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原創/小小瑞媽育兒經
場景一:
前幾天帶著二寶出去逛街,穿著背帶褲,小體恤,帶個遮陽帽,妥妥的小正太一枚。
路遇老爸老友周伯伯,周伯伯特別喜歡寶寶,也是個很熱情的人,看到寶寶,表示喜歡,衝過來就抱著寶寶一頓猛親(臉),嘴裡還不斷說著:「哎呦,娃娃好乖,來周爺爺抱,哎呦,我們小乖乖好乖呦~~~」寶寶正在擺弄他的玩具車,突然被抱,寶寶表示一臉懵~~~我是誰?他是誰?這是哪?還沒反應過來,我也還沒反應過來,孩子就已經到周伯伯手上了。
如何拒絕不當逗娃,且不傷感情,這兩點很重要
其實我內心是不願意別人親寶寶的,特別是那些愛喝酒抽菸的,而周伯伯,就恰恰好這口,寶寶可能是聞著周伯伯嘴裡的味道或是被他鬍子給扎了,特不情願,轉頭看著我,小臉委屈,小嘴一癟,準備哭了。
我順勢把寶寶抱過來,安慰他:「哦哦,寶寶乖,這是周爺爺,來來我們叫周爺爺,周爺爺好。」
如何拒絕不當逗娃,且不傷感情,這兩點很重要
寶寶正不開心著呢,把臉撇一邊,見狀,我就說:「哎呀,周伯伯,你也來買東西呀?娃娃他在屋頭剛睡醒,還有點懵懂懂的,看,人都不願意喊了。」
周伯伯說:「哦哦,我們娃娃才睡醒麼?哎呦,看周爺爺把娃娃弄哭了哦,好了好了,不哭了哈,爺爺去忙了,來,跟爺爺拜拜。」說完周伯伯笑呵呵的走了,我們也繼續逛街了。
在這件事情上,我沒有對周伯伯有任何的不滿語氣,因為我知道別人是好意,而且,把我爸老友給得罪了,我爸不得削我呀?
如何拒絕不當逗娃,且不傷感情,這兩點很重要
我的處理方式就是:
1、跟周伯伯示好,用寶寶的語氣跟周伯伯打招呼,緩解從周伯伯手上抱回寶寶的舉動的尷尬。
2、跟周伯伯提醒他自己是有事要忙的。說明我們不是不跟周伯伯繼續聊天,而是因為怕耽誤他的時間。
3、跟周伯伯解釋寶寶現在不開心,是因為自己沒睡醒。既是給周伯伯臺階下,也是在隱晦表達我們該說再見了。
講到這裡,小瑞媽提醒一下:
如何拒絕不當逗娃,且不傷感情,這兩點很重要
有些家長因為怕得罪人,不僅無視寶寶的眼神請求,甚至還會埋怨自家寶寶:「別人抱一下你怎麼了?還哭?人家喜歡你才抱你呀,你看你那麼小氣。」這句話是沒毛病,但不應該在寶寶內心抗拒的時候說,應該在寶寶心情平靜,心情好的時候跟寶寶說,寶寶在那種時候,心裡就一個念頭:媽媽,我不要他抱,你快把我抱走。
所以,當寶寶有眼神請求或是肢體示意媽媽抱的時候,媽媽們可一定要滿足寶寶哦。
場景二:
這裡說一個大寶的例子,大寶從小是在「媽媽在身邊,啥都不用怕「這種語言安撫下長大的孩子,現在三歲多,大寶的安全感可以說還是很足的。
上次,我表嫂帶著她女兒來我家做客,她家女兒5歲了,我女兒跟在她身後「芸姐姐,芸姐姐「的叫的親熱,大家都在客廳玩的很融洽,午飯時間,我去廚房準備午飯,讓表嫂看著孩子們,廚房和客廳離得近,聊什麼,基本都能聽見。
如何拒絕不當逗娃,且不傷感情,這兩點很重要
我女兒問:「芸姐姐,你爸爸怎麼不跟你們一起來玩呢?」
芸姐姐:「我爸爸他很忙的,忙著上班掙錢。」
女兒:「哦哦,我爸爸也好忙呀,媽媽說,我爸爸也忙著掙錢給我們買好吃的呢,哎,看來,爸爸們都好辛苦。」
