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吃早餐影響血糖嗎?少食多餐改善糖尿病?飲食控糖,醫生告訴您

2020-12-20 荊山浮屠話健康

#百裡挑一#

最近工作比較忙,剛看私信裡有人問糖尿病飲食相關的問題,有一個朋友問自己空腹血糖總是高,弄的自己都不敢吃早餐,儘量讓自己空腹時間長一些,是不是對血糖有幫助;也有別的朋友問題,少食多餐是不是有利於血糖穩定,因為很多人都這麼說;還有糖友問間歇性的斷食是不是有利於血糖……,正好今天針對糖尿病飲食方面的問題,咱們一起聊一聊。

01糖尿病可以不吃早餐嗎?

這個問題估計會困擾很多糖友,有的人認為可以不吃,一頓飯而已,應該影響不大;或者認為少吃一頓飯,會讓血糖降低,從而幫助緩解糖化血紅蛋白的數值,也會讓血糖在一天較長的時間裡保持較低水平;當然,也不排除有些人工作、學業比較忙,早晨起來比較緊張,這段飯自然省了,因為如果著急吃點東西,難免進食過多主食,而導致血糖升高。

但實際上,如果早餐不吃,可能結果跟大家想的不一樣,有可能導致後面的血糖波動更大一些,這種情況被稱為第二餐現象,也有稱為次餐現象,那麼什麼是第二餐現象呢?

02認識第二餐現象

第二餐現象指的是空腹時間過長,或者故意不吃一餐,結果導致第二餐的血糖上升的現象,這種現象並不是糖尿病患者獨有,非糖尿病患者也是有可能出現的,但問題是糖尿病患者出現這種波動更大,也更危險。那麼第二餐現象跟糖尿病有什麼關係呢?

根據有關機構的研究,主要是針對2型糖尿病進食早餐的研究統計結果,發現吃早餐的患者要比不吃早餐的患者血糖波動的幅度減少90%以上,也就是說,不吃早餐可能讓血糖不穩定,導致血糖出現大幅升高。而且,不吃早餐不僅會對糖尿病患者第二餐——午餐產生影響,甚至可能導致第三餐——晚餐也出現血糖上升的情況,因為根據研究發現,不吃早餐還有一種可能性,就是會讓胰島素反應受影響,從而變得不敏感,也就是出現胰島素,導致血糖升高。究其原因,可能跟不吃早餐出現血液中的游離脂肪酸水平升高有關。

所以,一旦養成每日三餐的生活習慣,就不要輕易改變,不吃早餐,或者省一餐還有可能激發人體自我的血糖調整,從而升高血糖,這樣如果一旦進食第二餐就可能出現較高的水平了。

03應該如何避免第二餐現象出現呢?

1、吃飯應該定時定量

避免第二餐現象發生,首先應該保持目前的進食習慣,一般都是三餐進食,而且儘量保證定時定量,避免空腹時間過長,這樣才能維持人體正常功能。如果有患者根據醫生的要求可能進行斷食治療,那麼也應該提前評估自己的情況,跟醫生討論後進行。

2、測量餐前餐後的血糖情況

確定自己是否有第二餐現象,最簡單的方法就是測量血糖,很多患者都會測量餐前或者空腹血糖,有時候餐後忘記了,或者感覺自己狀態挺好就省略了餐後血糖,但實際上人體自我感覺有欺騙性,最能了解自身情況的還是需要用血糖儀來測定,也就是測量餐後血糖。通過餐前餐後血糖對比了解其增長幅度,也就是配對血糖,得出自己是否出現第二餐現象,一般來講,配對血糖差距不能超過3.33mmol/L,超過的話,說明有可能出現了第二餐現象。

04吃好早餐對血糖穩定有幫助,如何吃是關鍵?

