糖尿病必須少糖少鹽少油?與美食絕緣了?醫生告訴糖友如何選食物

2020-12-11 荊山浮屠話健康

#百裡挑一#

這段時間連續發布了一系列有關糖尿病的文,因為大部分人患的都是2型糖尿病,而2型糖尿病跟人們的日常生活息息相關,主要是想通過讓大家了解2型糖尿病,在日常生活中採取措施來控糖,達到穩定血糖減少併發症的效果。有很多糖友私聊也問了很多問題,我看了看,有關日常生活方面的,主要還是集中在飲食,畢竟飲食是人們不可缺少,但偏偏糖尿病又要控制飲食,這讓很多人難以接受,尤其是熱愛美食的人更覺得生活一片黑暗,是不是患了糖尿病就必須跟美食絕緣了?今天我們就糖尿病飲食方面專門談一談!

01患了糖尿病就要跟美食絕緣?飲食必須少糖、少鹽、少油?

民以食為天,每個人都不能不吃飯,但對於糖尿病患者來說又要控制飲食,往往看著美食,流著口水卻不能隨心所欲,真的是非常難過的事情,但實際上控制飲食並不是很多食物不能吃,簡單的通過不吃這個食物或者那個食物來控制飲食,往往無法長久,最終可能讓控糖功虧一簣。

其實,控制飲食更多的是控制份量,是吃多吃少的問題,哪怕是甜食也可以吃,只要淺嘗即止,這樣並不會對血糖產生較大的影響,也能滿足一飽口福的欲望。控制飲食要掌握一個原則,那就是「加一減一」,根據食物的種類、熱量、糖分含量來進行配比,攝入了一份含糖食物,那麼在之後的飲食中就要減少一份含糖食物,這樣就能達到控制總量的效果。而對於糖尿病患者來說,只要能夠控制好每天攝入的食物總量,就基本能夠穩定血糖,也就是說糖友們並不是和美食絕緣了,而是需要在吃美食的過程中控制好度即可。

說完美食,我們再來看看少糖、少鹽、少油的問題。少糖、少鹽、少油是很多人都推崇的養生原則,同樣不少糖友也會用這個方法來要求自己,有些糖友甚至要求的非常嚴苛,但實際上這種原則並不完全正確,如果過於嚴苛的控制飲食,很容易讓人營養不足。

少糖、少鹽這個沒有問題,對於糖尿病患者來說,少糖和少鹽是日常飲食的標配,少糖有助於血糖穩定,減少波動;少鹽能夠減少水腫、避免高壓,由於高血糖也會損傷血管,所以少鹽能夠避免糖尿病併發症。

而少油是很多人根深蒂固的想法,其實正確的飲食並不是一味地減少攝入油脂,而是根據每個人不同的身體情況來調整飲食,通過攝取適度的有益健康的油脂。

如果糖尿病患者比較胖,那麼就需要減少食物中的油脂,避免過多的油脂攝入後讓患者更加胖,從而導致胰島素抵抗,讓血糖失控。此外,很多糖尿病患者由於高胰島素血症,常伴有高血脂的問題,減少食物中的飽和脂肪和膽固醇,確實能夠改善血脂偏高的情況。此外,這類人除了控制肉類脂肪外,也要注意加工食品,比如麵包、甜點、冰激淋等等,這類雖然沒有肉,但其中也含有較多的脂肪,必須控制攝入的總量,還要多用健康的烹飪方式,避免油炸,這些都能夠幫助身體肥胖的糖尿病患者減重,從而降低胰島素抵抗,有助於控糖。

但如果是偏瘦弱,營養不好的糖尿病患者,就不能用以上的標準來控制飲食,這樣做的後果往往會導致這類糖友處於營養不均衡的狀態,一般來說,人的熱量主要來自於,糖分、脂肪和蛋白質這三類營養,如果大量減少脂肪的話,有可能讓糖友在不經意中增加了糖類或者蛋白質的攝入,而且大量減少脂肪攝入,會進一步減輕體重,導致肌肉減少,從而導致其他健康風險。

而且攝入脂肪會增加飽腹感,而少油的話,反而容易讓糖友時常感到飢餓,結果本來給自己定好了飲食的總量,總是因為飢餓而攝入更多的食物,非但沒有起到效果,還可能引發血糖的波動。

如果攝入油脂的話,建議主要攝入不飽和脂肪酸類的油脂,比如在平時烹飪時採用橄欖油,日常裡可以適量補充一些堅果類的食物,目前很多營養機構推薦每天食用堅果,這樣即使平時不吃肉或者攝入油脂少,也可以用堅果補充。

02糖尿病如何選擇食物?有沒有什麼標準?

