英語思維的養成(一)
英語思維這個詞聽起來有點玄,但簡單來說,就是我們說英文的時候,思路跟外國人一樣,他們說什麼,我們也說什麼。
說起來容易做起來難,那我們要怎樣養成英語思維呢?
先來做下這個練習
場景:大家準備玩桌遊,你朋友問你:你想選什麼顏色?
請翻譯:你想選什麼顏色?
50多名同學,他們給出的答案主要有有以下三個:
What color do you want?
What color would you prefer?
What color would you like to choose/pick?
似乎都沒有什麼問題,那麼我們再來看看劇中Sheldon是怎麼說的
「What color would you like to be? 你想選什麼顏色」
這個說法非常地道,也很常用,但是為什麼很少有同學會呢?
講解:
中文中的動詞,有時候不能直接替換成英文中同一個動詞,比如這裡動詞並沒用中文說的choose
2. 單純靠翻譯,推導不出要用be這個動詞。所以我們需要:
a. 直接從英文表達入手,多積累地道用法。
b. 記一個表達,記它的使用,以便下次能用出來,而不是只記它的中文意思。
3. choose,pick也可以用,但要注意時態,一般口語中說: What color are you choosing/picking?
同學們的問題
1. 有同學們:如何理解be在這裡的意思?
答:其實並不需要太多理解,簡單的口語表達,只要記住這種情況下的使用方法即可。太多的分析反而浪費時間,沒有必要。
比如:英語中穿和戴都用wear
wear a jacket 穿一件夾克
wear a hat 戴一頂帽子
需要理解分析嗎?其實並不需要,只要知道使用方法即可。
2. 有同學說:在美劇中有見過這類表達,就是記不住腫麼辦?
答: 記住的只能是看到的一部分,不可能看見什麼記住什麼。想要記住更多,就需要更多的輸入和積累。另外,用正確的心態看待英語學習,也會少一點挫敗感,多一點前進的方向感和信心。
第二題: 別人問你想選什麼顏色
請翻譯:我什麼顏色都行。
同學們的部分錯誤答案:
Anyone is ok.
Anyone is good for me.
I could be any one.
問題出在哪裡呢?請看下邊的講解
anyone是個不定代詞,表示「任何一個人」,用在這裡顯然是不適合的
Anything is ok. 是正確的表達。
那麼Anything is good for me.是正確的嗎?也不是。
這裡要注意good for me和good with me的區別
a. good for me是「某事對我好」
比如:Drinking water is good for me.喝水對我好
b. good with me是「我覺得某事好」
比如:Anything is good with me. 我什麼都行。
3. 來做一個練習,服務生問你喝茶還是喝水,
請翻譯:我喝茶好了.
Tea’s fine/good/ok with me.
4. I could be anyone.顯然也是錯的
總結:
這麼簡單的問題卻有一堆同學答錯,原因有二:
基本功的缺失,不多解釋了
2. 口語簡單表達的缺失:
很多同學完全沒接觸過這一塊的知識,但是卻覺得日常口語表達「簡單」。但是再簡單的東西也要學過,熟練之後才叫「會」。所以下次學習別再嫌棄這些東西「簡單」了,趕快惡補吧。
第三題:
請翻譯:藍色混合黃色是綠色。
Blue and yellow make green.
不會答的同學給出的答案就形態各異了:
Blue with green are yellow.
Blue plus yellow is green.
Blue and yellow are green.
Blue mix with yellow will be green.
講解:
1. 如果我們不會用地道說法,也可用描述性的語言來說這件事,
比如:If you mix blue and yellow,you'll get green.
2.下面三個用法都是非常錯誤的哦,完全的中式英語。
a. Blue with green are yellow.
b. Blue plus yellow is green.
c. Blue and yellow are green.
這都是同學們「發明創造」出來的,但是有沒有點眼熟?也許你也犯過一樣的錯誤。
總結:
口語表達的階段
中級—有不錯的語言能力,但很多地道表達不會用,需要用描述的方法說明一件事
高級—口語積累豐富,可以進行精準表達
2. 想要具備英語思維,必須有足夠的口語積累,能夠進行精準表達
以Blue and yellow make green. 為例,很多同學掌握了,就可以進行精準表達。
所以其實「英語思維」,很多時候並不是說你的思維變成了什麼樣,而只是很多表達你「會」而已。
3. 別輕視簡單表達
再簡單的東西,不會用一樣坑爹。簡單的就是基礎,基礎打不好,上層建築也蓋不好。
4. 中英很多時候不能直譯
光記單詞,然後中翻英,只能推導出中式英語。
5. 多從環境中學表達
記住一個表達的使用環境,下次遇到環境,直接使用,能保證使用準確性。
英語思維的養成(二)
一個外賣引發的思考
想像這個場景,你知道你室友中午回來,所以叫了外賣。他回來的時候,你對他說:我叫了外賣。「我叫了外賣」怎麼翻譯?
