盆底肌有多重要?關於盆底肌的10大誤區!孕媽產後必知

2020-09-14 孕產康復張小珍

本來以為熬過十個月,卸完貨就能鬆口氣,哪曉得這只是入坑第一步,生完娃兒,體重上升、顏值驟降,身體還有「工傷」,仙女變大媽,美女變「如花」!

今天,就來給大家說說盆底肌,最容易碰見的的10大誤區。


盆底肌現在很健康,不需要鍛鍊

女人天生愛美,所以經常會去做臉部保養,可是她們卻往往忽視了自己 「第二張臉」—— 盆底的保養。有的媽媽認為,盆底肌現在很健康,不需要鍛鍊,但是盆底肌每時每刻都在支撐著盆腔臟器,處在超負荷工作狀態下,因此盆底肌需要持續保持健康,以減少懷孕和分娩、年齡增長激素減少等原因而帶來的盆底肌受損、肌力下降。


順產才會損傷盆底肌,剖腹產不會

剖腹產時,孩子不從陰道出生,所以就傷不到盆底肌?並不!雖然剖宮產相對來說發生盆底功能障礙的概率低一些,但由於孕育過程中,隨著寶寶的長大,腹腔的壓力也會越來越大,擠壓著盆底肌肉,盆長時間受到孩子的壓力,再隨著年齡的增長,盆底肌肉韌帶也會鬆弛。

無症狀,就沒必要做盆底肌篩查

有些媽媽認為自己產後沒症狀就是沒問題,對其置之不理,連檢查也不去做。但盆底肌是一個慢性損傷的過程,盆底肌損傷最早表現就是肌電的異常。所以說沒症狀並不代表就沒病,你的盆底情況不要你覺得,要醫生檢查說了算!

產後42天篩查可以了解身體的恢復情況,如有異常可及早治療。


生完孩子盆底肌會自然恢復可以不修復

這種想法大錯特錯!在懷孕和分娩過程中,盆底肌受損已經是不可避免的了,產後盆底肌雖然會自我修復,但在短時間內是無法自然恢復的。盆底功能損傷,自愈是很難的,如果再置之不理,當「後遺症」找上門來,面對的可能就是需要動手術進行治療。產後儘早進行盆底肌修復,可以加快盆底肌的恢復過程。


症狀不重,沒必要治療盆底肌

女性盆底功能障礙性疾病是一種慢性疾病,初期基本沒有不適症狀,如果一旦出現不適,病情往往就很嚴重了。在輕症時,盆底肌只有輕微鬆弛,其實只要及時開始盆底肌修復,輔以長期盆底肌鍛鍊,就可以預防和改善漏尿、子宮脫垂等症狀。


女人生孩子之後都這樣,沒必要治療

很多媽媽對盆底肌肉並不了解,當發生類似漏尿這種尷尬之事時,總會向有經驗的女性長輩求助。長輩總以專家口吻告訴新媽媽們:女人生完孩子都這樣,從你外婆那輩就有了,還是月子沒做好,是正常現象,沒什麼好怕的。


但其實這屬於出現了盆底功能障礙問題,從長輩之口得知的「這是正常的,無需治療」這種錯誤認知對女性影響很大,如果不做康復治療只會導致病情延誤,造成盆底過度損傷。產後會有自我康復的過程,但是由於受到分娩的影響,會對盆底造成一定的損傷。為了儘可能接近到產前,要進行產後康復訓練。如果嚴重影響到生活質量,就要通過手術方式治療。


生完二胎再做盆底肌修復

很多二胎媽媽都有這種考慮,既然生孩子會造成盆底損傷,乾脆等我二胎生完了再做,省事又省錢?鳳鳳只想說,這可不是省和等的時候!盆底肌的損傷不斷累積,生完第二胎後,本來就損傷的盆底肌將受到雙重暴擊,損傷程度進一步加深,想完全恢復更加困難。


產後兩年,盆底肌修復沒必要

寶媽們經常能聽到這種說法:產後6個月內產婦體內激素水平較孕期將發生很大改變,42天~6個月是盆底功能恢復的「黃金時間」,一年內是產後恢復的最佳時期。很多媽媽由於了解時間晚或者因事錯過了黃金期和最佳時期,那盆底修復還有必要嗎?當然有!