說到糖友選擇吃什麼樣的食物,有一個參考指數,叫做升糖指數(英文簡稱GI),這個指數是用來比較不同的食物對血糖的影響程度的,主要是在固定的時間裡,食物導致血糖上升的程度。一般來說,高GI食物讓血糖上升和下降的速度較快,容易在進食後感覺餓。如果因此吃得更多,加上胰島素大量分泌,就容易造成肥胖,而且血糖也不易穩定;而GI值越低的食物,血糖上升的速度慢,容易維持血糖穩定。

我們舉個例子,如果白面饅頭的GI=100,那麼相比較米飯的升糖指數是90,但燕麥的升糖指數只有45左右,所以這樣看就說明當吃同等重量的三種食物,升糖的高度是白面饅頭>米飯>燕麥的,因此這種情況下在三種食物中選擇,自然就是以燕麥為先;同理我們日常進食的水果也是有升糖指數的差別的,比如西瓜的升糖指數在100以上,而蘋果只有50左右,相差一倍,所以如果糖友希望吃水果補充維生素、微量元素,就可以優先選擇蘋果,避免進食西瓜,導致血糖快速高升。

通過上面的例子我們能發現,糖友選擇升糖指數低的食物,血糖就更容易穩定,而選擇指數高的,就容易出現較大幅度的波動。一般認為升糖指數超過70就是高升糖指數食物,儘量避免食用或者少量食用;升糖指數70以下,55以上的是中升糖指數食物,應該減少食用;而低於55的食物則為低升糖指數食物,是糖友們優先選擇的食物。

但是,那麼多的食物,我們怎麼來判斷它的升糖指數是不是高呢?

03如何判斷GI值的高低?哪些因素會影響升糖指數

其實食物的升糖指數也並不是固定的,也要受一些因素的影響,而在日常生活中,我們可以通過了解影響升糖指數的因素,來判斷食物的GI值,主要有5大因素:

1、澱粉的類型

澱粉分為支鏈澱粉和直鏈澱粉,兩者相比,支鏈澱粉更容易被消化酶作用,所以其消化的也比較快,因此GI值也會比較高,血糖上升也比較快,幅度也高。舉個例子,好比米飯中,白米主要是直鏈澱粉,而糯米主要是支鏈澱粉,所以糯米的升糖指數要大於白米。

2、膳食纖維含量

食物中的纖維含量高,那麼升糖指數也就低,因為纖維素能延緩血糖上升的速度,並且有較強飽腹感,比如選擇麵包或者餅乾,同等情況下,選擇雜糧的更有利於血糖穩定。

3、食物的酸鹼度

食物中酸的含量如果高的話,可以讓胃的排空減緩,也能延緩糖類的消化吸收。舉個例子來說,檸檬和桃子、西瓜相比較,檸檬的更利於血糖穩定。

4、食物加工程度

一般來說,加工程度越高,食物越精細,那麼消化的時間就會比較短,升糖指數也就越高。比如同樣份量的燕麥,即食的燕麥麥片要比普通燕麥麥片升糖指數更高。

5、烹調方式

這個大家都了解,粥品比乾飯升糖更快,波動更大,因為烹飪後,澱粉吸收了大量水分,變得軟化了,消化的時間會變短,所以升糖指數就相應的提高了。

通過以上影響因素我們,能了解同樣的食物,如果加工更加精細,烹飪時間長以及膳食纖維少的話,就容易導致升糖指數提高,而如果控制這些影響因素,也能夠降低升糖指數,比如我們平常吃的米飯、饅頭、餅類等食物,本身屬於高升糖食物,但如果放涼,放幹的話,則會導致澱粉發生某種程度的變化,變成有些營養機構宣稱的「抗性澱粉」,這種澱粉能夠幫助控糖,很多售賣的有關糖尿病食用的食物,就是加入了這類的「抗性澱粉」,幫助患者延緩升糖速度。

不同類型的食物相比較的話,蔬菜都是最好的選擇,因為蔬菜的熱量以及升糖指數都比較低;其次就是肉蛋脂肪類的食物,不過這類食物進食應該控制,否則會導致蛋白質、脂肪攝入過多;然後就是奶類食品較高,有些人會問奶類升糖指數為什麼會高,這是因為奶類中含有乳糖;最後升糖指數高的主要是碳水化合物和大部分的水果。

04怎麼做才能做到低升糖指數飲食?

