英文思維是怎樣練成的

2021-02-13 圖邇國際教育

英語思維的養成(一)


英語思維這個詞聽起來有點玄,但簡單來說,就是我們說英文的時候,思路跟外國人一樣,他們說什麼,我們也說什麼。

說起來容易做起來難,那我們要怎樣養成英語思維呢?

先來做下這個練習

場景:大家準備玩桌遊,你朋友問你:你想選什麼顏色?

請翻譯:你想選什麼顏色?

50多名同學,他們給出的答案主要有有以下三個:

What color do you want?

What color would you prefer?

What color would you like to choose/pick?

似乎都沒有什麼問題,那麼我們再來看看劇中Sheldon是怎麼說的

「What color would you like to be? 你想選什麼顏色」

這個說法非常地道,也很常用,但是為什麼很少有同學會呢?

講解:

中文中的動詞,有時候不能直接替換成英文中同一個動詞,比如這裡動詞並沒用中文說的choose

 2. 單純靠翻譯,推導不出要用be這個動詞。所以我們需要:

a. 直接從英文表達入手,多積累地道用法。

b. 記一個表達,記它的使用,以便下次能用出來,而不是只記它的中文意思。

3. choose,pick也可以用,但要注意時態,一般口語中說: What color are you choosing/picking?

同學們的問題 


1. 有同學們:如何理解be在這裡的意思?

答:其實並不需要太多理解,簡單的口語表達,只要記住這種情況下的使用方法即可。太多的分析反而浪費時間,沒有必要。

比如:英語中穿和戴都用wear

wear a jacket 穿一件夾克

wear a hat 戴一頂帽子

需要理解分析嗎?其實並不需要,只要知道使用方法即可。

2. 有同學說:在美劇中有見過這類表達,就是記不住腫麼辦?

答: 記住的只能是看到的一部分,不可能看見什麼記住什麼。想要記住更多,就需要更多的輸入和積累。另外,用正確的心態看待英語學習,也會少一點挫敗感,多一點前進的方向感和信心。

第二題: 別人問你想選什麼顏色

請翻譯:我什麼顏色都行。


同學們的部分錯誤答案:

Anyone is ok.

Anyone is good for me.

I could be any one.

問題出在哪裡呢?請看下邊的講解

anyone是個不定代詞,表示「任何一個人」,用在這裡顯然是不適合的

Anything is ok. 是正確的表達。

那麼Anything is good for me.是正確的嗎?也不是。

這裡要注意good for me和good with me的區別

a. good for me是「某事對我好」

    比如:Drinking water is good for me.喝水對我好

b. good with me是「我覺得某事好」

    比如:Anything is good with me. 我什麼都行。

  3. 來做一個練習,服務生問你喝茶還是喝水,

請翻譯:我喝茶好了.

Tea’s fine/good/ok with me.

   4. I could be anyone.顯然也是錯的

總結:

這麼簡單的問題卻有一堆同學答錯,原因有二:

基本功的缺失,不多解釋了

  2. 口語簡單表達的缺失:

很多同學完全沒接觸過這一塊的知識,但是卻覺得日常口語表達「簡單」。但是再簡單的東西也要學過,熟練之後才叫「會」。所以下次學習別再嫌棄這些東西「簡單」了,趕快惡補吧。

第三題:

請翻譯:藍色混合黃色是綠色。

Blue and yellow make green.

不會答的同學給出的答案就形態各異了:

Blue with green are yellow.

Blue plus yellow is green.

Blue and yellow are green.

Blue mix with yellow will be green.

講解:

1. 如果我們不會用地道說法,也可用描述性的語言來說這件事,

    比如:If you mix blue and yellow,you'll get green.

2.下面三個用法都是非常錯誤的哦,完全的中式英語。

a. Blue with green are yellow.

b. Blue plus yellow is green.

c. Blue and yellow are green.

這都是同學們「發明創造」出來的,但是有沒有點眼熟?也許你也犯過一樣的錯誤。

總結:

口語表達的階段

中級—有不錯的語言能力,但很多地道表達不會用,需要用描述的方法說明一件事

高級—口語積累豐富,可以進行精準表達

  2. 想要具備英語思維,必須有足夠的口語積累,能夠進行精準表達

以Blue and yellow make green. 為例,很多同學掌握了,就可以進行精準表達。

所以其實「英語思維」,很多時候並不是說你的思維變成了什麼樣,而只是很多表達你「會」而已。

 

 3. 別輕視簡單表達

再簡單的東西,不會用一樣坑爹。簡單的就是基礎,基礎打不好,上層建築也蓋不好。

  4. 中英很多時候不能直譯

光記單詞,然後中翻英,只能推導出中式英語。

  5. 多從環境中學表達

記住一個表達的使用環境,下次遇到環境,直接使用,能保證使用準確性。

英語思維的養成(二)


一個外賣引發的思考


想像這個場景,你知道你室友中午回來,所以叫了外賣。他回來的時候,你對他說:我叫了外賣。「我叫了外賣」怎麼翻譯?


