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孩子,你那麼懂事,一定很累吧!」

2020-09-22 李中瑩

昨天在微博上看到這樣一個小視頻。

視頻當中的故事大概是這樣的:刺蝟媽媽帶著三隻小刺蝟翻越臺階進草叢,因為臺階太高了,其中一個小刺蝟就甘願做墊腳石,讓另外兩個小刺蝟踩在它的身上翻越過去。

最終刺蝟媽媽帶著另外兩個小刺蝟已經離開了,可唯獨那隻還停留在臺階下面甘願當墊腳石的小刺蝟還不停地用盡全身的力氣向上爬,可因為臺階太高太滑了,它嘗試了很多次都沒有上去。

最終它在拍攝者的幫助之下,成功的上了臺階。

其實看到這種畫面,就想到了一句話,「越懂事,越心酸,越沒有人疼「。

我還記得我之前看宮崎駿的動畫《龍貓》裡,有聽到媽媽對爸爸說的那句話:懂事的孩子往往更讓人心疼。

01.

我記得剛上大學的時候認識過一個女孩子,那段時間我們朝夕相處,我很驚訝她的表現,她一點都不像我們同年紀的人。

她和人說話的方式很是老道,印象最深刻的就是,她太會察言觀色了。

有幾次我們意見不符,她一整天都在照顧我的情緒,反覆在問我剛才她不同意我的意見,我是不是覺得不開心了。

其實在我看來朋友之間有時候意見不同很正常,但是她卻表現的很害怕。

後來我們在聊天的時候,她就跟我說起自己的成長經歷。也是從那刻起,我才真正的理解了她。

她出生在一個軍事家庭,爺爺是一個特別嚴厲的軍人,父母的教育一直都是要讓她表現得比一般的小孩更成熟、更懂事。

所以小小的年紀她就已經學會了看別人的臉色行事,因為只有這樣她才會被獎勵一顆糖。

她和我說的時候,我莫名感覺得到有一些心疼,抱了她一下,沒想到她突然間就哭了起來,哭得整張臉都花了,她和我說:「你不知道,我一直都覺得成熟和懂事是很辛苦的。」

也是從她的這句話當中,我能夠感受到,這些年來,她是怎麼開始讀懂大人世界裡的相處規則,如何去適應那些與她過去相背離的認知,她是怎樣學會忍耐和懂事,是怎樣學會了遇到事情不再去找人幫忙而是自己默默地解決掉。

她也學會了心思細膩和察言觀色,但也有過很辛苦的時刻,而這樣也越是讓旁觀者覺得心疼。

其實懂事的人,沒有人會關心你變好的過程有多麼煎熬,他們只想知道現在的你是不是足夠好。

就像每一個人都想擁有成熟懂事的你,卻不願意花時間和精力陪你長大一樣。

你努力把最好的一面展現給別人,羨慕那些能夠哭鬧撒潑的人,但是你不行,你要自個兒消化很多的難受,即便很疼,也只能夠一個人悄悄的哭。

02.

當然了,懂事的人在成長當中讓人心生憐憫,那麼在戀愛中懂事的女生,有時候也更加令人心疼。

昨天我在微信上,和一位聽眾聊了很久。

她前一陣剛和相戀三年的男朋友分手。

她就問我:「我為了他放棄社交,放棄工作,一心一意的跟著他照顧他,他居然還背著我去撩別的人。我這麼懂事,我到底做錯了什麼呢?」

她說的聲淚俱下,這個樣子看上去讓我覺得很心疼。

其實在感情裡沒有對與錯的,因為付出是一個主觀的東西,不能夠用單純的對錯去衡量。

如果一定要說,我能夠說:「姑娘,你可以不必那麼懂事的,過分懂事的話只會讓人覺得理所當然,只會更容易迷失自我。」

因為太愛一個人,而事事遷就,處處忍讓,甚至放棄自己原本的生活,能讓你這麼做的感情,就絕對不是一段健康的感情。無底線的遷就和委曲求全,換來的不是對方的心疼,而是一次次心安理得的傷害。

好的感情本應該是相輔相成,共同成長的。女孩也應該學會在感情裡面的偶爾「任性」,這不是不成熟不懂事的體現,而是能夠恰到好處地亮明你的態度和底線,從而成為感情裡的催化劑。

人和人之間的感情,就好像天秤。壓得太沉重了,或者是愛得太卑微了,雙方都會因為不平衡感感覺到疲憊。

你的懂事,應該換來他加倍的珍惜;而不是化作他捅在你心上的一把匕首。

03.

