昨天在微博上看到這樣一個小視頻。
視頻當中的故事大概是這樣的:刺蝟媽媽帶著三隻小刺蝟翻越臺階進草叢,因為臺階太高了,其中一個小刺蝟就甘願做墊腳石,讓另外兩個小刺蝟踩在它的身上翻越過去。
最終刺蝟媽媽帶著另外兩個小刺蝟已經離開了,可唯獨那隻還停留在臺階下面甘願當墊腳石的小刺蝟還不停地用盡全身的力氣向上爬,可因為臺階太高太滑了,它嘗試了很多次都沒有上去。
最終它在拍攝者的幫助之下,成功的上了臺階。
其實看到這種畫面,就想到了一句話,「越懂事,越心酸,越沒有人疼「。
我還記得我之前看宮崎駿的動畫《龍貓》裡,有聽到媽媽對爸爸說的那句話:懂事的孩子往往更讓人心疼。
我記得剛上大學的時候認識過一個女孩子,那段時間我們朝夕相處,我很驚訝她的表現,她一點都不像我們同年紀的人。
她和人說話的方式很是老道,印象最深刻的就是,她太會察言觀色了。
有幾次我們意見不符,她一整天都在照顧我的情緒,反覆在問我剛才她不同意我的意見,我是不是覺得不開心了。
其實在我看來朋友之間有時候意見不同很正常,但是她卻表現的很害怕。
後來我們在聊天的時候,她就跟我說起自己的成長經歷。也是從那刻起,我才真正的理解了她。
她出生在一個軍事家庭,爺爺是一個特別嚴厲的軍人,父母的教育一直都是要讓她表現得比一般的小孩更成熟、更懂事。
所以小小的年紀她就已經學會了看別人的臉色行事,因為只有這樣她才會被獎勵一顆糖。
她和我說的時候,我莫名感覺得到有一些心疼,抱了她一下,沒想到她突然間就哭了起來,哭得整張臉都花了,她和我說:「你不知道,我一直都覺得成熟和懂事是很辛苦的。」
也是從她的這句話當中,我能夠感受到,這些年來,她是怎麼開始讀懂大人世界裡的相處規則,如何去適應那些與她過去相背離的認知,她是怎樣學會忍耐和懂事,是怎樣學會了遇到事情不再去找人幫忙而是自己默默地解決掉。
她也學會了心思細膩和察言觀色,但也有過很辛苦的時刻,而這樣也越是讓旁觀者覺得心疼。
其實懂事的人,沒有人會關心你變好的過程有多麼煎熬,他們只想知道現在的你是不是足夠好。
就像每一個人都想擁有成熟懂事的你,卻不願意花時間和精力陪你長大一樣。
你努力把最好的一面展現給別人,羨慕那些能夠哭鬧撒潑的人,但是你不行,你要自個兒消化很多的難受,即便很疼,也只能夠一個人悄悄的哭。
當然了,懂事的人在成長當中讓人心生憐憫,那麼在戀愛中懂事的女生,有時候也更加令人心疼。
昨天我在微信上,和一位聽眾聊了很久。
她前一陣剛和相戀三年的男朋友分手。
她就問我:「我為了他放棄社交,放棄工作,一心一意的跟著他照顧他,他居然還背著我去撩別的人。我這麼懂事,我到底做錯了什麼呢?」
她說的聲淚俱下,這個樣子看上去讓我覺得很心疼。
其實在感情裡沒有對與錯的,因為付出是一個主觀的東西,不能夠用單純的對錯去衡量。
如果一定要說,我能夠說:「姑娘,你可以不必那麼懂事的,過分懂事的話只會讓人覺得理所當然,只會更容易迷失自我。」
因為太愛一個人,而事事遷就,處處忍讓,甚至放棄自己原本的生活,能讓你這麼做的感情,就絕對不是一段健康的感情。無底線的遷就和委曲求全,換來的不是對方的心疼,而是一次次心安理得的傷害。
好的感情本應該是相輔相成,共同成長的。女孩也應該學會在感情裡面的偶爾「任性」,這不是不成熟不懂事的體現,而是能夠恰到好處地亮明你的態度和底線,從而成為感情裡的催化劑。
人和人之間的感情,就好像天秤。壓得太沉重了,或者是愛得太卑微了,雙方都會因為不平衡感感覺到疲憊。
你的懂事,應該換來他加倍的珍惜;而不是化作他捅在你心上的一把匕首。
所以,成熟和懂事固然是一件好事,成熟和懂事固然會討人歡喜,只是這個世界上除了懂事和成熟,還有兩個詞叫做「委屈」和「不快樂」。
因為沒有人會在意你的情緒和脾氣,所以你選擇自己懂事,因為沒人會心疼和保護小小的你,所以你選擇了自己成熟。
只是你也忘了,小時候太懂事的孩子是沒有糖吃的。這和好女孩最後只得到一個好字,壞女孩卻得到了所有是一個道理。
所以我願你能夠清醒也能醉,能吃糖也要學會伸手要糖,
願你有高跟鞋也有跑鞋,有人愛更有人寵,
也願你不用過的太成熟太懂事,願你永遠都做自己的小女孩。
也希望偶爾為自己多想一想,千萬別因為太過於懂事,而委屈了自己,好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