糖尿病患者如何科學控糖?飲食注意這四點,血糖或會安分很多

2021-01-14 醫聯媒體

對於糖尿病人來說,控制血糖是治療糖尿病的關鍵。而飲食控制是控制血糖最簡單也是最高效的方式。但是很多人都陷入了這樣的一個誤區:花大力氣去關注糖分總攝入量,卻對血糖驟變的控制興趣缺缺。事實上,即使在相同的糖分攝入情況下,血糖的變化也可能是天差地別。

高GI值——血糖驟變的元兇

這裡便要引入一個概念——GI值,即血糖生成指數,簡稱升糖指數。顧名思義,它代表了一種食物在進食過後升高血糖的能力和速度。GI值越高,在進食過後固定時間內血糖升高的效果就越快!正常情況下,血糖的變化是一種溫和緩慢的過程,對於糖尿病患者來說,血糖驟變往往會導致極為嚴重的後果。

想要通過控制血糖達到控制糖尿病的目的,關注食物的含糖量是很重要的,但是又不能僅僅關注這個指標,當一種食物的含糖量較高,但是它的升糖指數很低,對於糖尿病患者來說,還是可以在保證在限制糖類攝入總量的條件下適度的攝入。

關注以下四點,科學控糖並不難

一:烹飪過程很重要

以我們日常生活中比較常見的食物白粥為例,一般來說,隨著烹飪時間的延長,白粥的升糖指數會逐漸上升。

產生這種現象的原因主要為大米中的澱粉經過長時間烹煮後,澱粉糊化,更易被胃腸道吸收。此外因為其為半流質飲食,食用過程中免去了口腔咀嚼與腸胃研磨的過程,消化所需的時間大大縮短,故更易引起血糖劇變。

二:精米細面未必好

一直以來都有這樣一種說法,就是「細糧更養人」。但是研究表明,精製主食在加工過程中,會使纖維素、維生素都大量丟失。而纖維素正是促進胃腸蠕動、延長消化時間的關鍵所在。

一般來說,越是加工精細的食物,越容易被吸收,升糖效果也就越好。所以從控制血糖的角度來說,提倡使用粗製糧食或摻雜有粗糧的食物代替精米細面。

三:食物搭配降GI值

當然,在分析食物升糖效應的過程中,也不能片面的理解為某種食物的升糖效果是固定的。比如米飯的升糖指數高達83.2,但是其與魚類混合食用後,升糖指數降到了37.0。

不同食物中的蛋白質、脂肪、纖維素等都會影響到胃的最終排空速度。所以為了起到控制血糖的作用,選擇食物的過程中關注食物之間的搭配也是很重要的。在食用主食過程中搭配低升糖指數的食物,是一種簡單易行的辦法。

四:哪些食物易控糖

在我們的日常生活中,接觸比較多的低升糖指數食物有:豆類、乳製品、以及常見的綠葉蔬菜等。其中豆類以及乳製品不僅可以有效地控制血糖,因為其含有豐富的蛋白質,對提升糖尿病人的免疫力等方面都有顯著作用。而綠葉蔬菜中富含的膳食纖維不僅可以促進腸道蠕動,還有調節體內菌群的作用。