所以,成熟和懂事固然是一件好事,成熟和懂事固然會討人歡喜,只是這個世界上除了懂事和成熟,還有兩個詞叫做「委屈」和「不快樂」。

因為沒有人會在意你的情緒和脾氣,所以你選擇自己懂事,因為沒人會心疼和保護小小的你,所以你選擇了自己成熟。

只是你也忘了,小時候太懂事的孩子是沒有糖吃的。這和好女孩最後只得到一個好字,壞女孩卻得到了所有是一個道理。

所以我願你能夠清醒也能醉,能吃糖也要學會伸手要糖,

願你有高跟鞋也有跑鞋,有人愛更有人寵,

也願你不用過的太成熟太懂事,願你永遠都做自己的小女孩。

也希望偶爾為自己多想一想,千萬別因為太過於懂事,而委屈了自己,好嗎?

相關焦點

  • 你那麼地「善解人意」,一定很累吧
    你這麼「善解人意」,生活的一定很辛苦吧有時候,一味的妥協,一味的「善解人意」是一種投降。剛進公司的時候,有為期7天的試崗期,可能是長期從事職業的習慣吧,這幾天我經常默默地觀察他,剛來,公司沒有分配他具體的業務,除了系統的培訓外,就是簡單的和同事相識的任務,他經常幫別人到垃圾,給別人換水,替別人取外賣,替別人複印……他把大部分的時間用在一些瑣碎的事情上,他那麼地善解人意,不累嗎?
  • 你那麼在乎別人,一定很累吧
    你喜歡一個人,但對方不一定會喜歡你;你在乎一個人,對方卻未必會同樣在乎你。 兩情相悅固然美好,但很多時候,只是一個人在上演一出獨角戲。 你那麼在乎別人,可誰在乎你? 在乎一個人,就會想要全心全意地對他好。
  • 你那麼懂事,肯定很辛苦吧?
    再後來,當我以玩笑的形式向母親說起這件事時,她說:「你那時候好懂事,我說不買你就沒再說想要的話,沒哭也沒鬧。」聽到這,我突然覺得內心深處微微一痛。我不經在想:會哭的孩子有糖吃,如果我當時哭鬧著一定要自行車,父母肯定也是會給我買的吧?
  • 孩子,你可以不那麼懂事
    圖源:《少年說》她希望弟弟可以不那麼懂事,因為她從小就是一個懂事的孩子。聽了女兒的話,臺下的媽媽壓抑不住自己的眼淚,對女兒說:「媽媽也希望你不用那麼懂事,你不用取悅所有人,堅持做你自己,不要總太委屈自己。」
  • 馬伊琍:孩子,你不想你那麼懂事!不那麼懂事的孩子,活得更幸福
    回想一下,自從做了父母以來,你對孩子說得最多的詞是什麼?「乖,聽話!」」乖,要懂事啊!「這成為每個爸爸媽媽的口頭禪,好像我們對孩子的全部要求,就是希望孩子聽我們的話,一切順從我們的意思去做,在我們給孩子鋪設好的「鐵軌」上穩步前進,達到我們希望的目標。可是你有沒有想過,這樣對孩子真的好嗎?如果你真的擁有一個時時處處聽話懂事的乖孩子,你真的會幸福嗎?
  • 你只是一個孩子,可以不用那麼懂事的
    01「你家孩子真懂事!」、「這孩子真乖啊!」姐姐楊栩楠對弟弟喊話,她說:「姐姐希望你可以做一個單純快樂的孩子,可以不那麼懂事,不那麼乖…」,你不用取悅所有人,做你自己,不要太委屈自己!」但今天,我想對每一個家長說,請不要要求你的孩子太懂事,理由如下:一、過早懂事的孩子就不像個孩子了