這時,就聽見表嫂插話進來:「因為芸姐姐爸爸太臭了,所以不讓他來,免得他把你家燻臭了,好不好?」
女兒看著芸芸說:「啊?你爸爸身上臭?那你讓你爸爸洗澡呀,我爸爸身上就不臭,我最喜歡跟我爸爸玩了。」
表嫂:「你爸爸也臭,爸爸們都是臭爸爸,以後你要離你爸爸遠一點,要不把你也燻臭了哦。」
女兒反駁:「我爸爸才不臭呢。」
表嫂:「你爸爸也臭,可臭可臭了,是個臭爸爸,是不是呀芸姐姐?「
芸姐姐點頭,說:是,就是臭爸爸。
如何拒絕不當逗娃,且不傷感情,這兩點很重要
女兒這時聲音已經帶著哭腔了:「不臭,我爸爸才不臭呢。「說著,跑到廚房。問我:」媽媽,她們說我爸爸臭,我爸爸臭嗎?「
我問:「那寶貝覺得爸爸臭嗎?「
女兒:「不臭呀,我覺得我爸爸不臭。「
我:「那不就行了,那是你的爸爸,你覺得爸爸不臭,那爸爸就不臭啦,你喜歡爸爸就可以啦,你不能要求別人都喜歡你爸爸呀?就好像,不是每一個人都喜歡寶貝一樣,但爸爸媽媽和弟兒是肯定喜歡你的,就像你也喜歡我們一樣。「
女兒是懂非懂:「我知道了,那我爸爸就是不臭唄。「好吧,抓住了重點。
這個話題,表嫂應該也感覺到了我的不喜,沒有繼續下去,一個小插曲,過去了,大家也默契的沒有提起。
在這件事情上,我至始至終沒有對表嫂表現不滿,當然內心是不喜歡她這樣跟寶寶開玩笑的,三四歲的寶寶分不清玩笑和真實,不管什麼問題,他們都想要得到一個肯定的答案。
如何拒絕不當逗娃,且不傷感情,這兩點很重要
我的處理方式就是:
1、 先問寶寶內心所想,問她覺得呢?爸爸臭不臭?這樣的方式也是在告訴寶寶,不要被別人的思想牽著走,你認為呢?
2、肯定寶寶的內心所想,你認為爸爸不臭那就是不臭,要相信自己的判斷。這樣的方式也是隱晦的告訴表嫂,我不贊同你這樣逗孩子。
3、順便教育寶寶,不是每一個人都跟你想法一樣的,要學會接受別人的不喜歡,堅持自己的喜歡,做自己。
在這件事情上,我沒有跟表嫂繼續提及,大人的世界,點到即止,親戚還得處嘛。而寶寶也因為自己強大的內心和自信,沒被這些言語傷害。
所以,當孩子被別人誤導,產生錯誤信息時,家長要及時將孩子引導回來,不要因為不好意思說,顧及面子,就當什麼都沒發生,沒聽見。
現在很多人,逗娃都喜歡把娃逗哭,他們覺得小孩子一會兒逗哭,一會兒逗笑,很好玩,他們小不會有什麼傷害,其實不然,孩子不是玩具,他們有自己獨立的思想,當時看來或許只是孩子的一哭一笑,卻不知有些言語無意間就在他們心裡扎了根,萬一留下陰影了呢?就好像,前段時間有新聞,鄰居逗娃,說她媽媽生了弟弟就不要她了,然後那個丫頭趁大人不注意,就把她弟弟扔下樓,這個悲劇的罪魁禍首是誰?是不是怪誰誰都挺冤的?
新聞截圖
所以,拒絕不當逗娃,從我做起。
在這裡,關於拒絕不當逗娃,又不傷害雙方感情,小瑞媽總結了兩點:
1、 家長幫忙、笑臉相向、婉言拒絕。
如何拒絕不當逗娃,且不傷感情,這兩點很重要
2、幫孩子建立強大的內心,給孩子足夠的安全感,讓孩子有足夠的自信去抵禦和分辨別人的言語逗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