都市莊園闖出致富路,綠色果蔬威力不可小視

2020-12-22 晚上貓說三農

導讀:「全部身家投入荒蕪多年的鹽鹼地,招來議論不斷,本地老闆沒人承包,幾塊錢都沒人要,這就是有錢燒的麼,賠光積蓄多方籌集資金再度捲土重來,敢想敢做才能實現夢想。」楊飛是如何在鹽鹼地上種出綠色果蔬並賣出高價?

楊飛遼寧省瀋陽市康平縣人,由於打理著一個糧庫,也算小有積蓄,幾年前就被人稱為楊百萬,令人刮目相看是,他利用了十年的時間,把一片荒蕪多年的鹽鹼地改造成了集採摘、休閒、娛樂為一體的美麗莊園。

美麗莊園

做綠色食品的起因

這一切還要從頭說起,從小衣食無憂的楊飛,子承父業做起了糧食生意,憑藉靈活的頭腦,生意做得也是有模有樣,在上世紀九十年代,人們都稱他楊百萬,但是這一切在2008年卻悄然的發生著變化,他以前一直是搞糧食的,往北京就是送貨,送貨中有一個合作夥伴,他是中國農業大學的,他那個園區裡頭,各種先進蔬菜設備,而且它當時是綠色標準,首次接觸綠色食品的概念並未讓楊飛有多大感覺。但接下來他到一個經營莊園的朋友家做客的經歷卻讓他受到了刺激,他那個菜也非常好,非常新鮮,這菜全是帶顏色的,他說這叫綠色產品。

綠色產品園林

這些東西賣多錢,他說賣十多塊錢一斤,感覺非常震撼,這玩意在咋們那也就賣一兩元,他這翻了將近10倍,高於普通蔬菜好幾倍的銷售價格,讓楊飛認識到了綠色食品的發展空間,於是他便萌生了回家種植這種綠色果蔬的想法。

楊飛決定和家人商量賣掉經營多年的糧庫來承包土地

考察回來之後,因為沒有啟動資金,和家人商量了,就要把糧庫賣掉,家裡人也特別不看好,大家也都是勸他,他這個人比較拗,認準了他就一定要做,家裡人的不支持,並沒有讓楊飛放棄。

2009年夏,他最終還是賣掉了經營多年的糧庫,但是接下來他的一個舉動,更是讓他成為了村裡人嘲笑的對象,當時回到村裡,把糧庫賣掉100多萬,花了七十五萬把這邊五百畝的鹽鹼地承包了下來。

鹽鹼地

鹽鹼地當時是寸草不生,旱時硬邦邦,下雨白亮亮,積水竄大將,粘粘草不長,這是當地人對這片鹽鹼地的生動描述。本地老闆姓沒人承包,幾塊錢都沒人要。村民說「根不就不長啥玩意,還承包這地,他就是個傻子,承包啥也不長的地,他這就是有錢燒的。」父親看過這塊地,堅決不同意,七十多萬在康平能買兩個店鋪,一年光租金就能掙10多萬,楊飛不幹,非要承包這塊鹽鹼地。

鹽鹼地上能生金

小西紅柿

經遊客介紹:「園區反季栽培的小西紅柿,相當的好吃,無公害不用洗,直接就能吃,小柿子顏色多,孩子特別喜歡,晶瑩剔透的小柿子,蒼翠欲滴的蔬菜成為了遊客們稀罕的食物。」,小柿子其實就是小西紅柿、小番茄,學名聖女果,口感酸甜適中。而這處莊園內的小番茄有16個品種,口感更甜,肉質柔嫩,果皮稍厚,脆嫩多汁。

創業

面對村民的各種嘲笑和家人的不理解,楊飛卻有著自己的想法,專家跟他說了你選的地,最好選擇沒有種過地的地,他更能達到綠色標準,沒汙染源,為了符合綠色食品的種植標準,楊飛看中的正是這片鹽鹼地,荒蕪多年沒有農藥化肥的汙染,而通過多次的考察學習,他發現鹽鹼地並非不可利用。

首先得選擇地理位置,它緊挨著臥龍湖的北岸,而且這塊面積大,它佔地五百畝,它有我的發展空間,選擇鹽鹼地是因為咋們當地人不懂,通過學習考察,已經決定了這個基質式栽培方法,適合鹽鹼地種,而且能快速種植,這是選擇這塊地的初衷。

兩種方式栽培作物

但是想要在鹽鹼地上栽培作物無非兩種方式,一是進行土壤改良後栽培作物,另一種就是利用基質栽培。

基質栽培方法的特點是什麼呢?