1. 首先有些同學給出了錯誤答案

We called out for louch.

We asked a take-out for lunch.

這裡邊動詞完全用錯,處於中翻英狀態,用詞基本靠猜,其實點餐應該用order


2. 也有同學給出了不錯的答案

We ordered take out for lunch.

這個答案接近完美,但是...

3. 外賣這個詞應該是takeout,看看跟上邊有何不同?

對了,正確的是寫成一個詞takeout或者take-out

4.還要注意takeout是不可數名詞,前邊冠詞要小心

正確:We ordered (some)takeout for lunch.

錯誤:We ordered a takeout for liunch.

5.有同學給出了這個句子: We had takeaway food for lunch.對不對呢?

錯誤:這裡不用加food,takeout就表示外賣(食品)了哦

另外:takeaway是英式英語

正確:We had takeout/takeaway for lunch.

6. 這時又有同學問:我能打包嗎?要怎麼說?這個問題要分兩種情況

A.第一種,吃飯前點餐,無論是打電話還是現場都可以說

  Can I order some takeout?

或者

  I want to order something to go.

B. 第二種,吃完飯想打包

Can I get this to go?

Can I have it to go?

Can I get a doggy bag?

7. 這時有個同學說:對了,我在英國的時候,一進門,服務員就說

Sit in or take away?在這吃還是打包?

在美國:For here or to go?

8.好了,再回到開始的問題上,我午餐叫了外賣:We ordered takeout for lunch.這個答案已經很好。但是劇中Sheldon是怎麼說的呢?

Sheldon: Good news. We ordered lunch.

We ordered lunch.竟然這麼簡單!

9. 有同學問:沒用takeout,沒體現出」外賣「呀!但其實這個語境,加上order,就已經充分體現了「外賣」的意思了。

總結:

想把英語學好,需要:

1. 多做正向積累,比如點餐,你至少英國知道用order這個詞

2. 紮實基礎知識很重要,知道用什麼詞之後,離說好寫好一個完整的句子,還有不短一段路要走。

3. 多學外國人的精煉表達,聽起來是個「笨」辦法,但是有足夠的口語積累,是形成英語思維的基礎。

英語思維的養成(三)

「你說的算,你來決定」英文怎麼說?

大家給出不少答案:

You're in charge.

It's up to you.

As you wish.

It's your call.

You're the boss.

這些說法都是對的,也都能表示「你說的算」,但是它們之間的使用場景是有區別的。

能夠分辨這些表達的使用區別,才算是朝「英語思維」又邁進了一步。

我們來看看這幾個使用場景:

場景一:周末要開派對,Jack組織,所以我們對別人說,Jack說的算。

Jack's organizing the party. He's in charge.就很好。

You're in charge的使用場景,表示一個人對某事有決定權。

場景二:你跟女朋友去看電影,她非要看《金剛狼》,你說:你說的算!

It's up to you.As you wish.或者You're the boss.都很合適。

他們都是和在別人提出要求時,我們表示同意。

場景三:你朋友在考慮辭不辭職,聊了一會,你跟他說:你說的算。

這時It's your call.就最合適。

It's your call.的使用場景更多是,這件事對對方的影響更大。比如別人要選專業,決定要不要分手,最後決定這件事的,應該是他們。

場景四:晚上吃飯,你朋友非要吃火鍋,雖然你不愛去,但也只得屈從

As you wish.還可以表達一種不情願的同意。

還有更多場景可以舉例,但是真正精細區分,就要靠大家不斷累積和加深理解。

總結:

1. 這些表達雖然有時中文翻譯一樣,但英文表達的使用場景是有區別的。

2. 雖然隨便亂用外國人可能也理解,但是英語水平提高的標誌,就是精準表達。

3. 想真正分清楚這些英文表達的用法,需要在環境中不斷見到和使用,真正理解力,才能用起來得心應手。

4. 這一切需要時間,所以積累的時候不要著急。

「這遊戲隨便就能玩8小時」,要怎麼翻譯?

