農民種植「紅心芭樂」,每株產量將近50斤,一年純收入50多萬元!

2020-12-19 生活聯盟顧問

「一年能育三批苗,每批1萬株左右。」王進堅高興地說,一棵臺灣紅心芭樂苗的價錢並不便宜,但前來預訂的人還是絡繹不絕。

據了解,臺灣紅心芭樂與一般本土芭樂相比,個頭較大,果心較軟,香甜可口,富含維生素C、茄紅素,切開後為紅心,乍看像西瓜,因此也被稱為「西瓜芭樂」。正是由於紅心芭樂的高營養價值,近幾年,它也成為大陸水果市場的「搶手貨」,每斤的批發價是本土芭樂的近10倍。

去年4月,王進堅在朋友的介紹下,投入10多萬元從臺灣引進1000株紅心芭樂。在臺灣技術人員的指導下,實現了當年種、當年收,第一年每株產量將近50斤,第二年產量就開始翻倍,產品走俏省內各大超市。

「有些人會覺得種水果回收慢,但種臺灣紅心芭樂當年就能撈回成本,第二年就能實現收益。」陳玉梅是資深的農業技術人員,上個月剛受王進堅聘請過來指導芭樂種植和繁育。從事農業20多年的她不僅自己種植了60畝的臺灣水果,還常年受臺商聘請負責管理幾個農場,農業經驗十分豐富。

「南靖和臺灣氣候相似,尤其適合種植臺灣高優水果。」陳玉梅說,臺灣紅心芭樂的優勢在於一年可產四季,產量大,種下去第三年畝產就能達到1萬斤,前景可期。其中以10月至12月之間結的果最好吃,那時恰逢過年過節,市場價最高時能賣到40多元一斤。

如今,在王進堅的10畝果園裡,上千棵臺灣紅心芭樂滿園飄香,不少水果批發商主動找上門來收購,市場供不應求。王進堅算了一筆帳:一畝紅心芭樂年利潤大約五六萬元,他的果園今年僅在果實出售上就有50多萬元的純收入。

