確診糖尿病先別慌,了解這7點飲食基本常識,助糖友健康控糖

2020-12-19 糖友談健康

飲食可以有效控糖,糖友們都想捉住這根救命稻草,於是紛紛大顯神通,開啟了五花八門的飲食控糖大法。殊不知,不少糖友正不知不覺中掉入飲食陷阱中,不僅血糖失控,還帶來營養不良等後遺症。

剛剛確診糖尿病,您可能有茫然、有慌張,聽醫生說要控制飲食,感覺無所適從,有無數的疑問:「我是不是要從此跟甜食『絕緣』了?」、「無糖食品是不是專門給糖友吃的?」、「用了降糖藥/胰島素,還需要控制飲食嗎?」……

確診糖尿病先別慌,了解這7點飲食基本常識,助糖友健康控糖

下面小編整理了糖尿病最常問的7個基本知識。現在就跟小編一起了解一下吧:

1. 控制飲食=餓肚子

醫生說要「控制飲食」,是不是這不能吃那不能吃,要忍飢挨餓了?

控制飲食是根據自己的年齡、胖瘦、勞動強度等具體情況,在保證營養均衡的基礎上適當控制進食量,不是每天「開水煮白菜」,更不是「餓肚子」。盲目少吃、偏食,不僅容易導致低血糖、血糖波動,還會導致身體消瘦、營養不良、免疫力下降。

2.「與糖絕緣」,告別一切甜食?

得了糖尿病是不是從此「與糖絕緣」,巧克力、蛋糕等甜食再也不能碰了?

得了糖尿病,確實需要少吃巧克力、蛋糕這些會讓血糖快速上升的甜食,不過這並不代表糖友完全不能吃甜食。血糖穩定時,您可以在兩餐間少量吃點甜食,但要注意從正餐中減去相應熱量的主食;吃前吃後還要測測血糖,如果血糖明顯上升很快,可能就意味著吃多了,下次要適當減量。

3. 無糖食品是糖友的專屬食物?

無糖食品是不是不含糖,是不是專門給糖友吃的?

市面上的「無糖食品」只是不含蔗糖,有些加入了木糖醇等甜味劑來替代,還有些加的是麥芽糊精、葡萄糖等成分,這對血糖的影響更大,所以您購買時一定要仔細看看配料表。另外,即使是添加甜味劑的「無糖食品」也都是澱粉做的,最終還是會消化成葡萄糖,吃多了同樣會導致血糖升高,並沒有降糖效果,因此千萬不能無限量吃。

4. 從此遠離「甜」水果?

葡萄/西瓜/番薯……吃起來挺甜的,聽說對血糖不好,我還能吃嗎?

味道甜其實不一定代表對血糖不好。比如水果因為富含水分、膳食纖維和果糖,大多血糖生成指數(GI)都不高,如葡萄GI為43、桃子為28、香蕉為52,都是低GI食物。即使是GI較高的食物,吃得少與吃得多對血糖的影響也天差地別。總之,糖友其實什麼東西都能吃,只要注意把握好「量」。

5.「明星」食物能降糖?

聽說吃苦瓜/秋葵/黃瓜……可以降血糖,是真的嗎?我可以吃它不吃藥了嗎?

苦瓜、秋葵、黃瓜等綠色蔬菜,富含膳食纖維和微量元素,血糖生成指數(GI)低、碳水化合物含量少,是適合糖友的好食物。它們可能含有一些有利於降糖的成份,但含量微乎其微,即使吃很多也不能有效達到降糖效果。因此,這些食物可以作為健康飲食的選擇,但藥還是不能停的。

6.排尿多,就少喝水?

糖友最常見的症狀之一:多尿。為了避免老跑廁所,有些糖友都不敢多喝水,寧願渴著。

其實這是一個很危害健康的錯誤行為。

當身體尿液中葡萄糖含量過高時,會產生滲透性利尿作用,從而出現多尿的現象,糖友多喝水可以對人體失水的一種保護性行為,可改善血液循環、消除酮體等,此外,多喝水還可降低血液粘度,對預防心肌梗死等有明顯好處。

正確做法:

糖友每天應適當主動喝水,不能等渴了才喝。

● 推薦糖友的理想飲品:白開水、淡茶、豆漿、牛奶。

● 成人每天飲水量1500~1700毫升為宜;

● 只有少數嚴重腎功能障礙、水腫患者,才需要適當限制飲水。

7. 用藥後,敞開了吃?

