系統構建科學化現代化城市排水防澇體系,胡立山巡查長江東湖高新區...

2020-12-23 中國光谷

7月8日,武漢市人大常委會主任、市委副書記、市委組織部部長胡立山來東湖高新區巡查長江幹堤,調研堤防防汛工作。

胡立山一行前往長江左嶺堤、武惠堤、北湖泵站,檢查長江高新區段幹堤、河湖、水庫、涵閘防汛備汛情況和長江岸線綜合整治情況,看望慰問值守大堤的巡堤查險人員。

長江東湖高新區段長度4.611公裡,其中左嶺堤段長度2.111公裡,武惠堤段長度2.5公裡。7月7日,長江武漢段水位達到警戒線,高新區通過排查隱患治理、調度防洪工程等措施保障長江高新區段防洪安全,並安排人員24小時值守。

東湖高新區左嶺堤一角

北湖泵站連接北湖水系,西連東沙湖水系,東北臨長江,南接梁子湖水系,其連接的北湖水系,由嚴東湖、嚴西湖、北湖等湖泊組成,總承雨面積為189.5平方公裡,對青山區、東湖高新區、東湖風景區排水起重要作用。

入梅前,高新區建成完工10個防汛排澇工程,完成2776公裡雨汙管網、5.4萬座雨汙檢查井及收水口清理更換工作,實施「一點一策」 漬水應急預案,有效提升城市排水防澇系統能力,光谷大道金融港、民族大道鐵路橋涵等前期易漬水點經受住了強降雨考驗,均無明顯漬水或雨停水退。

花山港

胡立山對高新區防汛備汛階段性工作給予肯定,要求高新區切實落實防汛抗洪責任制,突出防禦重點,抓好長江堤防、湖泊、水庫防汛工作,強化江河湖庫聯防聯控機制;落實24小時值班值守,做好各類應急處置,堅決防止城市內澇,全力保障人民群眾生命財產安全。他還叮囑高新區要系統研究疏浚高新區內部水系,規劃建設江河湖庫防洪設施和城市排水防澇設施,構建科學化、現代化的城市排水防澇體系。就長江岸線綜合整治工作,他還提出高新區要在前期工作成效的基礎上,進一步加固堤防,治理河道,美化岸線,使長江高新區段成為亮麗風景線。

東湖高新區管委會主任、區防汛抗旱指揮部指揮長陳平,市委副秘書長舒瑞森,東湖高新區管委會副主任夏亞民,區防汛抗旱指揮部常務副指揮長、武漢未來科技城建設管理辦公室副主任明銘參加。

