紙巾,還是手帕?你選擇誰

2020-12-20 中國紙網
  不論是抽取式還是袋裝式,各大超市走一圈,滿眼都是方便使用的各式紙巾---如今消費紙巾已成為都市人的生活習慣。最近,北京電視臺某節目的記者作了個調查,諾大一個城市,他跑了多少家商市,竟難買到一塊手絹! 也是,都用紙巾了,誰還用手絹,老土吧您。  

   可是,這位記者的調查卻引發我們提起話題:我們是否曾細想過每天從手中消費掉的這些紙巾有多重的份量?在這個人類因只圖舒適方便而不得不付出太大代價的時代,環保的警鐘隨時都該敲響。 

  成都的海:如果有手帕,一定選擇手帕,可現在手帕已經沒有「市場」 ,真是遺憾。但是,使用手帕又涉及洗滌時產生水的消耗、洗滌劑的排放...... 

  窈窕好淑女:大家不都是一直在用紙巾嘛。方便,省事。

  新華哲人:具體情況要具體的分析。該用哪個方便我就要用哪個! 
 
  自力更生:我用紙巾,比手帕方便,衛生。生產與使用紙巾所帶來的環保問題,應該在紙巾的巨大利潤中想辦法解決。 
 
  妙妙:用紙巾是如今的時尚之一。一次性嘛,簡潔方便,是現在這快餐式社會的通用品。 

  但是無節制地大量使用紙巾,不只對人身體可能產生危害,最重要的是,一次性使用、不能回收重複利用的紙巾,對環境不利。 還有一問題,在商市的貨架上,有的廠家還要特意標明該紙巾是「原木漿」,我有點不明白,一擦手的玩意兒,幹嘛非要「原木漿」? 

  至於手帕沒有「市場」的確是個問題。在消費者這裡沒有「市場」,供給方也肯定不會有「市場」。這好象已很難打破僵局。所以才會有人發起宣傳活動。要喚起人們的「手帕市場」意識。 

資料:從環保出發少用紙巾多用手帕 

  2001年6月8日下午,一場名為"把丟掉的手帕撿起來"的萬人籤名宣傳活動在南京東路新世紀廣場舉行,南京路上的遊客紛紛籤名表示:從環保出發,少用紙巾多用手帕。 

  據統計,我國現在平均每10人年消費手帕不足一條,取而代之的是大量的一次性紙巾消費。專家指出,紙巾雖然方便但不節制地使用有三大害處: 

★一是消耗大量木材,生產1噸紙需要砍伐17棵十年生大樹,紙張過度消費的結果是生態破壞; 

★二是環境汙染,紙巾的一次性使用會產生大量垃圾,生產紙漿過程中的廢水排放是水環境的主要汙染源,佔到城市汙染的30%以上; 

★三是部分紙巾中含有螢光增白劑、氯等有害身體健康的化合物,其生產過程中化學反應所產生的烈性毒物,可導致肝癌。 

  上海市消費者協會與上海市環境保護宣傳教育中心共同舉辦這次活動,希望消費者更多地使用手帕,減少一次性手巾消費量,保護環境。   

  冬燕:使用紙巾、手帕各有利弊。 

  「我們曾經和美國大使館的一個官員有過類似的爭論。我們說,美國孩子用的紙尿布佔世界總產量的一半,都是不可降解的東東,所以說,美國人從生下來就不環保。那個官員說,中國人用布做的尿布給孩子用,可為了洗尿布耗費的水、使用的洗滌劑造成的汙染是紙尿布的數倍。而中國還是一個缺水的國家。說得我們無言以對。」
 
  網友:現在幼兒園的小朋友用手帕還是紙巾?我記得俺當年上幼兒園的時候可是每個小朋友胸前都別一條手帕的啊。 
 
  個人很喜歡手帕,喜歡那種雅潔的感覺。 

  長東:我從小到現在大學畢業一直用手帕,說洗手帕浪費水?別找歪理給自己藉口了,每天洗衣服的洗衣機裡多放不要說一塊手帕,就是多放3塊也不見得有人會多加一瓢水!倒是面巾紙,要柔軟,要潔白,要滑爽,要不掉屑,那就只有用上等的好木材、原木漿啦。追求時尚的人大都喜歡用面巾紙,也大都喜歡自以為環保,嘿嘿,無比的諷刺。還是傳統一點好! 