前面咱們說了第二餐現象,按照這個現象的說法,一般來說通過一夜的空腹(往往超過了8小時),早餐的餐後血糖有可能是三餐中最高的,而且如果刻意不吃早餐,出現第二餐現象也非常的明顯,午餐和晚餐都有可能出現較大的血糖波動情況。所以從這個角度來看,早餐對於糖尿病患者來說是非常重要的,不過,我們也要看到,在現代社會,緊張的工作、學習、生活方式,導致不少人都可能出現不吃早餐的情況,甚至有人認為如果匆匆忙忙吃早餐,吃的都是主食,是不是容易讓血糖飆升呢?那麼該如何吃才能做到既能控糖,又能滿足人體的營養需要呢?

我們從營養的角度來看,要做到營養均衡,各類營養物質都不能少,蔬果更是要適當增加,此外多進食纖維素,對穩定血糖有較好的幫助,不過對於早晨來說優質的蛋白不能少,而在蛋白中乳清蛋白更是有較大的優勢,乳清蛋白對穩定血糖有一定的幫助,還有助於降低心腦血管疾病的風險,而乳清蛋白在牛奶中含量較高,一般來說也方便食用,所以,對於糖尿病患者來說早餐可以適量多進食一些牛奶,能有不錯的助益。

05早餐如何搭配?

對於上班族或者上學族來說,早餐有可能多在三類地方解決,小便利店、路邊攤以及快餐店,在傳統印象裡,這三種地方都可能是垃圾食品的聚集地,那麼糖尿病患者應該如何選擇搭配早餐呢?

在便利店裡買早餐的人,多是考慮其便捷性,不過很多人都會選擇麵包、煎餅等食物,這類食物都容易導致血糖快速的升高,這時候最簡單的方式,選擇雞蛋、牛奶進食,或者選擇一些粗糧製成的早餐,比如粗糧煎餅等,要注意少糖、少油、少鹽的情況,避免進食精製的碳水化合物,儘量將早餐熱量控制在500大卡左右,如果早餐後可能會進行運動或者活動較多的話,可以考慮吃一些堅果。

路邊攤,這類地方進食的食物多是高熱量以及主食為主,這時候選擇食物就有講究,比如煎餅,我們可以選擇粗糧或者雜糧製成的煎餅,並且要求增加雞蛋或者剩菜的量,進食的時候也應該先吃生菜或者蛋白質,然後再吃煎餅。而且可以跟攤主建議,烹飪時少放油少放鹽,這種健康的烹飪方法,也能保證糖尿病患者避免傷害。

連鎖早餐店或者快餐店,這類店家也比較多,不過每家店鋪提供的食物有較大的不同,應該是低糖、低油、低鹽、高纖的原則,比如去吃肯德基,可以選擇含蔬菜和蛋白質的漢堡,去粥鋪可以要點小菜,但要避免進食粥類等等,最佳的方式一定要增加牛奶,這樣能延緩血糖快速升高,保持血糖的穩定。

當然了,如果糖尿病患者如果出現了腎臟的併發症的話,那麼就需要提前跟醫生進行溝通,了解應該如何進食,蛋白質的量是否要控制等等,同時如果飲食和運動已經無法控制血糖穩定,一定不要忌諱服藥或者注射胰島素,在醫囑下用藥才能保護自己的健康。

06少食多餐有助於改善糖尿病嗎?

對於糖尿病飲食的問題,有很多糖友問過少量多餐的情況,因為身邊有不少人會說少食多餐有助於改善血糖問題,不過有人這麼做了,卻發現血糖可能比之前更高了,波動也變大了,為什麼會有這樣的情況呢?為什麼有人說少食多餐會助於改善血糖呢?

其實少食多餐的原因跟人體胰腺功能有關,一般來說,人體攝入食物,胰腺分泌胰島素,這樣將血液中的糖分水平降低,將糖轉化為脂肪儲存起來。如果人體一次性攝入較多的糖分,那麼就需要胰腺分泌多的胰島素,這樣會增加胰腺負擔,增加胰腺退化的速度。根據這個機理,有人就提出,可以通過少食多餐的方式來讓血糖升高不大,從而減輕胰腺的負擔,不過大家要注意的是,這裡說的少食多餐是有前提條件的,那就是嚴格控制進食量,否則不僅導致血糖升高,甚至可能導致人變胖,增加胰島素抵抗,形成惡性循環。一般常說的少食多餐,大多是在三餐前或者間隙增加攝入食物,這樣就可能變成每天攝入的食物量不變,但每天變成了5-6頓飯了。

既然少食多餐有降低血糖的原理,但為什麼有人採用了結果血糖反而升高呢?