採寫:楊爍 編輯:吳非

相關焦點

  • 胡立山對東湖高新區防汛工作再檢查再部署
    7月13日,武漢市人大常委會主任、市委副書記、市委組織部部長胡立山再次來東湖高新區巡查長江幹堤,調研長江左嶺堤葛化通道閘隱患排查和加固、花山港自保堤防汛工作,看望一線防汛人員,對東湖高新區防汛救災工作進行再檢查、再部署。
  • 流域治理視角下構建彈性城市排水系統實時控制策略
    提升排水防澇能力、減少管網沿途溢流汙染、最大限度發揮管網調蓄能力和末端汙水處理能力一直是集中式城鎮排水系統追求的方向。尤其是隨著全球氣候變化,極端降雨事件增加,傳統的排水系統面臨日益嚴峻的挑戰,城鎮水系統安全成為城市管理最基礎性要素。而通過基礎設施建設增加排水系統的處理能力,不僅投資成本高回報期長,並且受土地使用等問題限制,不能廣泛應用於城鎮地區。
  • 深坑酒店如何排水防澇?超級建築大揭秘!
    但一直以來,深坑酒店如何排水防澇,都是輿論的一個熱點。昨天超級建築給大家介紹了這座世界獨一無二的深坑酒店的建設過程,感興趣的朋友可以查閱超級建築17日的文章。超級建築注意到,有許多網友問到一個相同的問題:這個酒店如何排水?如果下了大暴雨,酒店會不會陷入汪洋?
  • 市政協委員、東湖高新區產業發展與科技創新局副局長何兆忠:東湖綠...
    市政協委員、東湖高新區產業發展與科技創新局副局長何兆忠:東湖綠心可建創業小鎮 2018-01-09 09:56 來源:長江日報
  • 新知新覺:推進城市治理現代化的著力點
    習近平總書記指出:「推進國家治理體系和治理能力現代化,必須抓好城市治理體系和治理能力現代化。」隨著我國城鎮化進程不斷加快,城市治理議題日趨複雜多元。新形勢下推進城市治理現代化,亟須立足城市發展實際和人民需求,著眼黨建引領、重心下移、科技賦能,不斷提升城市治理科學化、精細化、智能化水平,讓人民群眾擁有更多獲得感、幸福感、安全感。 堅持黨建引領。
  • 世界現代化指標體系研究及構建
    現代化指標是反映現代化現象的水平、特徵和狀態的指標,現代化指標體系是根據現代化原理建立的、具有系統結構的現代化指標的有機集合。本文簡要回顧 20 世紀 50 年代以來的現代化指標研究,並以第二次現代化理論為主要依據,以國家概覽指標體系、世界發展指標體系和世界現代化概覽指標體系為借鑑,構建「世界現代化指標體系」,用以反映全球範圍的國家現代化的水平、特徵和狀態。中國現代化是世界現代化的組成部分。
  • 構建科學化制度化標準化智慧化黨建工作體系
    近年來,山東省濟南市檢察院深入貫徹上級決策部署,著眼築牢黨建工作基礎,積極開展創建新型基層黨組織,構建黨建工作科學化、制度化、標準化和智慧化的「一創四化」黨建品牌體系活動,基層黨組織的凝聚力、戰鬥力不斷增強。建立科學管理體系,實現黨建工作科學化機關黨建是一項系統工程,必須有一套科學的推進機制。
  • 中外對比:我國城鎮排水管渠標準體系的思考
    2013年6月8日,住房和城鄉建設部發布清查排水設施的技術導則《城市排水防澇設施普查數據採集與管理技術導則(試行)》,導則指出,排水防澇設施普查的方法、檢測評估等應符合《城鎮管渠與泵站維護技術規程》(CJJ 68)、《城市地下管線探測技術規程》(CJJ 61)、《城鎮排水管道檢測與評估技術規程》(CJJ 181)等規定。
  • 民生為上 治水為要 宿遷「對症開方」防治城市內澇
    有人說,要檢驗一座城市的文明程度,一場暴雨就足夠了。「源頭減排、雨水收排、排澇除險、超標應急」,一場暴雨,考驗的不僅是城市的排水管網系統,還有外圍河道的排澇能力,以及對雨情的科學研判和積極應對,排水防澇體系環環相扣,每一環節都必須做足功課。上月,一場強暴雨,又一次考驗了宿遷市城市排水防澇能力。中心城區的內澇整治成效如何?下一步,我們如何發力?
  • 武漢市東湖高新區:以「店小二」精神「一幫到底」
    武漢市東湖高新區:以「店小二」精神「一幫到底」 2020-10-24 11:24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媒體
  • 武漢東湖高新區醫療器械行業影響力增強 下一步將推動「BT+IT...
