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津成為最受教培機構歡迎地區!面對激烈角逐,機構憑何搶佔先機

2020-09-02 聚能教育集團

對於教培市場而言,如果北上廣是先行者,那麼天津就是後來居上的領跑者!

根據統計數據顯示,在全國18個城市教培機構合規難易度報告中,天津是最受教培機構歡迎的地區。

數據來源院校橋《2019年度全國18城市教培機構合規難易度報告》

在統計的18個城市中,2019年度新成立的合規培訓機構共13784家,天津新增數量最多,共2970家。比第2名成都和第3名寧波的數量加起來都多,增量上是一騎絕塵。

天津之所以這麼受歡迎,是因為天津教培市場的大環境相對寬鬆許多,接下來小編帶你具體看一下:

一方面,天津市教委2018年5月新發布的培訓機構設置標準,相比其他城市而言門檻要低很多。新標準將2014年發布的設置標準從15條精簡到8條,要求也明顯降低。

另一方面,在教育培訓行業監管整改全面收緊的情況下,天津的政策相對低門檻。

這對於在天津開辦教培機構是非常有利的。

天津教培市場的發展機會吸引著眾多教育機構來此布局,這也使得機構間的競爭日趨白熱化。

想要在激烈角逐中脫穎而出,要先解決教學質量、服務、運營等問題,這樣才能更快佔有市場,獲得新生!

1、教學質量

從2007年開始,國務院開始進行深化教學改革全面提高教學質量,稱之為「質量工程」,提到:人才培養是學校的根本任務,質量是學校的生命線,教學是學校的中心工作。

所以,教學質量是各類學校的生存之本。

教學質量可以說是教育培訓機構品牌與發展的核心實力。通過教學質量帶來的品牌口碑,是培訓機構做多少市場營銷活動也換不到的核心實力。

在競爭與機會並存的市場中,要在競爭中生存並發展壯大,立於不敗之地,就要在教學、產品上發力!

聚能教育一直致力於幫助教育機構打造核心競爭力,不斷升級課程體系、系統化的師資培訓。

聚能教育在教學產品及教學工具等方面不斷創新,推出趣味電路課、少年國士堂等一系列新課程,還自主研發學科學能測評系統、聚能智慧教學雲平臺、慧選科系統等輔助教學。

近年來,更是打造了「雙師課堂」,突破教育空間局限,為線上線下融合發展奠定了基礎。

聚能教育希望能夠發揮自身資源和力量,豐富B端合作夥伴的服務內容。因為只有精細打磨教學產品,才能助力機構走得長遠!

2、服務

好的教育培訓機構,注重教學、精益求精當然是必須的,但用心服務也是需要特別注重的。

教培行業產品同質化日趨嚴重,教學模式可以複製,課程體系可以複製,唯有好的服務是無法複製的,它是教育機構課程同質化後需要比拼的一項軟實力。

很多時候導致生源流失的就是服務,好的服務會影響招生渠道,甚至會關係到市場競爭力的提升。

人的行為,始於思想。要做好服務,提高服務質量,首先必須從思想上樹立服務的意識。

服務體系是改善客戶體驗的關鍵,是企業需要重點提升的功課。因此,聚能教育提出「聚能五星服務」戰略。主要集中在企業及校區環境、標準化工作流程、師資力量、學生成績以及售後服務五大方面。

讓學生、家長、合作夥伴,無論是對企業品牌,還是對校區都能有星級服務體驗。目前,各項標準已經落實,且反應良好。

教學與服務相輔相成,是培訓機構生存發展的雙重保障,是生存和發展的源動力,教培行業從業者必須始終牢記這一點。

3、運營

教學和服務是教培機構的源動力,運營則是放大器。

教學有「好」和「更好」的區別,而運營則是「好」跟「壞」的區別,所以運營對於機構而言非常重要。

聚能教育根據自身多年的運營經驗,制定了一套科學化、標準化,並具有可操作性的運營服務體系,為校區賦能。

使合作的教培機構能專注擴大事業規模,佔有市場先機!