已經用藥控制血糖了,是不是能放心吃喝了?

一定量的降糖藥或胰島素降糖能力是有限的,如果隨意大吃大喝,不僅會導致血糖升高、體重增加,還會增加胰島細胞負擔,使藥效下降,血糖失控;但考慮到藥物副作用、安全性等問題,隨便加藥也是不可行的:如二甲雙胍推薦最大使用劑量不超過2000毫克/日,如果超過了不僅不會提高療效,副作用還增加了。因此,為了健康的身體,用藥治療和飲食控制,兩手都要抓牢才行。

相關焦點

  • 孕期糖尿病別不當事!妊娠糖尿病控糖攻略!
    萬萬沒想到產檢竟然會敗在了糖耐上,餐後一小時和兩小時都超了-糖耐檢查當天下午出結果後,護士立刻就打電話為我預約額外產檢及血糖測定,醫生讓回家開始測血糖,發了食譜及血糖記錄表,還看了營養科門診,從此走上了漫漫孕期控糖之路-一開始覺得自己特別特別慘,夏天還沒開始,就告別冰淇淋,冰鎮西瓜,冰奶茶……隨便想想就是滿臉的絕望但是真的控制了一段時間後漸漸覺得沒這麼痛苦了
  • 糖尿病與高血壓哪種疾病更嚴重?控糖、控壓,健康飲食7步走!
    高血壓和糖尿病都是現在比較常見的兩種疾病,雖然這兩種疾病在起病初期,表面上看起來跟常人無異,但是一旦發展為慢性疾病會出現各種健康問題,尤其是突發急症的時候會危及人體的生命的。現在有很多中老年人都會有高血壓或糖尿病,有些人甚至這兩種疾病同時都有,很多研究結果都顯示,大約有70%的糖尿病患者,同時也有高血壓。那麼,很多人會問糖尿病和高血壓哪個病情更嚴重呢?
  • 糖尿病如何合理控糖?本文提醒3點注意事項,有效減少併發症
    合理控糖,越早越好!實際上,不應該等到確診為糖尿病問題時,才開始控糖,在我們出現空腹血糖超過6.1,餐後2小時血糖超過7.8的空腹血糖受損或糖耐量異常時,就應該儘早的對血糖加強控制了。飲食上很多朋友說得了糖尿病要吃糠咽菜,實際上這是一種不正確的認識,糖尿病人本來就會有食慾的增加,控制食量是必要的,但在飲食方面,控制好糖分和碳水化合物的攝入,奶類、豆類、蛋類、堅果類、肉類等食材,都是可以適量吃的,飲食結構合理搭配,糖尿病人同樣可以吃的很健康又美味,少吃還是多吃,也要結合身體情況,如果每天身體消耗較大,體型又不屬於偏胖的情況
  • 孕期控糖如何正確飲食?患上妊娠糖尿病怎麼辦?關係到母子健康
    孕期控糖如何正確飲食?患上妊娠糖尿病怎麼辦?關係到母子健康妊娠糖尿病真的很可怕嗎準媽媽若得了妊娠糖尿病,該如何是好呢?準媽媽不用過於擔憂,你現在需要做的是飲食控制,打好「控糖」攻堅戰。準媽媽在懷孕期間受到機體激素波動的影響,孕婦對胰島素以往的敏感度下降了,由於懷孕前、懷孕中的不良飲食習慣,引發準媽媽體重快速增長,可出現肥胖問題,這讓胰島素的抵抗功能、葡萄糖不耐受引起機體血糖上升,同樣,腹中的胎兒如同生活在「蜜罐」之中,高糖環境將對胎兒的健康造成傷害。寶寶出生後或引起新生兒低血糖,可能帶來生命危險。
  • 孕期糖尿病控糖飲食加運動日記(具體安排描述),營養均衡更健康
    昨天(孕24周+5天)糖耐沒過(空腹4.35正常,血糖1小時14.7超標,血糖2小時10.1超標),今天開始孕期糖尿病控糖飲食加運動調理第一天(具體描述)。後面的控糖日記以評論方式增加。(孕前44.5kg)今天開始控糖第一天的總體感受:滋味不是很好,主食(米飯)少吃(小半碗),少油少鹽。整體吃飯時感覺不到飽(感覺不到醫生說吃到7分飽的點在哪裡),吃後又感覺容易餓。
