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觀察者網 綜合報導】據日本《產經新聞》7月30日報導,日本海上自衛隊「平成27年度計劃艦」(27DDG)當天下午在日本橫濱下水,並被正式命名為「摩耶」(まや)號。這是日本建造過的噸位最大的宙斯盾驅逐艦。時隔12年,日本終於又下水了一艘宙斯盾驅逐艦。
產經新聞報導截圖:新驅逐艦被命名為「摩耶」
當天下午,日本防衛省在JMU磯子造船廠進行了簡短的下水儀式,由日本海上自衛隊橫須賀地方總監渡邊剛次郎海將(中將)主持,防衛大臣小野寺五典和海自參謀長村川豐海將(上將)出席。小野寺五典親自宣布將該艦命名為「摩耶」,等於也同時宣布了日本新型宙斯盾驅逐艦將被稱為「摩耶」級。
這一命名延續了日本海上自衛隊神盾艦自「金剛」以來使用山名(舊海軍巡洋艦級別)進行命名的傳統。
下水儀式後在拖船幫助下出港的「摩耶」號
「摩耶」級驅逐艦,或者按照此前的說法,「8200噸級護衛艦」,是作為「愛宕」級的發展型而進行立項研製宙斯盾驅逐艦。8200噸指的是該艦的標準排水量,滿載排水量應在10250噸左右。而「愛宕」級的標準排水量是7750噸,滿載排水量是10000噸左右。
根據在社交媒體上流傳的圖片,自衛隊在下水儀式的流程單上也公開了該艦的其他一些數據:
長170米,寬21米,型深12米,標準吃水6.2米。採用雙軸推進,軸馬力69000。最高速約為30節。裝備一門127毫米艦炮和兩門20毫米多管近防炮。至於垂髮數量應當與「愛宕」級一致,為96坑。
社交媒體上流傳的「摩耶」下水儀式流程及部分數據
「摩耶」的動力系統採用了由「朝日」級通用驅逐艦發展而來的COGLAG(複合燃氣輪機電力推進系統)。在低速航行時以燃氣輪機帶動發電機發電,再以電力驅動馬達推進,而高速時則用燃氣輪機帶動減速齒輪直接驅動推進軸。類似於混合動力汽車。
日本的上一艘宙斯盾艦「足柄」號是2006年8月下水的,距今已經過去了12年。「摩耶」號以及預計於明年下水的同級艦(28DDG)將替代日本海上自衛隊現役最老舊的兩艘防空驅逐艦「旗風」和「島風」,對海自的艦艇更新來說意義重大。
下水前從船塢外觀察的「摩耶」號
和前輩「金剛」級和「愛宕」級一樣,「摩耶」號也是強調海基反導作戰的宙斯盾戰艦。提出「摩耶」建造預算的2015年,朝鮮進行了多次的彈道飛彈試射。然而在「摩耶」建成的時候,朝鮮半島局勢已經大為緩和。這艘戰艦日後將扮演怎樣的角色,前景微妙。
至於有國內媒體此前聲稱該艦「讓055過時」,觀察者網軍事評論員能表示,「摩耶」是高度強調防空反導的專用艦。而055在防空之外,還要肩負相當大的反艦和攻擊職能,「摩耶」替代不了055的作用,更遑論讓其「過時」。
本文系觀察者網獨家稿件,未經授權,不得轉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