懷孕,作為一個女性生命中最重要的大事件之一,是一個值得紀念與珍惜的時刻,懷孕期間的一舉一動都得到了孕媽媽的關心和重視。外在表現,亦或者內在反應,都是連接孕媽媽和胎寶寶的最好的證明。
就外在表現來說,最直觀的便是孕媽媽肚子的大小,因而很多孕媽媽對自己的孕肚的大小格外重視,同時秉持著「孕肚越大,胎兒發育越好」的觀念,殊不知孕肚大小與胎兒發育之間並沒有很直接的聯繫。這一觀點實質上是很多孕媽媽的誤區所在。
有一位孕媽媽的肚子格外大,暗自竊喜自己的孩子發育狀況一定是最好的;同樣相信「孕肚越大,胎兒發育越好」的周圍的孕媽媽們都格外羨慕,看看自己的肚子,比照著這位孕媽媽的肚子,明明懷孕時間差不了多少,但孕肚大小差異著實顯著,擔心自己的孩子是不是發育不良。
但在這位孕媽媽去醫院孕檢的過程中,醫生指出她的身體沒有什麼問題、十分健康,就是寶寶發育偏小。這位孕媽媽聽完很納悶,明明我的孕肚比周圍孕媽媽的肚子都大,為什麼我的孩子還發育不良呢?
醫生聽完她的困惑,笑著說:「其實大家普遍認為孕肚越大胎兒發育越好的觀念是錯誤的,並沒有相關的科學依據。至於寶寶發育不良,是因為你的胎盤前置所導致的。」孕媽媽一聽恍然大悟,也將這一新觀念告知了其他孕媽媽們。
正如醫生所說,孕肚大小和胎兒成長發育狀況之間沒有必然聯繫,也沒有科學數據支撐,只是孕媽媽肉眼所看的差別所猜測、所臆想出來的。其實孕肚的大小的影響因素有很多,包括孕媽媽的因素和胎寶的因素,是在以下因素的共同作用下而顯現出來的:
1)孕媽媽自身的體質因素
孕媽媽都是獨立的個體,身材、身體素質、營養吸收狀況都不一致。對於那些身材較為肥胖的孕媽媽來說,孕肚會更「顯懷」;如果是身材較為柔弱的孕媽媽,她的孕肚也就會偏小。身體素質越好、營養吸收狀況越高的孕媽媽,通過合理攝入均衡營養,孕肚也會更加偏大,當孕媽媽患有家族遺傳性糖尿病或者肥胖症時,也會將其孕肚顯大。
2)孕媽媽羊水量的大小因素
孕媽媽孕肚的組成部分包含胎寶,同時也含有羊水,並且羊水佔孕肚的比例也是相當高的。羊水是胎寶生存的環境,離開羊水的情況下,胎寶的生命也難以維繫。因此,如果孕媽媽羊水量越多,則孕媽媽的肚子越大;如果羊水含量比較低,那麼相應地,孕媽媽的孕肚則比較小。
3)受精卵著床位置差異因素
胎盤的位置並非固定不變的,不同的人的胎盤位置具有差異性,一種情況是胎盤側壁,即胎盤的位置是處於孕媽媽身體的側面;可能是胎盤前壁,即胎盤的位置處於孕媽媽身體的肚皮一側;也可能是胎盤後壁,即胎盤的位置處於孕媽媽身體的背脊這一端。胎盤前壁,孕媽媽的肚子顯大;胎盤後壁,孕媽媽的肚子顯小。
4)骨盆的寬窄差異因素
骨盆,作為連接下肢與脊柱的橋梁,也是分娩寶寶的通道,骨盆的寬窄差異因素也會影響到孕媽媽孕肚的大小,對於那些骨盆寬大的孕媽媽來說,孕媽媽的孕肚其實是更大的;相反的,對於那些骨盆窄小的孕媽媽來說,孕肚會更小、會更不突出。
5)胎寶的數量差異因素
如果孕媽媽體內有多個受精卵,孕媽媽懷的是雙胞胎,或者多胞胎的情況下,隨著胎寶們的日漸發育,多數量的胎寶肯定會擠佔更大的位置,因此對於這部分孕媽媽來說,孕肚更大就是理所當然的表現。
孕肚的大小,影響因素很多,所以可能對於相同懷孕的兩位孕媽媽來說,孕肚的大小差異也會十分顯著。但無論如何,僅僅通過孕肚大小來判斷胎兒成長發育的狀況,這是一個謬論,也會給孕媽媽提供錯覺。
所以,懷胎十月的過程中,孕媽媽們應當擁有一個積極良好、健康向上的心態,不因孕肚大小差異而焦慮,在正常均衡飲食、規律作息習慣的前提下,胎寶也可以得到充分而全面的發育;定期做好孕檢,才能夠合理檢測寶寶的發育狀況,而不是僅僅憑老一輩的經驗之談。
ps:本文配圖均源於網絡,如有侵權聯繫刪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