商鋪大平臺成了2樓住戶搭違「新空間」!曾揚名滬上的天山一條街...

2021-01-13 上觀

路南是大廈高聳,商戶林立;而路北的一排四層住宅卻牆皮斑駁,底樓商鋪寬大的屋頂成了二樓居民窗外搭建的「新空間」:或塑料棚,或石棉瓦,各式違建讓本就有些凋敝的老樓更顯混亂。這是站在遵義路天山路路口朝西看到的景象,綿延百餘米直至婁山關路口。這裡,就是曾經名噪一時的滬上「三條街」之一——天山一條街。

 

近日,市民張先生痛心疾首地向12345市民服務熱線反映:天山一條街這條原本滬西著名的景觀商業街被亂搭亂建「毀」了!底樓商鋪頗具特色的寬大屋頂平臺被違法搭建佔據,雖有過整治,但目前又有回潮,實在有礙市容。眼下進博會召開在即,希望有關部門對其加強監管,還街道本來面目。天山一條街的情況到底怎麼樣?記者進行了實地走訪。  

 

甩貨一喊幾年,等拆遷往平臺擴建「搶佔」空間

 

從軌交2號線婁山關路站1號口出來,沿天山路向東走,就是天山一條街。只見各家商鋪的牆上或店門上,都貼著標語紙,寫著「店面拆遷,一件不留」「停業大甩賣」等字樣。一家商店的喇叭裡,傳來「十塊十塊,全場十塊,漂亮的十塊,好看的也十塊……」的聒噪聲。路過的一位女士說:現在說10元,老早是5元,叫了好多年了……

 

沿街商鋪門口貼著「清倉」的標語。

 

記者一路慢行,發現這條街除了底樓是商鋪,樓上2-4層是住戶。商鋪屋頂的寬大平臺,成了2樓居民「擴展空間」的好地方,「這裡的人都在等拆遷,幻想著往外擴擴,也許拆遷時可多拿點面積。不過前段時間城管已經來拆過了。」看記者抬頭向平臺張望,一位在這裡居住已40餘年的大叔主動告訴記者。 

 

站在馬路中間隔離欄位置看天山一條街,2樓住戶在屋頂平臺上搭建的棚不少。 

 

天山小區正門開設在天山一條街的正中間,進門後往左或往右,是街面房的背面;左邊朝西,是天山路938弄1、3、5、7號;右邊朝東,是天山路938弄2、4號和遵義路435弄5、7、9號。在938弄2號和4號單元樓前,隨意扔著幾張廢棄的沙發床等,散架的共享單車旁邊是壞掉的水管,原本接地的白色塑料管道已從中間開裂,撲簌簌往外冒著水,下面是墨綠色的青苔,溝渠中飄滿水花碰濺產生的白色泡沫。但除了這排房子,北邊區域的大片房屋正在改建,從已經完成的外立面看,統一的橙黃色牆面顯得很齊整,據介紹這是天山街道近8萬平方米非成套房屋的改造工程,改建完成後,居民將與煤衛合用告別。

 

正在進行中的非成套房屋改造工程。

 

記者在小區中四處觀察,遇一保安,於是上前稱自己想在這裡租房,想打聽下房型情況。對方熱情地介紹說這裡有遵義、天山、天義等五個弄,是連成一片的大小區,因為靠近地鐵口,房租很高。還指著沿街的938弄2號說,即使像這排這麼破舊的樓,價格也是不低的。  

 

記者又找了家房屋中介,特意強調自己看上了938弄沿街那排樓的二樓,因為覺得外面有個大平臺可以活動。中介回答說,沿街那排沒有房出租,沒法帶記者上門看房。

 

原來嬉戲的平臺,現在凌亂的搭建

 

粗略估計,商鋪屋頂平臺的深度約在5、6米左右,西側部分稍窄一點;而住戶房間開面在4米左右。記者發現,絕大多數2樓住戶,都將自家窗口這部分空間據為己有,從平臺約一半的地方築一堵略高於店招的灰色或白色磚牆,搭建出一個10餘平方米的空間,再從原窗口處開扇門,通向這個搭建出來的空間;有的人家還裝上了柵欄。

