農村老話常說的「南蠻子,北侉子」,講的是什麼意思?

2020-12-22 鄉下小土著

農村經常會給一些帶有外鄉樣貌和異地口音人,冠以「蠻子」、「侉子」的稱呼。更甚至有「南蠻子,北侉子」的說法,現在看來多少帶著一些歧視性的色彩。過去農村裡流動性比較低,每當有外鄉人到來的時候,會聲稱來了一個外地「侉子」,全村的根看稀罕一樣,大家很好奇外鄉人和本地有到底有哪些的不同。

對於人們常說這類稱呼比較好奇,查了一些相關的資料,對於「蠻子」和「侉子」叫法形成的原因有許多。不帶著任何色彩歧視,今天對於這兩種說法進行一番探討。歷史上我們以中原自稱,四方居住的人也就有了「南蠻、北狄、西戎、東夷」說法,後來隨著文化交流和統一,經濟中心南移,北方隨著向南遷徙,對於南方原著居民人也就有了「蠻子」一說,相應的南方原著居民也稱呼「侉子」,這樣的說法也一直流傳到了現在。

其實蠻子這個稱呼在特定的時期有著不同的說法,在「宋、元、明」時期漢族稱呼蒙古族為韃子,而蒙古人則稱漢人為蠻子;在清朝的時候滿族也稱漢族為蠻子。從環境上說,過去南方多山農耕並不發達,相對落後並且民風彪悍,大都過著打獵的生活,於是乎就多了「蠻子」、「山蠻」的說法,指的是文化落後的地區。

對於侉子的來歷特意問了家裡的老人,最開始的時候侉子並沒有歧視的意思。俗話說「十裡不同風百裡不同俗」,距離越遠的地方口音也是差異越大。侉子說的是口音不正,區別和本地人的的一個稱呼。過去沒有普通話,只要離開了家鄉自己就變成了「侉子」了,到也有把侉子稱為比自己更北方的人說法。

還有北方在冬天的時候最為寒冷,過去必須穿著棉衣棉褲才能過冬,現在老家農村裡還能看到這樣的裝扮。老棉褲比較厚實肥大,看著特別的臃腫好像要跨下去一樣,也叫做跨誇,於是北方也就多了一個「侉子」的說法,現在看來這類的詞大都帶了一些不好的色彩。

過去的時候「南蠻子,北侉子」都帶著歧視的色彩,也是因為南北雙方交流不方便的結果,相互的瞧不起對於地域的一種抹黑的行為。現在南北交流最為方便,農村越來越開放,人們也都開始走出去,這類的稱呼也淡去了歧視的色彩了,更多是大家相互調笑自嘲意味。