  • 別說孩子小就不懂事,孩子懂事起來,大人自愧不如
    說孩子小不懂事的人,要麼是沒見過懂事的孩子,要麼是沒擔當的父母推卸責任。真正懂事的孩子,一個眼神,一個舉動,一句話,就可以讓這些所謂懂事的大人淚奔。01,懂事的孩子讓人心疼能生出一個懂事的孩子的父母,上輩子一定做了不少好事。而每一個懂事的孩子,都是上天派來溫暖父母的天使。
  • 懂事的孩子沒糖吃?孩子不需要太懂事,他需要的是快樂
    相信小時候的蘇明成一定就是爸爸媽媽口中會撒嬌,傳說中會哭的孩子有糖吃的典型代表者吧,看到這個傳說中會哭的孩子有糖吃的孩子長大後竟然變成一個啃老族,小編是一點都不感到意外,相反,小編對一些被大人誇獎為懂事的孩子,有著深深的同情。乖巧聽話的另外一層意思就是懂事,不用父母操心。但是太過於懂事真的好嗎?
  • 孩子,其實你不需要太「懂事」
    這時候媽媽一個眼神射過來反問他:「你真的是那麼覺得的嗎?」最後,姥姥生氣走了,媽媽撂下一句「你自己看著辦吧」,讓孩子左右為難。總是在意見不統一的環境裡看大人的臉色,孩子會越來越沒有安全感和判斷力。那麼,這個細膩、聰明、看似很懂事的孩子,他能照顧到身邊每一個成人的情緒,他自己快樂嗎?
  • 孩子,換種玩法吧,你就沒那麼累了
    「這麼累你怎麼不停下來啊?」我好奇的問到。陽陽回答說:「歡歡是領隊啊,她的話就是命令!我們這麼約定的呢。」「這樣啊,那最近你們都是這樣玩的嗎?」「是啊,有時樂樂也來,都是歡歡當領隊呢」這時,我所有的疑惑都解開了,原來每天都這麼累是這麼回事啊。
  • 懂事兒的孩子活得太累,請學會適當「哭鬧」
    懂事的孩子往往更讓人心疼,而大女兒就是「懂事的孩子」的代表。她說:「媽媽照顧弟弟妹妹很累了,我能幫著分擔的就多分擔點」。久而久之,她媽媽已經習慣了她這種懂事,她這種付出,所以也便不以為然,甚至認為理所當然。因為從小是在爺爺奶奶身邊長大的,所以和媽媽不是很親近,所以大女兒不敢提要求,害怕自己在媽媽眼裡變成一個不懂事的孩子,從而討厭她。
  • 讓孩子懂事,並不只立規矩那麼簡單
    而我,從不要求我的孩子去和「陌生人」親熱。其實,我很清楚朋友們為什麼會這樣。他們試圖規範孩子的言行,幫助孩子努力遵循社交禮儀:見到長輩打招呼,懂事的孩子應該有禮貌……培養出在人際關係中懂事且規矩的孩子,似乎是每個家長的願望。一方面這滿足了父母自己的人際關係需求,另一方面,家長也期待自己的孩子從小懂事守規矩,未來則會在人群中獲得更多的認可。
  • 懂事的孩子最危險——今天你懂事了麼?
    「你怎麼不學xxx」「你為什麼不聽話」「你為什麼不能懂事兒些呢」家長的疑問三連,到最後覺得大概是上輩子造孽,這輩子攤上個不懂事兒的孩子。你應該感謝上蒼,懂事的孩子才是最危險的不定時炸彈。 一、窮人孩子早當家這句話可謂家喻戶曉,那什麼叫早當家呢?
  • 孩子太懂事總讓人心疼,愛孩子要讓他學會「不懂事」,父母注意了