 

一眼望去,除了搭建出來的空間,向外延伸的天棚幾乎是2樓各家的「標配」,將自家和鄰居區分開來,天棚有鋼架結構的,也有石棉瓦的,最多的還是塑料布,五顏六色。平臺上沒有搭建的區域,也堆滿紙箱、鍋盆、木桌、摺椅等各式雜物。

 

即便是3樓和4樓,也向外伸出很多各式各樣的晾衣杆,混雜著色彩繁複的棚架,牆面斑駁已經無法看出原來的樣子。

 

斑駁的牆面。

 

記者設法敲開了一戶樓上居民的房門,從他家窗口往下看,只見2樓幾乎每家都有一方搭出來的空間,裡面堆了不少雜物,但能看到有拆除過的痕跡。不過這些空間目前大多處於非封閉狀態,僅有棚頂遮蓋,「以前有些是有封閉的,城管來大規模拆過,現在好多了。但有些人家還是又重新搭出了棚。」住戶告訴記者,不過他也說,這裡的房間面積都不大,基本都為一室戶,且煤衛3-4戶合用,所以「往外佔用空間,也是不得已而為之,好在馬上要動遷了。」

 

從樓上往下看,2樓幾乎每家都有一方搭出來的空間,但能看到有拆除過的痕跡。

 

早年曾在天山一條街生活了10餘年的朱女士告訴記者:天山一條街始建於上世紀60年代初,承載了許多老長寧人的集體回憶,過去上海有三條「社會主義新型大街」——閔行一條街、張廟一條街和天山一條街,天山一條街是最靠近市中心的。當時能分到天山一條街的一間房是很光榮的一件事情。一樓商鋪的大屋頂天台是建築的一大特色,而且當年2樓住戶每戶之間沒有間隔,她從4樓的家裡往下看,大平臺宛如一個小型足球場,可以從東頭一直跑到西頭。小孩子們放學後,就從2樓人家的窗戶跳進跳出,在平臺上打鬧玩耍。「曾經漂亮的天山一條街變成現在這模樣,有點痛心。」朱女士說。

 

俯瞰平臺,拆除搭建後未重新搭棚的部位還是相對開闊的。

 

長寧城管:已經整治,在徵收過度階段對回潮現象將加強監管

 

記者就天山一條街的現狀諮詢了業內人士。對方介紹說,這些住宅樓年代相對久遠,已較為陳舊,且內部設施條件也差,目前住戶以老弱居多。之所以會搭建成現在的樣子,有一定歷史與現實原因。不過,只要沒有經過審批的建築就是違建,不具有可以保留的理由,應當按照《上海市拆除違法建築若干規定》,依法依規進行整治。但依法依規拆違,不等同於「簡單粗暴」,拆違當中要敢於碰硬,但不能硬碰硬;對於比較複雜的情況,執法部門和社區、居委會等,要挨個上門做工作,經過實地調查以後制定有效方案,採取妥當方法進行有效處置,穩步推進。

 

在長寧區城管執法局輪值「城管局長接熱線」前一天,記者將了解到的有關天山一條街平臺搭建情況與長寧城管進行了溝通。對方高度重視,熱線輪值當日,即給了情況反饋——

 

天山路街道轄區的遵義路435弄5、7、9號,天山路938弄1、3、5、7號以及天山路938弄2、4號,共三棟聯排房屋,始建於上世紀50年代,是新長寧集團租賃公房,煤衛合用,一樓為商鋪,二樓至四樓為居民住宅。因居住條件困難且為合用房,二樓居民普遍利用底樓商鋪平臺進行了搭建,改建成廚房和衛生間使用。

 

