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5歲職場生死線,普華集團BOC商科證書打破人生下半場魔咒

2020-12-11 普華集團

工作數年,依舊渾渾噩噩沒有方向,想將愛好變成事業又拿不出勇氣?

同窗好友職業發展都不錯,自己卻遇到了職業瓶頸期?

埋頭苦幹可少有晉升機會,身心俱疲也換不來一份「高薪工作」,如何謀求更好的發展?

面對職場的明爭暗鬥,曾經的豪情壯志早已變成一地雞毛?

工作熱情消失殆盡,失落感、挫敗感接踵而至,前方路況不明,身後已是萬丈懸崖?

海外歸來自信滿滿,面試卻屢屢碰壁,外來的「經書」也有失靈的時候?

......

一樁樁一件件,相信都是大多數職場人的必經之路。捫心自問,你是否也在看到的時候悄悄畫下了對勾。時間不等人,不管是大環境下公司的不穩定性,或者是現代企業對用人的要求,35歲的職業生涯都是一個很難邁過去的坎。

現在的職場年輕人,基本屬於90後、00後的天下。看看30歲雖然還很年輕,但在職場中已經算是一個老兵了,有的人在自己的專業領域已經遊刃有餘,有的人或許已經積累了豐富的資源和人脈,而有的人卻還一直在原地躊躇不前,對現有工作不滿,可又不知該怎麼辦。

不妨停下你手中看似忙碌、實質日復一日毫無意義的謀生工具,丟掉過去千篇一律的工作計劃,停止對那些老同學、老同事升遷加薪的無謂羨慕,凝心靜氣的重新出發,從普華商學院推出的全球通用的BOC商科證書開始,讓自己變得更加專業,學會高超的管理能力,實現人生的反敗為勝。

安逸久了,離「死」就不遠了

在浮躁的社會環境下,我們總會受到來自各種前輩的「教導」和生存壓力的磨練,勸誡我們以金錢為重,才能贏得社會的認可和尊重。久而久之這似乎成了一條真理和鐵律,無時無刻不在主導著大家的心態和情緒,而99%的年輕職場人都敗在了這裡,只重視工作的收入,不重視是否得到了鍛鍊和提升。

作為職場人,一定要清楚自己的目標和信念,在工作中找到自己的定位,清楚自己是在「謀生」還是「工作」。二者的不同之處就在於,「謀生」的目的只為賺錢,日復一日,年復一年;而「工作」則是在謀生的同時,更是謀一份事業,不斷精進自己,最終越活越精彩。

其結果不言自明,前者永遠沉浸在一眼望到盡頭的灰暗世界,為金錢而勞碌奔波;後者在日新月異的變化中,憑藉「真本事」得到了一切。年輕人一旦將「實力」和「賺錢」這二者本末倒置,就會出現上述的種種問題,小則工作不順,大則遭遇財富重創。因為萬事皆有因果,人生本就沒有捷徑,有付出才有收穫回報的一天。

當30歲來臨之時,當企業面臨困難裁員時,當你的孩子需要更好的教育時,當老婆還在抱怨生活不易時,你有多少抵抗能力?當你失業在家,孩子要奶粉錢、父母要贍養、車貸房貸要還時,就能體會到什麼叫做真正的絕望了。

讓自己變得更專業,快速解析人生新密碼

世界上最保值又最升值的事情,一定是對自己的投資,除了外形的投資,心性和頭腦的升級更是關鍵。讀書時總希望能早點逃離象牙塔,自由自在的生活。可真正步入社會才發現,知識的匱乏、技能的生疏讓職場生涯寸步難行,只能摸著石頭過河。且不論是求職或升職,企業也一定會優先採用名校畢業、有證書加持或實踐能力超群的人。在沒有「職位世襲」、完全憑藉「真本事」的年代,普通人想成功,真是難上加難。

今時不同往日,大部分沒有受過高等教育或深造,對工作力不從心的人,完全可以選擇一個更適合、更喜歡、更高薪的專業進行自我提升。不僅能被領導、家人刮目相看,建立心理上的自信,還可以讓自己工作的更順利,輕鬆收穫成功和財富積累。

