給嬰幼兒做英語啟蒙,是已經流行了快20年的早期教育的風潮活動了。早在3歲之前,用心的父母就在探尋更好的英語啟蒙的途徑。
那麼英語啟蒙如何來做呢?
早期英語啟蒙常見的幾大誤區
1. 我英語不好,不敢開口和孩子說英語
真相是:對於語言學習,孩子最需要的是反覆的輸入。如果家長不開口,孩子是沒有機會獲得語言輸入,進而限制了期待孩子吸收、理解和表達的程度。
需要您做的是:按自己的實際能力,多多和孩子說英語。哪怕只是簡單的banana、apple、或者we are friends,都是給予了孩子參考和模仿英語發音及表達的最佳最自然的機會。同時,您的自信也會感染到孩子,使得TA以後"不懼開口"。
乾貨總結:成人的自信態度是給予嬰幼兒學習和模仿的自信和興趣的關鍵因素。
2. 我發音不標準,怕耽誤了孩子的英文口音
真相是:孩子的語言學習,是社會化活動,是和社會廣泛交往中才逐漸定型的。您的發音不必完美,可以試著相信"先有再好"的原則。 哪怕您給到的是l, r部分的江浙口音的輔音發音,孩子也會在和其他人,比如早教老師、幼兒園老師、外教的互動中,自然的區分和糾正到更標準的發音的。
需要您做的是:撕下貼給自己的"發音不標準"的標籤,自然的說就好。孩子最需要的,是態度。
3. 英文為素材的動畫片、早教節目等就可以補充家長的角色給孩子最好的英語啟蒙了
真相是:語言的內化習得,是要以使用為最終目標的。英語內容的音視頻節目,無論是歌謠、故事、還是動畫情境,的確可以讓孩子磨耳朵、讓孩子跟著模仿念唱發音和理解詞義語意,但音視頻材料無法和幼兒產生互動,無法讓幼兒多元的自然使用。而家長才是那個可以在多元場景裡,和孩子用英語互動的人。比如,《Old MacDonald Had A Far》一歌,孩子的確可以在音視頻材料中,理解duck、理解cow、唱出 e-i-e-i-o,但比起郊遊看到鴨子時,您對孩子自然而然的唱出duck quack quack here,要顯得黯然很多。您在郊遊時唱出的duck quack場景、e-i-e-i-o,配合著郊野中鴨子的鮮活和生動,才會讓英文如同母語表達一樣,浸潤到孩子的心靈裡。當然,除了郊遊時您有機會唱起duck和e-i-e-i-o,在給孩子洗澡時,浴缸裡的洗澡鴨,也很歡迎您營造同樣的歌唱場景。
需要您做的是:哪怕已有了英文內容的早教素材,也要親自和孩子說說唱唱,蹦蹦跳跳。
4. 著急糾正孩子發音
真相是:孩子發音的清晰程度,是伴隨著喉口精細肌肉的成熟度來的。2歲多的幼兒把f、v這些輔音混為一談時,您大可不必焦慮糾正,最怕傷到的是孩子的自信,那是得不償失的。
需要您做的是:您允許孩子按他現有的能力發音即可,您發正確的音回應孩子就好啦。想必很多家長都看過一個視頻,外國2歲的寶寶把frog發成f?ck,把fire-truck發音成firef?ck,您就懂啦。哪怕是英文母語國家的寶寶,都需要經歷這一成長過程呢。
分享完了誤區之後,我們再聊一聊,如何更高品質的和孩子一起沉浸在英文童謠裡。
1. 找到一首萬能歌曲,幹什麼就唱什麼。
比如,用《Here We Go 'round The Mulberry Bush》的調調,歌詞換成" this is the way we ---"去唱,洗手時就唱,"this is the way we wash our hands, wash our hands, wash our hands. This is the way we wash our hands, busy little hands." 收拾玩具時就唱,"this is the way we clean our space, clean our space, clean our space. This is the way we clean our space, busy little hands."
2. 結合孩子的興趣,積累一些孩子喜歡的題材的歌曲。
比如,孩子都喜歡動物,那您首先要掌握的歌曲庫裡,一定可以有《Old MacDonald Had A Farm》, 《Mary Has A Little Lamb》。比如,孩子都喜歡吃好的,那您可以學習一下《Pat-A-Cake》的小朗詩。
3. 唱歌的時候配合上動作,和孩子一起演繹出歌曲大意,更能讓孩子產生理解和掌控,也避免了翻譯講解,而是自然的和孩子一起沉浸於純英文的片刻裡。
比如,唱《Old MacDonald Had A Farm》時,用手在頭頂作出牛角、用手在身側做出鴨子煽動翅膀的動作等。而在e-i-e-i-o處,可以用手拍出節奏"大大大大大"。其餘歌曲部分,自然和著拍子搖擺身體就好了。做到這樣,您已經和專業的早教老師有的一拼啦!
關於今天的話題,和您分享到這裡,要想掌握更多英文童謠,歡迎來搖籃兔早教課堂上,一起解鎖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