以下是同學們給出的一些錯誤答案

The game can paly for 8 hours.

This game can be played for 8 hours before you realized that.

This game is easy spends 8 hours.

The game itself can be played for at least 8 hours.

那么正確的怎麼寫?

首先你需要知道句式:

...can easily take XX time. 表示:某事很容易就能花XX時間。


有個同學寫了比較接近的答案

This game can easily take 8 hours to paly. 但這個答案還是有問題。

中翻英不必一一對應,雖然原句有「玩」,在英語卻不一定用paly來體現

所以正確答案,我們來看看Sheldon是怎麼說的

This game can easily take 8 hours.

交流過程中,我們還發現一個問題:很多同學不了解cost,spendtake的基本用法

基本功不紮實,是英語水平不夠的重要原因,接下來給大家講講他們的區別。

1. cost 主要指:某物花了多少錢

This game cost me $20. 這遊戲花了我20美金。

cost 還指:損失

This stupid game cost me 8 hours。 這破遊戲浪費了我8小時。

2.take 主要指:某事花多少時間

This game can easily take 8hours.這遊戲隨便就能玩8小時。

It takes someone XX thime to do...這個句式很常用

It takes me 20 minutes to walk to work.

3.spend指:在...上花費時間

I spent 8 hours on this game這遊戲我玩了8小時。

Spend也指:在...花錢

I spent $50 on this stupid game. 這破遊戲花了我50美金。

總結:

很多地道英文表達,句式,需要我們直接從英文入手學,會簡單很多。要形成「英語思維」,必須先摒棄「翻譯思維」。

基本功很重要,很重要。

沒有積累和基礎,「英語思維」無從談起。

英語思維的養成(四)


「我擔心明天的考試。」這句話英文怎麼說?

很多同學都答得不錯:I'm worried about tomrrow's exam.

"我擔心明天考試過不了。「英文又要怎麼說呢?

正確答案是:I'm worried about failing tomorrow's exam.

寫這句話時,同學們出現的問題就比較多了,我們來仔細分析一下。

錯誤1:I'm afraid that I can't pass tomorrow's exam.

乍看起來沒有問題,但是我們要知道I'm worried 和 I'm afraid的意思區別:

a. I'm worried about failing tomorrow's exam.僅僅是擔心明天過不了

b. I'm afraid that I can't pass tomorrow's exam. 我覺得明天應該過不了考試了。

因為I'm afraid...表示我應該沒法做某事了,比如:

I’m afraid that i can't help you. 我應該沒法幫你了。

錯誤2:I'm worried about that i can't pass tomorrow's exam.

注意:worry about 這種介詞短語,後邊要加名詞或動名詞,不能直接跟從句。

想加從句要用這個句式;I'm worried that...

正確:I'm worried about failing the tomorrow's exam.


錯誤3:I’m worried about failing the tomorrow's exam.

the tomorrow's exam 不需要加the, tomorrow's exam 已經能清晰指代了

正確:tomorrom's test,today's meeting, next week's schedule前邊都不需要加the

總結:

1. 一個動詞你會不會用,不是知道它的中文意思就行

2. 基本功很重要,即使英語水平高的同學也可能存在很多基本功問題

「也許你得做點更有效率的事情」英文怎麼說呢?

下面是同學們寫的三個句子,你覺得哪個是對的?

Maybe you need to do something more productive.

Maybe you need to do something more effcient.

Maybe you need to do something more effective.

如果你心中有疑惑,就跟我們一起來看看三個詞的區別吧:

Productive 和 efficient意思上容易混淆:

1. Productive可以翻譯成:有效率的是因為多產,單位時間幹了很多事,而有效率

I had a productive day.我今天真有效率/我今天做了很多事情。

2.Efficient 可以翻譯成:有效率的

但是因為省錢,省時或省力而由效率,跟productive用法不一樣哦


He uses his time efficiently. 他有效的利用他的時間。

潛臺詞:他沒浪費時間(但並不一定做了很多)

It's a very effcient way to use the energy.這是一種有效利用能源的方法。

潛臺詞:不浪費能源

3.Effective有效果的,意思跟前兩個詞完全不一樣,只是efficient長得像,容易混淆

Aspirin is a simple but highly effective treatment.阿司匹林是一種簡單但是很有效的治療方法。

怎麼樣,現在知道正確答案了吧?看看劇中Howard是怎麼說的:

Maybe you need to do something more productive.

