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到考試的時候就心煩意亂,變得焦慮煩躁睡不好覺,甚至與周圍人的關係都劍拔弩張。是的,這是典型的考慮焦慮症狀,嚴重的情況下還會出現失眠多夢、頭暈腹瀉、注意力分散、記憶力減退等情況。
說實話「考試焦慮」情況在青少年群體中普遍存在,所以大家也沒必要談之色變,感覺只要一焦慮就完蛋了。
銘非心理很負責的告訴大家焦慮每個人都會有,之所以會焦慮說明對考試很重視,這種重視有助於得到更好的結果。
我們要做的是巧妙利用焦慮,把它控制在適當程度裡,「變負為正」,成為激發自己學習的動力。
怎樣有效緩解焦慮呢?除了平時我們使用的運動、聽音樂、大吼、散步等方法,現在銘非心理教大家幾個更有效方法。
1、肌肉放鬆法
右手握拳,能握多緊就多緊,連帶右手小臂也有緊張感;
左手握拳,同右手,儘量握緊;
抬起雙手,與肩平,讓大臂也有緊張感;
瞬間放鬆,鬆開拳頭的同時,用自由落體的方式掉下手臂。
原理:把壓力轉移到肌肉上。
2、深呼吸法
「深呼吸」被譽為焦慮和壓力的最大對手。
坐直身體,閉上眼睛,雙手放在大腿上;
用鼻子吸氣,同時默數1、2、3、4、5;
用嘴呼氣,同時默數1、2、3、4、5。
如此三到五次,伴隨著拳頭握緊並放鬆,情緒瞬間就能穩定下來,然後做題。
3、自我暗示法
用正面積極的話鼓勵自己,給自己心理暗示。
注意:
不能用否定詞
比如:「你不會被對手打敗」,就不會有效果。
因為我們的潛意識聽不懂否定句,只能接受正向指令。
要重複,再重複
不要指望10遍以內會起效,重複越多,效果越好。
針對的事情要近
暗示「我一定會考進北大」,就不如暗示「我現在很放鬆。」來得效果好。
語句要簡短
越短越容易記住,越有效。
別和自己辯論,要告訴自己的大腦,只管相信就可以了。
4、考前表達式寫作
考試前,用10分鐘迅速寫下內心真實想法和感受,
想到什麼就寫什麼,不管是負面的還是消極的東西,
用筆寫下的憂慮,就等於將憂慮釋放到紙上,
這樣學生就有更多的認知能力可用於解決考試中的問題。
銘非心理悄悄告訴你,最後這種方法產生的效果很神奇,值得考生們一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