農村老話常說「割罷麥,娘瞧乖」,是什麼意思?

2020-12-19 小捌愛花草

其實這裡的「割罷麥,娘瞧乖」只是農村老話中的半句,全話是「麥稍黃,女瞧娘;割罷麥,娘瞧乖」。意思就是每年麥子發黃成熟的時候,出嫁的女兒一般都會拿著禮物去看一下自己的娘親,等到麥子收割完以後,娘家就會給女兒送夏衣,去看望女兒過的好不好。

為什麼割罷麥,娘一定要瞧自己的女兒呢?

其實這是中原農村地區麥收過後走親訪友的一種風俗禮節,俗稱「行麥禮」。過去由於農村生產力比較落後,幹農活基本都要靠手工,尤其收麥子時,割、碾、壓、曬、揚等等所有的步驟都是靠人力完成,想要把麥子收割回家至少需要半個月的時間,而在這半個月之內若是遇上陰雨天氣可就麻煩了,會把麥子泡的發黴腐爛。所以每年5月份家家戶戶都會爭分奪秒的收割小麥,不管小孩還是老人都會去田地裡幹活,沒有一個空閒的人,這正應了那句老話「麥收時節停一停,風吹雨打一場空」。

而閨女可是娘的貼心小棉襖,閨女出嫁以後娘親無時無刻不在牽掛,可是由於農忙時節是在騰不出時間去看望自己的女兒,所以一旦麥子收割完成、種完秋季農作物以後,娘親就會迫不及待的拿著夏衣去看看自己的女兒過的好不好,與女兒說說貼心話,述說這一年中的收穫、喜悅。

其實每個地方的風俗都不一樣,像在豫北農村麥收過後一般都是女兒去瞧娘的比較多,其實不管誰去看誰,都完美體現了中華民族遵老愛幼的傳統美德,是一種非常有意義的禮儀活動。

