歡迎大家閱覽《農大知事》欄目,本欄目會為廣大讀者朋友持續不斷地提供「三農」相關常識,歡迎關注!今天為大家分享的是:小麥又到穗黃時,農村說的「麥梢黃,女瞧娘」,你知道啥意思嗎?
時下,北方農村的小麥穗已經開始發黃,也就是快接近了成熟的季節,在農村流傳著「麥梢黃、女瞧娘」這樣一句老俗話,每當小麥長到發黃的時候,農村的父母就開始盼望著女兒走娘家了。那麼這麥梢黃和女兒走不走娘家,這其中有什麼關聯性嗎?你知道這是啥意思嗎?
01麥梢黃與女兒瞧娘有什麼關係
麥梢黃與不黃和女兒瞧不瞧娘,這兩者其實並沒有直接的關係,尤其是在如今農村這樣的生活條件下,這兩者就更沒有必然的聯繫了,只不過是因為農村延續了這樣的一個習慣,每到麥梢發黃,小麥快要成熟的季節,出嫁的女兒都要回趟娘家,看望一次父母。
02麥梢黃,女瞧娘的由來
麥稍黃,女瞧娘的說法在農村由來已久,這也是從過去延傳下來的一種習俗。過去由於農業生產缺乏現在科學性的管理,農作物的產量不高,再加上其他的一些原因,農民吃不飽飯的現象也經常發生。
麥梢發黃的時候,在農村也常常是「青黃不接」的時候,那時有不少農民家庭都有出現斷糧的現象,這個時候閨女擔心父母受餓,通常就會回娘家探望父母,生怕父母挨餓。
那時候由於物質匱乏,並沒有什麼好帶的禮品,在北方農村,走親戚能拿上一些饃饃就已經是很不錯了,這一規矩也就這樣被延續下來了。
03北方小麥收穫時,是農業生產中最重要農忙活動
小麥是北方農村主要的糧食作物之一,在過去由於產量低,農民日常生活中並不能常吃小麥麵粉,通常也只有逢年過節時才捨得吃白面饅頭,其他大多數時間都是吃雜糧麵粉,所以也非常看重小麥收穫季節,一般還把收穫小麥稱作「搶收」。
過去農村種地完全都是純人工作業,收穫小麥的方式通常是選擇用鐮刀割,用架子車拉到場地裡晾曬,然後用棍子敲打,或用牲畜拉石磙碾壓,這樣一場麥子收穫下來需要將近大半個月的時間,如果在小麥收穫的季節裡,遇到了下大雨等不良天氣,可能還會導致小麥黴變,所以被稱為「搶收」也就不足為怪了。
04小麥收穫親鄰互幫互助
正是由於小麥收穫時費工費時,在過去農村每到收麥季節,親戚鄰居通常都會一起作業,誰家的小麥先成熟了,就先收誰家的,如果在小麥碾壓時遇到了突降大雨等,人多手快,也能把場地裡的麥子快速收攏起來,避免被雨淋。
麥梢黃,女兒走娘家另一層面的意思,就是到娘家看看他家的麥子熟了沒有,如果是娘家人的麥子先成熟了,到時候閨女和女婿都要過來幫助收麥子,這也是過去北方農村的一個規矩。也印證了農村另一句俗話「一個女婿半個兒」,過去娘家只要有農活,女婿和女兒都要過去幫忙的。
不過時代不同了,現在農村無論是麥梢黃與不黃,生活中也不可能會有斷糧的事情發生了。更何況現在農業生產也都是機械化了,收穫小麥使用收割機一會兒的功夫,也就把一家幾畝地的小麥收穫完畢了,更不需要女兒女婿幫忙了。
但是「麥梢黃,女瞧娘」這樣一個農村習俗至今也就被延續下來了,雖然農村生活富裕了,不缺吃不缺喝的,農業生產基本都是機械化作業了,但為了親人感情的溝通,無論是不是麥梢黃的季節,女兒也要經常回娘家去看望一下父母,也是對父母關愛的表達。
更多關於三農的文章,請點上面的「關注」二字。您的每一次轉發與收藏都是對作者最大的支持,您有什麼疑問,請在評論區留言,本欄目會盡力幫您解答,謝謝!(文中圖片來源於網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