總結:

1. 再次強調,翻譯成相同中文的英文單詞,意思可能大不一樣。

2.基本功就是,你能區分這些詞的真正意思和用法。

3. 怎麼增強基本功?學的越多,沉澱下來的越多,這就是基本功。

4.課程裡給大家提供了足夠的學習素材,能讓大家在不枯燥,不焦慮的情況下穩步提高。還有學習方法大家調整方向。

5.有了基本功,加強口語積累,知道在特定環境下外國人如何表達,形成「英語思維」只是時間問題。

微信號:小圖英語
每天一句地道英語 
給自己一個不一樣的生活體驗

相關焦點

  • 上影節英文發言流利 陳凱歌的英文是怎樣練成的
    信息 上影節英文發言流利 陳凱歌的英文是怎樣練成的 2016,其英文的流利程度以及中英文切換自如的能力惹得看過的網友直呼「我夥呆」。
  • 怎樣建立英文思維
    如何建立英文思維?這是一個很大的話題。今天,我們掰開來揉碎了慢慢說。很多小夥伴都在苦苦思考如何才能建立英文思維。那究竟怎樣才叫做建立了英文思維呢?拿我自己來說吧,以前中學那會兒,說英語都要先想出中文句子,然後再快速翻譯成英文,所以,我的大腦信息處理過程是:英文-翻譯成中文-中文-翻譯成英文。但現在,我的大腦已經可以略去中文環節,完全流暢的接收處理和輸出英文信息。建立英文思維最有效的方式就是出國讀書生活個幾年,讓自己浸泡在真實的語言環境中。
  • 神一樣的俄挺起倒立是怎樣練成的?
    神一樣的俄挺起倒立是怎樣練成的?   難以相信!這樣也能練成俄式挺身!sports.sohu.com/20171210/n524826637.shtml report 250 神一樣的俄挺起倒立是怎樣練成的
  • 腦袋大的肩膀是怎樣練成的?
    腦袋大的肩膀是怎樣練成的?
  • 「美」嘴是怎樣練成的(1)
    「美」嘴是怎樣練成的--打造你的「語商」(1)   學英語就像經濟學裡講的一個箍桶原理,用好多木板把一個木桶箍起來,那麼木桶容量的多少,取決於最短的那塊木板,所以同學們一定要把英語的各方面都學好,你的語言才會真正的厲害。
  • 自信是怎樣練成的?
    自信就可練成。二,停止負面的自我評價。別人可以說你胖,說你怎麼一頓飯能吃三個饅頭呢,但是咱們自己不能對自己說這句話。
  • 安東尼英文思維課課程介紹
    顛覆國內傳統英語灌輸式教學方式,營造原汁原味的英語閱讀學習及交流環境,激發孩子英語學習興趣,使中國孩子的英語如母語般運用自如,讓孩子獲得英文自信的同時,掌握語言背後的邏輯、文化、思維方式,培養孩子受用終身的創造力和領導力。
  • 揭秘:看武警特戰弓弩手是怎樣練成的?
    揭秘:看武警特戰弓弩手是怎樣練成的?下來,讓我們一起看看武警特戰弓弩手是如何練成的。斃敵於無聲,弓弩手出奇制勝4月4日凌晨,一陣急促的哨音,該支隊一大隊特勤排官兵剛駛離宿營地不遠,就接到報告:「暴恐分子就藏匿前方廢棄居民房內,迅速前往處置!」一聲令下,偵察組火速佔領制高點進行觀察,狙擊組迅速到達狙擊點做好狙擊準備,突擊組隱蔽接近獨立房伺機進行處置。
  • 硬漢張家輝:想要練成肌肉男的身材,要付出怎樣的代價?
    那麼,想要練成張家輝一樣的肌肉男,要付出怎樣的代價?硬漢張家輝:練成肌肉男的代價張家輝說:「我會一直往前跑,有多少能力就跑多遠,直到跑的沒力氣了再停下來。」三、《激戰》中的肌肉是怎麼練成的?2012年,張家輝出演犯罪懸疑片《大追捕》,飾演沒有一句臺詞的啞巴父親,完全靠肢體語言和臉部表情去表達,精湛的演技讓劇情層層推進,其中在監獄浴室裡,張家輝一人重創四名獄霸的打戲堪稱經典,張家輝因此獲得金馬獎,金像獎的最佳男主角提名。
  • 好菜雲鍋告訴你廚師是怎樣練成的
    打開APP 好菜雲鍋告訴你廚師是怎樣練成的 發表於 2018-04-08 15:53:00
  • 怎樣培養英語思維,尤其在讀英文閱讀時
    對學英語的人來說,英語思維是一個熟悉而又神秘的詞,大家經常談到,但是又不確知是啥。
  • 怎樣培養孩子的英語思維?