相關焦點

  • 農民種植的「小西瓜」產量高,畝產三千斤,1斤30元,收入可觀!
    農民種植的「小西瓜」產量高,畝產三千斤,1斤30元,收入可觀!說到水果,我們每個人都是非常喜歡吃水果的!水果也在我們生活中佔據著很大的位置。農民種植的「小西瓜」產量高,畝產三千斤,1斤30元,收入可觀!這種被大家稱為「小西瓜」的水果,無論是它的外形,或者是裡邊的果肉和西瓜都是很相似的。裡邊的果肉看起來紅彤彤的,所以才被大家稱為小西瓜。其實它還有一個名字叫做紅心番石榴,一般看到的番石榴果肉都是白心的。相反紅色番石榴果肉比白心番石榴要小點,成熟後它的果肉就是紅色的。
  • 海膠紅光四季佳果種植專業合作社紅心芭樂上市
    眼下,海膠集團紅光分公司(以下簡稱紅光公司)迎來紅心芭樂結果上市的季節。6月22日,記者來到紅光公司東海隊的四季佳果種植專業合作社紅心芭樂種植基地,一棵棵紅心芭樂樹上結出一個個拳頭大小的果實。合作社理事長唐偉從樹上摘下一顆果實,用刀切塊,粉紅的果肉令人垂涎欲滴。  「現在市場收購價每斤5元,很多客戶追著我要哩!」
  • 咬一口酸甜爽脆的臺灣紅心芭樂成熟啦~龍頸這條村就有得摘!
    馮秀雲正在忙著挑選採摘成熟的果子,她介紹,佔地面積7畝多的果園約有430棵果樹,種植的番石榴品種是臺灣紅心芭樂。馮秀雲介紹,她的果樹是在去年5月份種下的,第一批果在今年9月份就已經收成採摘了。預計芭樂在春節前可以大面積上市,產量每一棵有30到40斤。
  • 紅心芭樂脆軟兩吃,29.9元/5斤!
    紅心芭樂更加綿甜和香甜切開果肉就像西瓜一樣紅彤彤的捧在手上就能聞到濃濃的番石榴香紅心芭樂稍青的時候口感會偏清脆一口咬下,皮脆肉甜春天般青草的香氣在嘴巴裡彌散開來= 8個橙子所含維生素更是蘋果的40倍:1個紅心芭樂 = 40個蘋果紅心芭樂比起蘋果所含卡路裡少42%果肉中富含大量的膳食纖維吃後更能產生飽腹感
  • 紅心芭樂果,種出創業「開門紅」
    今天早晨,和煦的陽光照射在老吳種在一片片紅心芭樂林上,在果樹旁,他搬來幾張小板凳,就地將新鮮採摘的紅心芭樂削皮切塊,並遞向周邊的人,「來,都嘗一嘗,今年這果可甜著呢!」老吳一邊說著,一邊從兜裡取出手機展示網絡訂單數量,「你看,這批紅心芭樂才剛開始採摘不到一個月,我已經接下了近400箱訂單,這回可算放心了。」
  • 引進扶持公司種植觀音草拉動農民增收
    【天地網訊】    修文縣六屯鄉獨山村的農民不用出遠門,一個月僅在村藥材基地打工,多的就可掙上千元的純收入。72歲的低保戶羅庭德激動地說:「我家14畝土地租給公司一年有3000多元收入,3個勞力在基地打工一年能增收上萬元,種1畝觀音草還能增加2000元以上。」
  • 紅心芭樂的種植,首先就要把握好這些條件,才能長得好
    紅心芭樂是現在很多的人,都非常喜歡吃的一種水果。而且由於它獨特的味道,現在也是深受不少人的歡迎。所以說很多的農民,逐漸的也都選擇開始去種植起來了它。但是由於之前並沒有種植的一些相關經驗,所以導致自己種植的結果,並不算好,其實只要它們,多去了解這些方面的一些情況,就能夠幫助它的生長。也能夠讓它在更加好的情況之中,獲得自己更大的產量,為這些農民,增加更好的經濟效益。因為不論是誰選擇種植,這種時候,肯定也是希望達到,自己的一些經濟效果的時候。若是沒有一個很好的長勢,自然也不可能有著一個好的結果了。
  • 10斤果僅3斤肉,卻常年賣30一斤,如此賺錢農民能大量種植嗎?
    昨天家裡小孩看到有小朋友在吃榴槤就買了一個,35塊錢一斤,稱了下5斤左右老闆就收了175元,重重「大果」拎回家把果肉全剝出來後稱了一下僅有一斤半的榴槤肉,還沒去掉榴槤肉裡面的核。算一下如果10斤的榴槤也就只有3斤肉而已,而10斤榴槤起碼要300-350元,也就是說一斤榴槤肉就要100塊錢左右。
  • 平江9萬多斤紅心蜜柚盼銷路
    12月上旬,張榮群所在的合作社種植的100多畝紅心蜜柚迎來了豐收,產量11萬斤左右。可讓人擔憂的是,半個月過去了,柚子才賣出去了1萬多斤,餘下的9萬多斤都囤積在倉庫裡,無人問津。接到他的求助電話後,記者12月28日來到了位於石漿村的群發綠色食品種養基地。
  • 畝產5000斤的水果,農民種植5畝,批發售價一斤2元?
    種植桃樹桃子是夏季市場中常見的一類水果,而且在農村種植比較普遍。由於種植產量高、價格適宜、管理工序簡單的特點,如今越來越得到農民的青睞。這也是下明村的桃子種植產區,大部分農民種植的桃畝產量在5000斤左右,是新的早熟品種,桃子一斤售價2元以上。
