路南是大廈高聳,商戶林立;而路北的一排四層住宅卻牆皮斑駁,底樓商鋪寬大的屋頂成了二樓居民窗外搭建的「新空間」:或塑料棚,或石棉瓦,各式違建讓本就有些凋敝的老樓更顯混亂。這是站在遵義路天山路路口朝西看到的景象,綿延百餘米直至婁山關路口。這裡,就是曾經名噪一時的滬上「三條街」之一——天山一條街。
近日,市民張先生痛心疾首地向12345市民服務熱線反映:天山一條街這條原本滬西著名的景觀商業街被亂搭亂建「毀」了!底樓商鋪頗具特色的寬大屋頂平臺被違法搭建佔據,雖有過整治,但目前又有回潮,實在有礙市容。眼下進博會召開在即,希望有關部門對其加強監管,還街道本來面目。天山一條街的情況到底怎麼樣?記者進行了實地走訪。
甩貨一喊幾年,等拆遷往平臺擴建「搶佔」空間
從軌交2號線婁山關路站1號口出來,沿天山路向東走,就是天山一條街。只見各家商鋪的牆上或店門上,都貼著標語紙,寫著「店面拆遷,一件不留」「停業大甩賣」等字樣。一家商店的喇叭裡,傳來「十塊十塊,全場十塊,漂亮的十塊,好看的也十塊……」的聒噪聲。路過的一位女士說:現在說10元,老早是5元,叫了好多年了……
沿街商鋪門口貼著「清倉」的標語。
記者一路慢行,發現這條街除了底樓是商鋪,樓上2-4層是住戶。商鋪屋頂的寬大平臺,成了2樓居民「擴展空間」的好地方,「這裡的人都在等拆遷,幻想著往外擴擴,也許拆遷時可多拿點面積。不過前段時間城管已經來拆過了。」看記者抬頭向平臺張望,一位在這裡居住已40餘年的大叔主動告訴記者。
站在馬路中間隔離欄位置看天山一條街,2樓住戶在屋頂平臺上搭建的棚不少。
天山小區正門開設在天山一條街的正中間,進門後往左或往右,是街面房的背面;左邊朝西,是天山路938弄1、3、5、7號;右邊朝東,是天山路938弄2、4號和遵義路435弄5、7、9號。在938弄2號和4號單元樓前,隨意扔著幾張廢棄的沙發床等,散架的共享單車旁邊是壞掉的水管,原本接地的白色塑料管道已從中間開裂,撲簌簌往外冒著水,下面是墨綠色的青苔,溝渠中飄滿水花碰濺產生的白色泡沫。但除了這排房子,北邊區域的大片房屋正在改建,從已經完成的外立面看,統一的橙黃色牆面顯得很齊整,據介紹這是天山街道近8萬平方米非成套房屋的改造工程,改建完成後,居民將與煤衛合用告別。
正在進行中的非成套房屋改造工程。
記者在小區中四處觀察,遇一保安,於是上前稱自己想在這裡租房,想打聽下房型情況。對方熱情地介紹說這裡有遵義、天山、天義等五個弄,是連成一片的大小區,因為靠近地鐵口,房租很高。還指著沿街的938弄2號說,即使像這排這麼破舊的樓,價格也是不低的。
記者又找了家房屋中介,特意強調自己看上了938弄沿街那排樓的二樓,因為覺得外面有個大平臺可以活動。中介回答說,沿街那排沒有房出租,沒法帶記者上門看房。
原來嬉戲的平臺,現在凌亂的搭建
粗略估計,商鋪屋頂平臺的深度約在5、6米左右,西側部分稍窄一點;而住戶房間開面在4米左右。記者發現,絕大多數2樓住戶,都將自家窗口這部分空間據為己有,從平臺約一半的地方築一堵略高於店招的灰色或白色磚牆,搭建出一個10餘平方米的空間,再從原窗口處開扇門,通向這個搭建出來的空間;有的人家還裝上了柵欄。
一眼望去,除了搭建出來的空間,向外延伸的天棚幾乎是2樓各家的「標配」,將自家和鄰居區分開來,天棚有鋼架結構的,也有石棉瓦的,最多的還是塑料布,五顏六色。平臺上沒有搭建的區域,也堆滿紙箱、鍋盆、木桌、摺椅等各式雜物。
即便是3樓和4樓,也向外伸出很多各式各樣的晾衣杆,混雜著色彩繁複的棚架,牆面斑駁已經無法看出原來的樣子。
斑駁的牆面。