相關焦點

  • 小麥又到穗黃時,農村說的「麥梢黃,女瞧娘」,你知道啥意思嗎?
    今天為大家分享的是:小麥又到穗黃時,農村說的「麥梢黃,女瞧娘」,你知道啥意思嗎?時下,北方農村的小麥穗已經開始發黃,也就是快接近了成熟的季節,在農村流傳著「麥梢黃、女瞧娘」這樣一句老俗話,每當小麥長到發黃的時候,農村的父母就開始盼望著女兒走娘家了。那麼這麥梢黃和女兒走不走娘家,這其中有什麼關聯性嗎?你知道這是啥意思嗎?
  • 農村老話「賣房不賣床,賣崽不賣娘」什麼意思?為何「床」不能賣
    導讀:農村老人說「賣房不賣床,賣崽不賣娘」,崽是啥?床為啥不能賣?農村的老話,其中多半從字面意思,難以理解,尤其是城裡人對於很多的農村老話是「丈二和尚摸不著頭腦」。雖然有些老話已經過時了,但是依然還是有很多的有一定的借鑑和參考價值。而「賣房不賣床,賣崽不賣娘」就是一句非常經典的農村老話,相信不少的農村老人都是聽說過的,並且現在依然還十分講究的。那麼這句農村俗語是什麼意思呢?這句老話的字面意思是說在賣房子的時候,房間裡的所有東西都是可以一併賣掉的,唯獨床卻是不能賣的。
  • 農村老話「麥稍黃,女瞧娘」啥意思?麥子黃了要看娘?
    如果日頭毒烈,用不了幾天,麥子就發黃了,農村人都說麥熟一晌,也就是說一個中午就能夠把還綠油油的麥子曬黃了。過去那時候,結了婚的閨女,都會趁著收麥收之前回一趟娘家。為什麼非要趁著麥稍黃的時候回娘家?原因很簡單,馬上就要進入農忙時節了,各家都要忙著收麥子,接下來的一段日子,既要忙著夏收,又要忙著夏種,恐怕沒有時間回家看老娘。
  • 這句河南農村俗話說的是回娘家,其實說的是孝順,來看看是什麼話
    比如這句「割罷麥,打罷場,誰家閨女不瞧娘?瞧娘不全為瞧娘,為了跟娘去要羊。這句俗話有些長,有時候會讓人看得有點不明所以然。當然了,黑嫂相信北方人還是基本能看懂的。  因為這裡的」場「在北方特指過去一些堆麥子或者打麥子的地方,過去的北方地區,只要種小麥,都有這麼個場所,所以大家應該都能看懂。
  • 道一道農村人口中常說的老話,品一品其中的韻味和深刻含義
    在農村裡有一些老話,廣為流傳。以前的農村信息傳播不便利,人們憑藉自己的生活經驗進行總結,將這些老話代代傳下去。慢慢的隨著時間流逝,有一些老話已經被人們逐漸遺忘在歷史長河中,而現如今流傳下來的這些老話大多都是貼近農民生活的道理,在農民生活中經常會用到。這也更能體現出勞動人民的智慧結晶,這些老話大多都朗朗上口,通俗易懂,也讓人們更加理解。
  • 農村老話常說「錢不借三,禮不隨三」,你知道是什麼意思嗎?
    農村老話常說「錢不借三,禮不隨三」,你知道是什麼意思嗎?文|接節說事從小在農村長大的人都應該聽說過一些很有意思的俗語老話,而且大部分都押韻,說起來非常順嘴,但是一般但是簡化了一些內涵,變得比較簡短,所以這其中的意思就不是很多人能夠理解的了,尤其那些還夾雜著一些方言的老話,就更不用說了,我們今天要說的就是這樣一句老話,叫做:「錢不借三,禮不隨三」,這兩個三,都指的是什麼呢,我們一起來看一下
  • 農村老話常說,「老狗十年成精」,什麼意思?是真的嗎?
    農村老話很多,只有經典的,或者說能夠引起當代人共鳴的老話,才會流傳至今!現在在農村,仍然有很多老人說這麼一句老話,即「老狗十年成精」,這句老話到底是什麼意思?是真的嗎?有沒有一定的道理?給予生活最基本的保障;說來也神奇,生產隊隊長看劉老頭一人生活不便,也無聊,便將自家狗剛生下來的小黃狗送給劉老頭,以解解生活的悶,自此,劉老頭便和小黃狗形影不離,自己僅有的一個月二斤的豬肉票,捨不得吃,大部分都留給了小黃狗,讓小黃狗多吃點;最關鍵的是,在和劉老頭相處的時間裡,小黃狗已經能夠獨立識字,自己去到店裡買劉老頭需要的東西,只能說倆人之間的相處方式
  • 農村老話多栽花,少栽刺是什麼意思?老話哲理多
    大家好,農村老人經常會說一些農村諺語,這些老話十分通俗易懂,往往又蘊藏著農村人的大智慧。比如說農村老人常說的多栽花,少栽刺。在農村人眼裡這是一種為人處世的最佳方式。農村人就是比較重視鄰裡關係,這樣有事的時候大家就可以幫個忙。如今這些老話隨著時代的變遷,已經有了不同的意思。現在很多黨報媒體認為把這句話用到官場上,就意味著官員不作為,害怕得罪人,做事邁不開步子,畏手畏腳,害怕承擔責任。
  • 農村老人常說「清明天晴不下雨,石頭縫裡都結谷」是什麼意思呢?
    農村老人常說「清明天晴不下雨,石頭縫裡都結谷」是什麼意思呢?一轉眼,還有2天就過清明節了,清明節小假期,很多在城裡居住的農村人會在清明節返回家鄉,一是祭祖,二是和家人一起踏青遊玩,清明時節山裡的杏花、桃花、梨花等多種花兒基本上依次綻放了,農村裡滿目都是風景此時正好。
  • 農村老話常說的「鬥米養恩,擔米養仇」,是什麼意思?
    農村俗語往往蘊含著先民的智慧,是由長久的生活經驗中,凝結出來的智慧結晶,雖然只有短短幾個,卻往往發人深省、寓意深刻。在農村中,我們常常會聽到「鬥米養恩,擔米養仇」這句話,其實深究起來,與「救急不救窮」有著異曲同工之妙。那麼,農村老話常說的「鬥米養恩,擔米養仇」,是什麼意思呢?