有三個口訣,幫助大家做到低升糖指數飲食:

1、吃粗不吃精

我們目前吃過的米麵等碳水化合物,都是經過加工的,穀物經過加工後,其中的膳食纖維就會被除去,剩下的主要是升糖較高的碳水化合物,所以進食精製主食的時候,可以適當的增加富含纖維素的粗糧、雜糧,比如藜麥、蕎麥、燕麥等,或者五穀飯,這樣可以延緩碳水化合物在胃腸的吸收,避免血糖快速升高。

2、吃幹不吃稀

粥類或者稀飯有利於消化吸收,對於胃腸有問題的人有幫助,但對於糖尿病患者來說就容易導致血糖快速升高;不少人喜歡喝鮮榨果汁,同樣也有這樣的問題,打碎的水果會破壞其結構,也會導致血糖波動,所以進食食物儘量選擇原來的狀態,避免過度烹飪或者加工,澱粉類食物也儘量保持幹硬的狀態。

3、吃菜少吃果

一般我們說食物常把蔬菜和水果放在一起,但實際上對於血糖變化來說,蔬菜的優勢明顯,因為蔬菜富含纖維素,能有效延緩血糖升高,增加飽腹感,這就是為什麼糖友晚上餓了,推薦大家吃點黃瓜或西紅柿。而水果一般含有較多的糖分,不利於保持血糖的穩定。

當然,我們要注意,這裡說的升糖指數低,並不意味著你吃多少都低,如果攝入低升糖指數食物過多,也會出現血糖大幅升高的情況,任何食物的攝入都應該在營養均衡下保持適量的狀態,才能到達所謂的低升糖效果。

05少量多餐有助於改善血糖嗎?

糖友恐怕經常會聽人說控糖的飲食要少量多餐,但現在研究認為少量多餐並不是適用於每個人,因為少量多餐的飲食需要患者對於食物把控非常嚴格,而且對於食物特點也有較清楚的認識。實際上,很多人在嘗試少量多餐時會面臨兩種局面:第一種就是控制飲食過於嚴格,這樣往往導致營養不良或者營養不均衡,可能出現碳水化合物攝入過少,而油脂、蛋白質攝入過多,雖然看上去血糖穩定了,但時間長了,可能有酮症酸中毒的風險;另一種是食物量把握不正確,看上去吃的少了,但次數多了,或者食物換算不準,實際攝入熱量或者碳水化合物還是多了,結果導致血糖出現大幅波動。

所以,目前糖尿病患的飲食準則,就是好油、控糖、少鹽和高纖,這個飲食原則和傳統的觀念有很大的不同,並不需那麼精算各種食物應該攝取了多少,或者按什麼比例,而是根據患者實際的情況來調整,如果糖友飲食過多、體型肥胖,整體食物除了蔬菜外,其他都該減少;如果糖友營養不佳,那麼就要適當補充油脂、蛋白質,主食也應該少量增加,才能維持營養與健康。

當然,並不是說少量多餐不好,而是要計算好份量,把握好每天進食的總量,加餐最好是在出現低血糖的情況下進行,另外要把血糖的監控跟上,檢測進食食物的血糖變化情況,發現規律,及時調整,最好能在醫生或者營養師的監督下,讓藥物、食物與血糖間達到一種平衡。