    武漢東湖高新區自2008年開始啟動光谷生物城的建設,並將醫療器械作為重點產業給予大力培育。經過12年的努力,東湖高新區在醫療器械領域已集聚企業400餘家,其中規上企業67家,行業影響力不斷增強。武漢東湖高新區管委會負責人在接受經濟日報-中國經濟網記者採訪時表示,下一步,東湖高新區將發揮芯屏端網的產業優勢,抓住科創大走廊建設的機遇,加快推動「BT+IT」(生物技術和信息技術)產業融合,通過數字經濟賦能醫療器械產業發展;加快發揮龍頭企業帶動效應,推動重大項目建設;推進醫療器械註冊人制度在漢實施,構建「產學研醫」結合的醫療器械協同創新和成果轉化體系;進一步完善產品註冊
  • 告別「海景城市」 建設海綿城市
    此外,由於「重地上、輕地下」,導致排水系統建設遠遠落後城市建設。有專家說這是一筆經濟帳在作怪:城市排水防澇設施建設投資巨大,要花地方財政的錢,且無法像住房、水電、通訊等系統建設那樣可以快速收回投資。因而很多官員對不被計入政績的「地下世界」輕視敷衍,也就不足為奇。
  • 雲南舉行加快構建現代化產業體系新聞發布會
    下面,我就省委、省政府《關於加快構建現代化產業體系的決定》(以下簡稱《決定》)的重大意義、主要特點等方面情況向大家作簡要介紹。《決定》深刻領會建設現代化產業體系的科學內涵,以提高供給體系質量作為主攻方向,圍繞深化要素市場化配置改革、優化營商環境、構建現代基礎設施網絡、提升創新能力、加快建設多層次人才隊伍、提升質量和品牌建設能力等方面,系統性、針對性地提出構建現代化產業體系的保障措施。
  • 武漢東湖高新區:依靠人才 巧用資源優勢(圖)
    對於武漢東湖高新區來說,這裡集聚的42所各類高等院校、56個國家級科研院所、30多萬各類專業技術人員和110多萬在校大學生,正是其創新發展的有力支撐。走訪國家文化與科技融合示範基地——武漢東湖高新區,無論是企業、創意產業園區,還是管委會,聊起「武漢特色」,聽到最多的關鍵詞是「首創」、「原創」,再是「自創」。  翻譯公司傳神科技構建的「多語信息處理中心」,成為「語聯網」概念的首創者和踐行者,是亞洲首個、全球第二個實現雲翻譯服務的文化企業。
  • 東湖百公裡生態綠廊按下「升級鍵」
    近年來,東湖堅定不移踐行綠色發展之路,緊緊圍繞武漢建設長江經濟帶綠色發展示範區的戰略部署,按照「世界名湖、生態典範、城市綠心、最好景區」的總體定位,全力建設「生態之心、人文之心、融合之心」三心合一的世界級城市生態綠心。
  • 東湖高新區黨工委副書記陳平:不斷健全具有光谷特色的現代科技金融...
    財經網金融訊 近日,東湖高新區黨工委副書記、管委會主任陳平在中國保險創新發展大會上表示,金融是經濟的血脈。高新區持續推動金融改革,不斷健全具有光谷特色的現代科技金融體系,來助推經濟和金融的良性循環、健康互動。目前東湖高新區聚集了科技銀行專營機構24家,科技保險專營和服務機構40家,股權投資機構1400多家。
  • 【曬出綠色生活】成都高新區打造五級城市綠化體系 建設「綠色城市」
    7月17日,記者從成都高新區獲悉,按照「景觀化、景區化、可進入、可參與」的理念,成都高新區正加快構建生態區、綠道、公園、小遊園、微綠地「全域增綠」五級城市綠化體系,鋪就一張成都高新的「綠色地圖」。   「成都高新區對標國際生態城市,在夯實產業之基的同時,不斷提升城市人居環境,打造宜業宜居的生態之城。」
  • 鐵腕落實長江大保護 常州高新區下出「先手棋」
    市委常委、常州高新區黨工委書記周斌說,長江必須保護,經濟也要發展,因此唯有以創新發展為動力,加快產業升級和動能轉換。  在增量創新方面,常州高新區全面提高了新招引項目的準入門檻。  在存量盤活方面,常州高新區在全市率先開展工業企業綜合評價,樹立「以畝均論英雄」理念,將工業用地增效作為轉變發展方式、優化經濟結構、轉換增長動力的有力抓手,通過存量提升和增量創新聯動,發展高端高新產業,建設現代化產業體系。
  • 城市未來會變成什麼樣?成都高新區這6個實驗室給答案
    科技創新是支撐和推動成都高新區高質量發展的重要動力。目前,成都高新區正通過加快建設科創平臺和高品質科創空間、建立完善科技創新服務體系等舉措,大力扶持科技企業創新發展。  在剛剛結束的2020創交會暨鏈博會新經濟應用場景供需對接會上,發布了成都市首批3個創新應用實驗室和12個城市未來場景實驗室,並予以授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