  • 在農村,老人常說,「會說說都是,不會說無理」,什麼意思?
    在農村淳樸的民風,優美的環境,濃厚的人情都讓人深深留戀,記得在農村村子東邊有一條河,放暑假的時候,每天釣魚是最快樂的時光,還有兒時的玩伴每天在一起玩耍,每天玩耍一天後,回到村子裡就會看到一群老人圍在一起聊天,在聽老人們聊天時,也常常聽到老人們說些俗語老話,這些俗語老話可謂是涉及生活中的方方面面
  • 農村老話「頭不頂桑,腳不踩槐」,說的是什麼意思?
    農村老話叫「頭不頂桑,腳不踩槐」是什麼意思?在過去農村裡是有著很多的禁忌的,其是貫穿到了生活的方方面面。這些禁忌在過去也被稱之為「規矩」,古人都是嚴格遵守的,很少有人去觸碰。當然了,其中有些規矩是不好的,比如女人是不能上桌吃飯,也有很多的規矩是很好的,比如老人常教育我們的坐有坐相、站有站像,坐著不能蹺二郎腿等等。那你可聽過「頭不頂桑,腳不踩槐」這樣一句老話,知道其說的是什麼意思嗎?這也是古時候就流傳下來的一個規矩,即便是在今天,很多的農村裡還是有老人會遵守的,由此可見還是有幾分道理的。
  • 農村老人常說的「無禮有理7分輸,有禮無理3分贏」,是啥意思?
    農村遺留下來的一些老話,都是老一代人從生活實踐中總結的經驗教訓,它們通俗易懂,言簡意賅,是勞動人們智慧的結晶。下面我們來了解幾個農村老年人常說的老話,看看是啥意思,有什麼道理在其中。1、無禮有理7分輸,有禮無理3分贏這句話的意思是說,和別人發生了糾紛,如果你是有道理的一方,那麼這時候你應該是有底氣的。但是如果你態度強勢,對過錯方出言不遜,或者進行辱罵,那麼即便是你有道理,這時候也會因為自己的無理態度而輸掉7分理。
  • 農村老話常說「人窮少喝酒、人富莫沾賭」到底啥意思?有啥道理?
    導語:農村老話常說「人窮少喝酒、人富莫沾賭」到底啥意思?有啥道理?在我們國家不管是現代還是以前古代,在農村的民間就一直流傳著各種各樣的農村俗語和老話。而在這些無數的俗語老話當中,有著很多的俗話和老話描述著我產日常生活中的一些為人處世的原則。
  • 農村老話「哭嫁哭嫁,不哭生啞巴」是什麼意思?為何這樣說?
    農村老話「哭嫁哭嫁,不哭生啞巴」是什麼意思?真的是這樣嗎?文/農夫也瘋狂正所謂:十裡不同風,百裡不同俗。在廣大的農村地區,由於各地的文化差異,所以風俗習慣也是有所不同的。社會在進步,農村也在發展,在今日農村裡有好多的風俗習慣都逐漸消失在了歷史的長河裡了,很多的年輕人都是不太了解的,而一般只有一些農村的老人還記得了。在以前,農村裡如果有誰家的閨女出嫁了,那一般都是要哭著出門才行,不然會被認為不吉利的。在民間還有著「哭嫁哭嫁,不哭生啞巴」的老話。你知道這話說的是什麼意思嗎?為什麼會有這樣奇葩的婚俗呢?
  • 農村老話「豆腐下酒,不如餵狗」啥意思,有什麼道理?
    歡迎大家來到《三個老頭》欄目,如想了解更多的農村人和事,請點擊右上方藍色「關注」訂閱!今天要跟大家分享的話題是:農村老話「豆腐下酒,不如餵狗」啥意思,有什麼道理?在農村,豆腐是我們最常見的豆製品。豆腐也屬於我們國家的一道美食。
  • 農村老話:門前生瑞草,好事來若無,說的是什麼意思呢
    ,除了諸多的氣象俗語,更多的俗語都是我們日常之中最為多見的,那麼這一句俗語老話說的又是什麼意思呢?院前生瑞草,好事來若無,其實這是一句非常好理解的俗語老話,說的是什麼意思呢,其實也是對於一個家庭勤勞愛乾淨的一種描述,簡單的兩句話,就能把家庭主人的生活習性得以闡述,農村庭院自己家的大門口,都是收拾的利利索索乾乾淨淨的,開門大吉、出門見喜的寓意,都是對於開門這件事情美好的嚮往,而如果門前雜草叢生密布,不但是會影響美觀,對於家庭之中的好事也是來的跟沒有一樣,這樣說有道理嗎?
  • 農村老話:「豬來窮,狗來富,貓來帶孝布」,說的是什麼意思?
    農村老話歷史悠久,源遠流長,很多農村老話直到今天仍然被農民們所流傳,能流傳至今天的這些農村老話可以說是老一輩人經過長期實踐而得出來的寶貴經驗,值得後人學習與借鑑
  • 農村老話「前門不栽樹,後門不開窗」是什麼意思,為何這麼說?
    農村老話博大精深,有時候不能夠光看表面的意思,其實還多其它的說法。就比如說這句「前門不栽樹,後門不開窗」,光看意思肯定就是在屋前不能夠種樹,而後門不能夠開窗。不過為什麼要這麼做,可能不少人就想不出原因了。
  • 農村老話「親兄弟,明算帳」老祖宗的話啥意思,為啥老人這樣說?
    歡迎大家來到《三個老頭》欄目,如想了解更多的農村人和事,請點擊右上方藍色「關注」訂閱!今天要跟大家分享的話題是:農村老話「親兄弟,明算帳」老祖宗的話啥意思,為啥老人這樣說?在以前的社會中,計劃生育管制的沒有那麼嚴,所以,很多人家裡都有好幾個小孩。不管男孩女孩,都會生下來養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