紅網時刻通訊員 陳生真 湘西吉首報導
9月8日早上7點,莫順文像往常一樣,準時出現在學校門口,開始一整天的忙碌。
莫順文,一個在教學崗位上已默默耕耘了29個春秋的優秀教師。
2020年秋,莫順文老師在辦公室辦公。
29年如一日的教書育人生涯讓他深刻懂得,教師不只是一種職業,更是一種責任。多年來,他憑著對教育事業的強烈使命感,憑著一腔矢志不渝的信念和熱情,用敬業、付出、堅韌和博愛,培養出一批批優秀的學生。
辛勤的付出總會有回報,他也先後榮獲「湘西州高中生物學科帶頭人」、「吉首市獅子型幹部」、市人民政府「嘉獎」、「優秀教師」和「師德標兵」等榮譽稱號。
用大愛播撒幸福
今年52歲的莫順文,1991年畢業於湖南師範大學生物系生物專業,中學生物高級教師。2005年,他從瀘溪縣一中調入吉首市一中,先後擔任吉首市一中教務處副主任、主任;2017年吉首市一中實行初高中分流,擔任吉首市第一初級中學教務處主任;2018年至今,擔任吉首市第一初級中學教學副校長。
參加工作以來,他一直銘記母校湖南師範大學「勤勉嚴謹、求實創新、獻身教育、團結奮進」的校訓,並將其作為工作和做人的座右銘。他說:「一個優秀教師,要甘於平淡,但不能甘於平庸,我們要在平凡的崗位上做出不平凡的業績。」
雖有數十載的教學經驗,但他從不以老教師自居,仍像剛參加工作的年輕人一樣勤奮好學,不斷探索創新屬於自己的教學風格。
擔任班主任期間,他秉承「教育就是服務」的理念,將班上每個學生都當作自己的孩子,以「愛」作為彼此相處的橋梁,通過豐富多彩的教育活動營造學生健康成長的環境,努力培養學生正確的人生觀、價值觀和世界觀。
用智慧耕耘課堂
教書育人是教師的天職。如何讓學生學有所思、學有所樂、學有所獲是莫順文思索最多的事。
莫順文給八年級學生上課。
在課程的設置上,莫順文針對以往「課時多,活動少」的問題,根據學生自身發展需要提出了「減少學時,開展活動,培養興趣」的新課程設置方案,在他的呼籲下,學校於2019年春季學期開始,開設了體育、音樂、書法美術、棋類、計算機和學科拓展等30餘門興趣活動課供學生選擇,孩子們的興趣愛好、個性特長在這些課程中得到充分發展,廣大師生、家長讚不絕口。
同時,莫順文自主探索「網際網路+教育」模式,早在2008年便創建了個人教學資源網站——《老莫生物網》,讓學生初步接觸網絡,了解網絡對學習的重要作用。
「只有堅持教學方式和觀念與時俱進,才能更好激發孩子的學習興趣。」莫順文說。
用創新引領發展
「創新,是學校發展的源動力。」這是莫順文常掛嘴邊的一句話。
2015年,他出任教務處主任,首先對學校教學管理制度中不合時宜的內容進行了修訂,然後分門別類相關考核管理細則,同時將學科網、智學網等優質網絡資源引入課堂,並率先在全市使用了網絡閱卷。
2019年春,學校青年教師教學比武,莫順文認真聽課,並做好記錄。
擔任教學副校長後,他堅持「勤奮進取,銳意創新,辦人民滿意的教育」辦學理念,突出以人為本、德育為首,以教學為中心,狠抓教學質量,深化課程改革,優化教育教學管理。他經常強調「健康大於品格,品格大於分數」的理念,要求教師注重思想教育和心理疏導,努力將孩子們培養成德才兼備、全面發展的人才。
如今,雖已過知天命之年,莫順文依然潛心鑽研教學管理,著力提升能力水平,用他自己的話來說:「學習永無止境,創新才能前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