曾經有一名剛進高一的新生向秋梅諮詢關於考試焦慮的問題:她因中考的不如意而常常憂慮自己在未來的高考中會考不好,導致常常胡思亂想,難以投入學習狀態。
焦慮,不是簡單的情緒問題,而是人的三大基本情感之一,帶有很強的原始本能和自行運行特徵。不是你明白了焦慮的原因,或者別人勸勸你,就可以輕易擺脫的。那什麼是考試焦慮?
一、定義
考試焦慮是學生在面對考試時產生的特殊心理反應,它是在應試情景的刺激下,受學生的認知、評價和人格特點影響而產生的,以對考試成敗的擔憂和情緒緊張為主要特徵的心理反應狀態。
考試是一種人為設置的以競爭為核心特徵的濃縮的、動態的艱難場景。造成學生為此焦慮的原因不僅僅是因為考試很艱難,而是更加因為考試具有很強的社會意義:老師、家長、同學和社會往往會根據學生考試的分數來評價他的學習能力和人生價值,甚至會在某種程度上左右學生今後的社會地位和收入水平。
二、影響
考試焦慮是分等級的。
正常的考試焦慮是一種健康的現實情感,它是由於學生對考試的目標設置較高、考試內容繁多、準備時間短、情緒欠佳、考試的重要性等多因素造成的。正常的焦慮,如果不超出適度的範圍,會刺激應試者調節自己的身心狀態以更好的迎接考試。
而高度的考試焦慮會導致學生不能集中注意力、思維遲鈍、概括能力喪失、反應遲緩、猶豫不決、大腦空白,常常發生「舌尖現象」:明明會的,就在嘴邊,可就是想不起來,猶如斷路一般。甚至是在考前就會侵入人的身體,形成疾病,例如很多中小學生在考前表現出來的頭疼、胃痛、發燒等症狀,往往都是因為考試焦慮等心理問題引發的在關鍵時刻的掉鏈子。
更可怕的是由於考試焦慮引發的考試失敗,容易形成一種惡性循環。秋梅身邊就有這樣的案例:她平時學習非常優秀,也十分用功,可是凡是遇到重大考試,從未成功過。
那造成考試焦慮的原因會是什麼呢?
三、原因
一是社會現實的影響。本來作為檢驗專業化水平的考試的意義被扭曲的過於社會化了。我們的社會過於現實,幾乎每個圈子裡的人,只要關注孩子的學習,都會關注他們的考試,而關注考試,最重要的就是關注分數。尤其是高考,在很大程度上與一個人今後的學識、品味、社會地位及收入水平的緊密相關,它的功利化意義很強,這在很大程度上導致了學生的考試焦慮。尤其社會對「權勢」的看重,「權勢在社會上是一筆資本」(《戰爭與和平》第17頁,【俄】列夫·託爾斯泰著,劉遼逸譯,人民文學出版社,1989年7月北京第1版),沒有順利通過重大考試的人,在當今社會,挺難擁有權勢的。
二是人格發展問題。如果人格發展不健康、不完善,就隱含著很多潛在的衝突或危險,隨時都能激活內心的恐懼,導致自戀受挫。畢竟考試是對學生學習水平和學習能力赤裸裸的展現,對於那些人格中存在自戀、自卑、喜歡逃避現實等諸多不健康因素的學生來說,考試無疑會引發重大的焦慮。
三是關係問題。首先,也是最重要的是親子關係問題。很多有嚴重考試焦慮問題的學生,都有著超強的良心譴責或內疚心理,他們大多超載著父母對其重大的現實期望,或者是承載著父母的生活焦慮去參加考試。其次,是師生關係。如老師過分看重學習成績,甚至是嚴格懲罰考得不好的學生,這也容易引發學生的考試焦慮。第三,是同學競爭關係。這關係到個人的自尊和自戀等問題,引發考試焦慮在所難免。
如何應對嚴重的考試焦慮問題呢?
四、應對
1.正視考試焦慮。面對考試焦慮,正視它、接納它、承認它,遠比掩飾它、拒絕它、否認它和壓制它要好得多。逃避絕對不是解決問題的方法。越是掩飾考試焦慮,考試焦慮對你的影響就越強烈。
如何正視呢?