經過多年實踐,凝集普華商學院院長翟山鷹老師與數百位商業、金融實操高手的多年經驗,普華商學院即將推出一款全面涵蓋企業運營、商業、金融等多方位實用課程體系與實戰演練系統的BOC商科證書。

與一般商科證書不同,由於企業和個人愈發認可真材實料的實戰經驗與知識技能,市場上急需一類能夠滿足以跟進時代、高效學習、階段性考核、經驗交流為標準的實踐類證書,並且結合證書功能進行就業考證與員工考核。

BOC商科證書以中國「大格局」思想為綱要,真正實現「理論+實踐」為一體的教育模式,業內實戰大咖親授企業運營必備的九大模塊,細分初級、中級、高級三大難易層級;

與此同時,以「大道至簡」的方式全程「沙盤」教學,培養實戰型思維方式、分析技巧和邏輯化解決問題能力,易學、高效、可複製,打造真正具有實操能力的全方位商業人才,為就業者、創業者、投資者、管理者、企業家和金融從業者等一系列人群解決以上棘手困局。

不僅是普華商學院,BOC資格證書可以在全球通用,全球中小企業聯盟、中國區塊鏈金融研究院、金融架構師協會等十餘家著名培訓機構聯合認證,還有全球5萬家企業為BOC證書開啟「綠色通道」,持證可以免試入職,代表著超高的職業能力驗證。

股神巴菲特曾經說過:「一旦你有了省錢的心思,就不會有精力培養賺錢的腦袋,所以,你窮的很穩定。」人與人最大的差別就是認知的差別,窮人用時間賺錢,富人用錢生錢。唯有不斷提升自己,才能快速逃離職場黑暗的底層,最終收穫成功、自由和無盡的財富,完成人生逆轉!