盆底肌修複本來就是一個循序漸進的過程,需要一個長時間的過程去喚醒、激活盆底肌,因此只要持之以恆,就算產後兩年、三年也會有一定的效果。盆底肌肌力分級是從0級到5級,5級最佳,如果想知道自己恢復到什麼程度,可以去醫院或者用專門的儀器評估肌力,判斷修復效果。


老年女性,做盆底肌康復沒效果

很多老年女性總以為年紀大了,盆底已經松垮,雖然被「社交癌」困擾,但是也放棄治療。對於老年女性,出現盆底疾病,恢復到正常比較困難,通過系統的康復治療,即使沒法完全恢復正常,也可以有一定好轉。患者本身要積極面對,科學治療。


盆底康復就是凱格爾運動

盆底康復並不只有凱格爾運動,盆底康復主要是對盆底功能障礙性疾病進行康復,其中包括壓力性尿失禁、臟器脫垂、性功能障礙、盆腔痛等。

盆底康復手段也是多種多樣的,包括凱格爾運動在內,還有:陰道啞鈴、電刺激、生物反饋治療等。你可以選擇專業的盆底肌修復儀器,這些最好在專業康復醫師和產後康復治療師的指導下進行。

相關焦點

  • 美媽咪產後恢復中心——關於盆底肌常見的誤區,寶媽要知道
    美媽咪今天就整理了一些盆底肌的誤區,新手寶媽趕緊來看看吧在懷孕過程中,需要依靠盆底肌來承託日益增大的胎兒,並且在分娩過程中,盆底肌肉和神經會有一定的損傷,會出現被破壞、斷裂的現象,所以在產後會出現盆腔器官脫垂、性功能障礙、漏尿等的情況。然而很多女性朋友對盆底肌康復存在很多誤區。
  • 關於盆底肌,孕媽你了解多少?
    陰道分娩與產後尿失禁發病呈正相關。二、盆底肌受損會有哪些表現:1、盆底肌受損初期表現為:陰道鬆弛、性生活不滿意或小腹墜脹感、尿頻、便秘等不適。三、孕期盆底肌鍛鍊目前,國內大部分醫院孕期健康教育中很少涉及盆底肌鍛鍊的內容,孕期壓力性尿失禁、生殖器官脫垂、性功能障礙等不少高發期,加上盆底肌鍛鍊涉及隱私部位,孕期受尿失禁困擾的孕媽也羞於向醫生諮詢,關於盆底肌鍛鍊的知識甚少。
  • 美媽咪產後恢復中心——產後恢復從盆底肌開始,盆底肌修復怎麼做
    這裡的「養」就是指產後康復。美媽咪今天就來說一下盆底肌如何修復? 從孕期到生產,這是一個複雜的生理變化過程,產後康復對於寶媽來說,它和寶寶的健康成長一樣重要,產後康復不僅是恢復媽媽們的身材,更是生理功能恢復到產前、孕前的最好狀態。 什麼是盆底肌?
  • 告訴產後媽媽,關於盆底肌修復,不為人知的五大誤區
    很多還沒有結婚生子的女孩子,對盆底肌應該不太熟悉,覺得無關緊要。但對於產後寶媽來說,應該都很熟悉了,因為盆底肌的修復是產後修復的關鍵,它關乎著女人一生的幸福。但是關於盆底肌的修復你所知道的真的是對的嗎?今天小編就給大家總結出了盆底肌修復誤區,快看看你有沒有犯這樣的錯誤。一、產後盆底肌會自愈,不用幹預修復NO.
  • 產後康復,盆底肌有多重要?
    今天帶大家一起學習關於產後盆底肌這些事~幫您擺脫那些尷尬!一般胎兒頭部的直徑約為9-10釐米,而正常的陰道直徑只有約2.5釐米,陰道受到胎頭的擠壓擴張,會導致盆底肌肉損傷、會陰部神經的損傷等。雙胎、巨大兒、分娩次數多等對盆底的影響會增加。
  • 為什麼產後要進行盆底肌修復?原來它這麼重要