相關焦點

  • 得了糖尿病就要跟美食絕緣?如何選擇食物?推薦控糖飲食3口訣
    有很多糖友私聊也問了很多問題,我看了看,有關日常生活方面的,主要還是集中在飲食,畢竟飲食是人們不可缺少,但偏偏糖尿病又要控制飲食,這讓很多人難以接受,尤其是熱愛美食的人更覺得生活一片黑暗,是不是患了糖尿病就必須跟美食絕緣了?今天我們就糖尿病飲食方面專門談一談!
  • 患上糖尿病後,要與美食絕緣?這樣挑選食物,嘴巴享受,身體健康
    但美食也給很多人帶來了無與倫比的享受,讓他們感受到了生活的樂趣,失去了美食,生活似乎也失去了意義。對於這類人來說,確診糖尿病就像是在給自己的生命畫上了句號,未來一片黑暗。確診糖尿病後,必須與美食絕緣?相信在很多人心裡,病情好壞不是最重要的,確認自己到底還有沒有享受美食的機會才是最重要的。在大眾印象中,低油、低鹽、低糖才是適合糖尿病患者的飲食習慣,堅持吃清淡的食物,有利於穩定血糖,讓血糖值回歸正常。但在面對美食時,又有多少人能忍得住呢?與其一邊流口水一邊告訴自己不能吃,不如從一開始就弄明白,糖尿病患者究竟應該怎麼吃?
  • 少食多餐改善糖尿病?飲食控糖,醫生告訴您
    在便利店裡買早餐的人,多是考慮其便捷性,不過很多人都會選擇麵包、煎餅等食物,這類食物都容易導致血糖快速的升高,這時候最簡單的方式,選擇雞蛋、牛奶進食,或者選擇一些粗糧製成的早餐,比如粗糧煎餅等,要注意少糖、少油、少鹽的情況,避免進食精製的碳水化合物,儘量將早餐熱量控制在500大卡左右,如果早餐後可能會進行運動或者活動較多的話,可以考慮吃一些堅果
  • 「少油少鹽」的飲食 到底多少算少?
    高脂肪的攝入會引起慢性病的發生,所以飲食結構的合理化顯得非常重要,醫生建議在生活中我們要控制脂肪的攝入,做到少油少鹽」的飲食。86歲的齊爺爺住在東勝區金夢園小區c區,平常保姆給老人家做飯,今天,齊爺爺準備親自下廚,炒菜的時候我們注意到,齊爺爺只放了一點油。居民 齊鳳元:年輕時候愛吃鹹的油大的,可是上了年紀以後逐步你自己也體會到,大魚大肉儘量不吃或少吃。
  • 少油少糖少鹽的菜怎麼好吃?看科學家是怎麼做的
    少鹽、少油、少糖……但味道毫不遜色!實驗室裡,研究人員和企業家共同暢想著新的「輕食」方式。 今日菜單:香腸、蛋黃醬薯條、奶酪,甜點是瑪芬蛋糕……攝入的油脂似乎多了些? 未必!
  • 健康飲食:少油、少鹽、少糖外,還有這兩個原則
    飯菜吃得好健康,還可以最大程度的獲得食物當中的營養,為身體提供能量。那麼怎樣才能做到科學合理健康飲食呢?少鹽:過度限制食鹽的攝入是會引起低鈉低氯電解質紊亂的。高鹽飲食是引起高血壓的一個重要因素,所以建議大家在平時清淡飲食,每天攝入的食鹽量不要超過6克。
  • 正糖名家駱敏建議:這5種食物要少碰
    患上糖尿病後,患者的第一反應往往是:有什麼需要忌口嗎?即使你去醫院諮詢醫生,他們在有限的時間裡也很難解釋清楚。正糖名家駱敏教授建議:高糖、高鹽、高油高脂等食物及菸酒,是糖尿病患者要少碰的。以下這份糖尿病人「忌口大全」,一次性告訴糖友們應遠離哪些食物!
  • 減肥飲食都說要少油少鹽,少油可以理解,少鹽是為啥你知道嗎?
    在減肥的時候大家都知道要少油少鹽,保持低熱量的飲食攝入。關於少油,我們都能夠理解,因為這會導致我們的脂肪攝入量過多,但少鹽是為什麼?有位小夥伴說:「為什麼我在某app上看到鹽的熱量是0,既然熱量是0,為什麼我還要少吃鹽呢?
  • 珍惜食物 合理膳食 少油少鹽,清淡飲食
    個人簡介:黃麗霞,甘肅省疾病預防控制中心社區衛生與慢性非傳染性疾病防治科科員,主要從事高血壓、糖尿病、慢性阻塞性肺疾病等慢性病防控工作。不合理的膳食,讓健康危機四伏,各類慢性病如心腦血管病、高血壓、糖尿病和腫瘤等慢性病節節攀升,膳食不均衡在其中發揮著重要推手作用。
  • 如何成就一份完美健康的蛋炒飯,少油少鹽來點糖,詳細做法進來看
    沒錯,大家一定都會做蛋炒飯,但是如何做的好吃又健康,這是我們做任何料理都需要考慮的問題,那麼如何做一份健康的蛋炒飯呢?答案是少油少鹽來點糖,往下看。現在大家都講究健康飲食,其中很關鍵的一點就是少鹽,為什麼要少鹽呢?
