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來手帕那麼好看,難怪日本人離不開手帕

2021-02-08 日語學習視聽小站

大多數的日本人,隨身都會帶著手帕。因為對日本人來說,隨時隨地帶上一方手絹可以說是最普通的教養。


在日本,只要稍微有點講究、注重儀表的人,都會隨身帶上一方手絹。日本使用手絹的習慣是從上幼兒園的時候開始養成的,小學低年級的學生守則裡也要求學生每天攜帶手絹和紙巾。

在日劇裡也會經常看見,在校園裡,女生拿出手帕給心儀的前輩擦汗的橋段。男生用完手帕還會洗乾淨,還給女生。像這樣由手帕展開的青春浪漫故事有很多。

手帕的用途很多。比如天氣熱時用來擦汗、上完廁所洗手後用來擦手、女生吃飯的時候把手帕蓋在腿上,也有鋪在桌上的;約會時鋪在坐凳上等等。對日本人來說,手帕是每天出門必備物品之一,所以無論是送給女性或送給男性都很適宜。

以上是對「你是否日常攜帶手帕」的調查,第一位是「總是攜帶」佔70.1%。

也許在國內古代的人們經常用手絹,但是現在紙巾成了人們生活中的必備品。日本紙巾的生產和普及已經有半個世紀的歷史,但是日本人擦鼻子、化裝和用餐之後用紙巾,而擦手擦汗用的還是手絹。


午飯時間,日本人還有帶便當的習慣。手帕既可以用來包捆飯盒,吃飯時又替代了餐具、託盤,非常實用。所以手絹仍然在人們的生活中扮演著不可缺少的角色。

其次,手帕還有很多附加功能:比如穿短裙的女性,在公共場合就坐時,可以用手帕蓋住雙腿,防止他人的視線掃到大腿上。另外手帕還可當作頭巾、圍脖,臨時口罩,用於急救的止血帶……總之,只有你想不到,沒有它辦不到。日本人還製作了自然災害時能派上用場的手帕活用技巧。

   一方手絹是一幅美麗的圖畫,有自然花草、有民俗民風、有歷史名人,和諧的色彩、精製的畫工、柔和的手感,從一方小小的手絹裡能夠感受到日本的傳統文化和製作工藝。

走在日本街頭舉目望去,很多妹子都喜歡用絲巾做髮帶。

在日劇《校閱女孩河野悅子》中,被日本稱為國民妖精的石原裡美更把絲巾髮帶用到一個極致。不論是把頭髮放下來,還是直接在頭頂綁個蝴蝶結,再用絲巾紮起來,都能營造出俏皮的層次感。還可以把絲巾跟著髮辮一起編綁,也非常有型。她的每一次造型都被當做時尚範本,顏值高身材好氣質佳,而這部劇的最大看點就是她的穿搭。絲巾就幾乎出現在了她的每一個造型裡。短一點的系在脖子上,長一點的做髮飾或者是做腰帶,讓她美麗而又不嬌氣。


推薦閱讀:

 學習日語不等待,從9.9元開始

相關焦點

  • 日本人的手帕情節
    雖然日本是一個現代化程度很高的國家,紙巾也早在80年代就得到了普及。但無論男女老少,都會隨身攜帶一方手帕。某雜誌曾做過調查,一直攜帶手帕的人有70%,從不攜帶手帕的人只佔1.7%。對於愛美的女士,手帕更是像包包一樣,各種款式、各種材質根據季節和心情輪番出場。首先是因為日本人的環保意識。
  • 21世紀了,日本人為什麼還保留著隨身帶手帕的習慣?
    其實除了有些人把紙巾放在口袋裡之外,很多人依然延續著用手帕的習慣。▼常看日劇的小夥伴應該也注意到了,不論男生女生,從口袋裡掏出手帕的次數佔大多數。▼聽起來很像上個世紀英倫紳士的古老做派,用手帕的人也在變少,但很多日本人在現代依然保有這個文化。
  • 日本女子的手帕-中新網
    日本女子的手帕   在日本女子的手帕中,最著名的,應該是那條為此,在出獄前,勇作給光枝寫了一封信,說:「如果,你還在等著我的話,就在家門前飄起一條黃手帕吧。」如果家門前沒有黃手帕,勇作則打算就此默默離開。  光枝是不是還在等著自己呢?勇作懷著忐忑不安的心,踏上了回家的路。終於快到家了,勇作遠遠地看到了正在家門前晾衣服的光枝,在光枝身後,掛滿了迎風飄揚的黃手帕……  《幸福的黃手帕》是日本電影史上的不朽之作。
  • 動漫常見道具之手帕,日本人為何對手帕情有獨鍾?
    東京的一家生活雜誌社曾對6.4萬人進行過一項調查,結果顯示,70%的人一直隨身攜帶手帕,15%的人經常帶手帕,偶爾用手帕的人為9%,從來不攜帶手帕的人只有1.7%。由此可見,手帕和手機類似是絕大多數日本人出門時的必需品。和我們很少感覺手機和汽車在搶鏡頭類似,在日本動漫裡手帕出鏡更多地是順其自然。
  • 手帕與布袋
    逛完書店,時間已不早了,我們便一起在附近一家飯店吃午餐,在吃飯時,B君還讓我驚喜一次,原來他咳嗽時,居然掏出一塊手帕。記得在上世紀五六十年代,上海人都習慣用手帕,到了上世紀九十年代,用手帕的人已經不大看得到了,有人偶然掏出手帕,旁人會很驚訝,送他一句:「儂老紳士的!」B君今天用了布袋,又用手帕,他說這不是他標新立異,也不是gentleman。
  • 汕頭當地都難找的汕頭繡,日本人拿來做手帕賣出了天價
    日本有一個手帕牌子,叫做Handkerchief Gallery,它是1879年就開始賣手帕的絕對老店。「日本最懂的生活的男人」——松浦彌太郎,就很雞賊的直接去了歐洲買手帕,他在《日日100》的書中,是這樣說道他對歐洲麻紗手帕的熱愛的。
  • 妮飄潤顏手帕紙 不僅僅是手帕紙
    妮飄(nepia)是日本王子妮飄株式會社旗下品牌,140年來,王子(OJI)集團一直引領日本造紙業的發展。  王子妮飄是日本首家研發保溼紙巾的製紙企業,一直引領保溼紙巾行業的潮流,經典的「鼻貴族」系列產品一直受到全球的追捧。近日妮飄為滿足消費者對於生活用紙需求層面的不同,主要針對中高端消費群體推出了潤顏手帕紙,藉以體現妮飄產品定位及品牌的特性。給追求精緻、優雅高品質生活的現代都市人群提供更加優質高端的產品。
  • 看手帕姐如何通過賣手帕年銷達到1000萬
    去過日本的朋友都知道日本人都會隨身攜帶一塊手帕,幾乎沒有人使用餐巾紙。因為,為了保護森林資源,日本對使用餐巾紙有明確限制!成都女孩李玲到日本旅遊時,就發現了這一點,最初出於環保的目的,感覺搞綠色經濟,賣手帕可能大有可為。此後,李玲辭職創業,到2010年,李玲的手帕工坊年營業額達到近千萬元,除去各種開支,利潤達到180萬元。然而李玲的創業卻不是那麼順利,本文講述的就是李玲童鞋的創業公司和經驗心得。
  • 日本人出門離不開的 「兩手一口」
    每個國家的人都有一件屬於自己國家的人們離不開的東西。韓國人離不開泡菜,美國人離不開可樂,德國人離不開啤酒,中國人比較厲害,不同地域有很大差異……那日本人離不開什麼呢?有人說日本人也離不開酒,似乎也很有道理,因為無論居酒屋也好還是便利店也好,酒類的銷量都是很大的。
  • 手帕:溫馨可人的貼身小物件
    「尺幅鮫綃勞解贈,叫人焉得不傷悲。」 除了手帕,鮫綃還能是什麼?手帕是必不可少的生活用品。我們這一代乃至上幾代人,無論男女老幼,幾乎人手一條手帕。手帕是我們最親密的日常用品。當我們呱呱墜地後,母親會用一條手帕,對摺一下,一針一線將兩邊縫好,然後翻過來,在兩個角上分別捏上幾針,做成小耳朵的樣子。於是,我們就有了來到這個世界的第一頂小帽子,用手帕做成的帽子。「小手帕,四方方,每天戴在我身上。擦擦鼻子,擦擦汗,乾乾淨淨多好看。」
