據海南日報客戶端丨記者歐英才
一襲綠色外衣,裹著一顆粉紅色的少女心。眼下,海膠集團紅光分公司(以下簡稱紅光公司)迎來紅心芭樂結果上市的季節。6月22日,記者來到紅光公司東海隊的四季佳果種植專業合作社紅心芭樂種植基地,一棵棵紅心芭樂樹上結出一個個拳頭大小的果實。合作社理事長唐偉從樹上摘下一顆果實,用刀切塊,粉紅的果肉令人垂涎欲滴。
「現在市場收購價每斤5元,很多客戶追著我要哩!」 唐偉樂呵呵地告訴記者,這片紅心芭樂林佔地28畝,一共有1700多株果樹,當下正值這些紅心芭樂樹第二批產果。
「去年10月,紅心芭樂迎來首批產果,備受市場青睞,收入達7萬餘元。」 唐偉說。
記者注意到,這些紅心芭樂均套著一個塑膠袋,袋子裡還可以看見一層薄薄的水霧。
「這是果實套袋。」基地技術人員馮所能告訴記者,套袋從果實生長期開始,不僅可以防止果實被蟲咬,還能延長保鮮時間,保持果色鮮豔。
「紅心芭樂經歷開花期、小果期、套果期。」馮所能說,福山地區土壤多為富硒土壤,依靠得天獨厚的自然優勢,種植紅心芭樂優勢明顯。
實際上,這片紅心芭樂林是紅光公司發展非膠產業的一個小小縮影。
近年來,受膠價低迷影響,海膠集團進行產業結構調整,非膠產業發展步入快車道。2016年11月,紅光公司工會成立四季佳果種植專業合作社,合作社瞄準市場前景好的項目,著重發展紅心芭樂、福橙、蜜棗等水果種植。目前,合作社共有社員62人,種植面積600多畝。
在發展合作社中,針對困難職工有入社的願望,但是拿不出入社資金,合作社聯合紅光公司工會制定相應的優惠政策,除預藉資金讓他們加入合作社,還優先聘請他們基地務工。
「不僅能享受合作社利潤分紅,還能在基地打工,一個月近3000元收入。」合作社社員、紅光公司猛進隊下崗職工王紅霞告訴記者。
紅光公司工會副主席農清華告訴記者,目前基地裡共幫助10多名困難職工實現就業,職工平均每年可增收1萬多元。2017年,合作社被海墾控股集團工會授予「墾區就業創業示範基地」稱號。
在海膠集團工會的幫助下,合作社還通過「網際網路+」模式進行營銷,打造「海南四季佳果」微信商城平臺。記者在這個平臺上看到,除了紅心芭樂等合作社自己種植的水果,還有新中檸檬等墾區品牌水果。
「合作社將開展觀光採摘體驗活動,吸引眾多市民、遊客前往採摘。」唐偉說,未來,合作社將依託毗鄰福山咖啡文化風情小鎮、海南紅樹林溼地保護公園等區位優勢,努力實現一年四季佳果飄香,打造集現代農業、休閒旅遊、田園社區為一體的特色農旅合作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