相關焦點

  • 35歲成職場生死線,35歲是找工作的坎,如何面對職場生死線?
    人生是一筆滄桑,紅塵是一場過往。時光不斷的前行,來不及回首,就已經站在人生的轉角處。導讀:如何避免35歲職場「生死線」?大多數職場人士到了35歲,就會遇到所謂的職場生死線,解決這個問題的主要方法還是提前做好職業規劃,提高自己的職場競爭能力,防患於未然。很多人都注意到了,到了35歲左右,就很容易離開原單位。而在找工作的時候,大多數公司招聘要求裡都有低於35歲這條,簡直是屋漏偏逢連夜雨,讓人特別難受。
  • 如何避免35歲職場「生死線」?
    年齡從來都不是有能力的人成功的限制,更別說在職場打天下了,有能力了,就沒有什麼生死線了。沒能力,或者能力還不夠,面對職場的生死線,也不是沒有解決的辦法。最簡單有效的辦法就是提升你的能力。所以35歲之前你應該做到:1、別人無法超越的技能既然是生死線,就一定有生的條件。當你滿足這個條件時,就能生存。我覺得35歲之前擁有並不斷強化無人超越的技能,就是職場生存的條件。正因為你可以做到,別人做不到,你才會被留下來。人人都做的到,就有被淘汰的風險。
  • 普華商學院BOC商科證書:30歲後還能逆襲嗎?
    走過30歲門檻的她們,或許在事業遭遇過不紅、過氣、沒舞臺、沒流量的尷尬,或許面臨著人生轉變,或許是想要挑戰自己、突破自己......大家對於這群「上了年齡」的姐姐們充滿好奇:都這麼大歲數了,還折騰什麼呢?
  • 874萬畢業生太難了 BOC商科證書助你突出重圍
    為響應落實國家號召,普華商學院聯合十餘家國際知名機構,推出含金量十足、可全球通用的BOC商科證書。通過「理論+實踐」的系統化商業能力提升,為社會發展、企業運營培育大批懂經營、會管理、善開拓、重實踐的高精尖人才隊伍,真正幫助求職者實現就業,為企業篩選優秀人才提供能力標準。
  • 普華商學院BOC商科證書:高考成績出爐,這件事必須幹一輩子
    受教育水平更高的人,無論是在個人品德修養、氣質談吐上,還是人生軌跡、職業發展和收入水平,大概率比受教育水平差的人,表現更好。刻苦讀書,努力學習,考取更好的學校,獲得更高的學歷,絕對是人生最有價值的一筆投資,這背後是積極向上的人生態度,代表了一個人願意為他的人生所做出的付出和投入,這種人大概率上會更容易成功。
  • 普華商學院BOC商科證書:高考成績出爐,別喝這碗毒雞湯!這件事必須...
    受教育水平更高的人,無論是在個人品德修養、氣質談吐上,還是人生軌跡、職業發展和收入水平,大概率比受教育水平差的人,表現更好。  刻苦讀書,努力學習,考取更好的學校,獲得更高的學歷,絕對是人生最有價值的一筆投資,這背後是積極向上的人生態度,代表了一個人願意為他的人生所做出的付出和投入,這種人大概率上會更容易成功。
  • 睡前侃|35歲真是一道職場「生死線」嗎?
    最近有個詞上了熱搜,叫做「35歲焦慮症」。不知大家是否有所耳聞?作為「明明我們25歲群體才焦慮」的一員,初入職場的小白看到這個話題覺得很是好奇,35歲正是職業上升期,大多數人經驗豐富、事業穩定,焦慮什麼呢?
  • 普華商學院BOC商科證書:應屆生offer紛紛被「鴿」 ,理由是?
    為了5月11日的入職培訓,郭雅早早預定了飛往上海的機票,還為即將到來的職場生涯買了幾件得體的衣服。5月7日早上,整理行李時,郭雅接到了上海新高頓人力打來的電話,對方表示,因疫情影響,公司組織架構調整,希望能將其調崗到位於西安的市場部,底薪2000+,「要麼接受調崗,要麼接受解約」。
  • 35歲真的是職場的分水嶺嗎?如何才能做好職場「下半場」
    在職場中最尷尬、最糾結的莫過於35歲的年齡,很多人都認為這是一個職場危機。畢竟在很多公司和企業的招聘要求上,就明確的要求:年齡限制在35歲以下。因為很多人,一到35歲,比精力比不過年輕人,比時間也是比不過年輕人。為什麼這樣說呢?年輕人,可能會沒結婚、沒對象,更沒有像35歲的中年人一樣有家庭分散了其精力和時間。不能全身心投入到工作中。
  • 普華商學院推出BOC商科證書 全球通用「國際範兒」
    移動網際網路時代,瞬息萬變,商科教育也在浪潮中被推上風口,成為公眾熱議的話題。改革開放發展至今,社會發生了翻天覆地的變化,生活水平的提高迫使我們不得不重新審視中國的商科教育。中國現在的職業技能培訓對大部分年輕人來說是沒什麼用的,學不到真本事,荒廢了人生。學習是為了修煉真本事,能夠真正教授真本事、提升職業技能的培訓是年輕人的需求,同時也是企業的需求,應聘者能夠通過職業技能培訓提升能力,企業在篩選人才的時候也能夠更明確的評估人才能力。」