數據來源院校橋《2019年度全國18城市教培機構合規難易度報告》

相關焦點

  • 作為教培機構,想要成本減半生源翻倍?
    一場疫情讓很多教育/培訓機構變得不知所措,作為校長的您,是否也有以下苦惱問題?2、有功能的產品,如何成為品牌?3、什麼是教育行業的產品?招生這兩個字,仿佛是教培機構永恆的G點。只要說到各種招生策劃、引流策略,各位校長,特別是銷售型的校長,一個個躍躍欲試的準備下載各類文檔模板在自己的電腦裡,然後就依葫蘆畫瓢的執行了。
  • 教培機構如何搶佔秋招市場,三招讓你的招生爆發式增長
    步入新的學期,家長勢必要考慮孩子能否跟上班級進度,學習成績是否能提升……這些顧慮勢必會激發其補習需求,這對教培行業來說無疑是一個好的開端!今年由於受疫情影響,不少機構被迫錯過了暑期招生的黃金期,招生業績慘澹,面對已經到來的秋招,都想搶先佔領市場,其競爭激烈程度可想而知!
  • 教培行業線下複課已進入新局面,建議80%校長另闢蹊徑贏先機
    2020上半年,全國線下教培行業機構註銷企業數量為18885家!這其中最為緊急、迫切和致命的是疫情常態化下,帶來的家長信任危機,這讓許多教培校長認識到一定要做出改變,否則將大機率被時代所拋棄!最近有好多的教培校長很煩心,跟奇碼星球說:「今年的暑假競爭太激烈了!本來暑假的時間就不長,招生不理想,現在線上又一直在搶學員,如果不是之前做好了線上準備,那就要「顆粒無收」了!」現在暑假已經接近尾聲了!
  • 同類機構競爭激烈?做到4點讓你脫穎而出
    機構開學好長一段時間了,有些校長卻感覺心有餘而力不足。今年雖然很多機構倒閉,但也新註冊了很多,競爭十分激烈。很多機構都面臨市場競爭越來越激烈,不知怎麼從中脫穎而出的難題。其實,現在機構最應該做的是,把原有的粗放經營升級到精細化運營,一定能夠搶佔一部分生源。具體怎麼做?我給各位校長3點建議。
  • 後疫情時代,怎樣讓你的教培機構起死回生?
    疫情在國內暫告一段落,校長們咬牙苦等的暑假班、秋季班招生,成為了最後的「救命稻草」,全國90%以上教培機構都是中小型,家長在經歷疫情後選擇課程更加謹慎。多位校長稱:今年疫情後被動開展在線上課,「但教學轉至線上完全不同於公司轉型線上,兩者差別很大」,技術障礙是目前轉型的最大困難。
  • 乘風破浪,拒絕瞎忙,成為「會拼」的教培機構
    隨著疫情的控制,線下機構終於開始回暖,在挨過寒冬後,教培機構慢慢開始復甦,但也有不少機構在寒冬中「夭折」,看著其他機構逐漸回到正軌,自己的機構卻遲遲找不到方向。其中的原因在哪呢?疫情中線上教育崛起,讓我們看到了教育人不放棄、勇創新的態度,在如此艱難的環境下,猿輔導機構依然獲得融資,雖然教培機構的大環境如此困難,但教培人從未放棄。別人能做到的,我為什麼這麼難呢?
  • 日均百家培訓機構註銷 下沉市場教培機構如何度過「洗牌期」?
    疫情和二次疫情衝擊著線下教培從業者的神經,翹首企盼的暑期補課潮,也沒有給線下教培機構帶來多少曙光。據經濟觀察報報導,從今年2月1日至6月16日,全國線下培訓機構註銷企業數量為18885家,也就是說每天有近百家培訓機構註銷。
  • 2020年教培行業救命稻草:80%機構都需做到一件事
    整個教培行業經歷了短暫暑假造血後,現在迎來了結構轉型陣痛期!隨著近年來教育主管部門,對教培機構的規範約束日漸從嚴,加之疫情之下的市場需求趨向線上,校外教培機構與校內教育都出現了巨大的變革!二者開始形成優勢補充!甚至於出現了一些教培機構利用先進技術成為公立學校顧問的現象,這無疑再說一件事,教育走向了十字路口,尤其是教培行業!
  • 教培機構的燒錢時代已過
    一是,當低價試聽課成為教培機構獲客轉化的標配時,暑期投放已經不是簡單的燒錢大戰,他們都在根據自身的用戶及數據模型,探索適合自己的獲客途徑; 二是,與虧錢推出低價體驗課相比,頭部教育公司更傾向把錢花在品牌及產品
  • 2020年下半年,什麼樣的教培機構校長,才能引領機構破局?