  • 農民種植的小青果,畝產2000斤,一斤40元,一年收入幾十萬
    今天給大家分享的是農民種植的小青果,畝產2000斤,一斤40元,一年收入幾十萬生活在農村的地區的農民可以見到各種各樣的水果,常見的就是蘋果、香蕉、橘子、梨等,但有很多不常見的水果,往往價格高,數量少,珍稀而珍貴。
  • 農民每畝地純收入200多元每年種植300畝地為啥還是很窮
    有很多人比較疑惑,農民種地少收入自然就少這個大家都可以理解。那麼我們發現在一些土地流轉比較好的地區,那裡的農民種植土地都是三五百畝的種植,為什麼還說自己不賺錢呢?我在和很多朋友交流的時候他們也說種地很賺錢,那麼到底是什麼原因造成了這種認知性的差距呢?咱們就來聊一聊種地那些事。
  • 原產自南美洲,全年可開花結果,畝產達9000斤,北方很少人吃過
    另外一方面是交通便利了,各國之間的貿易也增強了,所有進口水果也是越來越多了。 而馬上就要過年了,這個時候很多人就要開始購買年貨了,像一些新奇的水果也很受歡迎。在平時的時候可能捨不得吃,但是過年錢還是捨得購買一些。而這種水果原產自南美洲,一年四季都能開花結果,畝產更是高達9000斤,在市面上可以賣到8元一斤,北方人卻很少吃過,它是農民的種植新風口嗎?
  • 食尚巖味:紅心芭樂
    紅心芭樂即紅肉番石榴。番石榴又稱芭樂、拔仔,是我國南方特色水果之一,屬於熱帶果樹 。原產於美洲秘魯至墨西哥一帶,非常適於熱帶及亞熱帶地區種植,傳入我國至今已有300多年的歷史,我國華南各地均有栽培,其中,臺灣番石榴是福建的主栽品種。
  • 走向我們的小康生活︱「網紅芭樂」和被它改變的村莊
    陳曉冬告訴我們,原先詔安的芭樂被一斤幾毛錢賤賣,而臺灣的紅心芭樂一斤能賣十塊錢,他就開始思考它們之間的區別在哪裡?並想要改變現狀。經過幾個月的調研和籌備,2017年,陳曉冬從廈門的一家上市公司辭職,和愛人李向鋒一起,回到家鄉詔安,成為了一對新型職業農民。
  • ——紅心芭樂!
    員山鄉枕山村是紅心芭樂的最大產地。(記者吳淑君/攝影)  夏天「吃軟不吃硬」的水果,那就是紅心芭樂,宜蘭縣員山鄉大枕山地區是全臺灣紅心芭樂的主要產地,今年少了颱風破壞,加上有雨水滋潤,紅心芭樂供不應求,假日到枕山走走,吃紅心芭樂正是時候。
  • 市場小受眾窄,今年芭樂行情大跳水,返鄉創業的果農不要再種了
    而對於生活在農村的農民來說水果種植就成了門檻低的創業方式,而芭樂這種四季都能開花的水果也成為了農民創業的首選,但是今天小編要和大家說的是不要在選擇芭樂了,接著小編會用案例告訴大家原因所在,話不多說快和小編一起去看看吧。作為熱帶水果,芭樂在東南亞和臺灣地區都非常的流行,種植的果農也不少,在我國的南方也有不少地區非常喜歡芭樂這種水果。
  • 農村種植芭樂學問多,精心培育才能得到好果實
    接下來,就請大家跟隨著我的腳步,一起深入到芭樂果園,來了解一下關於芭樂的種植知識吧!正所謂精心培育才能得到好果實,芭樂的種植也是如此。由於芭樂是一種典型的南方水果,因此農民朋友們在種植芭樂的時候,一定要注意提高種植地區的溫度。如果有條件,我們可以採用溫室種植或者是大棚種植的方式來種植芭樂,這樣可以很好的調節種植區域的溫度,能夠讓芭樂實現高產。
  • 一隻大不過2斤,一斤賣50元,市場供不應求,農民:繼續養
    以前50元1斤供不應求,很多農民跟風養殖,如今賣種苗的發財了。大家好,我是小喬,與你每天分享有趣的三農知識。北方的經濟一直都比南方落後,尤其是農村地區,很多南方人早早的就開始搞養殖或者種植經濟作物,而北方大部分人還是一直種植玉米和小麥,很少種植經濟作物。
  • 江西安福農民「柚」發財了
    這位負責人說,今年蜜柚已賣到每公斤10元左右,年末可能還會漲一些。  安福縣是金蘭柚的原產地,五年前,該縣橫龍鎮一株金蘭柚樹的果子純賺千餘元,培育金蘭柚苗的專業戶一年純收入二十餘萬元,一時被傳為佳話。2013年,該縣把蜜柚產業作為脫貧攻堅主要產業在全縣推廣,並啟動「千家萬戶老鄉工程」,縣裡對發展500畝、1000畝以上的種植大戶,給予10-20萬元不等的基礎設施建設補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