飲食調節對於糖尿病患者來說,是不可或缺的一種治療方式。在生活中只有用科學的方式來指導飲食,在控糖之路上才會事半功倍,才能更有效地保證糖尿病患者的生活質量。

相關焦點

  • 糖尿病如何合理控糖?本文提醒3點注意事項,有效減少併發症
    而對於糖尿病前期的朋友,通過合理的飲食和加強運動,來控制攝入,加強消耗,改善胰島素抵抗,是控制血糖進一步升高的重要方式,做好飲食和運動控制,很多時候可以使血糖指標恢復正常,至少也能減緩血糖升高發展成糖尿病的進程。
  • 糖尿病患者注意了,這三種水果可以多吃點,或利於穩定血糖
    生活中有很多糖尿病患者,這是因為體內血糖的含量過多引起的疾病,糖尿病的病因大多跟飲食有關,是攝入了過多的糖,糖尿病患者在飲食當中要忌口,含糖較多的食物不能食用,不然可能會加重糖尿病,但是有一些食物是能夠幫助穩定血糖的,糖尿病患者可以多吃一點。
  • 正常人的血糖是多少?怎樣診斷糖尿病?如何穩定控糖?醫生告訴您
    其中2型糖尿病佔整體患病的九成以上,在古時候被稱為富貴病,原因在於這種糖尿病與不良飲食習慣、肥胖、不運動等生活方式息息相關,所以2型糖尿病患者或者其前期患者,可以通過飲食、減肥、以及規律運動達到較好的控糖效果,當然,如果這些日常方法效果有限的話,我們還可以通過口服藥物,以及注射胰島素等方法來進行血糖管控。
  • 糖尿病患者如何定製化飲食,才能達到事半功倍的控糖效果?
    (本文作者 吉林省人民醫院 營養科 王豔梅 主治醫師)根據以往我跟咱們另一位老朋友,糖尿病專家李可心主任的溝通了解到,糖尿病的患者其實最好是可以做到飲食個體定製化。雖然掌握大原則就能夠有助於控糖、保持健康,但是針對個體獨家定製的食譜和膳食計劃往往會事半功倍。
  • 不吃早餐影響血糖嗎?少食多餐改善糖尿病?飲食控糖,醫生告訴您
    ,有一個朋友問自己空腹血糖總是高,弄的自己都不敢吃早餐,儘量讓自己空腹時間長一些,是不是對血糖有幫助;也有別的朋友問題,少食多餐是不是有利於血糖穩定,因為很多人都這麼說;還有糖友問間歇性的斷食是不是有利於血糖……,正好今天針對糖尿病飲食方面的問題,咱們一起聊一聊。
  • 【疾控科普】糖尿病患者如何進行科學健走
    糖尿病是目前全球最嚴重的健康問題之一,據國際糖尿病聯盟2019年數據顯示,全球成人糖尿病患病人數已達4.63億,預計2045年可能達到7.002億,我國以1.164億成為糖尿病患者絕對數量最多的國家。糖尿病的可怕之處在於其併發症,會導致視網膜病變、糖尿病腎病、糖尿病足、大血管病變等,而這些病變的致殘率和致死率都非常高。
  • 糖尿病患者:飲食的「宜」與「忌」,推薦給你優質控糖食譜!
    科學的飲食不是節食,一定要保證各種營養元素的攝入,糖尿病患者也有正常的活動,而患者在活動中所需要的能量主要是依靠飲食來供應的。如果營養跟不上,患者的體質就會下降,再加上疾病的侵害,患者的身體狀況會更加糟糕。而且人體即使在休息的情況下也需要消耗能量,器官需要不停地運轉,如果營養得不到及時補充,那麼機體的生理功能也勢必會受到影響,所以科學飲食不能簡單地理解為節食。
  • 得了糖尿病就要跟美食絕緣?如何選擇食物?推薦控糖飲食3口訣
    有很多糖友私聊也問了很多問題,我看了看,有關日常生活方面的,主要還是集中在飲食,畢竟飲食是人們不可缺少,但偏偏糖尿病又要控制飲食,這讓很多人難以接受,尤其是熱愛美食的人更覺得生活一片黑暗,是不是患了糖尿病就必須跟美食絕緣了?今天我們就糖尿病飲食方面專門談一談!
  • 糖尿病患者這口雜糧飯應該怎麼吃,更有利於控糖
    文丨被寫作耽誤的營養師糖尿病飲食一直是倍受關注的話題,如何更好的控制血糖是每個糖友都在探尋和關心的問題,而對於糖尿病患者應該適當的增加粗雜糧攝入的建議,想必很多朋友也都聽過,那麼為什麼會有這一建議呢?又該如何吃粗糧、吃哪些粗雜糧可以達到對控制血糖有益的目的?這幾個問題就是這篇文章想要跟大家探討的核心。
  • 老年糖尿病患者血糖的飲食控制與營養均衡
    2019年全球約4.63億20-79歲成人患糖尿病(11個人中有1個為糖尿病患者);預計到2030年,糖尿病患者會達到5.784億;預計到2045年,糖尿病患者會達到7.002億。在此,我們先引入一個概念--血糖指數(也稱之為升糖指數,GI)。所謂的血糖指數(GI)是指一種食物食用後,其碳水化合物被轉化為葡萄糖後吸收進血液的速度快慢;指數高表示轉化吸收的快。糖尿病患者一般建議選用進食血糖指數或升糖指數(GI)低的食品會更加有利於血糖水平的控制。
  • 冬季,糖尿病患者如何平穩控制血糖?教你5招,這個冬天不再愁
    冬季,因為天氣寒冷,會刺激人體中的升血糖激素(如兒茶酚胺類物質、腎上腺素等)釋放,導致糖尿病患者血糖升高,給廣大糖尿病患者控糖帶來一定的難度。那麼,我們該如何控糖呢?糖尿病患者在控制血糖過程中,可能發生高血糖、低血糖、血糖波動大等血糖異常問題,平穩控制血糖的措施有:1、合理飲食冬季,易攝入高熱量、高脂肪食物。糖尿病患者飲食攝入過量、含糖食物攝入過多,可引起血糖升高。精細的主食和水果攝入過多,也會引起血糖升高,如米飯、饅頭、麵條、荔枝、棗等。