1. 首先有些同學給出了錯誤答案
We called out for louch.
We asked a take-out for lunch.
這裡邊動詞完全用錯,處於中翻英狀態,用詞基本靠猜,其實點餐應該用order
2. 也有同學給出了不錯的答案
We ordered take out for lunch.
這個答案接近完美,但是...
3. 外賣這個詞應該是takeout,看看跟上邊有何不同?
對了,正確的是寫成一個詞takeout或者take-out
4.還要注意takeout是不可數名詞,前邊冠詞要小心
正確:We ordered (some)takeout for lunch.
錯誤:We ordered a takeout for liunch.
5.有同學給出了這個句子: We had takeaway food for lunch.對不對呢?
錯誤:這裡不用加food,takeout就表示外賣(食品)了哦
另外:takeaway是英式英語
正確:We had takeout/takeaway for lunch.
6. 這時又有同學問:我能打包嗎?要怎麼說?這個問題要分兩種情況
A.第一種,吃飯前點餐,無論是打電話還是現場都可以說
Can I order some takeout?
或者
I want to order something to go.
B. 第二種,吃完飯想打包
Can I get this to go?
Can I have it to go?
Can I get a doggy bag?
7. 這時有個同學說:對了,我在英國的時候,一進門,服務員就說
Sit in or take away?在這吃還是打包?
在美國:For here or to go?
8.好了,再回到開始的問題上,我午餐叫了外賣:We ordered takeout for lunch.這個答案已經很好。但是劇中Sheldon是怎麼說的呢?
Sheldon: Good news. We ordered lunch.
We ordered lunch.竟然這麼簡單!
9. 有同學問:沒用takeout,沒體現出」外賣「呀!但其實這個語境,加上order,就已經充分體現了「外賣」的意思了。
總結:
想把英語學好,需要:
1. 多做正向積累,比如點餐,你至少英國知道用order這個詞
2. 紮實基礎知識很重要,知道用什麼詞之後,離說好寫好一個完整的句子,還有不短一段路要走。
3. 多學外國人的精煉表達,聽起來是個「笨」辦法,但是有足夠的口語積累,是形成英語思維的基礎。
英語思維的養成(三)
「你說的算,你來決定」英文怎麼說?
大家給出不少答案:
You're in charge.
It's up to you.
As you wish.
It's your call.
You're the boss.
這些說法都是對的,也都能表示「你說的算」,但是它們之間的使用場景是有區別的。
能夠分辨這些表達的使用區別,才算是朝「英語思維」又邁進了一步。
我們來看看這幾個使用場景:
場景一:周末要開派對,Jack組織,所以我們對別人說,Jack說的算。
Jack's organizing the party. He's in charge.就很好。
You're in charge的使用場景,表示一個人對某事有決定權。
場景二:你跟女朋友去看電影,她非要看《金剛狼》,你說:你說的算!
It's up to you.As you wish.或者You're the boss.都很合適。
他們都是和在別人提出要求時,我們表示同意。
場景三:你朋友在考慮辭不辭職,聊了一會,你跟他說:你說的算。
這時It's your call.就最合適。
It's your call.的使用場景更多是,這件事對對方的影響更大。比如別人要選專業,決定要不要分手,最後決定這件事的,應該是他們。
場景四:晚上吃飯,你朋友非要吃火鍋,雖然你不愛去,但也只得屈從
As you wish.還可以表達一種不情願的同意。
還有更多場景可以舉例,但是真正精細區分,就要靠大家不斷累積和加深理解。
總結:
1. 這些表達雖然有時中文翻譯一樣,但英文表達的使用場景是有區別的。
2. 雖然隨便亂用外國人可能也理解,但是英語水平提高的標誌,就是精準表達。
3. 想真正分清楚這些英文表達的用法,需要在環境中不斷見到和使用,真正理解力,才能用起來得心應手。
4. 這一切需要時間,所以積累的時候不要著急。
「這遊戲隨便就能玩8小時」,要怎麼翻譯?
以下是同學們給出的一些錯誤答案
The game can paly for 8 hours.
This game can be played for 8 hours before you realized that.
This game is easy spends 8 hours.
The game itself can be played for at least 8 hours.
那么正確的怎麼寫?