07為什麼有些人少食多餐無法控糖?

一般來講出現少食多餐導致血糖升高的原因有三類:

1、無法嚴格控制進食量

這個恐怕是最主要的原因,大部分人進食都是用估計得方法,少量多餐也基本如此,尤其如果在外進食,更是無法計算每頓飯的進食量,結果就成了多餐,沒有少食,這樣就會導致血糖升高,以及體重升高了。

2、飲食不均衡

我們都知道營養不均衡就可能導致人變胖,少食多餐更容易出現這種情況,往往多餐的部分很難做到蔬菜、蛋白質、主食搭配,結果只是某種較多,尤其是主食多的可能性更大,導致血糖因此升高。

3、需要注射胰島素的患者少食多餐

注射胰島素,特別是速效胰島素或者混合胰島素的患者,由於少食多餐時無法通過胰島素進行調節,可能出現血糖不穩定的情況,這樣反而容易出現併發症,不利於血糖穩定。

08少食多餐對糖尿病患者有意義嗎?哪些人適合?

對於糖尿病患者飲食來說,首要營養均衡,其次就是三餐的定時定量,這樣基本就能夠在飲食環節做到穩定血糖,很多人根本不需要進行少食多餐,因為就像我們上面說的,很難完美控制。但是,糖尿病患者中有兩類人通過少食多餐還是非常有幫助的。

1、胃腸功能不佳,有併發症胃輕癱的患者

這類患者由於胃腸道活動受限,蠕動比較慢,食物消化不好,經常會出現隨便吃點就感覺飽了,攝入太多食物一方面胃腸難受,另一方面也不利於血糖,這類患者就適合在醫生的指導下進行少食多餐。

2、妊娠糖尿病患者

這類患者由於妊娠原因,往往會有胃腸道的症狀,比如噁心、嘔吐、食欲不振等等,這時候少食多餐就能起到幫助患者控制血糖,並且緩解這些胃腸道的不適,達到保證營養的狀態,避免出現意外。

此外,糖尿病患者,尤其血糖波動較大的患者,在進行飲食調整的時候,一定要提前請教醫生或者營養師,並且要結合血糖監測,這樣才比較穩妥,避免出現大幅波動。

09糖尿病患者可以嘗試斷食控糖嗎?

我們在文章一開始曾經提過不能隨意減少一頓飯,或者空腹太久時間,不過也有一些醫療機構提出可以通過間歇性斷食的方法來控糖,目前流行的主要有兩種,一種是每日的斷食法,一種是每周的斷食法。

間歇斷食的兩種方法:

1、每日斷食法,也就是16:8斷食法,意思是每天24個小時,將其分成兩部分,一個是8小時,每天的飲食在這8小時內進行,另一部分16小時,就要斷食,不過可以喝水,或者喝茶,不含糖的咖啡等。

2、每周斷食法:就是一周7天裡,5天正常飲食,另外2天減少進食,控制在每天500卡左右,相當於1頓飯的熱量,不過這兩天不能連續,也就是說不能選擇周六和周日。

這兩種方法,可以讓糖尿病患者不必過分飢餓,還能起到斷食效果。不過有人說,這種方法不是跟文章開始說的相衝突嗎?不是說要均衡飲食,定時定量嗎?有醫療機構給出的解釋稱,斷食是一種類似返祖的飲食方式,因為在人類早期缺少食物的情況下,很少有人會得糖尿病等慢性病,而間歇性斷食就是讓身體恢復以前的飲食狀態的一種嘗試。

10那麼,間歇性斷食有效果嗎?

