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際網路的迅速發展為繼續教育發展壯大開闢了廣闊的前景,基於網際網路的線上線下 「混合式」學習模式,已成繼續教育教改的有效方式,如何有效開展混合式教學,構建適合該模式的學習支持服務,激發學生學習自主性成為核心問題。函授站作為學校與函授學生的聯結點,其提供的學習支持服務是衡量函授教育質量的關鍵環節,從—定意義上說,也是繼續教育事業健康發展的關鍵。但是長期以來,函授站點存在辦學指導思想不端正,片面追求辦學規模和經濟效益,招生宣傳不實、虛假承諾、違規收費、內部管理混亂、教學輔導和學生管理缺失,辦學質量難以保證,甚至違規委託中介及個人招生等亂象。正因此,函授站點的建設成為繼續教育管理的難點和薄弱環節。桂林理工大學繼續教育函授站——廣西恆信博大函授站,通過一些實實在在,看得見、說得清、可複製、可推廣的做法,將在建設實踐中的工作經驗分享給大家,以期引導高校函授站加強自身建設,向內涵自律發展,致力於辦學方式與時俱進和質量提高。為十九大報告提出的「辦好繼續教育,加快建設學習型社會,大力提高國民素質做出積極的貢獻。
恆信博大教育(以下簡稱恆信博大)是桂林理工大學2000年設立的函授站。恆信博大現有在校學歷學生5千餘人,非學歷學生(含各類培訓)近萬人,管理人員71人。在多年的函授管理工作中,特別是近幾年,在由傳統的面授教學模式向混合式教學模式轉型過程中,恆信博大注重由外延擴張發展向內涵自律發展,在不斷探索中,創新服務手段,更好地為學生服務,贏得服務的口碑和信譽。
一、打造一支素質優良、結構合理的管理團隊
育人者必先育己,立己者方能立人。本著育己、立己,恆信博大建立黨支部,
設立專職黨支部書記;建立員工培訓制度,將員工培訓作為其長期發展戰略。培訓內容緊跟時代步伐,不再是單一的內部業務培訓,更注重員工的整體素質培訓。
實例1. 井岡山黨務工作研修班。
2018年6月,恆信博大黨支部4人參加南寧高新區教育系統基層黨組織書記及黨務工作者--井岡山黨務工作研修班(圖1)。從開班典禮、重走長徵路等一系列體驗教學、情景教學、現場教學、互動教學、拓展教學,以及《井岡山鬥爭及井岡山精神》、《黨建基礎知識與基層黨建工作方法》、《加強黨性修養,堅定理想信念》等專題講座,了解了井岡山精神的形成之源、厚重內涵和傳承路徑,深刻認識到堅定的理想信念是共產黨人戰鬥力和生命力的不竭源泉。
圖1 井岡山黨務工作研修班
實例2.教育創新與管理升級高級研修班
2017年11月,由恆信博大黨支部書記帶隊的首批骨幹30人,赴南開大學高端繼續教育(EDP)中心,參加教育創新與管理升級高級研修班。聘請南開大學戰略管理專家王迎軍教授、南開大學高端繼續教育(EDP)中心孫濤教授等多位專家從多個角度講授教育創新與管理升級。參加培訓的員工深切感悟到EDP所強調的終生學習理念:即使有很高學歷和豐富經驗的人員同樣需要不斷充電,不斷補充新知識,不斷完善自己的知識結構,不斷完善個人修養和人格塑造。
圖2 教育創新與管理升級高級研修班
實例3. STEAM課程學習班
2017年10月,恆信博大一行9人前往深圳學習STEAM課程--一個為3-18歲兒童所推出的教育體系。STEAM學習方案體系,設置適合各個年齡段學習的課程,引導孩子循序漸進地學習,感受到在「玩中學」的樂趣,成為一名終身樂學者。
圖3 STEAM課程學習班
此外,恆信博大還先後組織了:赴大連理工大學參加黨務工作者示範培訓班;「不忘初心,重溫入黨誓詞」主題黨日活動;赴百色革命老區開展黨員幹部「樹形象、當先鋒、做貢獻,實現新跨越」黨性教育專題培訓;給黨員過政治生日主題活動;赴廈門鑄遠集團會計培訓;參加第七屆中國教育機器人大賽兼會議志願者;給職工送溫暖活動;每年春天舉辦全體員工參加的年會戶外拓展活動,等等(圖4)。