見效快、本身對土壤的投資少。

像外邊改良這個土地,一畝地可能將近兩千塊錢,而且周期長,需要兩三年之後正式栽植果蔬,栽植莊稼。基質栽培方法,它用一千二三左右,一畝地就可以弄下來了,而且立馬能見效。

基質栽培槽

當時,楊飛結合實際情況,權衡利弊後暫時放棄了費時費力又耗費資金的土壤改良,決定採用基質栽培。基質用這個草灰、爐灰、珍珠巖還有這個河沙幾種配方配製。每年都加這個有機肥,就是腐熟的牛糞跟豬糞,人工配置好之後, 低下鋪層塑料,把本身的鹽鹼地隔離,栽成一個基質槽,用人工配置的營養液,滴灌把營養液輸入進去。

原來早在包地之前,楊飛就已經做了充足的準備,他發現在康平當地都有種植小番茄的習慣,加上當地晝夜溫差大,光照充足,對於提升小番茄的口感有良好的作用,2009年十一月,楊飛用最快的速度建造了兩個佔地五畝的大棚,而他這次不但在栽培方式上與眾不同,而且在栽培時間上也打破了當地的常規,因為東北的大棚,就是春茬跟秋茬,咱那一塊地想讓它高產品,高附加值,只能一季,反季為主,反季價賣得高。你要是隨老闆姓賣,咱再僱工,肯定是賠錢。

大棚內的小番茄

大棚內的小番茄在楊飛的精心管理下終於開始結果了,而就在楊飛回家過春節的時候,一個電話的到來就讓他再也無心與家人團聚,據大棚工作人員說 「發現這個果實不生長,然後葉片發黃,而且整個柿子秧都蔫。」經過初步查看,楊飛認為應該是溫度低造成的,但大棚密封性好,草苫也都按時蓋了,那問題到底出在哪呢?

不明所以的楊飛趕緊請來農業局專家常樹娟老師,原因:有幾天連續的低溫,還有就是當年的牆推完了之後,保溫效果不好,導致棚溫白天積累不夠,晚上溫度下降得快,在一個就是當年做這個栽培的壟,就是平畦栽培,沒進行這個高壟栽培,導致這個根系的溫度也比正常的高壟栽培的溫度要低兩到三度。

大棚

楊飛在建棚時參照了當地的大棚建造結構,後牆採用的是頂部一米寬,底部四米寬的厚度,但是他卻忽略了當地其他種植戶,採取的是春茶和秋茶種植,而他卻是反季種植,這樣就導致在冬季氣溫低時,大棚保溫性能不夠,導致小番茄遭受凍害。

地下基質栽培

當時採用的是地下基質栽培槽的方式,這樣就會使小番茄的根部溫度更低,從而加劇了凍害的發生。

修改後的大棚結構

通過常老師的指導,以前的牆低下是四米寬,現在改為6米了,上面是一米寬,現在增加到兩米,基質床也是由以前的往下翻,改成向上翻。修改後的棚內溫度最低能達到八度。現在保證了沒有一點凍害了。

楊飛解決了凍害的問題後,他的小番茄也終於迎來了收穫的季節,「但是這個時候的楊飛並沒有在第一時間,將自己辛苦種出來的小番茄推向市場,而是免費送人了」,這又是為什麼呢?