對於如今來說,「南蠻子,北侉子,都是一大家子」。不必過分的解讀其中的意思,也應該從自身做起,尊重他人儘量少用這些讓人誤解的詞彙。

相關焦點

  • 農村有句老話,「東四犯西四,家破人亡」,說的是什麼意思?
    我國是一個人口大國,從南到北,從東到西,各個地區有各個地區的風俗。在農村,很多老人喜歡講俗語,不過很多現在的年輕人聽不懂也不知道那是什麼意思。俗語其實是上一輩子人長久生活經驗留下來的智慧結晶,有些關乎風水有些關乎人生,雖然年輕一輩很少聽到了,但是很多道理到至今還是很受用的。
  • 農村老話常說「錢不借三,禮不隨三」,你知道是什麼意思嗎?
    農村老話常說「錢不借三,禮不隨三」,你知道是什麼意思嗎?文|接節說事從小在農村長大的人都應該聽說過一些很有意思的俗語老話,而且大部分都押韻,說起來非常順嘴,但是一般但是簡化了一些內涵,變得比較簡短,所以這其中的意思就不是很多人能夠理解的了,尤其那些還夾雜著一些方言的老話,就更不用說了,我們今天要說的就是這樣一句老話,叫做:「錢不借三,禮不隨三」,這兩個三,都指的是什麼呢,我們一起來看一下
  • 農村老話「有錢不住東南房,冬不暖來夏不涼」,講的是什麼意思?
    農村老話「有錢不住東南房,冬不暖來夏不涼」,講的是什麼意思?農村的房屋多數都是平房,不知道是不是建設樓房貴還是別的什麼原因,總之樓房在農村不常見,為了增加房屋的面積,一般都會建設配房,從而形成三合院和四合院。
  • 農村老話常說,「老狗十年成精」,什麼意思?是真的嗎?
    農村老話很多,只有經典的,或者說能夠引起當代人共鳴的老話,才會流傳至今!現在在農村,仍然有很多老人說這麼一句老話,即「老狗十年成精」,這句老話到底是什麼意思?是真的嗎?有沒有一定的道理?給予生活最基本的保障;說來也神奇,生產隊隊長看劉老頭一人生活不便,也無聊,便將自家狗剛生下來的小黃狗送給劉老頭,以解解生活的悶,自此,劉老頭便和小黃狗形影不離,自己僅有的一個月二斤的豬肉票,捨不得吃,大部分都留給了小黃狗,讓小黃狗多吃點;最關鍵的是,在和劉老頭相處的時間裡,小黃狗已經能夠獨立識字,自己去到店裡買劉老頭需要的東西,只能說倆人之間的相處方式
  • 農村老話常說「割罷麥,娘瞧乖」,是什麼意思?
    其實這裡的「割罷麥,娘瞧乖」只是農村老話中的半句,全話是「麥稍黃,女瞧娘;割罷麥,娘瞧乖」。意思就是每年麥子發黃成熟的時候,出嫁的女兒一般都會拿著禮物去看一下自己的娘親,等到麥子收割完以後,娘家就會給女兒送夏衣,去看望女兒過的好不好。
  • 農村老話多栽花,少栽刺是什麼意思?老話哲理多
    大家好,農村老人經常會說一些農村諺語,這些老話十分通俗易懂,往往又蘊藏著農村人的大智慧。比如說農村老人常說的多栽花,少栽刺。在農村人眼裡這是一種為人處世的最佳方式。農村人就是比較重視鄰裡關係,這樣有事的時候大家就可以幫個忙。如今這些老話隨著時代的變遷,已經有了不同的意思。現在很多黨報媒體認為把這句話用到官場上,就意味著官員不作為,害怕得罪人,做事邁不開步子,畏手畏腳,害怕承擔責任。
  • 農村老話常說的「鬥米養恩,擔米養仇」,是什麼意思?
    農村俗語往往蘊含著先民的智慧,是由長久的生活經驗中,凝結出來的智慧結晶,雖然只有短短幾個,卻往往發人深省、寓意深刻。在農村中,我們常常會聽到「鬥米養恩,擔米養仇」這句話,其實深究起來,與「救急不救窮」有著異曲同工之妙。那麼,農村老話常說的「鬥米養恩,擔米養仇」,是什麼意思呢?
  • 在農村,老人常說,「會說說都是,不會說無理」,什麼意思?
    在農村淳樸的民風,優美的環境,濃厚的人情都讓人深深留戀,記得在農村村子東邊有一條河,放暑假的時候,每天釣魚是最快樂的時光,還有兒時的玩伴每天在一起玩耍,每天玩耍一天後,回到村子裡就會看到一群老人圍在一起聊天,在聽老人們聊天時,也常常聽到老人們說些俗語老話,這些俗語老話可謂是涉及生活中的方方面面
  • 農村老話「頭不頂桑,腳不踩槐」,說的是什麼意思?
    農村老話叫「頭不頂桑,腳不踩槐」是什麼意思?在過去農村裡是有著很多的禁忌的,其是貫穿到了生活的方方面面。這些禁忌在過去也被稱之為「規矩」,古人都是嚴格遵守的,很少有人去觸碰。當然了,其中有些規矩是不好的,比如女人是不能上桌吃飯,也有很多的規矩是很好的,比如老人常教育我們的坐有坐相、站有站像,坐著不能蹺二郎腿等等。那你可聽過「頭不頂桑,腳不踩槐」這樣一句老話,知道其說的是什麼意思嗎?這也是古時候就流傳下來的一個規矩,即便是在今天,很多的農村裡還是有老人會遵守的,由此可見還是有幾分道理的。