  • 確診糖尿病先別慌,了解這7點飲食基本常識,助糖友健康控糖
    飲食可以有效控糖,糖友們都想捉住這根救命稻草,於是紛紛大顯神通,開啟了五花八門的飲食控糖大法。殊不知,不少糖友正不知不覺中掉入飲食陷阱中,不僅血糖失控,還帶來營養不良等後遺症。剛剛確診糖尿病,您可能有茫然、有慌張,聽醫生說要控制飲食,感覺無所適從,有無數的疑問:「我是不是要從此跟甜食『絕緣』了?」、「無糖食品是不是專門給糖友吃的?」、「用了降糖藥/胰島素,還需要控制飲食嗎?」
  • 糖尿病患者,如何控血糖?醫生:飲食牢記這5個原則,血糖難升高
    生活水平提高之後,很多人對於飲食不講究,餐桌上經常是大魚大肉等高脂肪、高熱量食物,也因此患上了各種各樣的疾病,糖尿病就是其中最常見的一種。 糖尿病屬於一種慢性的疾病,需要患者在生活當中長期觀察,尤其是在飲食上需要注意。
  • 控糖密碼:餐後2小時血糖的正常範圍是多少?如何準確測量?
    簡單來講,糖尿病怎麼治,怎麼預防,《指南》說的算!這簡直是我們糖友的必備書啊,有了這個《指南》再也不用擔心控糖之路走彎路了。一、餐後2小時血糖的正常範圍是多少呢?根據《指南》上的說明,正常人的餐後2小時血糖應控制在7.8mmol/L以內,但是最低不能小於3.9mmol/L。
  • 糖尿病飲食控糖有方法,簡單易操作,醫生教您4個控糖口訣
    因此,控制血糖就成了糖尿病人的最重要的事。不過,控糖應該跟日常生活相關聯,今天在這裡跟大家聊聊有關日常控糖的小知識,其中有一個飲食控糖口訣,日常生活中按照這個口訣來改善血糖,能降低併發症的發病率。因為煮粥通常需要花很長的時間,由此導致食物裡的糊化澱粉更容易被人體吸收,血糖會呈現快速升高的狀態。因此對於糖尿病患者來說而糖尿病人的飲食口訣第一條就是「吃幹不吃稀」,飲食中儘量選擇烙餅、燒餅、饅頭等比較「幹」的食物,減少稀粥、麵條湯、疙瘩湯等「稀」的粥品或者湯品,這樣能夠延緩糖分在胃腸的吸收時間,從而保持血糖的穩定。
  • 糖尿病人飲食控血糖,注意7點血糖更好
    一、糖尿病人血糖控制標準:血糖控制是否達標,主要是三個月查一次糖化血紅蛋白,對於多數一般糖尿病患者,糖化血紅蛋白應控制在7%以下,對於無併發症,也無心腦血管疾病的年輕糖尿病患者,糖化血紅蛋白則可控制在6.5%左右甚至可以接近正常。
  • 糖尿病好治?糖尿病患者如何科學飲食?8種蔬菜是糖尿病「天敵」
    糖尿病好治嗎?糖尿病相對來說也是好治,如果說好治的原因,是因為大多數糖尿病患者,是二型糖尿病患者,這些病人往往是因為有,不健康的生活方式,比如說不健康的飲食,而不做一個適當的運動。所以整體來說,糖尿病大多數來說,還是容易控制的。糖尿病患者如何科學飲食?8種蔬菜是糖尿病「天敵」1 菜花菜花清煮也能有很鮮美的滋味,因此很多人都喜歡吃。而且菜花中富含礦物質鉻,鉻能有效地調節血糖,改善糖耐量。
  • 糖尿病患者血糖居高不下如何應對?
    一旦被確診為糖尿病,以下2招糖尿病患者要掌握,還要「活學活用」:1、多和糖友溝通,借鑑控糖經驗。糖尿病患者得病後,一開始很難接受,心態和情緒也會很不穩定,對未來也充滿了迷茫。除了和身邊的親人、朋友傾訴,緩解焦慮等情緒以外,也可以尋找其他糖尿病同伴,互訴衷腸。他們更能深刻地理解這種感受,也能給予我們一些控糖經驗。活學活用:控糖經驗涵蓋飲食、運動、生活習慣、用藥等個個方面,但我們學到的不一定完全對的,還要結合主治醫生的醫囑,取其精華;在用藥上既要多加了解分析,又要切忌照搬他人,畢竟每個人的病情不同。
  • 血糖總是控制不好?很多人可能都掉進了這3個「控糖陷阱」
    因此,要了解血糖波動是怎麼一回事,另外,已經確診了糖尿病也要採取合理的措施來控制血糖,在控糖的過程中部分誤區需要避開,否則糖尿病會繼續鬧事,進而讓身體健康受威脅。1、單純用藥不控制飲食想要控制血糖應該採取合理的方式,很多人在控糖的過程中陷入誤區,認為只要有用藥來治療疾病就不需要注意飲食了,可能在用藥期間按照自己的喜好胡亂飲食。
  • 糖尿病飲食怎麼吃,才能不怕血糖往上躥?醫生告訴你如何選擇
    其實這是一個錯誤的認知,對於糖尿病患者來說,雖然飲食上會受到一定的影響,但只要選對食物,吃對方法,那麼也是可以享受美食的,也可以喝飲料、吃營養品,那麼該如何選擇呢? 此外,糖友們一般會選擇服藥治療,比如二甲雙胍等,而這些藥物會影響到人體對於維生素、微量元素的吸收,而通過蔬菜可以儘可能的補充這些營養,避免一些併發症。 而且我們知道糖尿病飲食控糖的原則是:低糖和高纖,而蔬菜恰好滿足這個原則,所以在糖友的飲食中,減少的主食可以通過蔬菜來補充,而且儘量補充多種蔬菜,能做到控糖和補充營養的效果,可謂一箭雙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