  • 寶玉為何送兩塊半舊手帕給黛玉?
    那日,忠親王府來人指稱寶玉藏了他府裡的琪官,賈政正在氣頭上,加上賈環在父親面前誣告寶玉強姦太太房裡的丫頭金釧兒不成,打了一頓,那金釧兒便投井死了。寶玉因這兩件遭到父親的毒打。傷得不輕,幸而最後被賈母和王夫人等人護下。
  • 在古代,一方手帕都如此優雅
    在黛玉心裡,寶玉送給她的,不僅僅是兩塊半舊的手帕,而是定情信物。帕子是貼身物品,是十分隱私的東西。用得半舊,便沾染了身上的氣息。拿去送人,便是「見物如見人」的意思。要知道,寶玉曾經將北靜王送他的鶺鴒香串轉贈黛玉,被黛玉嫌棄了。
  • 「小Bu說」送手帕是絕交?10個有趣的日本文化習慣
    入國問禁入鄉隨俗……日本是許多人最喜愛的旅遊地,最近,曾經在中國生活過的日本人小惠在網上分享了10個接地氣的中日文化差異,原來除了大家普遍知道的日本路上很少垃圾桶和只會提供冰水之外,還有很多生活習慣也與我們不同,喜歡日本的你一定要知道~1在日本送手帕是絕交的意思如果想要送小禮物給日本朋友,千萬不要送手帕!
  • 重新把手帕用起來
    前幾天感冒,鼻涕不停地流,我拿手帕擦;另一位同事,也感冒流鼻涕,用面巾紙擦,一個上午,擦了一紙簍的紙巾。我對她說:"你又摧殘了一棵小樹苗!"她反唇相譏:"用手帕,老土!"的確,現在用一次性紙巾已成為人們的生活習慣。
  • 手帕、摺扇成攬客「神器」 日本伴手禮很「用心」
    去過日本的遊客大多會對日本精緻的伴手禮印象深刻,既實用又有心思的小物件,價格卻不貴,中國遊客們總忍不住「買買買」。昨天,在日本北海道的紀念品商店裡,記者看到,不少中國遊客並沒有大肆採購馬桶蓋、電飯煲,而是對那些「低碳」伴手禮情有獨鍾。
  • 紙巾,還是手帕?你選擇誰
    成都的海:如果有手帕,一定選擇手帕,可現在手帕已經沒有「市場」 ,真是遺憾。但是,使用手帕又涉及洗滌時產生水的消耗、洗滌劑的排放......   窈窕好淑女:大家不都是一直在用紙巾嘛。方便,省事。  新華哲人:具體情況要具體的分析。該用哪個方便我就要用哪個!    自力更生:我用紙巾,比手帕方便,衛生。
  • 迷你手帕紙 發現身邊的生活美學
    某天放學,她如往常一樣和好友去附近的超市購買生活必需品,逛著逛著,她便在放置迷你手帕紙的貨架處止步不前了,「包裝太好看了,我那天忍不住多買了些。回去之後,越看越覺得好看,就留下了幾包不同花色的,一直捨不得用。」從那之後,毛曉燕就萌生了收藏手帕紙的念頭,「我覺得,應該不太會有人收藏這東西,而且收藏成本也很小。」
  • 消失的手帕-中新網
    消失的手帕 2014-08-28 15:35:57來源:中國新聞網作者:責任編輯:馬君豪 那是「香港華達手帕製造公司」幾個大字,其下右方是廠址和電話,中央是三羊牌註冊商標,左邊是電報掛號,再下來便是英文名字,然後佔半個廣告版面的左方,是一幅名人的題字,右方寫著:「本公司所制三羊牌手帕,工作精緻,花樣新奇,質地優美,擔保永不脫色,凡經購用者,莫不交口稱譽,曾參加各處國貨展覽會,均獲名人題獎。」  這是多少年前的一本書?是一九三七年了。今年,《商務印書館》重印出來。
  • 手帕 紳士男人的細節
    中國日報網環球在線消息:用手帕的男人如今大概比較少了,替而代之的是紙巾,這一切好像沒什麼大礙,女人不也少用手帕了嗎?但男人的手帕仿佛是有些不同的,有女友感嘆,如今缺乏老派男人。對了,老派男人一定是用手帕的。先得聲明,我並不人為男人必須如從前一般非手帕不用,手帕要洗,考究點的還要熨,紙巾隨用隨棄,當然方便。不過,用不用手帕倒還真有點不一樣。我總覺得用手帕的男人一般比較溫和,比較謙遜,也比較穩重一點。手帕洗了用,用了洗,如此看重這般情分的男人,也許不那麼領潮流之先,但也就穩紮穩打,逐漸前進。
  • 送手帕的愛情
    文學的魅力可能也就在這裡吧,無論多麼遙遠、廣闊的時間與空間,那些最人性的描述總能觸動你的魂靈,引起你的共鳴。這些是我們自己博大精深文化的一部分。可是,隨時代變遷,我也發現了許多可惜可嘆之處,比如,代表我們傳統文學最高峰的《紅樓夢》,所表達的那麼生動的愛情,我的少年學子竟然有了隔膜,有些,他們讀不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