    2020年,疫情重傷了很多行業,其中教培行業影響最為深遠!因為這次疫情,從底層打破了傳統授課方式,讓脫離課堂成為了現實!再加上現在教培行業的試錯成本持續升高,這個行業,沒有搞清楚如何做的情況下,繼續不斷投入就是自掘墳墓了!
  • 教培機構「淡季來了」,如何破解現金流?
    教培機構「淡季來了」,如何破解現金流?疫情和二次疫情衝擊著線下教培從業者的神經,翹首企盼的暑期補課潮,也沒有給線下教培機構帶來多少曙光。據媒體報導,從今年2月1日至6月16日,全國線下培訓機構註銷企業數量為18885家,也就是說每天有近百家培訓機構註銷。在疫情逐漸平穩之後,面對全國性機構(如新東方、好未來等)和在線教育企業搶佔生源,線下教培機構該如何突圍?
  • 線下教培機構迎「寒冬」,疫情下教培機構應抓住挑戰和機遇
    我是吳老師,專注初高中數學教育,如果你有數學方面的需求,歡迎你關注我或下方評論區留言,我將第一時間回覆你,我們一起探討學習。今年,由於受到疫情的影響,各行各業都受到不同程度的衝擊,線下教育培訓機構也迎來自2018年整改以來的最大寒流。
  • 疫情衝擊下的教培機構如何突圍?且聽河南省藝術培訓協會怎麼說!
    圖片源自網絡隨疫情逐漸趨於穩定,面對全國性連鎖機構和在線教育平臺爭相搶佔生源並佔領市場,用戶群體也有明顯向線上遷移的態勢,那麼下沉市場的線下教培機構該如何突圍呢?線下教育正在經歷「最黑暗的時刻」隨著疫情逐漸平穩,全國各地線下機構六月開始陸續恢復教學活動。如今已經過去了兩個月,看似已經回歸常態,但實際上它們還沒有完全走出「黑暗時刻」。
  • 爭議教培機構資金監管
    12月17日,鹽湖區教科局民管中心工作人員告訴經濟觀察報記者,轄區內的教培雲項目目前尚處於教培機構錄入信息和開立帳戶階段,準備工作完成後,學生家長就可以將培訓費或者學費繳交到機構在教培雲上開設的帳戶裡,按照政策規定,培訓機構一次性最多只能收取3個月的費用,因此教培雲帳戶收到的錢會分三次、每月一次自動劃撥給培訓機構用於日常經營支出,如果培訓機構遇到特殊情況想要額外多支取教培雲帳戶裡的錢
  • 教培機構市場基本功—異業合作
    隨著市場競爭越來越激烈,家長對於各種常規地推防備心越來越高,對於各種活動越來越麻木。經常出現你派你的市場出去收單,回單越來越少,有效率也越來越低,策劃好的各種活動,發了各種經費,發現竟然沒有潛在客戶過來,很尷尬。
  • 線下教培機構的旺季將在九月回歸
    這個問題早在今年四月份時,就被全教培行業熱議過。然而,疫情之下,行業百態,2020這大半年來行進至此,已然發生過太多意料之外的事情。「報復性消費」是否會來到這個問題,也從一開始的激烈討論,最終被現實消磨了聲音。
  • 教培下沉市場潛力巨大,然而機構該怎樣乘風破浪?
    2000名,假期能衝到8000名,變化是因為機構會在假期租大巴車去鄉鎮上接學生;在河北滄州,一家教培機構輔導中小學生英語,兩小時才收16塊錢;在河南許昌,一家教培機構僱了一個外教,每周開車拉著外教在七八個校區輾轉授課……這就是三四五線城市的教培現狀。
  • 在線英語賽道競爭激烈,創客匠人助力教育機構搶佔市場份額!
    現如今,英語能力已成為一種必備技能,無論是工作、讀研深造、出國留學都要用到它。
  • 教培市場回熱,如何通過優化流程搶佔先機?
    隨著學校全面開學,教培市場慢慢復甦。在線上、線下教育機構的雙線絞殺下,企業如何搶佔先機?作為典型的當代服務業,教培企業業務流程複雜,提供的課程服務多變,還需要協調講師、學員與企業員工等主體間關係,內部流程管理面臨的挑戰十分艱巨。
  • 經歷寒冬,傳統教培機構如何持續自救?
    2020疫情「黑天鵝」打亂了整個教育行業,近半年來,全國線下培訓機構註銷企業數量為18885家,每天有近百家的培訓機構註銷,學員退費、員工工資、房租…每一項支出都足以成為壓倒駱駝的最後一根稻草。經歷長達半年的行業寒冬,傳統教培機構如何持續自救?為了解決現金流的壓力,教培機構選擇減輕壓力的策略也是多樣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