圖4 活動集錦
恆信博大在上級黨委指導下,通過一系列黨建活動,將思想政治建設工作融入函授站工作的全過程,不斷改進工作作風,充分發揮以上率下、承上啟下作用,不斷加強員工隊伍建設,積極探索新的人才儲備和培養模式,為自身可持續發展提供了強有力的支撐。在系列黨建活動中,員工們既有直觀的感受與啟迪,也有理論的收穫與提高,更有精神的洗禮和升華,受到極為深刻的黨性教育。
旨在加強員工綜合素質的專業技能培訓、業務培訓,以及各種活動的開展,有效地拓展了員工們的潛能,提升和強化員工個人心理素質,幫助員工建立高尚而尊嚴的人格,樹立正確的教育理念和指導思想;培育積極進取的人生態度,增強團隊合作精神,實現團隊的整體優勢和優勢互補,從而激發出團隊更高昂的工作熱情和拼搏創新的動力,使團隊更具凝聚力。
二、優化美化育人環境,多措並舉營造良好的學習氛圍
恆信博大與時俱進優化辦學條件,做好教學設施的更新換代,打造多功能學習中心(圖5)。用於學生面授或集中學習,常年堅持周末對學生開放,提供輔導、討論、答疑、交流等。應用新一代信息技術,建設手機直播間,給因各種原因不能到現場學習的學生,提供遠程直播或者錄播,保證學生隨時隨地都可以學習。學習中心還為學生免費提供溫馨的閱讀場所、圖書資料室,提供大量的專業和課外書籍供學生閱讀。特設的「陪讀室」,供學員的寶寶學習和活動, 並有專人看護,讓爸爸媽媽們學習無憂。優美溫馨的學習環境,良好的學習氛圍,吸引學生來到學習中心,加入到學習團隊。
圖5 學習中心
三、多彩的學習沙龍活動,凝聚學習的力量
較之傳統面授模式,「混合式」學習模式使學生和學校間的聯繫不那麼緊密、及時,以致學生在自主學習過程中遇到自己難以解決的問題無從問津。為了增加師生、同學之間的交往機會,豐富學生的學習生活,恆信博大積極利用各種渠道,組建學習沙龍活動。
1.多種形式的主題活動
恆信博大精心組織、認真協調和策劃每一次活動,並不斷創新活動內容:開學典禮、畢業典禮、各項主題活動、文藝展示和體育節等(圖6),異彩紛呈的活動,均得到學生的積極參與和高度認可。
圖6 活動集錦
以別開生面的開學典禮為例:開學典禮上熱烈的氣氛、熱情的講解、細緻的安排、周到的服務,通過一面特色的籤名牆(圖 7 ),為學生進入大學學習,記錄下「新的開端」一刻;一個「讓學習成為一種習慣」的專題講座,以切實的人生指導,告訴學生「為什麼要學習,怎樣堅持學習,怎樣跟進社會的腳步,不被淘汰」;一系列的學習指導,從專業培養方案設置、學習安排、到學習平臺使用,引導學生在學習中利用網絡學習平臺的各類資源,形成自主學習的方法和習慣等,讓學生在入學的第一時間感受到濃厚的學習氛圍,了解學習安排,幫助學生樹立正確的學習理念,培養良好的學習習慣,為後續的學習生活打下良好開端。
圖7 開學典禮
每一項活動,都是為師生們、同學們搭建更多交往的平臺,提高了參與者的人際交往能力,創新能力、管理能力、溝通能力和組織能力等。
2.內容多樣的主題報告、專題講座、畢業論文答辯會。
僅2018年,恆信博大先後組織了:南寧市高新領域黨建「領航講座」;新時代、新思想、新徵程--深入學習黨的十九大精神講座;藝術和科學主題講座;雲教學方法及教學大數據的應用;會計職業教育新零售營銷和服務變革落地研究會;機器人設計及編程專題講座;畢業論文答辯會等(圖8)。
圖8 主題報告、專題講座、論文答辯會
涉獵各個學科領域的主題報告、專題講座,對開闊員工和學生的知識視野,發掘學術興趣,優化知識結構,提升自身的綜合素質起到積極的導向作用。正如學生感言:一場好的講座,可以拓展你的知識面,放寬你的眼界,甚至可能改變你的思維方式。每一場新奇的講座,都有可能是你人生中的一塊新大陸。
多彩的學習沙龍活動,極大地增強了學習氛圍,潛移默化地引導學生養成良好的學習態度及學習習慣,並起到了導向作用,規範作用,激勵作用,凝聚作用,成為凝聚學習的力量!