    今天,我就來跟大家聊一聊關於「產後盆底肌恢復」的那些事,到底盆底肌修復值不值得做? 什麼是盆底肌?懷胎十月,一朝分娩,全家都沉浸在寶寶到來的喜悅中,本來是一件很美好的事情,但是分娩過後,帶給準媽媽們的感覺並不總是那麼令人愉快。
  • 盆底肌是什麼肌?產後盆底肌應該如何修復?
    很多產後媽媽去產後修復機構做的時候,都會選擇做盆底肌、骨盆的修復。據說盆底肌修復好了,能避免很多婦科疾病,對女人還是很重要的,那麼盆底肌到底是什麼肌呢? 盆底肌,確切的來說是盆底肌肉群。它附著在骨盆的內側緣,起著承載身體內子宮,卵巢,直腸,尿道等臟器的作用。一旦盆底肌發生鬆弛,都會影響各個器官,導致移位。
  • 盆底肌是什麼肌?產後盆底肌應該如何修復?
    很多產後媽媽去產後修復機構做的時候,都會選擇做盆底肌、骨盆的修復。據說盆底肌修復好了,能避免很多婦科疾病,對女人還是很重要的,那麼盆底肌到底是什麼肌呢?盆底肌,確切的來說是盆底肌肉群。一旦盆底肌發生鬆弛,都會影響各個器官,導致移位。比如很多媽媽在產後會發生漏尿的現象,就是因為盆底肌過於鬆弛, Hold不住尿液,從而出現尿失禁的現象。如果盆底肌受損不是很嚴重的話,可以做一些鍛鍊。比如說凱格爾運動,再配合腹式呼吸,可以促進盆底肌的恢復。但是小編這邊提個醒,這個僅限於盆底受損比較小的媽媽們。
  • 產後沒做好盆底肌修復,到底多可怕?
    每次聽到這句話,總是感覺很傷感,因為在生活中,一胎沒有及時修復,二胎時導致嚴重後果例子真的有很多。有一位寶媽,生完一胎後時常不舒服,出現咳嗽,打噴嚏漏尿及下腹部脹痛等症狀,她以為是月子沒坐好,沒有在意,時隔一年多,懷上二胎,沒想到產後檢查發現子宮重度脫垂了。
  • 產後盆骨和盆底肌修護有多重要?它關係到寶媽身材恢復和身體健康
    導讀:產後盆骨和盆底肌修護到底有多重要?如何修複比較好?但隨著胎兒在媽媽子宮裡面慢慢長大,特別是到了孕晚期,孕媽媽的盆骨會隨著胎兒的生長而外擴,產婦分娩會讓聯合恥骨打開,產婦的宮口也會舒張而配合生產,所以產後媽媽條件許可的話,還是要做一做骨盆修復、恥骨閉合修護、盆底肌修復等。那麼,盆底肌是什麼呢?
  • 美媽咪產後恢復中心——盆底肌修復千萬不要留到二胎才做
    關於產後修復的一些誤區,希望寶媽一定不要踏入誤區,這樣不僅能夠讓自己錯過最佳的修復時間,可可能還會給給自己帶來不必要的麻煩,今天來跟美媽咪了解一下關於盆底肌的修復:隨著信息的發達,很多寶媽都對盆底肌有了一定的了解,認為自己生完寶寶之後沒有出現漏尿的情況,也就無需對盆底肌做一個修復,等到生完二胎之後再去做關於盆底肌的修復,其實這種想法是錯誤的,因為一胎已經對盆底肌造成了損傷,等到二胎後豈不是更嚴重
  • 產後女性之你的盆底肌還好嗎?
    這是現在社會的便利,但也是引發了一個弊端,信息雜亂,各有觀點,不知道如何分辨真假,常常會出現一個現象產生多個觀點的不同流派,讓人混亂不清又迷茫至極。相信99%的產後媽媽都會聽到或看到這樣一句話「產後盆底肌會鬆弛」,相信很多媽媽會有疑問,盆底肌為什麼會在產後鬆弛?產後一定要做盆底肌修復嗎?
  • 產後「盆底肌」恢復很重要,產後媽媽們必須知道的真相