  • 農村老話「前山要遠,後山要近」是什麼意思?有什麼說法嗎?
    小時候不懂事,看到村裡很多人都搬到縣城去蓋房子了,就纏著家裡大人問,我們為什麼不搬,然後就聽到了這句老話:「前山要遠,後山要近」,住在山腳下有福氣!當時懵懵懂懂,現在看來,感慨良多。今天我們就來說說這句話是什麼意思,該作何解釋。農村老話「前山要遠,後山要近」是什麼意思?
  • 農村老話常說「人窮少喝酒、人富莫沾賭」到底啥意思?有啥道理?
    導語:農村老話常說「人窮少喝酒、人富莫沾賭」到底啥意思?有啥道理?在我們國家不管是現代還是以前古代,在農村的民間就一直流傳著各種各樣的農村俗語和老話。而在這些無數的俗語老話當中,有著很多的俗話和老話描述著我產日常生活中的一些為人處世的原則。
  • 農村老話:「七不出,八不歸,初九出門惹是非」什麼意思?
    農村很多老話都看似都帶有一層封建迷信色彩,其實很多話細細扒來,都蘊含著最淺顯的道理,只不過是用比較誇張的語氣表現出來而已。今天我們要來了解的這句老話,在我們湖北農村幾乎是通用的,但在別的地方說法就不太一樣。下面我們就來說說,農村老話:「七不出,八不歸,初九出門惹是非」什麼意思。
  • 農村老話「哭嫁哭嫁,不哭生啞巴」是什麼意思?為何這樣說?
    農村老話「哭嫁哭嫁,不哭生啞巴」是什麼意思?真的是這樣嗎?文/農夫也瘋狂正所謂:十裡不同風,百裡不同俗。在廣大的農村地區,由於各地的文化差異,所以風俗習慣也是有所不同的。社會在進步,農村也在發展,在今日農村裡有好多的風俗習慣都逐漸消失在了歷史的長河裡了,很多的年輕人都是不太了解的,而一般只有一些農村的老人還記得了。在以前,農村裡如果有誰家的閨女出嫁了,那一般都是要哭著出門才行,不然會被認為不吉利的。在民間還有著「哭嫁哭嫁,不哭生啞巴」的老話。你知道這話說的是什麼意思嗎?為什麼會有這樣奇葩的婚俗呢?
  • 農村老話「豆腐下酒,不如餵狗」啥意思,有什麼道理?
    歡迎大家來到《三個老頭》欄目,如想了解更多的農村人和事,請點擊右上方藍色「關注」訂閱!今天要跟大家分享的話題是:農村老話「豆腐下酒,不如餵狗」啥意思,有什麼道理?在農村,豆腐是我們最常見的豆製品。豆腐也屬於我們國家的一道美食。
  • 農村老話:門前生瑞草,好事來若無,說的是什麼意思呢
    ,除了諸多的氣象俗語,更多的俗語都是我們日常之中最為多見的,那麼這一句俗語老話說的又是什麼意思呢?院前生瑞草,好事來若無,其實這是一句非常好理解的俗語老話,說的是什麼意思呢,其實也是對於一個家庭勤勞愛乾淨的一種描述,簡單的兩句話,就能把家庭主人的生活習性得以闡述,農村庭院自己家的大門口,都是收拾的利利索索乾乾淨淨的,開門大吉、出門見喜的寓意,都是對於開門這件事情美好的嚮往,而如果門前雜草叢生密布,不但是會影響美觀,對於家庭之中的好事也是來的跟沒有一樣,這樣說有道理嗎?
  • 農村老話:「豬來窮,狗來富,貓來帶孝布」,說的是什麼意思?
    農村老話歷史悠久,源遠流長,很多農村老話直到今天仍然被農民們所流傳,能流傳至今天的這些農村老話可以說是老一輩人經過長期實踐而得出來的寶貴經驗,值得後人學習與借鑑
  • 農村老話「前門不栽樹,後門不開窗」是什麼意思,為何這麼說?
    農村老話博大精深,有時候不能夠光看表面的意思,其實還多其它的說法。就比如說這句「前門不栽樹,後門不開窗」,光看意思肯定就是在屋前不能夠種樹,而後門不能夠開窗。不過為什麼要這麼做,可能不少人就想不出原因了。
  • 農村老話「親兄弟,明算帳」老祖宗的話啥意思,為啥老人這樣說?
    歡迎大家來到《三個老頭》欄目,如想了解更多的農村人和事,請點擊右上方藍色「關注」訂閱!今天要跟大家分享的話題是:農村老話「親兄弟,明算帳」老祖宗的話啥意思,為啥老人這樣說?在以前的社會中,計劃生育管制的沒有那麼嚴,所以,很多人家裡都有好幾個小孩。不管男孩女孩,都會生下來養大。
  • 農村老人常說「老婆口,無糧的鬥」是什麼意思?真的這麼準嗎?
    農村老人常說「老婆口,無糧的鬥」是什麼意思?真的這麼準嗎?農村老話多,自然有著老話是糟粕,不能全信。有的還是有人格歧視方面的說辭,是歧視勞動婦女的。比如「女子無才便是德」,「唯女子和小人難養也」等等,今天這個民間老話「老婆口,無梁糧的鬥」也是。老婆口是什麼意思?就是從老婆嘴巴裡說出來的話?無糧的鬥是什麼意思?當然是說沒有盛裝糧食的鬥,鬥是以前用來盛糧食的器具。那為什麼會有說「老婆口,無糧的鬥」的說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