  庸人可可:記得小時候玩一種遊戲,大家圍成圈,找一人出來圍圈跑,手執一手帕,他一邊跑我們一邊唱著一首被稱為「丟手絹」的兒歌。 廣東現在在商場仍然有小手帕賣,而且花樣眾多、質地各異,現在,逐漸成為一種時尚。本人是手帕的忠實擁護者!! 
 
  拔劍四顧心茫然:紙巾和手帕,一個消耗木材、一個消耗水及用洗滌劑,都會造成環境問題,估計並沒有實際認真地論證過到底哪種對環境的影響更小些。就象推行電動汽車(比如上海就想恢復有軌電車),似乎感覺上比燃油汽車更環保,但除非這裡的電是從太陽能或水力發電而來,如果是燃煤、燃油的發電,天知道哪種汙染更小些? 

  竹子是一種速生的植物,如果能用竹漿代替木漿造紙,那麼環保問題就會小得多。不過大概要請這方面的專家多努力了。 
 
  hhp:為了環保,我支持用回手帕!——我這就去找還賣手帕的商店。 
 
  妙妙:環保,是個產業,離不開科技離不開專家,要用科學的手段來解決問題。比如水汙染和浪費木材怎樣權衡,怎樣才能以最小的代價換取最合適的利益。 

  還有就是代用品,許多環保產業都是以代替品為突破口的。比如能源、水,比如一次性原木筷子。人們正在克服許多已成習慣,而適應可持續發展的環保時代。 

  一次性的紙巾也是這樣,也許有一天,我們能重新拿起丟下的手絹,能用上你所預想的竹汁紙巾。或者,我們從現在開始,用紙、用紙巾不再隨便浪費。 
 
  花石頭:反對矯枉過正。因為「環保」而讓人們過上曲裡彎拐的日子,不太現實。紙張對環境的汙染相對是小的,不象塑料! 

    ---有懷舊情愫的浪漫主義者對手絹有感情;關心環保的人士還在考慮費紙和費水的權衡;積極跑生活的實用主義者只關心日用品是否方便...不論您是哪種態度,我們希望有關環保的討論不會只成為紙上談兵、葉公好龍,希望我們能從日常生活做起,節約用水,節制用紙。可能我們所做的每一分小小的「犧牲」,累積起來,卻是對地球-我們共同家園的最大貢獻。