批發市場

當時第一批果下來之後,給每戶老闆姓發了5斤,因為建棚前,老百姓對我沒少幫助,從以前的不認可,到現在果蔬成熟了之後,老百姓還挺佩服我。免費送果回饋鄉鄰,酸甜可口的小番茄也得到了人們的普遍認可。於是楊飛便信心滿滿地,將自己的小番茄送到當地的批發市場進行銷售,分成那個高中低檔,好的裝在精品箱裡頭,送到精品水果店賣,不好的再走批發市場。分級銷售的小番茄終於得到了市場的認可,這也是他每畝大棚的收益增加到了七萬多塊錢。

植物生長燈補光

園區主要是採用熊蜂授粉,植物生長燈補光,以菌治菌的病蟲防治方法,提高果品質量,達到綠色產品。2013年由於採取生物防治病蟲和種植管理技術的不斷改進,楊飛的小番茄產量也由最初的每畝七千多斤增加到了一萬兩千多斤,並且獲得了綠色食品認證。

楊飛的小番茄也順利的打入瀋陽各大蔬菜市場和大型超市,效益已由最初的每畝七萬多元,到如今的16萬多元。

吃生菜蘸醬

由於東北人有吃生菜蘸醬的習慣,為了迎合一些老客戶的需求,楊飛又擴建了四個蔬菜大棚,並選擇了紫金、苦菊、冰菜、生菜等幾個品種,全部按照綠色標準種植,因此蔬菜也很快得到了一些老顧客的青睞,根據客戶的需求,不僅有各種果蔬,蔬菜銷路打開後,楊飛還順勢搞起了果蔬的家庭配送服務,並採用會員制模式,按顧客喜好將園區內的果蔬進行合理的搭配,包裝後準時送貨上門。

農耕體驗

2015年楊飛繼續擴大投資,建起了都市莊園,並搞起了採摘遊,一方面銷售果蔬,一方面也宣傳自己的綠色生產方式,現在他的小番茄已發展到12個品種八個顏色,並多次被評為優質農產品金獎,除此之外,楊飛還逐步完善的基礎設施,建起了特色民宿、餐飲、遊樂設施,還通過包租土地、農耕體驗等形式吸引遊客。

莊園休閒

由於他的莊園集採摘、休閒、娛樂為一體,被當地政府列為臥龍湖大遼文化冬捕節的分會場,並為他帶來了源源不斷的客流,截止到2018年底,楊飛的基地改良土壤兩百多畝,建有大棚16個,其中有12個棚種植的是小番茄,年產值三百多萬元,加上蔬菜和旅遊等收入,實現了年銷售額六百多萬元。