四、創新多元化培養方式,探索學歷和非學歷繼續教育有機銜接
傳統的成人高等教育已不能滿足社會不斷發展的需求。恆信博大在完成學歷教育的基礎上,還承擔了非學歷教育和其他各種短期培訓的任務,使辦學類型日益多樣化。
1.探索建立繼續教育「學分銀行」,實現學歷教育和非學歷教育學分互認。
恆信博大在建立繼續教育「學分銀行」,將學歷教育與非學歷教育有機銜接方面進行了積極探索。
以會計專業為例,恆信博大和廈門鑄遠軟體有限公司達成戰略合作,開展會計職業資格證書培訓。建立了職業資格證書課程與學歷專業課程「學分銀行」,實行學分互認(見下表)。
會計專業學生報考證書課程並通過考核的,既可以在專業教育學歷中享有學分,又可作為申領資格證書的成績,也就是通過規定的課程,考生既可以申請相應的資格證書,又可以獲得專業學歷證書。
建立繼續教育「學分銀行」, 實現學歷和非學歷繼續教育有機銜接,一方面增強學生的社會適應能力和就業能力;一方面實現學歷和非學歷教育在信息、辦學內容與形式、教學手段與服務方式等方面的相互滲透和借鑑,從而提高教學資源建設與使用的效率與效益,增強繼續教育的社會適應能力和創新能力。
2.開啟人工智慧教育新模式
隨著國務院印發《新一代人工智慧發展規劃》,人工智慧進課堂將逐漸成為現實,面對這一全新的課程設置,恆信博大組建了機器人團隊,將教育牽手人工智慧。機器人團隊開設了專門的機器人培訓課程。為了人工智慧應用落地,恆信博大攜手有同樣共識的學校、幼兒園,把人工智慧與機器人引進課堂。機器人團隊攜3D列印、智能小車、跳舞機器人、scratch小遊戲製作四足機器人等與南寧二十中共同舉辦科技作品展;應邀參加廣西物資學校技能大賽展會;在南寧外國語學校舉辦人工智慧公開課;2018年3月22日「恆信博大Contshine機器人社團班」正式在南寧市五裡亭第二小學開課!contshine機器人-- 「科學大課堂」走進幼兒園等系列活動,實現人工智慧進課堂(圖9)。
圖9 人工智慧教育
恆信博大機器人團隊的積極行動,讓更多的學生早日認識人工智慧、學習人工智慧、運用人工智慧。對喚醒學生的創新意識,激發他們的創新欲望;產生進行智能開發的興趣,以及他們的終身學習與發展有著不可估量的積極影響。
五、踐行公益事業,彰顯責任擔當
在組織開展繼續教育的同時,恆信博大自覺履行社會責任,積極參加各項社會公益活動。2018年1月,恆信博大踐行黨的十九大精神,赴廣西貧困山區開展以「《一千零一個願望》,獻一份愛,圓一個夢為主題的公益活動(圖10)。
活動內容:實現一千零一個小朋友的新年願望、宣傳黨的十九大扶貧政策。活動隊分赴5個幫扶學校,深入了解困難學生的實際困難,宣傳黨的十九大精神--黨和國家對貧困地區、貧困群體的幫扶政策。並向寒門學子捐贈了電腦、印表機、複印機、書包、文體用品、運動衣、運動鞋等一批學習用品,以幫助他們實現求學路,激勵他們克服困難、努力學習,成人成才,學好本領建設家鄉。
此外,恆信博大在南寧江南萬達廣場舉行了「一千零一個願望」大型公益慈善活動;每年的「六一」兒童節,攜手南寧高新區關工委、南寧高新區教育局為貧困山村的孩子送上節日禮物和祝福;「關愛在行動」大手拉小手幫扶活動--與廣西貧困縣上林縣澄泰鄉東紅小學、木山鄉那良小學、旗山小學,弄密小學等開展結對幫扶活動等(圖10)。
圖10 公益活動集錦
恆信博大秉承回饋社會的愛心,散播愛的氣息,希望以此帶動更多有社會責任的企業和愛心人士加入回饋社會活動,在全社會形成扶危濟困、捐資助學的良好風尚。共同促進社會互幫互助的精神,促進社會和諧發展,促進社會繁榮穩定!
六、結束語
恆信博大把教育作為事業來做,回歸教育本質,突出教育的公益性,實現教育的社會效益。實行自我建設、自我約束、自我管理的內涵發展,以「規模、結構、質量、效益、創新」協調發展的辦學理念,形成「以管理促效益,以質量求發展,以服務為育人」的辦學格局。他們擁有一支朝氣蓬勃、團結奮鬥的團隊,面對社會新要求新變化反應敏銳,能及時了解經濟社會發展給繼續教育帶來的動態需求主動應對新形勢下的需求和變化。在服務社會、回饋社會的同時,也為自身的發展爭取更多的機會。在創新多元化培養方式,探索學歷和非學歷繼續教育有機銜接,為社會提供多層次、多規格和多種形式的教育服務中做出了積極的努力。為營造人人皆學、處處能學、時時可學的社會型學習環境貢獻出自己應有的力量。
來源:以上文章部分圖文轉自「中教新媒」公眾號所編輯的《桂林理工大學繼續教育學院:基於「混合式」學習模式的函授站內涵建設的實踐與創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