相關焦點

  • 一次性紙巾浪費巨大 重拾手帕能否實現
    「看他們那樣用紙心疼」   「我們店裡都是免費提供紙巾的,放在桌上,客人使用不受限制。」福建省福州市一家滷麵館的老闆對記者說,「雖然餐桌上供應的餐巾紙批發價一卷不到一塊錢,但看著客人沒有節制的使用,還是很心疼。」採訪時,記者也觀察到幾位客人的行為正如店老闆所說,一抽就是連續好幾張,隨便擦一下,就扔了。而這僅是記者在一家小小滷麵館見到的情景。
  • 紙巾方便但代價高昂 消協倡議撿起丟掉的手帕
    新華網太原4月12日電 不知從何時起,手帕從我們的生活中消失了。各種紙巾——幹的、溼的,帶消毒的液的……充斥了商場的貨架。然而,你是否知道這些給人們帶來便利的一次性紙巾使我們的生存環境付出了高昂的代價。  一噸紙=17棵樹  如今,市場、超市都有專門的貨架用於擺放品種繁多的一次性紙巾看看包裝上所注的成分,均為「100%原生木漿」或「100%天然木漿」。
  • 那些做共享紙巾的大佬們,您真的找對手帕紙加工廠了嗎?
    最近做共享紙巾項目聽的最多的就是:「斷紙了,供不上貨了,趕緊先買點通貨應付一下吧」要不就是在群裡面發一些信息「誰有庫存,趕緊供應一下」然後就這樣在阿里巴巴和淘寶上找小批量便宜的紙巾,其實一個快消品生產廠家沒有價格區間的話
  • 少用紙巾 重拾手帕 「綠手帕」公益行動在漢啟動
    重拾手帕、少用紙巾、綠色出行、低碳生活,昨日,綠手帕中國環保志願公益行動在漢啟動。此次公益行動由中國綠化基金會、中國低碳產業投資中心聯合主辦、湖北塞納河新能源控股有限公司承辦。行動提出倡議,每年12月21日為「世界停用紙巾日」,號召地球村70億人「重拾手帕、少用紙巾、綠色出行、低碳生活」。首屆新能源低碳產業未來發展高峰論壇同時舉行,研討主題包括新型城鎮化與綠色建築業發展、清潔空氣技術與大氣汙染治理、生態旅遊與文化遺產保護創新、生態綠色食品、高新技術開發區綠色發展、工業節能減排與清潔生產、水處理等議題。
  • 曝知名紙巾不符合標準 帶手帕別停留在幼兒園
    原標題:曝知名紙巾不符合標準 帶手帕別停留在幼兒園   昨天,北京市消協公布,抽查的30種紙巾樣品中,包括清風、宜家、潔柔等知名品牌在內的10種樣品質量不符合國家標準,出現細菌總數超標、缺斤少兩、灰分超標、易損等問題。
  • 出門的話,還是手帕紙更給力些
    紙巾早就是日常不可缺少的用品,也是隨時隨地都可能需要用到的,所以除了在家和辦公室這些場所需要準備著自己之外,其實很多人會隨身攜帶。而日常中隨身攜帶的紙巾的話,還是手帕紙比較適合,小包設計,沒有那麼佔地方。
  • 用手帕代替紙巾 湘春路社區開展「環保公益進社區」活動
    今天,手帕已經在人們的生活中消失,為了貪圖方便,人們習慣使用砍伐樹木製作的紙巾,一次性用品的泛濫導致了資源浪費、垃圾叢生、水源汙染、高碳排放。4月22日上午,在這陽春四月、萬物生長的季節,開福區湘春路社區黨總支聯合綠手帕公益機構開展「綠手帕飄起來,環保公益進社區」活動,希望喚醒廣大居民改變生活方式,在日常生活中用手帕代替紙巾的使用。每人每天累計使用8次手帕,一年下來就可以保護一棵約20年樹齡的樹。
  • 紙巾的質量如何選擇
    當你去超市買紙巾的時候,一看到貨架上擺著各種各樣的紙巾,你就不知道該怎麼選擇了。接下來,我將向您介紹紙巾的分類。生活用紙包括盒裝紙巾、紙巾、餐巾紙、手帕紙、衛生間廁紙等。一般來說,生活用紙可分為三類:原漿木漿紙、木漿紙、竹漿紙。我們應該選擇什麼樣的紙巾?第一類:原漿純木漿紙,細度高,柔軟度好。
  • 原來手帕那麼好看,難怪日本人離不開手帕
    在日劇裡也會經常看見,在校園裡,女生拿出手帕給心儀的前輩擦汗的橋段。男生用完手帕還會洗乾淨,還給女生。以上是對「你是否日常攜帶手帕」的調查,第一位是「總是攜帶」佔70.1%。也許在國內古代的人們經常用手絹,但是現在紙巾成了人們生活中的必備品。日本紙巾的生產和普及已經有半個世紀的歷史,但是日本人擦鼻子、化裝和用餐之後用紙巾,而擦手擦汗用的還是手絹。
  • 妮飄潤顏手帕紙 不僅僅是手帕紙
    妮飄一直倡導「紙感生活質感」的全新生活觀念,秉承了「產品是美化居室、體現時尚的元素」這一理念,對所有產品進行了新的設計,無論是居家還是隨身攜帶,妮飄處處體現鮮明而優雅的個性。  王子妮飄是日本首家研發保溼紙巾的製紙企業,一直引領保溼紙巾行業的潮流,經典的「鼻貴族」系列產品一直受到全球的追捧。
  • 重新把手帕用起來