2018年以來,天山路街道借「五違四必」整治和「無違建居委」創建契機,已推進了沿街違法建築的拆除工作。因該片違建明顯,影響市容市貌,區局亦緊密跟進處置進展,與街道一起認真研究、分類處置。天山路938弄的兩棟樓緊臨街面,街道於5月底啟動了拆除工作,6月初拆除完畢,共拆違37戶;遵義路435弄5、7、9號的違建形態牢固,拆除須動用機械,而地下為地鐵2號線,貿然拆除或將影響地鐵運行安全。同時,鑑於目前該片地塊已納入房屋徵收範圍,擬進行統一規劃建設和管理,因此予以暫緩拆除。

 

近期,有個別居民利用拆後的材料重新搭建,且存在髒亂差現象,區局已現場排摸核實,並督促街道及時處置拆除,同時大力推進環境衛生綜合整治。在徵收前的過度階段,將全面落實新增違建巡查管控機制,相應居委、物業、城管中隊將聯合每日巡查登記,責任到人,堅決遏制新增違建滋長、防止已拆違建回潮,同時加強環境衛生日常監管,確保整體環境安全、乾淨、有序。進博會召開在即,城管部門將按照最高標準、最嚴要求,全員發動,精心組織,全力做好全區進博會執法保障工作。

 

