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年的元旦佳節剛剛過去!不知道各地的讀者朋友都是如何慶祝這個美好的節日呢?
據備考君了解,新年習俗在國內各地都有所不同:比如南方地區會買金桔等盆栽、在茶裡放入橄欖寓意「捧元寶」、表演舞龍舞獅等;而北方地區會貼剪紙窗花、表演社火秧歌等節目。
對於國內的新年習俗,想必大家是非常熟悉、如數家珍。今天,備考君就帶大家把眼光放到遠處,看看全球各地都有什麼慶祝新年的傳統習俗吧!
【 英 國 】
英國新年有「打井水」的風俗,人們都爭取第一個去打水,認為第一個打水人為幸福之人,打來的水是吉祥之水。在英國中部一些地區,新年早上出門時,不管熟識還是陌生,都會互送銅錢,他們認為這樣做,不但對方一年有財氣,同時也會給自己帶來幸運。
【 意 大 利 】
義大利傳統認為,元旦前夜弄得響聲連天可以驅邪,這樣就可以新年如意。所以當地人在元旦前會不停地放煙花爆竹,還打碎一切可以打碎的東西製造聲響。
【 朝 鮮 】
朝鮮人在元旦黎明會把一些鈔票塞進了除夕預先紮好的稻草人中,扔到十字路口,表示送走邪惡,迎接吉祥福星。黃昏,人們又將全家人一年中脫落的頭髮燒掉,祝願家人四季平安。
【泰國】
泰國傳統新年即「宋幹節」,也叫「潑水節」,人們相互灑水,喜笑顏開地祝長輩健康長壽,祝親朋新年幸運。未婚青年男女,則用潑水表示愛慕之情。
【 西 班 牙 】
西班牙人在除夕夜會一家團聚盡情玩耍。等午夜十二點教堂的鐘聲敲響的時候,大家便爭著吃葡萄。如果能按著鐘聲吃下十二顆葡萄,便是象徵著新的一年十二個月都順利如意。
【 丹 麥 】
在丹麥,人們站在椅子上,在午夜鐘聲敲響時一起跳下椅子,象徵著人們誇入新的一年。還會在除夕夜向朋友家扔盤子,如果在第二天在門外發現的碎片越多,說明越受歡迎!
隨著經濟全球化逐漸深化,中國在世界舞臺上也越發出彩。在國際往來中,未來的中國將變得更開放、更積極。
(圖為倫敦唐人街新年舞龍表演)
在世界更頻繁地關注中國的同時,也要求中國人才更廣泛地了解世界各地的風土人情與文化習俗。只有深入了解,才能形成共識與尊重;只有在相互尊重的共同基礎之上,良性的交流才能實現。
事實上,文化與貿易的國際往來,除了建立在文化的尊重與認同之上,語言上的同步也是必不可小的,缺失了「終端語言」——英語的聯繫,實際交流中往往是「雞同鴨講」,不得要領。
因此,全球化一方面帶來了很多機遇,另一方面,也向大家提出了不少挑戰。面對這些機遇,您有開放的胸懷迎接它嗎?您有深厚的英語基礎作為支撐嗎?您,準備好了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