  • 糖尿病患者是不是一口糖都不能吃?醫生:2種甜味食物,能夠少吃
    一旦患上了糖尿病,似乎就要和糖說再見了,不少人認為糖尿病是吃糖吃出來的,於是患病之後一口糖都不敢吃,連糖分高的水果都不敢食用,內心十分煎熬。那麼糖尿病患者真的一口糖都不能吃嗎?醫生告訴你,有2種甜味的食物,可以少量吃。
  • 廚房這4類調料,是血糖升降的開關,若能少吃,糖尿病不來擾
    其實現代物質生活水平是富足了,在吃的方麵食物也更加豐富多彩了,有的商家為了迎合消費者的需要,在吃的方面也是不斷在創新。這雖然是一件好的事情,但也在很大程度上會讓人患上一些以前不常患上的病症,比如說糖尿病、高血糖等。對於要控制自身血糖的人群,也有個專門的稱呼叫做糖友。
  • 讀懂營養標籤,選擇低鹽少油低糖食品
    隨著社會經濟的發展和人們生活水平的提高,預包裝食品已走進千家萬戶,當我們面對食品包裝上「低脂」、「低鹽」、「無糖」之類的字樣時,是否能明白其真正的含義?同樣,這些產品是否真的「名副其實」?如何來選擇合適自己的食品?
  • 糖尿病飲食禁忌多!這6種食物,糖友遇到要少碰
    第一、避免吃一些精製的食品糖尿病患者應避免平時常吃精製食品,應多吃一些豐富的膳食纖維,這可改善脂肪酸和膽固醇,更有利於減肥,可降低血糖對糖尿病的影響。因此,糖尿病人在平時應該少吃一些精製的食物,多吃一些粗糧和膳食纖維。
  • 糖尿病患者,除了不吃甜食以外,這4樣不甜的食物也少碰
    其實有很多病都是因為吃東西而導致的,就比如糖尿病糖尿病的發病除了家族的遺傳以外,還有可能是後天的生活習慣和飲食習慣不好導致的。如果生活當中吃的脂肪和糖分過多,就有可能會患上糖尿病。如果已經被確診為糖尿病患者了,日常生活當中除了少吃一些甜食以外,還要少吃這4樣不甜的食物。
  • 這是一款我常做的麵包,奶香濃鬱,少油少鹽少糖,口感極好,深受家人...
    蛋奶吐司這是一款我常做的麵包,奶香濃鬱,少油,少鹽,少糖,口感極好,深受家人的喜愛。原料:高筋麵粉、酵母、糖、牛奶、雞蛋、奶粉、玉米油、鹽、芝麻。做法步驟:第1步、將高筋粉、奶粉、雞蛋、糖、鹽混合成麵團,揉至糖完全融合後,加入酵母揉至出粗膜。第2步、分5次加入玉米油(每次將油與麵團揉勻後再另加入油,要少量逐步加入油才能揉勻),揉至完全擴展狀態(出薄膜)。
  • 除了少油少糖,保持身材還需少鹽!
    通吃少吃油脂和糖分,因為這些都是發胖的首要元兇,但是適量少吃醬汁和鹽份的食物,大家了解嗎?據英國倫敦大學的一項研究指出,每額外增加1克食鹽量,肥胖風險會增加25%!所以,鹽這個磨人的小妖精,減肥的你也要防著點!鹽多開胃,小心吃多吃胖!
  • 糖尿病「禍根」公布了,不是「糖」,少碰3種食物,或能穩定血糖
    我們都知道,很多慢性疾病的發生都跟日常飲食有著極為密切的關係,大家對於糖尿病的了解,總以為是身體攝入過多糖分引起的,但吃多了糖真的會得糖尿病嗎?糖尿病患者到底能不能吃糖?對於很多人的理解就是糖尿病出現是因為吃糖過多,事實上,吃糖並不會像吸菸一樣會引起肺癌,但也一樣會導致糖尿病的出現。
  • 少吃甜食還會得糖尿病嗎?聽聽專家怎麼說
    少吃甜食還會得糖尿病嗎?鄭州大學附屬鄭州中心醫院內分泌科主任康志強:糖尿病的「糖」是指能在人體內轉化為葡萄糖的食物,涉及到的種類非常廣泛,包括澱粉、多糖、單糖等,例如米飯、麵食、地瓜等澱粉類食物是最常見的「糖」類食物。而平時生活中,甜食裡的「糖」更多是指蔗糖、蜂蜜或者甜味劑。
  • 確診糖尿病先別慌,了解這7點飲食基本常識,助糖友健康控糖
    剛剛確診糖尿病,您可能有茫然、有慌張,聽醫生說要控制飲食,感覺無所適從,有無數的疑問:「我是不是要從此跟甜食『絕緣』了?」、「無糖食品是不是專門給糖友吃的?」、「用了降糖藥/胰島素,還需要控制飲食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