  • 孕婦控糖從日常飲食做起
    那麼,孕婦要如何控糖呢?一定是從日常飲食做起啦。下面就來看看孕婦如何飲食才是正確的攝入糖分的方法吧。丁虹介紹,懷孕期間的飲食在少食多餐的基礎上,可分為三大餐和三小餐,即早上7點吃早點,中午12點吃午飯,晚上6點吃晚飯,這就是所謂的「三大餐」;而上午9點、下午3點、晚上9點的加餐即為「三小餐」。對於已經糖代謝異常的準媽媽,一天中的第六餐尤其不能忽視。這第六餐一般建議在晚上9點左右,吃些無糖的全麥餅乾、無糖酸奶,或再加一小段黃瓜。
  • 得了糖尿病就要跟美食絕緣?如何選擇食物?推薦控糖飲食3口訣
    這段時間連續發布了一系列有關糖尿病的文,因為大部分人患的都是2型糖尿病,而2型糖尿病跟人們的日常生活息息相關,主要是想通過讓大家了解2型糖尿病,在日常生活中採取措施來控糖,達到穩定血糖減少併發症的效果。
  • 糖尿病患者如何科學控糖?飲食注意這四點,血糖或會安分很多
    對於糖尿病人來說,控制血糖是治療糖尿病的關鍵。而飲食控制是控制血糖最簡單也是最高效的方式。但是很多人都陷入了這樣的一個誤區:花大力氣去關注糖分總攝入量,卻對血糖驟變的控制興趣缺缺。事實上,即使在相同的糖分攝入情況下,血糖的變化也可能是天差地別。
  • 怎樣診斷糖尿病?如何穩定控糖?醫生告訴您
    #前幾天,也就是11月14日是聯合國糖尿病日,其前身是世界糖尿病日,今年聯合國糖尿病日的主題是「護士與糖尿病」(The Nurse and Diabetes),目的是讓大家了解糖尿病患者需要面臨的問題和挑戰,並且明白護士在幫助患者控糖、預防、治療併發症方面起到的重要作用。
  • 少食多餐改善糖尿病?飲食控糖,醫生告訴您
    當然了,如果糖尿病患者如果出現了腎臟的併發症的話,那麼就需要提前跟醫生進行溝通,了解應該如何進食,蛋白質的量是否要控制等等,同時如果飲食和運動已經無法控制血糖穩定,一定不要忌諱服藥或者注射胰島素,在醫囑下用藥才能保護自己的健康。
  • 全家健康飲食 有助「糖友」控糖
    「由於糖尿病患者的起居飲食生活方式都有很多講究,家人動員起來,一起保持健康生活,能很大促進患者康復的信心。」例如糖尿病患者的家人應該和患者共同學習糖尿病知識,做為糖友的後勤保障,家屬應該和糖尿病患者一起健康飲食、全家動員一起運動、提醒並協助患者規範地進行血糖監測、督促監督患者按時、按量使用藥物、在患者發生低血糖時,能夠及時準確地進行救助。同時,還應為患者帶去鼓勵、關懷與支持。
  • 糖尿病已經開始服藥了,為啥還要控制飲食?飲食控糖有三個原則!
    其實,飲食控制在糖尿病治療中是一個非常重要的部分,因為我們都不能停止進食,但只要進食就可能導致血糖的起伏變化,所以要想了解飲食對血糖的影響以及飲食控制和藥物的關係,就必須先了解,糖分在人體中的變化過程。
  • 妊娠糖尿病——準媽媽控糖那些事兒~
    孕28周做糖耐檢查時,發現了妊娠糖尿病。對於剛剛結束孕初期反應不久的我來說,真是一道晴天霹靂!這種狀態持續了20周,隨著月份的增大,剛略有好轉,卻得知自己患上了妊娠糖尿病。起初並不了解這個病,對檢查結果也沒有什麼概念,拿到報告後被醫生告知從當天起必須立即嚴格控制血糖,否則會有生出巨大兒的風險,長時間血糖超標也會有胎兒畸形或流產的風險!