去年新英格蘭醫學雜誌上刊登了一個試驗研究,通過該動物實驗結果,認為間歇性斷食法能有效改善身體健康,而且對糖尿病、心血管疾病、老年痴呆症等多種慢性疾病有改善,但同時也指出這缺少人體實驗。目前有研究的就是,在糖尿病前期,注意並沒有確診糖尿病的情況下,間歇性斷食能夠有一定的逆轉效果,因為間歇性斷食正確進行的話,可以減輕體重,從而避免胰島素抵抗,從而降低了患病機率。

而糖尿病患者目前看沒有辦法通過間歇性斷食來治療糖尿病,而且由於大部分糖尿病患者需要用藥或者注射胰島素來控制血糖,間歇性斷食可能會影響到用藥的效果或者胰島素的使用方法,所以如果想通過間歇性斷食來控制血糖的患者,應該諮詢醫生在身體條件等多方面適合的情況下再進行,並且可能需要調整用藥等等,這樣才能避免血糖的波動。

當然,我們也可以在營養均衡,定時定量進食的原則下,對於飲食時間進行微調,或者逐漸調整,並且做好血糖監測,來找到一種更適合自己的飲食方式,而不是道聽途說,採用別人的方法來控糖,畢竟人體有較大的差別,而且對付糖尿病每個人都可能需要不同的治療方法。

