其實這裡的「割罷麥,娘瞧乖」只是農村老話中的半句,全話是「麥稍黃,女瞧娘;割罷麥,娘瞧乖」。意思就是每年麥子發黃成熟的時候,出嫁的女兒一般都會拿著禮物去看一下自己的娘親,等到麥子收割完以後,娘家就會給女兒送夏衣,去看望女兒過的好不好。
為什麼割罷麥,娘一定要瞧自己的女兒呢?
其實這是中原農村地區麥收過後走親訪友的一種風俗禮節,俗稱「行麥禮」。過去由於農村生產力比較落後,幹農活基本都要靠手工,尤其收麥子時,割、碾、壓、曬、揚等等所有的步驟都是靠人力完成,想要把麥子收割回家至少需要半個月的時間,而在這半個月之內若是遇上陰雨天氣可就麻煩了,會把麥子泡的發黴腐爛。所以每年5月份家家戶戶都會爭分奪秒的收割小麥,不管小孩還是老人都會去田地裡幹活,沒有一個空閒的人,這正應了那句老話「麥收時節停一停,風吹雨打一場空」。
而閨女可是娘的貼心小棉襖,閨女出嫁以後娘親無時無刻不在牽掛,可是由於農忙時節是在騰不出時間去看望自己的女兒,所以一旦麥子收割完成、種完秋季農作物以後,娘親就會迫不及待的拿著夏衣去看看自己的女兒過的好不好,與女兒說說貼心話,述說這一年中的收穫、喜悅。
其實每個地方的風俗都不一樣,像在豫北農村麥收過後一般都是女兒去瞧娘的比較多,其實不管誰去看誰,都完美體現了中華民族遵老愛幼的傳統美德,是一種非常有意義的禮儀活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