記者設法敲開了一戶樓上居民的房門,從他家窗口往下看,只見2樓幾乎每家都有一方搭出來的空間,裡面堆了不少雜物,但能看到有拆除過的痕跡。不過這些空間目前大多處於非封閉狀態,僅有棚頂遮蓋,「以前有些是有封閉的,城管來大規模拆過,現在好多了。但有些人家還是又重新搭出了棚。」住戶告訴記者,不過他也說,這裡的房間面積都不大,基本都為一室戶,且煤衛3-4戶合用,所以「往外佔用空間,也是不得已而為之,好在馬上要動遷了。」
從樓上往下看,2樓幾乎每家都有一方搭出來的空間,但能看到有拆除過的痕跡。
早年曾在天山一條街生活了10餘年的朱女士告訴記者:天山一條街始建於上世紀60年代初,承載了許多老長寧人的集體回憶,過去上海有三條「社會主義新型大街」——閔行一條街、張廟一條街和天山一條街,天山一條街是最靠近市中心的。當時能分到天山一條街的一間房是很光榮的一件事情。一樓商鋪的大屋頂天台是建築的一大特色,而且當年2樓住戶每戶之間沒有間隔,她從4樓的家裡往下看,大平臺宛如一個小型足球場,可以從東頭一直跑到西頭。小孩子們放學後,就從2樓人家的窗戶跳進跳出,在平臺上打鬧玩耍。「曾經漂亮的天山一條街變成現在這模樣,有點痛心。」朱女士說。
俯瞰平臺,拆除搭建後未重新搭棚的部位還是相對開闊的。
長寧城管:已經整治,在徵收過度階段對回潮現象將加強監管
記者就天山一條街的現狀諮詢了業內人士。對方介紹說,這些住宅樓年代相對久遠,已較為陳舊,且內部設施條件也差,目前住戶以老弱居多。之所以會搭建成現在的樣子,有一定歷史與現實原因。不過,只要沒有經過審批的建築就是違建,不具有可以保留的理由,應當按照《上海市拆除違法建築若干規定》,依法依規進行整治。但依法依規拆違,不等同於「簡單粗暴」,拆違當中要敢於碰硬,但不能硬碰硬;對於比較複雜的情況,執法部門和社區、居委會等,要挨個上門做工作,經過實地調查以後制定有效方案,採取妥當方法進行有效處置,穩步推進。
在長寧區城管執法局輪值「城管局長接熱線」前一天,記者將了解到的有關天山一條街平臺搭建情況與長寧城管進行了溝通。對方高度重視,熱線輪值當日,即給了情況反饋——
天山路街道轄區的遵義路435弄5、7、9號,天山路938弄1、3、5、7號以及天山路938弄2、4號,共三棟聯排房屋,始建於上世紀50年代,是新長寧集團租賃公房,煤衛合用,一樓為商鋪,二樓至四樓為居民住宅。因居住條件困難且為合用房,二樓居民普遍利用底樓商鋪平臺進行了搭建,改建成廚房和衛生間使用。
2018年以來,天山路街道借「五違四必」整治和「無違建居委」創建契機,已推進了沿街違法建築的拆除工作。因該片違建明顯,影響市容市貌,區局亦緊密跟進處置進展,與街道一起認真研究、分類處置。天山路938弄的兩棟樓緊臨街面,街道於5月底啟動了拆除工作,6月初拆除完畢,共拆違37戶;遵義路435弄5、7、9號的違建形態牢固,拆除須動用機械,而地下為地鐵2號線,貿然拆除或將影響地鐵運行安全。同時,鑑於目前該片地塊已納入房屋徵收範圍,擬進行統一規劃建設和管理,因此予以暫緩拆除。
近期,有個別居民利用拆後的材料重新搭建,且存在髒亂差現象,區局已現場排摸核實,並督促街道及時處置拆除,同時大力推進環境衛生綜合整治。在徵收前的過度階段,將全面落實新增違建巡查管控機制,相應居委、物業、城管中隊將聯合每日巡查登記,責任到人,堅決遏制新增違建滋長、防止已拆違建回潮,同時加強環境衛生日常監管,確保整體環境安全、乾淨、有序。進博會召開在即,城管部門將按照最高標準、最嚴要求,全員發動,精心組織,全力做好全區進博會執法保障工作。
明天(9月27日)輪值「城管局長接熱線」的,上午是楊浦區城管執法局,下午是奉賢區城管執法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