小編覺得:回首十年的創業艱辛,只有敢想敢做,才能實現夢想。

相關焦點

  • 富源縣創新闖出莊園經濟致富農戶新路子——陶源溪谷生態莊園
    陶源溪谷生態莊園位於大河鎮白馬村,距縣城10公裡,項目規劃面積3160畝,規劃建設面積500畝,總投資2.13億元。莊園以「綠色」生態為主基調,以「果園農耕、文化創意」為基礎,以「現代都市農業和鄉村休閒旅遊」為發展脈絡,順應中華文化中「天人合一」的思想,實現人與自然的和諧相融。莊園共種植水果3000餘畝、10萬餘株,有黃桃、車釐子、梨、蘋果等品種,一年四季都可賞花嘗果、遊樂體驗。
  • 河北棗強:果蔬小饅頭「蒸」出致富路
    5月26日,在河北省棗強縣趙子諫村,村民在進行果蔬榨汁。5月26日,在河北省棗強縣趙子諫村,村民在製作果蔬小饅頭。近年來,河北省棗強縣著力培育以糧食深加工為主的家庭小作坊,研發出了以南瓜、菠菜、甘藍等時令水果、蔬菜汁加工成的果蔬小饅頭,暢銷各大超市和網上市場。
  • 同安農民變導遊 走上綠色致富路
    去年以來, 同安區按照市委、市政府工作部署,圍繞美麗廈門戰略規劃,立足「富美同安」發展定位,扣緊「三個轉型」,大力推進美麗鄉村建設,藉助鄉村旅遊讓農民轉產轉業,開發綠色經濟,走上綠色致富道路。
  • 沐川:深山養野豬 闖出致富路
    2012年3月,他投入6萬多元,將野豬場遷到了群山環抱的「後河壩」,興建圈舍23間及相關配套設施,走上綠色生態養殖路。    「這些野豬除了晚上回到豬舍進食外,白天就在這3000多畝的山林裡四處活動。」殷雲興說,他養的野豬經常在山溝、樹林、洞穴、草地等處拱食,野草、野果子、蠕蟲、小動物等食料為野豬的生長提供了豐富的「營養」來源。
  • 可望莊園
    園區將建設成為河南省開封市的都市生態農業示範基地,圍繞都市現代農業展示基地,新型觀光旅遊農業基地。古有東晉詩人陶淵明:忽逢桃花林,夾岸數百步,中無雜樹,芳草鮮美,落英繽紛,今有可望莊園坐落於現代都市。這裡是家鄉的縮影,是田園風情的寫照,是採菊東籬下,悠然現南山的意境。
  • 開州:產業鋪平致富路 綠色發展創金山
    行走在開州廣袤的田野上,一幅幅煥發勃勃生機的綠色生態畫卷徐徐展開:大進鎮生態茶葉觀光體驗園茶香馥鬱,趙家街道南山村黑泥溝李子漫山飄香,大德鎮磨梁村五彩桃園夢幻甜蜜,鐵橋鎮億世村翠冠梨個大果甜,長沙鎮福城村柑橘掛滿枝頭……開州踐行綠水青山就是金山銀山的理念,把種植經濟林作為國土綠化和產業發展的結合點,依託綠色發展,走出了一條促進群眾增收的致富路。
  • 養殖蛋鴨闖出一條致富路
    記者 李嘉斌 攝    科學養殖不走尋常路    現代養殖業,想要賺錢,離不開「科學」二字。    日前,記者隨同雷州市關工委調研組到該養殖基地調研,走進基地的鴨舍,幾乎沒有聞到異味。鴨舍隔成8間,每間都通風透氣,地上鋪滿礦沙,保證鴨舍內乾燥清爽。
  • 她血滴木佩開啟神秘上古空間,買地建造都市莊園改善生活的種田文
    她意外開啟上古空間,買地建莊園改善生活,打造都市莊園的種田文BIU~又到了給大家推薦小說的時間了,現在大家都手不離機,越來越多的人也開始用手機看小說了,閱讀網絡小說也成為了很多人的娛樂方式。他們在閱讀小說的過程中,思想也得到解放和自由,心裡也會感受到愉悅。
  • 好一朵茉莉花,科技興農,95後勇闖創業致富路,美麗與楷模的化身
    很多人走出橫縣到大城市去尋找發展機會,但是她,韋春媚,一名95後,卻從大城市跑回自己的家鄉橫縣,雖然只有初中學歷,卻通過科技創新,成為當地響噹噹的致富女能手,被譽為「好一朵茉莉花」。 一、窮人的孩子早當家 韋春媚,95後女孩攜手手工健康食品勇闖市場,帶動農民創收致富。她就是廣西南寧市橫縣農村青年致富帶頭人,巧媚媚養生膏創始人。
  • 濮陽的中原綠色莊園,以綠色生態為主題,凸出莊園文化和園林藝術
    現在,人與自然和諧相處已經成為了一個全世界性的議題,我們國家也在這方面做了不少的探索,在河南的濮陽市,就有這樣的一個景區,以人與自然和諧相處為理念而打造,突出了綠色的主題,也像人們介紹了莊園文化和園林藝術,這就是濮陽綠色莊園。
  • 包河區大圩葡萄節持續到10月10日 推出薰衣草莊園等項目