相關焦點

  • 正常人的血糖是多少?怎樣診斷糖尿病?如何穩定控糖?醫生告訴您
    其中2型糖尿病佔整體患病的九成以上,在古時候被稱為富貴病,原因在於這種糖尿病與不良飲食習慣、肥胖、不運動等生活方式息息相關,所以2型糖尿病患者或者其前期患者,可以通過飲食、減肥、以及規律運動達到較好的控糖效果,當然,如果這些日常方法效果有限的話,我們還可以通過口服藥物,以及注射胰島素等方法來進行血糖管控。
  • 糖尿病飲食控糖有方法,簡單易操作,醫生教您4個控糖口訣
    因此,控制血糖就成了糖尿病人的最重要的事。不過,控糖應該跟日常生活相關聯,今天在這裡跟大家聊聊有關日常控糖的小知識,其中有一個飲食控糖口訣,日常生活中按照這個口訣來改善血糖,能降低併發症的發病率。01日常飲食控糖4個口訣1、吃幹不吃稀粥類是我們飯桌上的傳統食物,很多家庭每天都少不了一頓粥品
  • 我,三胎糖媽媽,餐後血糖從13點到正常,控糖有方法才能不焦慮
    醫生建議我住院調節血糖,為了照顧我的情緒,並沒有跟我說太多負面消息,因此我並沒有放在心上,還是跟往常一樣為了寶寶吃得比較豐盛,偶爾嘴饞了還會大吃大喝一頓。可以說,從醫生告訴我高血糖需要注意開始,我都沒有吃藥打針過,就連飲食和運動的控制也很少。
  • 餐後血糖高、血糖波動大、剛得糖尿病,三類糖友如何「飲食治療」?
    我們要知道主食就是含糖高的一類食物,是屬於導致血糖上升較高、較快的食物,主食吃多了就意味著對胰島短時間會產生一個大的刺激,所以對餐後血糖的影響都是最大的。測血糖找主食量所以,我們要想控好餐後血糖,必須要想辦法管理好自己的主食。
  • 糖尿病三餐科學吃,血糖穩得住,教您飲食控血糖方法
    糖尿病目前已經是常見病了,全國有1.14億糖尿病人,許多都是2型糖尿病,2型糖尿病除大部分人是吃出來的,吃得過好先是肥胖,然後就是糖耐量異常,最後就出現了糖尿病; 得了糖尿病不可怕,還要從吃這方面重視起來,只要吃得對,血糖就好控制了,併發症就不會找上門,怎麼吃呢?今天主要講講三餐怎麼吃,血糖更聽話!
  • 早餐決定一天的血糖變化!糖友照這樣吃早餐,控糖效果更明顯
    「爸,你這樣不吃怎麼行?!」小梅被父親氣得不行。 小梅父親半年前被查出糖尿病,最近他聽朋友說,早上血糖容易高,最好不吃東西,他就決定試試,但是小梅告訴他這樣不科學,會讓血糖更高,可老人家就是不聽、不吃。
  • 糖尿病必須少糖少鹽少油?與美食絕緣了?醫生告訴糖友如何選食物
    少糖、少鹽這個沒有問題,對於糖尿病患者來說,少糖和少鹽是日常飲食的標配,少糖有助於血糖穩定,減少波動;少鹽能夠減少水腫、避免高壓,由於高血糖也會損傷血管,所以少鹽能夠避免糖尿病併發症。05少量多餐有助於改善血糖嗎?
  • 孕婦控糖從日常飲食做起
    準媽媽在孕期要科學的控制糖分的攝入,過多或過少的攝入糖分都身體都是有害無益的。那麼,孕婦要如何控糖呢?一定是從日常飲食做起啦。下面就來看看孕婦如何飲食才是正確的攝入糖分的方法吧。
  • 有糖尿病的人,少食多餐和一日三餐,血糖會有啥不同?
    【專業醫生天天與您說健康】張先生查出了糖尿病,他聽說少食多餐比如一天吃五六頓飯有助於控制血糖,可天天這樣吃飯太難做到了,他想知道少食多餐和一日三餐血糖會有啥不同?【醫生評析】相信不少有糖尿病的人都聽到過少食多餐這個詞,這確實是糖尿病控制血糖的方法之一,但就像張先生遇到的問題一樣,真正實施起來有一定的難度,尤其是中青年人還需要上班工作,很難做到少食多餐。實際上並非所有有糖尿病的人都需要少食多餐,它只適用於少部分人,如何理解呢?
  • 糖尿病飲食控血糖,大夫教您事半功倍的方法
    我曾經這樣和糖尿病友說:「不研究飲食,想一味的追求高品質的藥物治療,就達到良好的效果,是不太可能的。即使短期效果不錯,也必將以更高的藥物治療作為代價」。那麼,我們到底要如何評價自己的飲食管理是否到位呢?「管住嘴,邁開腿」,很多醫生都這麼說,但是到底如何管才算管住?
  • 確診糖尿病先別慌,了解這7點飲食基本常識,助糖友健康控糖
    剛剛確診糖尿病,您可能有茫然、有慌張,聽醫生說要控制飲食,感覺無所適從,有無數的疑問:「我是不是要從此跟甜食『絕緣』了?」、「無糖食品是不是專門給糖友吃的?」、「用了降糖藥/胰島素,還需要控制飲食嗎?」