    那麼英語思維到底是什麼呢?為什麼要培養英語思維?缺乏母語環境該怎麼培養英語思維呢? 什麼是英語思維? 「英語思維」— think in English / use English to think,碰到英語,直接理解英語,按照英語語言的組織方式進行表達,不會受到漢語母語的幹擾,沒有中譯英的轉換過程。
  • 一套兼具英文、寫作和思維的英文寫作教材
    相比中文寫作,英文寫作更難。要培養寫作能力,當然是越早開始越好。是「寫作」訓練,也是思維訓練:好文章來自好思維,書中涉及大量分析和組織信息的方法,對孩子是一種特別好的思維訓練;把「寫作」變成一項可按步驟執行的系統工程:從入門到進階,從造句到文章,步驟明確,路徑清晰。
  • 你還在用中文思維說英語嗎?
    錯誤:它不可能沒有趣這裡英大要告訴大家,除了一些語法上的問題,還有一部分不可忽視的原因則是我們的思維,與西方有很大差別。表達英語的順序:1、 明確主語,注意擬人句、被動句。 2、 明確句式,確實疑問句、陳述句、表語結構等3、 先表達主體意思,再通過從句來修飾。4、 準確地使用詞語。
  • 怎樣培養英語思維,尤其是在讀英文文章的時候?
    作者:鄒日佳 哥倫比亞大學碩士二年級去英國之前,受到過一個不出名的英語為母語的新東方老師的教誨,之後不論是對英文寫作還是英文閱讀都有了一個特別大的提高,至今都覺得受益匪淺,對直接跨過中文進行思考有很大幫助。
  • 論單詞的英文思維
    作為非母語英語學習者,中文思維在我們腦海裡已經根深蒂固,我們不可能去按照所謂的「母語學習法」真正像小孩子一樣學習一門語言。我們能做的就是有意識的刻意轉換思維。中國人說英語經常會被說Chinglish, 這並不是中國特色,日式英語Japlish, 印度英語Hinglish,俄式英語Runglish, 西班牙英語Spanglish等等。歸根到底,都是在用母語思維在說英語。
  • 飛行員「蜻蜓點水」的功夫是怎樣練成的?請看下文!
    這樣的功夫又是怎樣練成的?時光倒流,讓我們一起回顧那場扣人心弦的精準著陸,領略中國空軍飛行員的風採。8月的這一天,遼闊的太平川靶場雲層低壓,聚焦靶場觀禮臺人頭攢動,數以千計的觀眾翹首以盼,天氣悶熱難耐卻絲毫不能阻擋中外觀眾一睹「航空飛鏢」國際軍事比賽的熱情。寬大的LED顯示屏上,開放日的視頻回放讓觀眾驚嘆之餘對第二階段的比賽充滿期待,不時仰望著高遠的天空。
  • 桌球業餘愛好者怎樣理解打球,國乒訓練戰例談思維如何提高!
    桌球業餘愛好者怎樣理解打球,國乒訓練戰例談思維如何提高! 最近做了很多桌球教學視頻和文章,看到了很多網友的評論。 我們來談談如何理解桌球,怎樣才能提高技術。
  • 如何幫助孩子建立英文思維?
    在後來的《楊瀾訪談錄》中,她能夠用一種全新的思維與角度,向全球的精英人士得體的提問和深入探討問題,在申奧時能用西方可以理解的方式傳遞中國人的價值觀,都與她的英語和英語思維有著不可切斷的聯繫。通常都會說「Iwouldsuggest that you do something」或者「Doing somethingmightbe a good idea」。 以上三個例子,都是因為不具備英文思維而產生的問題。我們學英文,不僅僅是為了能用,即準確表達自己和理解別人,還要表達得合理與得體。
  • 2021寧夏公務員考試行測備考:槓精是怎樣練成的
    【導讀】華圖國家公務員考試網同步華圖教育發布:2021寧夏公務員考試行測備考:槓精是怎樣練成的,詳細信息請閱讀下文!通過題目來看看怎樣做一個邏輯學中合格的「槓精」。   【例題】研究顯示,約200萬年前,人類開始使用石器處理食物,例如切肉和搗碎植物。與此同時,人類逐漸演化形成較小的牙齒和臉型,以及更弱的咀嚼肌和咬力。因此研究者推測,工具的使用減弱了咀嚼的力量,從而導致人類臉型的變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