明天(9月27日)輪值「城管局長接熱線」的,上午是楊浦區城管執法局,下午是奉賢區城管執法局

相關焦點

  • 閘北聖裕賓館搭違調查記:分隔加層 一層樓變兩層樓
    新民網徐寅冬 製作   >>相關新聞   「網訴直通」專題開通 拆違辦主任熱線那頭傾聽百姓訴求   [網訴直通]楊浦錦緣娛樂會所頂樓違建2000多平方米   [網訴直通]閔行4萬平方米違建被推倒   [網訴直通]寶山6家商鋪佔道屋被拆除   [網訴直通]白領公寓樓頂違搭健身房會客長廊竟成賣點
  • 天山路一條街,老底子上海人的獨家記憶!
    過去的上海,有三條新大街:閔行一條街、張廟一條街、天山一條街。其中,天山一條街見證了長寧的變遷,也承載著許多老底子上海人難忘的記憶。一起看看昔日的天山路,能否勾起你的回憶~ 天山路有近百年的歷史,1949年以後的不斷發展,使其成為與「閔行一條街」「張廟一條街」齊名,住宅與配套比較完善的新型大街。
  • 天山路一小區居民樓上搭建「空中飯廳」,樓下的住戶慌了
    12月6日上午,柳州市魚峰區政府組織城管執法局、駕鶴街道和蟠龍社區等部門,對天山路39號小區7戶違建進行拆除。至此,該小區違建基本清零。 據了解,上述小區共3棟樓,始建於上世紀90年代,不少住戶抱著「跟風」的想法,在1樓、樓頂或是2樓突出的平臺佔用公共資源擅自搭蓋違建。其中,2棟的一處兩層「空中飯廳」備受關注。
  • 寶龍澳門街2期新天地,臨街商鋪,開啟靠「鋪」人生
    在寸土寸金的今天,商鋪如何能夠在同樣的面積上,得到更多的空間與功能,是當今商鋪投資者們最為關注的問題。商鋪投資的第一要點就是成本和升值潛力,寶龍澳門街2期新天地臨街旺鋪,層高最高可達5米,一層空間兩層層高,投資買鋪,為何層高高的更誘人呢?
  • 圖說天山新村今昔_湃客_澎湃新聞-The Paper
    而以「天山路」得名的「天山新村」,宛如在市郊田野上崛起的傳奇,歷經歲月洗禮,更顯璀璨。天山原來就是「鄉下頭」上海解放初期,滬西地區一般指滬杭鐵路(現在的軌交3、4號線高架路軌)以西,還處於農村狀態。當年誰能分配入住天山新村,那可是一件榮耀的事情,因為只有老模先進,或是企業骨幹才能優先分配。天山新村讓「天山」有名,而聲名遠揚的歷史契機則是「天山一條街」的興建。「老四村」1956年建設時,並沒有把住宅建到天山路的馬路邊,包括「新四村」開建都預留出空間,就是後來建天山電影院的地塊。這是市政府為配套新建工人新村的商業網點,提前做好的規劃。
  • 最適合開家居的商鋪竟然是——澳門街2期新天地
    近幾年來新鄉發展迅速,大多數人都過上了有車有房的生活,對於家居軟裝的需求日漸升高。但是新鄉還沒有一個大型、時尚的家居軟裝商鋪聚集地,而寶龍澳門街2期新天地就是一個為家居商鋪聚集地而生的地方。澳門街2期新天地的層高十分適合開家居鋪,最高的層高可達5米,一層空間兩層層高,裝修風格任意、不被空間所局限,而高挑商鋪的裝修效果更好更震撼。
  • 長寧之子:記憶中的天山路是這樣
    1995年,建設中的天山商廈上世紀90年代末天山一條街的繁華景象,圖片中食品五店現改為海煙菸酒店SOHO天山廣場原址內遵義路天山菜場天山路的「老底子」是上海殖民地時期公共租界工部局「越界築路」的產物。它的東端起於大西路(解放後更名延安西路)。
  • 肥西桃花工業園商場成「空樓」 商戶被坑血本無歸
    「有方便的購物廣場,還有這麼多住戶,桃花工業園一度被人稱為『桃花源』。」近日,一些回遷戶向記者反映稱,可才過去兩年多時間,曾有眾多商家入駐的順美購物廣場如今快成「空樓」了。  居民反映:購物廣場曾十分熱鬧  近日,記者趕赴肥西桃花工業園,在湯口路與文山路交口找到了順美購物廣場,這是一棟5層商業大樓。
  • 去處|滬上極有味道的公交線路 2塊錢看百變上海
    原標題: 去處 ||滬上極有味道的公交線路,2塊錢看百變上海    一條條公交車線路,是老上海人回憶裡揮之不去的鄉愁。就算上海的交通越發的完善,那些公交線路串聯的街景、老房屋始終未變,並且越發的有味道。這幾條公交線,你可別錯過了。僅僅幾塊錢,就可以飽覽窗外的城市風景。
  • 武漢「珠寶一條街」人去樓空 究竟是何原因
    16年櫛風沐雨,她不僅沒有變成眾人期待的青春美少女,反而蒙上了厚厚的歲月風塵。「上次我逛的幾家店,怎麼找不到了?」市民方先生反映。近日,他到魯磨路珠寶旅遊文化街(俗稱「地大珠寶一條街」)買飾品,卻發現之前光顧的幾家珠寶門店,已經不見蹤跡。 楚天都市報記者調查發現,作為「寶谷」核心區的「珠寶一條街」,眼下正面臨著部分商戶撤走、留守商戶猶疑的尷尬。