  • 孕期糖尿病別不當事!妊娠糖尿病控糖攻略!
    在此之前我完全不覺得和自己有什麼關係,畢竟作為一個瘦子我整個孕期增重控制得很好,不太愛吃甜食,也沒有家族糖尿病遺傳。萬萬沒想到產檢竟然會敗在了糖耐上,餐後一小時和兩小時都超了-糖耐檢查當天下午出結果後,護士立刻就打電話為我預約額外產檢及血糖測定,醫生讓回家開始測血糖,發了食譜及血糖記錄表,還看了營養科門診,從此走上了漫漫孕期控糖之路-一開始覺得自己特別特別慘,夏天還沒開始,就告別冰淇淋,冰鎮西瓜,冰奶茶……隨便想想就是滿臉的絕望但是真的控制了一段時間後漸漸覺得沒這麼痛苦了
  • 餐後3小時血糖降不下來怎麼辦?嘗試改善這些飲食習慣,高效降糖
    血糖控制絕不僅僅是糖尿病患者的事情,很多空腹血糖正常的人,也存在不同程度的餐後血糖過高問題(即餐後兩小時血糖超過7.8mmoL) 。長期餐後高血糖過高會增加患糖尿病、冠心病等心血管疾病的風險。如何通過調整飲食,正確控制餐後血糖?健康飲食,營養均衡(1)主食上粗細搭配,全穀物、雜豆類各佔三分之一單吃精加工的米飯、麵條,不僅升糖速度快,而且營養單一。
  • 糖尿病飲食怎麼吃,才能不怕血糖往上躥?醫生告訴你如何選擇
    如果有糖友喜歡喝拿鐵類的咖啡,這類咖啡可能加入了牛奶,牛奶中有乳糖,可能會對血糖產生影響,所以不推薦在餐後飲用,可能會進一步推高血糖。 糖尿病該怎麼吃蔬菜? 患了糖尿病,糖友們都會被告知要適當減少主食,減少高熱量食物,但如果簡單的這樣控糖,就會感覺自己吃不飽,或者無法享受美食。飲食作為人的一大本能,如果無法滿足,那麼可能會對心理造成一定的傷害。
  • 2020最新糖尿病飲食大全:簡單一張圖,教您吃出好血糖
    面對這麼高的患病率,最基礎的控糖方法便是飲食控糖。吃出來的糖尿病,同樣也要靠吃來控制血糖!下面和大家分享糖尿病人最全的飲食要領,一篇讓您飲食控糖無憂。  2 遵循4個飲食原則,輕鬆控糖  ,如果血糖平穩或消瘦型的糖友可以按照《中國糖尿病膳食指南》主食量每天不超4兩生重來吃。
  • 糖尿病控制飲食,早餐不吃可以嗎?提醒:吃好早餐,才能控好血糖
    而在血糖的調節控制的各種手段中,飲食控制又是不可或缺的一個環節,對於糖尿病患者來說,想要控制好血糖水平,控制飲食絕不是儘量少吃,或者是吃糠咽菜那麼簡單,特別是每天起床後的早餐,更是非常重要的一個飲食控制環節,有糖尿病問題的朋友,早餐應該如何吃,我們今天就來分析探討一下。糖尿病人可以不吃早餐嗎?
  • 糖尿病患者:飲食的「宜」與「忌」,推薦給你優質控糖食譜!
    而且人體即使在休息的情況下也需要消耗能量,器官需要不停地運轉,如果營養得不到及時補充,那麼機體的生理功能也勢必會受到影響,所以科學飲食不能簡單地理解為節食。節食不一定能降血糖糖尿病的發生是體內胰島功能下降引起的,當患者飢餓時血糖會暫時下降,但是當血糖降到一定程度的時候,就會刺激升糖激素的分泌,引起血糖升高,病情也會因此更加難以控制。這也是為什麼有些人忍飢挨餓之後,血糖並沒有降低的緣故。
  • 得了糖尿病就要跟美食絕緣?如何選擇食物?推薦控糖飲食3口訣
    民以食為天,每個人都不能不吃飯,但對於糖尿病患者來說又要控制飲食,往往看著美食,流著口水卻不能隨心所欲,真的是非常難過的事情,但實際上控制飲食並不是很多食物不能吃,簡單的通過不吃這個食物或者那個食物來控制飲食,往往無法長久,最終可能讓控糖功虧一簣。
  • 血糖檢查報告怎麼看?標準多少?血糖異常有哪些徵兆?醫生告訴您
    此外,同類型的檢查還有一個糖化白蛋白,它是反映的2-3個星期的血糖控制情況,多用於監測短期的血糖變化情況,它的標準是11-16%,不過這個指標受人體蛋白質代謝影響較大,如果患者有腎臟疾病,甲狀腺疾病,容易出現較大誤差,所以臨床上使用並不多。
  • 少量多餐為何有利於「控糖」?
    少量的意思是每餐少吃點兒,這樣就不至於使餐後胰腺的負擔過重,血糖也不至於升得太高,從而避免了餐後高血糖。   多餐則是在兩餐之間加一次緩衝餐,這樣既可以避免藥物作用達到高峰時出現低血糖,也可避免一天飲食總量過少,影響人的體力和體質。    糖尿病病人最重要的任務就是控制自己體內的血糖,少量多餐是控制血糖的有力武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