首先你需要知道句式:
...can easily take XX time. 表示:某事很容易就能花XX時間。
有個同學寫了比較接近的答案
This game can easily take 8 hours to paly. 但這個答案還是有問題。
中翻英不必一一對應,雖然原句有「玩」,在英語卻不一定用paly來體現
所以正確答案,我們來看看Sheldon是怎麼說的
This game can easily take 8 hours.
交流過程中,我們還發現一個問題:很多同學不了解cost,spend和take的基本用法
基本功不紮實,是英語水平不夠的重要原因,接下來給大家講講他們的區別。
1. cost 主要指:某物花了多少錢
This game cost me $20. 這遊戲花了我20美金。
cost 還指:損失
This stupid game cost me 8 hours。 這破遊戲浪費了我8小時。
2.take 主要指:某事花多少時間
This game can easily take 8hours.這遊戲隨便就能玩8小時。
It takes someone XX thime to do...這個句式很常用
It takes me 20 minutes to walk to work.
3.spend指:在...上花費時間
I spent 8 hours on this game這遊戲我玩了8小時。
Spend也指:在...花錢
I spent $50 on this stupid game. 這破遊戲花了我50美金。
總結:
很多地道英文表達,句式,需要我們直接從英文入手學,會簡單很多。要形成「英語思維」,必須先摒棄「翻譯思維」。
基本功很重要,很重要。
沒有積累和基礎,「英語思維」無從談起。
英語思維的養成(四)
「我擔心明天的考試。」這句話英文怎麼說?
很多同學都答得不錯:I'm worried about tomrrow's exam.
"我擔心明天考試過不了。「英文又要怎麼說呢?
正確答案是:I'm worried about failing tomorrow's exam.
寫這句話時,同學們出現的問題就比較多了,我們來仔細分析一下。
錯誤1:I'm afraid that I can't pass tomorrow's exam.
乍看起來沒有問題,但是我們要知道I'm worried 和 I'm afraid的意思區別:
a. I'm worried about failing tomorrow's exam.僅僅是擔心明天過不了
b. I'm afraid that I can't pass tomorrow's exam. 我覺得明天應該過不了考試了。
因為I'm afraid...表示我應該沒法做某事了,比如:
I’m afraid that i can't help you. 我應該沒法幫你了。
錯誤2:I'm worried about that i can't pass tomorrow's exam.
注意:worry about 這種介詞短語,後邊要加名詞或動名詞,不能直接跟從句。
想加從句要用這個句式;I'm worried that...
正確:I'm worried about failing the tomorrow's exam.
錯誤3:I’m worried about failing the tomorrow's exam.
the tomorrow's exam 不需要加the, tomorrow's exam 已經能清晰指代了
正確:tomorrom's test,today's meeting, next week's schedule前邊都不需要加the
總結:
1. 一個動詞你會不會用,不是知道它的中文意思就行
2. 基本功很重要,即使英語水平高的同學也可能存在很多基本功問題
「也許你得做點更有效率的事情」英文怎麼說呢?
下面是同學們寫的三個句子,你覺得哪個是對的?
Maybe you need to do something more productive.
Maybe you need to do something more effcient.
Maybe you need to do something more effective.
如果你心中有疑惑,就跟我們一起來看看三個詞的區別吧:
Productive 和 efficient意思上容易混淆:
1. Productive可以翻譯成:有效率的是因為多產,單位時間幹了很多事,而有效率
I had a productive day.我今天真有效率/我今天做了很多事情。
2.Efficient 可以翻譯成:有效率的
但是因為省錢,省時或省力而由效率,跟productive用法不一樣哦
He uses his time efficiently. 他有效的利用他的時間。
潛臺詞:他沒浪費時間(但並不一定做了很多)
It's a very effcient way to use the energy.這是一種有效利用能源的方法。
潛臺詞:不浪費能源
3.Effective有效果的,意思跟前兩個詞完全不一樣,只是efficient長得像,容易混淆
Aspirin is a simple but highly effective treatment.阿司匹林是一種簡單但是很有效的治療方法。
怎麼樣,現在知道正確答案了吧?看看劇中Howard是怎麼說的:
Maybe you need to do something more productive.
總結:
1. 再次強調,翻譯成相同中文的英文單詞,意思可能大不一樣。
2.基本功就是,你能區分這些詞的真正意思和用法。
3. 怎麼增強基本功?學的越多,沉澱下來的越多,這就是基本功。
4.課程裡給大家提供了足夠的學習素材,能讓大家在不枯燥,不焦慮的情況下穩步提高。還有學習方法大家調整方向。
5.有了基本功,加強口語積累,知道在特定環境下外國人如何表達,形成「英語思維」只是時間問題。
微信號:小圖英語
每天一句地道英語
給自己一個不一樣的生活體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