    原標題:包河區大圩葡萄節持續到10月10日 推出薰衣草莊園等項目 第十三屆「綠色大圩」葡萄文化旅遊節已於8月1日開幕。今年,又會有哪些好玩的好看的?   在薰衣草愛主題文化莊園感受普羅旺斯的浪漫、於百年葡萄架下消夏避暑體驗大自然的神奇……在今年的包河區大圩第十三屆葡萄文化旅遊節上,除了傳統的景點,還推出了一系列新景點,讓人流連忘返。
  • 招遠大戶莊園:闖出農業生態化和產業化的「大戶模式」
    記者參觀大戶莊園村史館膠東在線7月4日訊(見習記者 許加薇)漫步山間路,喜摘瓜果香,溪邊閒垂釣,荷鋤耕種忙。在緊張忙碌的快節奏生活中,你是否也曾嚮往過這種遠離城市喧囂、親密擁抱自然的田園生活?7月4日上午,海洋圖志·全國影像媒體山東行煙臺站「仙境海岸 鮮美煙臺」採訪團走進招遠大戶莊園。大戶莊園田園綜合體位於招遠市金嶺鎮鍾離河源頭,以大戶陳家村為中心,北起西華山村,南至北寨子村,西到西梧桐夼村,東至南馮家、侯家溝村,規劃總面積20平方公裡,計劃總投資5.6億元,由招遠南海林苑商務有限公司作為投資主體,發起組建的招遠市大戶莊園農林專業合作社承建。
  • 開州:產業鋪平致富路,綠色發展創金山
    ,依託綠色發展,走出了一條促進群眾增收的致富路。譚家鎮:石縫長出致富果沿著蜿蜒的盤山公路,深入蒼翠環繞的譚家鎮花仙村5組,看著栽滿果樹的「花果山四季果園」,根本想像不到這裡曾是怪石嶙峋的「石頭村」。如今,潘光華父子堅持走綠色發展之路,通過不斷創新,走出了一條經濟效益和生態效益雙豐收的致富之路。350畝果園不僅很好地涵養了當地生態,還為留守在家的村民提供了就業崗位。
  • 果蔬商販致富新選擇,全新優勁T5即將上市
    果蔬商販致富新選擇,全新優勁T5即將上市   2009年,國家第一次頒布「汽車下鄉」政策,不少鄉鎮創業者從此開上汽車,創業致富。
  • 小小「吊瓜子」,闖出致富路
    瓜蔞產業不僅給貧困戶增加了經濟上的收入,也給村民致富找到了發展方向。今年來,大荊鎮瓜蔞種植基地已為20餘名貧困群眾提供就業崗位,安排3500人次勞動力就業,同時通過公司「給種子、教技術、包收購」的方式帶動周邊10餘戶農戶種植瓜蔞100餘畝。
  • 果蔬餐飲娛樂一應俱全 淶水綠舵莊園助農民致富
    中新河北網保定3月16日電 種植基地裡紫色的茄花奪人眼目、玫瑰花枝生機盎然、紅豔豔的草莓更是讓人垂涎欲滴;養殖基地裡400多頭黑豬結實健壯;生態餐廳裡員工們忙著配菜、整理餐具……16日,筆者走進保定淶水縣永陽鎮綠舵莊園,眼前的一幕幕著實讓人驚嘆。
  • 依託發展林下經濟闖出一條綠色發展的「特色路」
    近幾年來,樺南林業局職工群眾通過種植紫蘇走上了致富的道路,這裡也成為了全國集中種植面積最大的紫蘇種植地。紫蘇是中國衛生部首批列入的藥食同源植物,具有降脂降壓、解毒護肝、改善記憶等功效,素有「植物腦黃金」之稱,是最常用也是最重要的日常保健食品。自上個世紀九十年代,樺南林業局職工便開始零星種植紫蘇。
  • 記養龍司娘子莊園致富「領頭雁」黃丹
    近日,在息烽縣養龍司鎮娘子莊園,記者見到了莊園領頭雁黃丹。這位性格豪爽、時尚愛美的女人笑著介紹她的員工時說,她沒有想過要幹多大的事情,只想腳踏實地帶著姐妹們做事,爭取讓生活更加美好!「腳踏實地的人肯定要辛苦很多,這就跟造房子一樣,地基不牢靠的話,那房子就是豆腐渣工程。」黃丹說,高中畢業後,當時20歲的她就去了浙江打工。後來,回到貴陽上班,應聘過五六家公司。
  • 青島開發區海產品創品牌漁民走上致富路
    至此,青島開發區漁民已經創出「老尹家」海參、「薛家島」海珍品、「甘水灣」海參、「竹岔島」鮑、「魚鳴嘴」等眾多海產品品牌,轉產漁民創海產品品牌在青島開發區正逐漸成為時尚,在這些創品牌領頭羊的帶領下,大批漁民一起走上了致富路。
  • 有方向有成效 遵義這個致富帶頭協會厲害了!
    2007年10月3日,7家農民專業合作社正式掛牌,也在這一天,果蔬園林協會黨支部正式成立。  楓香莊園是播州區果蔬園林協會會員單位,該基地2012年從紐西蘭引進品種「黃金奇異果」進行種植,基地面積現已擴展到400多畝。為解決基地的獼猴桃銷售問題,播州區果蔬園林協會積極利用自身平臺,幫助打通銷售渠道,把主題教育落實在行動上,落實在農業增效、農民増收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