    毋庸置疑,大家一般都喜歡聽話懂事的孩子,覺得父母能教育出來這樣的孩子真是了不得,俗話說:有什麼樣的父母就有什麼樣的父母,所以大家看到懂事的孩子,除了誇讚孩子,更佩服能帶出這樣優秀孩子的家長。但也有人會感到疑惑,孩子太懂事真的是一件好事嗎?
  • 三十而已,你是顧佳這樣的女人嗎?顧好老公顧好孩子,很累很懂事
    三十而已,你是顧佳這樣的女人嗎?顧好老公顧好孩子,很累很懂事《三十而已》裡面的顧佳,智慧和容貌集一身,是個賢淑而又漂亮的女人,她雖然是個家庭主婦,可是她一點也不休閒,而是家裡家外操心。在人眼睛裡,家庭主婦應該悠閒自得,每天等著老公回家,每天買菜做飯,接送孩子上學,女人照顧好內務就行了。可是顧佳不是,顧佳和老公一起創立了煙花公司,她因為懷孕生孩子,從此就離開公司,回家做家庭主婦了。可是她這個家庭主婦,除了照顧好孩子,還要照顧著家裡的生意,她老公是個藝術家,不適應社會,遇到事就理想化,公司只要不順利,都是顧佳幫助他跨過去一個又一個的困難。
  • 孩子還小不懂事,你也不懂事嗎?
    唉,一頓飯都吃得沒那麼愉快了。 很多家長在孩子闖禍的時候,就搬出「孩子還小不懂事的免死金牌」,從而推卸責任。- 奇怪,我是你一個人的女兒嗎?孩子管不好,責任全推你身上不好吧。他作為一個父親,沒有做好父親的榜樣,在那責怪誰呢!
  • 我聽過最大的笑話,就是窮人家的孩子懂事早
    窮人家的孩子,視野非常狹小, 讀大學前,沒出過遠門,沒坐過火車, 你說他們成績好吧, 從小到大,來來回回也就看過學校發的幾本課本, 唯一的幾本課外書,也是從外公的破爛堆裡撿來的, 更不用說電腦了 所以,說窮人家的孩子懂事早,到底懂了什麼呢?
  • 父母不應該讓孩子那麼「懂事聽話」
    在父母眼中,什麼樣的個孩子是懂事聽話的?對於大人的教導言聽計從,說什麼就是什麼,從來不頂嘴。能夠體諒父母,知道父母的辛苦。可是你們知道嗎?這樣的孩子長大以後,會和這個社會格格不入的。看似「懂事」的孩子,他們話不多,沒有自己的想法,有了訴求也不敢表達。不善於和別人打交道,對一切陌生的環境都很害怕,喜歡獨處,不喜歡和別人交朋友。
  • 武志紅:懂事沒用,你得讓孩子學會折騰
    再回到我們的日常生活中,便可以發現,我們每個人似乎都是在「懂事教育」下長大的。即便是在每個成年人的眼裡,也都會有一個「別人家的孩子」。「爸媽這段時間不在家,你一定要聽爺爺的話。」「你看看別人家的孩子,多麼聽話,你為什麼不會。」「你要是能夠聽話一點,我就可以多活十年了。」諸如此類的恐嚇話語,比比皆是,每天都會在我們的耳邊過一遍。
  • 同樣是養孩子,為什麼你會那麼累?
    導讀:同樣是養孩子,為什麼你會那麼累?各位點開這篇文章的朋友們,想必都是很高的顏值吧,我們真的是很有緣哦,小編每天都會給大家帶來不一樣的育兒資訊,如果對小編的文章或者其他的什麼,有什麼一些意見的話歡迎在下方積極評論哦,小編每條都會認真看的。那麼本期的內容是:同樣是養孩子,為什麼你會那麼累!那麼我們就來看看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