  • 糖前期遇上更年期餐後血糖10.3,55歲莫姐這麼做,一個月減藥控糖!
    在確診高血糖之前,莫姐就是醫院的「常客」,更年期加上遺傳病史,讓她對自己的健康問題非常敏感。2019年10月確診糖前期,餐後血糖達到10.3之後,她更加「草木皆兵」,有任何症狀都擔心是併發症。 為了控制血糖,莫姐長期飲食減半不敢吃飽,卻沒什麼作用。
  • 患病14年,空腹血糖從15.8降到6.0,他有4個控糖秘訣
    直到後來某天早上因為沒有吃早餐發生低血糖,被送進醫院,確診為2型糖尿病,我才接受這個事實。 大概吃了2個月的樣子,我去醫院檢查,發現各項指標並沒有降低,空腹血糖竟然高達15.8mmol/L,我頓時慌了,醫生跟我說之後一定要注意在家及時監測血糖,用藥、飲食、運動治療一樣都不能少,否則很容易引起併發症。 之後我便不敢再輕視糖尿病,大量搜尋有關糖尿病的報導和書籍,慢慢摸索。
  • 糖尿病患者如何定製化飲食,才能達到事半功倍的控糖效果?
    (本文作者 吉林省人民醫院 營養科 王豔梅 主治醫師)根據以往我跟咱們另一位老朋友,糖尿病專家李可心主任的溝通了解到,糖尿病的患者其實最好是可以做到飲食個體定製化。雖然掌握大原則就能夠有助於控糖、保持健康,但是針對個體獨家定製的食譜和膳食計劃往往會事半功倍。
  • 「恐糖」不如「控糖」,科學控糖很重要!
    近年來,被確診為糖尿病的人數越來越多,02年的時候成人糖尿病患病率才3%左右,可是到了最近幾年,患糖尿病的人數已經達到了差不多九千萬左右,這是多麼恐怖的一個數字啊。不僅如此,最近中青年患糖尿病的概率也增高很多,糖尿病有逐漸年輕化的趨勢。
  • 老年糖尿病患者血糖的飲食控制與營養均衡
    2型糖尿病的發現多是在健康查體,或者其他的醫學檢查中發現空腹血糖水平增高,並通過進一步的相關檢查來確診的。糖尿病的發病率已經大幅度的增加,依據國際糖尿病聯盟(IDF)官網( http://www.diabetesatlas.org/ ),發布了最新的全球糖尿病地圖( IDF Diabetes Atlas ) (第9版)顯示。
  • 兒童確診糖尿病如何是好?記住5個關鍵點,可讓患兒健康成長
    大部分兒童糖尿病是胰島素依賴性糖尿病,起病急且血糖水平高,因為這是終身性疾病,所以給患兒以及家長帶來很大的精神和經濟負擔,若放任不管或沒有得到有效護理,可影響孩子生長發育,導致身材矮小。1、做好教育工作孩子年齡小且認知性差,家屬和醫生需耐心幫助且指導,了解糖尿病帶來的危害,掌握病情日常護理方法。督促孩子科學合理安排飲食和活動,定時定量用藥且定期監測病情。每年至少帶孩子去醫院做次併發症篩查,能延緩併發症產生。另外還需注意兒童情緒變化,防止心理上出現偏差。
  • 控糖密碼:空腹血糖的正常範圍是多少?如何準確測量?
    我最開始確診的時候,空腹血糖7.9,餐後2小時血糖12。我在控糖過程發現只要我空腹血糖好了,餐後血糖也會慢慢恢復正常。從那以後,我就開始認真研究空腹血糖,把自己的控糖重點放在空腹血糖上。這篇文章就分享我控糖之路走過的彎路和誤區。一、空腹血糖的正常範圍是多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