    前幾天感冒,鼻涕不停地流,我拿手帕擦;另一位同事,也感冒流鼻涕,用面巾紙擦,一個上午,擦了一紙簍的紙巾。我對她說:"你又摧殘了一棵小樹苗!"她反唇相譏:"用手帕,老土!"的確,現在用一次性紙巾已成為人們的生活習慣。
  • 【紙巾抽紙行業導購】買紙巾抽紙什麼牌子好?紙巾抽紙買什麼好
    紙巾抽紙行業市場品牌眾多,產品質量參差不齊,消費者在選購時總會面臨選擇難題,不知道該買什麼品牌好。紙巾抽紙到底該如何選購?紙巾抽紙什麼牌子好?什麼更值得買呢?通過由CNPP提供的品牌數據支持,小編精心整理得出值得買的紙巾抽紙品牌,同時提供相關的紙巾抽紙選購技巧,供你參考,助你挑選到稱心如意的紙巾抽紙品牌產品。
  • 手帕 紳士男人的細節
    中國日報網環球在線消息:用手帕的男人如今大概比較少了,替而代之的是紙巾,這一切好像沒什麼大礙,女人不也少用手帕了嗎?但男人的手帕仿佛是有些不同的,有女友感嘆,如今缺乏老派男人。對了,老派男人一定是用手帕的。先得聲明,我並不人為男人必須如從前一般非手帕不用,手帕要洗,考究點的還要熨,紙巾隨用隨棄,當然方便。不過,用不用手帕倒還真有點不一樣。我總覺得用手帕的男人一般比較溫和,比較謙遜,也比較穩重一點。手帕洗了用,用了洗,如此看重這般情分的男人,也許不那麼領潮流之先,但也就穩紮穩打,逐漸前進。
  • 十日談|手帕在手
    手帕被紙巾取代已是不爭的事實,但我是一直堅持使用手帕的。為阻止新冠病毒傳播,不少網站傳授咳嗽時防唾沫飛濺的方法,即用手肘或紙巾捂住口鼻,每看到此,我常會想,為什麼不用手帕呢?手帕可以起到同樣的作用,相比紙巾還可以循環使用,比洗衣服更便捷,不是更加環保更加節約嗎?隨著時代的發展,手帕被紙巾取代已是不爭的事實。不過,這麼多年,我是一直堅持使用手帕的。有時在餐後,別人向我遞來紙巾時,我總是謝絕對方而掏出手帕。雖然有時也會引來不解的笑意,但我堅定地「一意孤行」。
  • 日本人的手帕情節
    在我的印象裡,說到手帕,腦袋裡出現的就是小時候用來擦鼻涕的那塊小方布。現如今在中國,大概只有老人才會使用手帕吧,並且在市面上也是越來越難見到了。但在日本,手帕仍然活躍在日常生活一線。雖然日本是一個現代化程度很高的國家,紙巾也早在80年代就得到了普及。但無論男女老少,都會隨身攜帶一方手帕。某雜誌曾做過調查,一直攜帶手帕的人有70%,從不攜帶手帕的人只佔1.7%。對於愛美的女士,手帕更是像包包一樣,各種款式、各種材質根據季節和心情輪番出場。首先是因為日本人的環保意識。
  • 【紙巾種類】紙巾的分類有哪些 常見的不同功能的紙巾
    【紙巾種類】紙巾的分類有哪些 常見8種不同功能的紙巾 紙巾的主要類型有: 洗完手,抽一張紙巾;洗完臉,抽一張紙巾;吃完飯,抽一張紙巾……每一天的生活中,需要用到紙巾的地方太多太多了,跟皮膚最親密接觸的也是它。不過,到底什麼時候該用什麼樣的紙巾,你卻未必熟識。
  • 紙巾推薦!這5款平價好用的紙巾回購率超高
    紙巾是日常中大家經常接觸的東西,紙巾也有好多種,比如抽紙、捲紙和手帕紙等等,那日常的那些紙好用呢?抽紙方便,但捲紙比抽紙相對耐用平價一些,手帕紙是方便攜帶。要按照自己的需求選擇。今天給大家推薦上幾款好用不貴的紙巾。
  • 【紙巾選購】每天「碰面」的面巾紙 那麼多紙巾你會挑嗎?
    你是不是認為紙巾的品牌、質量大同小異,隨便哪一種都無所謂?其實,面巾紙、溼紙巾、廚房紙、廁紙……不同種類的紙巾用途不同,同類紙巾不同品牌的側重也有所差異,小小的紙巾裡藏著大學問。 今天,我選了5款自己日常用得比較多的面巾紙,做一個簡單的測評,更直觀地感受下它們的不同。
  • 21世紀了,日本人為什麼還保留著隨身帶手帕的習慣?
    之前寫上班族包包裡的必備物品時,有小夥伴提出疑問:她們都不帶紙巾的嗎?其實除了有些人把紙巾放在口袋裡之外,很多人依然延續著用手帕的習慣。▼常看日劇的小夥伴應該也注意到了,不論男生女生,從口袋裡掏出手帕的次數佔大多數。
  • 消失的手帕-中新網
    消失的手帕 2014-08-28 15:35:57來源:中國新聞網作者:責任編輯:馬君豪 那是「香港華達手帕製造公司」幾個大字,其下右方是廠址和電話,中央是三羊牌註冊商標,左邊是電報掛號,再下來便是英文名字,然後佔半個廣告版面的左方,是一幅名人的題字,右方寫著:「本公司所制三羊牌手帕,工作精緻,花樣新奇,質地優美,擔保永不脫色,凡經購用者,莫不交口稱譽,曾參加各處國貨展覽會,均獲名人題獎。」  這是多少年前的一本書?是一九三七年了。今年,《商務印書館》重印出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