一個具體的方法就是用筆和專門的本子記錄下自己的考試焦慮:記錄自己當時的身體反應、心理感受、心中所思所想,記錄多次以後,可以嘗試著自己或者求助心理老師幫忙分析考試焦慮形成的原因,通過這個過程,學生可以增進對自己心理的了解,而這個了解的過程,也就是學生與考試焦慮和解的過程。也許,在今後的考試中,焦慮依然存在,但它的破壞性影響會逐漸減弱,甚至發揮出積極的作用。
這個方法的關鍵是:勇敢面對。難點在於:克服逃避的慣常心理。在這個社會中,許多人表現得仿佛很努力,其實都是在逃避人生,這需要我們每個人自警:「有的追求功名,有的留戀賭場,有的編纂法律,有的沉溺女色,有的萬物喪失,有的跑馬走狗,有的混跡政界,有的打獵取樂,有的嗜酒成癖,還有的從事國務活動。」(《戰爭與和平》第609頁)從根源上講,他們都在逃避赤裸裸的殘酷的生活本質。而「考試焦慮」對於不少學生來說,就是學校生活赤裸裸的殘酷的本質。
日本著名的已故心理治療師森田正馬發明的「森田療法」就是教導我們要正視問題的真相,「順其自然,為所當為。」感興趣的同學,可以到網上了解一下這個療法,對於改善和治療考試焦慮非常管用。
2.專注於目標本身。人的專注力在同一時間內只能集中到一個點上。你要麼專注於對目標的全心全意、全身心投入的追求,要麼就是沉溺於對目標成敗的斤斤計較、患得患失。這其中的不同,僅僅在於:一個將精力投入到拼搏的過程;另一個將精力耗費在對結果的分析。沒有好的過程,哪來好的結果?
我們知道,拿破崙以少尉的身份當上的法國的皇帝。他是怎樣做到的?
拿破崙,「當他進行工作,一步步向他的目標走去的時候,他是自由的,他心目中除了自己的目標再沒有別的,所以他達到了目標。」(《戰爭與和平》第31頁)在追求目標的過程中,拿破崙根本沒有精力和時間去考慮目標實現了會怎樣、目標失敗了會怎樣,他只是在全身心的追求他的目標而已。
3.承認人格的多樣性。人與人之間的思想是千差萬別的,不同的人對於同一件事情的理解和看法往往是不同的。雖然導致考試焦慮的原因很多,但同學之間的比較和競爭,往往是一個關鍵的因素。但從本質上講,競爭卻是人格健康程度和完善程度之間的競爭。人格的健康程度和完善程度沒有統一的標準,但卻有個重要的前提:「承認每個人都能以各自的觀點,思想、感受和觀察事物;承認不能用語言改變一個人的想法。」(《戰爭與和平》第1230頁)
4.發展個人興趣。一個人的興趣越抽象,他的精神自由度就越大,相應的,他的(考試)焦慮水平就越低。這是什麼意思呢?
舉兩個例子說明。第一例,有兩個男同學,他們的興趣愛好都是踢足球。但是,其中,一個同學他享受足球本身帶來的藝術和快感,而另一個同學非常在意足球比賽的比分和勝負,你認為,哪個同學會更焦慮?
第二例,有兩個同學都很喜歡讀書。其中,一個能將自己沉浸到書的精神世界中,享受其中的樂趣;而另一個同學讀書是為了「書中自有黃金屋,書中自有顏如玉」。你認為,哪個同學會更焦慮呢?
5.紮實用功,摒棄僥倖。俗話說,手中有糧,遇事不慌;藝高人膽大。其中的道理,我想,就不用多說了。
2021年1月23日1130至1210,1300至1415於家
附:家庭會議0043摘要
時間:20210117晚上1945至1955
地點:HOME
出席: MEI WM WW ATAO
主持:MEI
紀要:
1.討論WM生病期間禁食的問題;
ⅰ不能吃:糖果、海鮮、巧克力、餅乾、牛肉;能吃:青菜、排骨、果凍、山楂片;
ⅱ如何做到?WM說做不到!決議:讓MEI幫忙先收著。
2.討論WW明天期末考試的問題;
ⅰ今晚準備好考試物品;ⅱ明早6點45分起床。
(END)
推薦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