  • 「網際網路普適性職業生涯」瘋傳,35歲以上職場人去哪兒?
    前段時間,網上瘋傳一張「網際網路普適性職業生涯」的圖,給「35歲以上職場人去哪兒」這個問題提供了一些「答案」。 之前工作順風順水,45歲了被單位裁員,結果到處去應聘都不受待見。面對生活和家庭的雙重壓力,黃磊被迫當起了滴滴司機。 「網際網路普適性職業生涯」的瘋傳和《小歡喜》中黃磊的遭遇,充分說明了一個道理:對於職場人來說,有兩條線橫豎我們是繞不過去的。
  • 在線少兒英語賽道進入下半場 伴魚打破高獲客成本「魔咒」向頭部...
    來源:證券日報本報記者 李春蓮近日,在線少兒英語伴魚玩起高調的品牌曝光,其線下品牌廣告一夜之間鋪滿北京市社區及樓宇電梯。從近來伴魚的一系列動作來看,這次的線下廣告投放如此豪橫,傳遞出團隊進入高速發展期,開始發力品牌建設。在業內企業裁員倒閉不斷的情況下,此舉使伴魚的品牌形象進一步強化。今年疫情期間,在不少企業開始停薪降薪裁員的情況下,伴魚卻大舉擴招。據了解,從恢復辦公以來,已經有百餘位員工雲入職伴魚。
  • 超職教育:35歲的職場人都去哪了?人生的天花板,不在年齡
    「35歲以上職場人去哪兒了?」與其問他們去哪了,不如先思考一下:問問題的人是誰?不是35歲以後的人,而是一群95後甚至00後,這群初入職場的新人,非常好奇一個問題——我在公司怎麼看不到35歲以上的人了?他們都老了嗎?
  • 人生下半場,千萬別矯情
    開元二十三年,三十四歲的王維得知恩師張九齡重任宰相,立刻寫信道:「側聞大君子,安問黨與仇。所不賣公器,動為蒼生謀。賤子跪自陳,可為帳下不?」一顆急切之心,毫不掩飾。不久後,他便被提拔為八品上的右拾遺。作家煙羅說過:「人生下半場,最大的敵人只剩自己。」
  • 王維:人生下半場,千萬別矯情
    開元二十三年,三十四歲的王維得知恩師張九齡重任宰相,立刻寫信道:「側聞大君子,安問黨與仇。所不賣公器,動為蒼生謀。賤子跪自陳,可為帳下不?」一顆急切之心,毫不掩飾。不久後,他便被提拔為八品上的右拾遺。作家煙羅說過:「人生下半場,最大的敵人只剩自己。」
  • 人生下半場,拼的是健康
    來到人生的下半場,更是如此。人過而立之年,多少都經歷了職場的沉浮、目睹過生死的更迭,也曾被生活的不幸所煎熬,人生到了下半場,拼的是健康。人生下半場,要避免再用賺來的錢買回健康,到頭來一場空。中國文化講的無極生太極,太極生兩儀,所以三才在太極裡面,帥才代表陽的一面,慧才代表陰的一面,而將才就在中間這條S線。所以帥才處於陽的一面,天生性格就比較外向,比較喜歡張揚,比較喜歡顯擺,能量高但缺乏智慧。慧才處於陰的這一部分,黑的這一部分,就比較喜歡藏,他不喜歡拋頭露面,他喜歡出智慧,喜歡出謀略,但缺乏能量。
  • 35歲的你,變成職場的「易碎品」了嗎?打破思維迎來新春
    如果你是一位35歲以上的中年人,又恰巧正在求職過程中,相信不難發現,招聘硬指標:年齡在18到25歲或30歲。這個社會對中年人似乎有一點嚴苛。明明還正值壯年,以百歲人生為坐標的話,還是青春年少,可為什麼馬上就要變成即將被淘汰的社會拖累;明明仍可以兢兢業業工作,勤勤懇懇拼搏,但為什麼就這麼不受待見,寶寶心裡苦啊……【35歲是奢侈品還是易碎品】曾看到這樣對中年人的形容:35歲的中年職場人就像奢侈品,又貴又沒用。
  • 35歲職場危機,中年人的職場焦慮
    知乎上有這樣一個熱門的問題:現在網上流傳的35歲很多人會失業,究竟是危言聳聽,還是真實存在?招聘網站上,可看到不少招聘條件都明確寫著「年齡在35周歲以下」。造成35歲職場危機的原因,網上有許多分析文章,分析結果大多為:後浪的工資要求低、願意加班、體力好、沒有太多生活顧慮等因「年輕」而佔有的優勢。
  • 35歲之前,如何為自己打好基礎?(人生規劃)
    35歲是一個人人生的分水嶺 在35歲之前,我建議你一定要做兩件事。 這是一個非常極端的例子,但這種現象在職場中卻是非常普遍的。
  • 選對人生跑道就是選對後半場人生,北愛荷華大學告訴你該如何取捨
    在王漫妮看來,奢侈品店是過去自己追逐的賽道,但三十之後,這條賽道對於自己後半場人生而言,已經不那麼重要了。相反的,出國留學,學習一些新的知識,才能更有助於自己面對後半場的人生。這樣的選擇,給了她底氣和傲氣,三十歲重新出發,一切都還來得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