    國外對於生產後的女性的要求是一定要做盆底肌的相關訓練的,否則中年以後如果遇到有關盆底肌方面引起的問題是無法進入相關的「醫保」。中國最近幾年對於女性產後盆底肌的恢復也是非常重要,一線二線城市醫院已經開展了盆底肌恢復訓練科室,由此可見產後盆底肌的恢復非常重要。
  • 這些盆底肌的常見誤區,產後媽媽你犯了嗎?
    現在隨著產後修復概念的宣傳,越來越多的人都對此有所了解。尤其是對盆底肌這一塊,大眾的關注還是很多的。但是關注的人一多,也造成了很多誤區,眾說紛紜,到底該相信誰的話比較好。下面小編就能說說盆底肌常見的幾個誤區。 第1個剖腹產不需要做盆底修復。
  • 美媽咪產後恢復中心——產後恢復別只顧恢復身材,盆底肌也很重要
    美媽咪來說下盆底肌修復有多重要 然而對於盆底肌,知道的人相對較少,但是卻非常重要。 所謂盆底肌,是指封閉骨盆底部的肌肉群。目前做改善盆底肌功能的主要是生物反饋療法及電刺激療法,可以使受損傷的肌肉、神經得到真正的糾正,具有長期的效果。 除了專業的恢復改善,寶媽們還可在家做一些盆底肌的鍛鍊運動,效果更好。
  • 比產後美麗更重要的是恢復健康——盆底肌修復
    本來輕盈美麗的少女,一朝分娩以後發現自己變得腰粗肚子凸屁股大,本來心理落差已經很大了,萬一丈夫再不理解自己,那更讓人無法接受,因此我們為了自己,一定要做好產後修復。(今天文章有點長,都是滿滿的乾貨,有需要的姐妹一定要認真看完或者收藏哦)產後康復包括了三個方面的內容,即盆底肌修復、子宮恢復和形體恢復,其中盆底肌修復對女性產身體恢復的健康狀態影響最大。
  • 產後盆底肌修復,比我們想像中重要的多!
    現在我們得益於網絡的發展,生活中科普知識的廣發普及,所以很多年輕媽媽都非常重視產後方面的康復,但對產後盆底康復並不太熟悉。事實上,產後修復盆底尤其重要!01如何判斷盆底肌彈性是否良好?如果能很輕易、快速地做到止尿,就說明你的這部分肌肉彈性良好,但如果不能很好地控制,暫停時仍有尿液流出,則說明恢復不佳。這時就要注意做修復盆底肌的運動了,或者到醫院做盆底肌康復治療。
  • 產後盆底康復的幾大誤區你中了幾個?
    關於產後盆底恢復,很多寶媽有這樣或那樣的誤區,今天小編就為你撥開雲霧見月明,讓你刷新對那些誤區的認知!這也是為什麼很多寶媽在產後兩三年才發現有一坨肉掉至陰道口的原因,事實上在產後42天篩查時大部分人都已經有了陰道前壁膨出,只不過會比較輕微自己感知不到。
  • 謝娜產後練出「腹肌」,比起產後瘦身,盆底肌修復更重要
    如今不少媽媽在產後身材發胖不少,特別是肚子上的肉更難消除下去,紛紛想要產後瘦身,但是比起產後瘦身,其實媽媽們的產後盆底肌修復更重要。在懷孕期間,寶寶越來越大,而媽媽們的盆底肌的肌肉受到了壓迫,出現了變形。產後出現漏尿及便秘的現象。
  • 產後康復別只顧美 盆底肌修復很重要
    隨著全面二孩政策的實施,各大醫院婦產科持續迎來生育潮。生育是大事,產後媽媽們的身體康復也不容忽視,尤其是大齡二孩媽媽,產後身體全面恢復非常關鍵。產後42天是媽媽們身體康復治療的黃金期,產後康復基本是三個方面:盆底肌修復、子宮復舊和形體恢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