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報記者 牛琪
9月9日,新疆生產建設兵團第二師鐵門關市慶祝教師節座談會上,一位優秀教師代表的發言引發全場的熱烈掌聲。她就是朱立娜,來自我市育德中學的援疆女教師。
2018年8月,擔任育德中學教研處副主任的朱立娜主動報名,參加了教育部組織的為期三年的《萬名援疆教師工作計劃》,遠赴新疆生產建設兵團第二師華山中學任教。在華山中學,她堅守「不敷衍,不作弊」的育德校訓,歷經了600多個日日夜夜的辛勤耕耘和兩場中考衝刺的鏖戰,收穫了滿滿的的師生情、同事情、戰友情。
今年年初,朱立娜因工作需要放棄了返保跟家人團聚的機會。面對來勢洶洶的疫情,她志願加入了華山中學防疫黨員志願服務隊。那時恰逢年關,學校師生都宅在家中自我隔離,朱立娜卻和志願者們一起開展入戶排查、檢查消毒。春節剛過,為了備戰中考,朱立娜和九年級的同事們立即展開網上教學。晚上備課,反饋總結;白天除了授課,還要參加志願服務活動。雖是冬月,可朱立娜卻常常忙得汗流浹背。回憶起那段時光,朱立娜總結說:「雖然工作辛苦,但使命光榮。我必須用行動為祖國邊疆的穩定和發展做貢獻。」
其實,剛剛來到華山中學時,朱立娜被安排在了七年級任教。為了迅速進入工作狀態,她認真分析學情,精心備課,課堂上充分發揮學生的主體地位,學生對她的歷史課興趣高漲。兩個月後,因教學工作需要,朱立娜被調至九年級。為了更好地為畢業班服務,她主動與經驗豐富的老教師溝通教研,準確把握當地的中考方向。她注重培養學生的歷史思維和史料論證能力,抓住課上課下契機,幫助學生樹立責任意識,培養他們的愛黨愛國情懷。
2019年8月,朱立娜接手的九年級(4)班,是學校採取分層教學後新組建的「潛能班」。所謂「潛能」,其實就是貪玩、自律性差的代名詞。為了調動學生主動學習的積極性,朱立娜深入到學生中間,跟他們交朋友,同時採用班級民主管理模式,讓每個孩子都成為班級的主人。她深知,陪伴是最深情的告白。每天晨讀,她在教室裡靜靜等候;晚上12點,她才拖著疲憊的身體回到宿舍。漸漸地,這些頑皮的孩子變了,課堂上回答問題的開始多了。功夫不負有心人,入學後的首次月考,(4班)七個學科的成績在同類型班級中取得了4個第一。
一根蠟燭的光有限,千萬根蠟燭能點亮一片天空。朱立娜謹記援疆教師的「傳、幫、帶」任務,先後承擔了校內和二師教育系統公開課、中考複習示範課20餘節,還多次指導青年教師參加公開課、說課和演講比賽。今年8月15日,作為華山中學九年級文科教育教學委員和歷史備課組長,朱立娜代表學校在「兵團邱成國名校長工作室」做《依託團隊因材施教 激發潛能助力成長》學科教學匯報,聽眾輻射全疆內外,多達6000餘人。
「援疆是一項使命,更是一份擔當。我願成為這片綠洲上的一株沙棗花,默默付出鑄芳華,以更加出色的業績走好這段援疆路,做一名民族復興的建設者。」朱立娜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