荊楚網消息(見習記者 陳仁海)網際網路攻城略地「入侵」保險行業。各個保險公司紛紛藉助自己的官方網站或者第三方渠道,布局網際網路營銷陣地。然而,記者調查發現,不同保險公司網銷保險卻是相差巨大,相近的保障,保費竟然相差近7倍。
網際網路對保險的顛覆性「可能比銀行還要大」
網際網路金融的觸角已經開始滲入保險業。一組數據可以令保險業對網際網路渠道的熱情更為具象。
據日前中保協發布的《網際網路保險行業發展報告》顯示,截至2013年底,網際網路保險保費規模達291.15億元,近三年的總體增幅高達810%;從事網際網路保險業務的公司逾60家,家數年均增長率達46%;投保客戶達5436.66萬人,三年間增長了5倍多。
國家網際網路信息辦公室披露的數據表明,2015年,中國網際網路用戶的數量有望超過8億。2014移動互聯發展大會發布的《中國移動網際網路發展報告(2014)》藍皮書顯示,截至2014年1月,我國移動網際網路用戶總數達8.38億戶。另據預測,2020年,中國保險業電子自助渠道市場份額佔比將達20%,未來10年國內保險網銷渠道至少有千億元的市場潛力待挖掘。而從國外經驗來看,保險公司70%以上的銷售收入由第三方代理及網銷平臺貢獻。
泰康人壽董事長陳東升曾斷言,網際網路對保險的顛覆性,「可能比銀行還要大」,如此看來,這個斷言正在變為現實。
線上銷售 保費相差巨大
記者在某旅遊網站隨意預訂一款自助遊產品,訂單隨即附上幾款保險方案。
其中一款為「平安國內旅遊保險經濟型計劃三」期限4-5天,售價為16元。意外傷害(身故/殘疾/燒傷)賠付10萬元。而在中民網上,境內旅遊保險一款「太平國內旅遊意外傷害保障-A款」保障期限2-7天,同樣是意外身故賠付10萬元,售價僅為2.7元。前者是後者的近7倍。
以時下比較火爆的一年期交通意外險為樣本,記者登錄泰康人壽官網,看到一款名為「泰康e順(2014)綜合意外保障計劃」的產品,報價275元,意外身故賠付50萬元。記者在慧擇網挑選了一年期綜合意外保險產品,經過對比發現,慧擇PICC「金領人生」綜合意外傷害保險售價526元,意外身故賠付50萬;中國平安吉祥人生全年綜合保障計劃售234元,意外身故賠付20萬;慧擇-太平盛世綜合意外險鑽石計劃售418元,意外身故賠付20萬元。
對比發現,同為50萬元賠付額度,慧擇PICC售價是泰康人壽的2倍;同為20萬元賠付額度,中國平安的售價僅為中國太平的一半。
生命人壽業務經理楊郢對此解釋說,之所以價格出現如此巨大的差異,原因在於各家保險公司對理賠風險的測算不同,風險係數高的,自然保費就高。
官網自營和第三方代理各領風騷
有保險業觀察人士分析,藉助成熟的第三方平臺是中小保險公司網銷的捷徑,如大地保險、合眾人壽等公司都通過慧擇網、天貓銷售旗下的保險產品。對於那些沒有後援實力打造專屬網絡平臺的保險公司而言,通過第三方網站可以免去前期系統研發等巨大成本。
相對於借力第三方網絡平臺銷售保險,大型保險公司由於自主性強,發力網絡銷售的優勢更為明顯。目前,泰康人壽、太平保險等大型公司均開設專門的電子商渠道,在官網設立網上商城、在線產品頻道,直接開展網絡投保。
「通過自身的電子商務平臺所實現的網絡銷售更多體現的是品牌效應,而第三方網絡平臺則可能更多地比較產品性價比,這兩類形式各有利弊,成本投入的多少將直接決定其產出。」前述泰康人壽客戶經理介紹。從各大公司與慧擇、天貓的合作不難看出,即便是品牌效應高、聚合能力強的大型保險公司,也並未放棄第三方平臺。
目前,各家保險公司通過自家官網和第三方網絡平臺銷售的保險產品,主要集中在意外險、家財險、健康險、車險等條款簡單易懂、費率固定易算、責任明確易界定的產品上,且多明文規定只能購買1份,多買無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