」的心學方法,湛若水的「隨處體用天理」,這些都是王陽明的「陽明學」的基石和發源。 所謂大成者,讀之如遍覽群書,但是我們是不是只要對這些儒學理論和變遷路線熟悉了,就能真正了解王陽明的「心學」呢? 當然不是。因為王陽明在前人的基礎上作出極大的進步,這是一步飛躍,讓陽明學在新儒學的進程上不僅僅是集合了前人成就,而更象一塊裡程碑,是新時代儒學的出發點。
  • 傳習堂 | 王陽明:龍場悟道
    所謂「龍場悟道」,是指明朝偉大的哲學家、心學家王陽明,在被貶到貴州龍場驛站時,身處在安靜又困難的環境中,每日對自己歷年來的遭遇,日夜反省、沉思。終於在某一個月圓之夜,大徹大悟。他提出「心才是感應萬物的根本」,認為理全在人心,應該向心內去求。
  • 【陽明心學】王陽明究竟有什麼厲害之處?中國五千年兩個半聖人為何...
    但是這孩子從生下來就不會說話,為此,家裡人很難過,結果他5歲那一年,家裡來了一個和尚,見到這孩子說,這孩子好啊,只是說破了。這句話令他的爺爺頓悟了。 「雲」字不就有說的意思嗎?不就是道破天機——仙人乘雲而來了嗎?於是立即按照《論語》給王陽明改名為守仁,名字一改王守仁就會說話了,當然不是當時就說話兒,是逐漸學會說話了。
  • 王陽明龍場悟道:這4點做人之道,助我走向成功之路
    中國歷史上被稱為「聖人」的並不多,一個是萬世師表的孔子,另一個就是心學的集大成者王陽明。王陽明從小的志願就是做一個「聖人」,小時候讀書時老師問他:念書為了做什麼?他就回答說想成為聖人。果然在貴州龍場悟道後創立了自己的心學,走向「聖人」之路。
  • 王陽明的4個人生頓悟:立志、勤學、改過、責善
    王陽明在頓悟時認識到:聖人之道吾性自足、人人皆可成為聖人,正是他懂得的第一件事,有了這一基礎,就人人可以參悟心學智慧,向人生的更高處邁進。 就在這期間,王陽明又寫了《教條示龍場諸生》一文,提出了另外四件事,用以告誡和教導追隨他的弟子門生。
  • 王陽明:學會「說不」,從「實行」中探索心學
    這不禁讓人想到心學大師王陽明的「知行合一」說。王陽明先生名言:「知是行的主意,行是知的工夫」,照此論述,則明了事之不可為為「知」,知不可為而拒之則為「行」。王陽明一生,備嘗挫折,可也說了許多的「不」,說不的對象,上到朝廷,下到親藩貴臣,乃至僚友、故舊、門生,說不的次數遠過答允之事。
  • 王陽明龍場悟道的釋經學意蘊
    而近些年,漸有學者從經典詮釋學的角度對王陽明龍場悟道後所著《五經臆說》有所關注,並挑明了王陽明龍場悟道與他對《易經》《大學》《論語》《孟子》《中庸》等經典的體悟直接相關3,甚至指出王陽明龍場大悟之後:「他所悟的並不是《大學》原文如何解釋的問題——陽明對《大學》『格物致知誠意正心』當然有他的解釋,但那是以後的事,而龍場當時之悟道,則可以用他自己的一句話來說明。
  • 一本好書推薦,學習王陽明心學的入門書:錢穆《陽明學述要》
    學習陽明心學,如果僅僅記住幾句話,而無法進入陽明心學的博大世界,很容易流於狂放,也就失掉了陽明先生關於「知行合一」的宗旨。介紹王陽明生平事跡、書信、文章比較全面的就要看《王陽明全集》,要了解陽明如何教授弟子的,也大概反映了王陽明學說要意,就看《傳習錄》。
  • 東鄉平八郎「一生伏首拜陽明」 ,王陽明心學真能讓人文武全通?
    曾國藩、蔣介石、 東鄉平八郎…… 王陽明的心學在現代是近些年才開始受到推崇,但在日本,通過明朝一個叫了庵的和尚,日本貧弱的現狀出現歷史拐點:通過明治維新,日本在亞洲脫穎而出,成為新興強國,有說法稱,日本的明治維新是受陽明心學的影響。 那麼,王陽明到底是何方神聖,他的心學到底在講什麼?
  • 王陽明為什麼在龍場這個地方,能突然悟道,成為偉大的哲學家
    此後,王陽明先生的全部思想和觀點,都是以此為基礎而產生的,可見「龍場悟道」在心學發展中的地位。 在來到龍場之前,王陽明在兵部幹到了36歲。由於上書直言,遭宦官陷害,身陷大牢,還受到杖責四十的刑罰。死裡逃生後又被貶到龍場驛站做驛丞,其間經歷的磨難可想而知。可為何他會在安靜但條件惡劣的龍場突然悟道呢?
  • 陽明心學——感悟
    幾天之後,他反省此事,確認朱熹理學的「格物致知」有問題。苦惱之後,他適時轉向,王陽明的本事之一顯現出來:此路不通,我可以再選擇另一條路,絕不一條道走到黑。能勇敢向前是勇氣,能適當的時候調頭轉身更是智慧!
  • 二十一世紀將是王陽明的世紀:那些被我們誤解的陽明心學
    二十一世紀將是王陽明的世紀:那些被我們誤解的陽明心學中國當代著名學者,現代新儒家學派代表人物之一杜維明曾說:「二十一世紀將是王陽明的世紀。」他為什麼會作出這種大膽的判斷呢?王陽明成了聖人、完人,受到萬人景仰、崇拜,年輕人、企業家都在研習王陽明心學,從此之後,陽明心學被打上了成功學的標籤。這個年頭如果和朋友聊天,你還不知道王陽明,就會被當作沒文化的表現。由此可見,王陽明得多熱啊!這是為什麼呢?
  • 了解王陽明心學,從這裡開始
    臨終之際,弟子問他有何遺言,他說:「此心光明,亦復何言!」喪過江西境內,軍民都穿著麻衣哭送守仁。先前因平定寧王叛亂封特進光祿大夫、柱國、新建伯。隆慶時追贈新建侯,諡文成。萬曆十二年從祀於孔廟。享年五十七歲。 10、什麼是王陽明心學?  由王陽明發展的儒家理學。元代以及明初以來流行的理學。
  • 王陽明:志在心上立;心學的精華、人生的要旨!
    王陽明在頓悟時刻認識到的聖人之道吾性自足、人人皆可成為聖人,有了這一基礎,就人人可以參悟心學智慧,向人生的更高處邁進。就在龍場期間,王陽明寫了《教條示龍場諸生》一文,用以告誡和教導追隨他的弟子門生。一曰立志,二曰勤學,三曰改過,四曰責善。
  • 王陽明心學日曆來了:每天看一頁,頓悟知行合一
    但現在快節奏的生活中,很多人無法拿出整塊的時間學習陽明心學;又或者缺乏專業人士帶路,無法掌握心學的精髓。 這時候,這套《2021王陽明心學日曆》就顯示出它的作用了。每日一句心學語錄,每月一則心學故事,更配有當代陽明心學領軍人度陰山的現代漢語解讀。利用翻閱日曆的碎片時間學習,就能在日積月累中通曉知行合一的心學智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