  • 買住宅還是商鋪 重慶左岸風情街引領投資新方向
    原先傾向於買住宅的投資客,慢慢把目標轉向了商鋪。業內人士透露,重慶商業地產成交其實一直以來都比較活躍,只是由於近兩年住宅受政策影響加大,不少投資客戶便大量湧入商業地產市場。同時,未來的商業地產也將向體驗式消費發展,這樣的產品不僅迎合了需求趨勢,也將面臨巨大的發展空間。
  • 洛隆路商街「小而精」微治理打造繁華街景
    商街成為「網紅街」自然有它道理,因為這裡是充滿煙火氣的地方,還坐擁著400餘家商鋪組成的繁華商業街——洛隆路,涵蓋廣、難度大、力量薄長期困擾著社區治理。所以,洛隆商街每天車水馬龍,儼然一幅繁華景象。但由於高人氣,也帶來了後續治理難點問題,近兩年來,區(街)將洛隆路商街綜合整治列入重點項目,以黨建引領重點提升油煙整治項目、停車難等問題,給周邊居民、商鋪商家和前來品嘗美食的食客一個乾淨、整潔、有序的生活環境。黨建引領 廣泛動員群眾力量擰成一股繩洛隆路商街綜合治理展新貌,離不開幹群全體的力量。
  • 遼寧大連:樓上不自覺堵塞下水管道 全樓糞水湧進底層住戶家
    9日,大連甘井子區泡崖玉麗街一居民樓底層住戶葛女士無奈地說。導致葛女士家遭「糞水淹沒」的原因,是這棟老樓的下水管道堵塞,除了位於一樓的公建商鋪外,7層高的居民樓,生活汙水全部湧入了葛女士家,損失慘重。小區物業負責人表示,在清理疏通下水管道時,發現了樓上住戶丟棄的成團汙物,可以認定是「人為原因導致堵塞」。
  • 洛隆路商街「小而精」微治理打造繁華街景 
    商街成為「網紅街」自然有它道理,因為這裡是充滿煙火氣的地方,還坐擁著400餘家商鋪組成的繁華商業街——洛隆路,涵蓋廣、難度大、力量薄長期困擾著社區治理。所以,洛隆商街每天車水馬龍,儼然一幅繁華景象。但由於高人氣,也帶來了後續治理難點問題,近兩年來,區(街)將洛隆路商街綜合整治列入重點項目,以黨建引領重點提升油煙整治項目、停車難等問題,給周邊居民、商鋪商家和前來品嘗美食的食客一個乾淨、整潔、有序的生活環境。黨建引領 廣泛動員群眾力量擰成一股繩洛隆路商街綜合治理展新貌,離不開幹群全體的力量。
  • 廣州老字號一條街介紹 廣州有哪些老字號?
    廣州「老字號一條街」10店 有望下月開張  記者昨日從廣州市經貿委獲悉,越秀區北京路北段及相鄰的中山四路、廣衛路、昌興街路段被認定為「廣州老字號一條街」稱號。「老字號一條街」一期已有10家老字號確定進駐,最快10月中下旬營業。
  • 好商鋪讓市場定價,新螺螄灣打造公開透明競拍平臺
    12月18日,雲南中豪置業有限公司、浙江六通拍賣有限公司聯合發布競買公告,將於2020年12月26日至29日期間,在淘寶網阿里拍賣平臺上啟動俊發·新螺螄灣國際商貿城(以下簡稱「新螺螄灣」)一期市場6000餘個商鋪承租權網上競買,凡具備完全民事行為能力的公民、法人和其他組織均可參加競價。
  • 家樂福攜手騰訊在滬打造全球首家智慧生活門店「LeMarche」
    不僅在設計上玩出了新花樣,Le Marche 在服務上也主張更加人性化與樂趣化的體現,一系列以顧客為中心的設計應運而生:嬰幼兒用品區添置全新自由飲水裝置,公共廁所區域安置了供殘障人士使用的空間,賣場兩層均設為收銀出口,既有效的節約顧客的購物時間,又緩解結帳排隊壓力。
  • 成都「粽子一條街」暗藏食品安全隱患
    眼看端午節就要來了,在成都市馬鞍東路這條普通街道上,有一番足以讓你大吃一驚的景象:不論是窗簾店、房屋中介所,還是電話卡專賣店、喪葬用品店,他們在幹好「本職工作」的同時,竟都熱衷於搞副業:賣粽子。粽子為何在馬鞍東路如此發達?昨日,成都商報記者走進這條「全民皆粽」的街道。原來,這條街有賣粽子的多年傳統,然而店家們的「不務正業」,也存在種種食品安全隱患。
  • 合肥商業體「老大難」 黃潛望商業街二三樓7成空鋪!
    除了商超之外,港匯廣場從一樓到五樓主要分布了包括鞋飾、箱包、女裝、男裝以及淨水家居等業態,不過從調查調查來看人氣一般。在2樓經營的衣店老闆表示:這邊顧客平時工作日相對少一點,到周末和晚上會多一點,但是現在競爭也非常激烈,人氣也不是太好。 2、外賣撐起琳琅街?二三樓7成空鋪 作為港匯廣場的商業街,「琳琅街」曾經讓萬眾期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