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蔡英文參加臺「黃埔軍校」校慶 致辭刻意避稱孫中山「國父」
臺灣地區領導人蔡英文視察臺灣「黃埔軍校」(圖片轉自臺媒)【環球網綜合報導】綜合臺灣媒體6月17日報導,蔡英文16日主持黃埔建軍92周年校慶,這也是她首次以全軍禮校閱部隊。儘管蔡英文沒當過兵,但她這次顯然是「有備而來」,在致詞中她高度肯定黃埔精神,也替「黃埔精神」加上新時代的定義,不過對於與中國大陸有高度關聯的黃埔軍校歷史,蔡英文則絕口不提。另外,在談到孫中山先生時,也刻意迴避民進黨非常敏感的「國父」兩字。對此,有分析認為,蔡英文的這一連串動作似乎也突顯出蔡英文各方不得罪的用心。臺灣當局新領導人蔡英文首次以臺「三軍統帥」身份校閱學生部隊並發表談話。
-
蔡英文參加臺黃埔軍校校慶說了什麼?藍營綠營都有意見
位於臺灣高雄的陸軍官校——即遷臺後的黃埔軍校,昨天(16日)舉行「黃埔建軍92周年」校慶,臺灣當局新領導人蔡英文首次以「三軍統帥」身份校閱學生部隊並發表談話。儘管蔡英文沒當過兵,已經跑遍了四大軍頭的她顯然有備而來,致詞中高度肯定「黃埔精神」,也替「黃埔精神」加上新時代定義,不過對和大陸有高度關聯的黃埔歷史,絕口不提,引發爭議。
-
蔡英文為什麼不敢當眾宣讀「孫中山遺囑」?
蔡英文主持臺軍「三軍六校院」聯合畢業典禮,儀程中疑由司儀「代念」孫中山遺囑,引發爭議。總統府事後澄清,蔡英文當時確有宣讀,司儀則是透過麥克風「同步朗讀」,並非「代讀」。無論如何,這起「總統動口、司儀出聲」的咄咄怪事,又創下一個體制紊亂的先例。
-
民進黨質疑孫中山「國父」地位
自1940年3月國民黨決議尊稱孫中山為「中華民國國父」至今,孫中山的「國父」身份,在臺灣,經歷了怎樣的浮沉?背後,又折射著怎樣的時代變遷?1929年,孫中山靈柩遷往南京中山陵。蔣渭水不僅讓「臺灣民眾黨」代表參加了奉安大典,還刊文稱讚孫中山為「民國的國父」,遠早於國民黨正式尊孫為「國父」。③略言之,在日據時代,孫中山被臺灣民眾視作「中國的象徵」,並自發賦予了其「國父」的榮譽。至於孫在革命生涯中的諸多可議之處,主要是大陸知識界在討論,臺灣輿論很少言及。
-
胡漢民與黃埔軍校
胡漢民是民國時期著名政治家、理論家,中國同盟會最早的成員之一,孫中山長期的得力助手。歷任廣州大元帥府代帥,中國國民黨中央常務委員會主席,廣州、南京國民政府軍事委員會常務委員,南京國民政府主席。曾任黃埔軍校初創時期政治教官,第7、8、12期校務委員會委員,對黃埔軍校的教育影響深長,貢獻頗多。
-
民進黨主張廢除孫中山的「國父」地位 短史記
自1940年3月國民黨決議尊稱孫中山為「中華民國國父」至今,孫中山的「國父」身份,在臺灣,經歷了怎樣的浮沉?背後,又折射著怎樣的時代變遷?1929年,孫中山靈柩遷往南京中山陵。蔣渭水不僅讓「臺灣民眾黨」代表參加了奉安大典,還刊文稱讚孫中山為「民國的國父」,遠早於國民黨正式尊孫為「國父」。③略言之,在日據時代,孫中山被臺灣民眾視作「中國的象徵」,並自發賦予了其「國父」的榮譽。至於孫在革命生涯中的諸多可議之處,主要是大陸知識界在討論,臺灣輿論很少言及。
-
孫中山先生開辦黃埔軍校,改稱為陸軍軍官學校,培養軍事人才
黃埔軍即陸軍軍官學校,位於廣東黃埔長洲島,是國共第一次合作時期,孫中山先生在中共和蘇聯的幫助下,為培養軍事幹部與1924年6月創辦的。1924年3月27日,黃埔軍校舉行第一期新生入學考試。4月28日,黃埔軍校放榜,正取350人,備取120人,錄取學生編成4個隊。這些人中有很多都是中共黨組織從各地選派來的黨團員和革命青年。1924年5月5日,黃埔軍校新生陸續入校。黃埔軍校第一任校長為蔣介石。關於校長人選,最初決定為程潛,而以蔣介石、李濟深為副校長。
-
中國20世紀建築遺產,廣州黃埔軍校舊址
民國13年(1924年)6月16日,孫中山在蘇聯顧問幫助下,創辦了培養軍事幹部的學校,為名「中國國民黨陸軍軍官學校」,後更名為「中華民國陸軍軍官學校」。黃埔軍校大門風格非常樸實,中央上方橫匾上「陸軍軍官學校」幾個大字,是譚延闓所書。
-
黃埔軍校90周年 臺校友團走進黃花崗烈士陵園
記者團一行與臺灣校友合影留念(你好臺灣網 李覲如 攝) 你好臺灣網廣州3月29日消息 (記者 李覲如) 3月29日,來自臺灣黃埔軍校校友代表、黃埔同學及親友一同參觀了黃花崗七十二烈士陵園歷史遺蹟 臺灣校友團熱切希望以軍校建校90周年為契機,重溫黃埔歷史、緬懷英烈的豐功偉績,共同延續黃埔情誼。發揚黃埔精神,加強兩岸及黃埔同學和黃埔親友的交流交往。 黃埔軍校27期生王賢志是第一次來到黃花崗烈士陵園,他激動的說,國民黨撤退臺灣是我們最艱苦的時期,也是我們黃埔生最懷念的時期,中國人要發奮圖強,兩岸團結起來,才能成為世界強國。
-
黃埔有故事丨躋身世界四大軍校!一個經典傳奇,影響一個時代!
>最無畏的精神他們的目標只有一個改變中國任人宰割的命運他們的熱血灑在了外御其侮的戰場上在抗戰中的犧牲率高達95%他們就叫「黃埔師生」他們所讀的學校就叫「黃埔軍校」▌躋身世界四大軍校,軍校門下將星閃爍1924年6月16日,中國偉大的民主革命先行者孫中山先生在中國共產黨和蘇聯的幫助下創辦了一所新型的陸軍軍官學校。
-
黃埔軍校為何人才輩出?
但是無論再怎麼學習,也再沒有哪個軍事學校可以達到黃埔軍校所達到的成就了。黃埔軍校的沒落讓人唏噓不已,也成了很多人心中的遺憾。孫中山先生在建校之初就曾有言:「為什麼革命沒有成功?因為我們只有革命黨,沒有革命軍。」這句話道出了當時中國革命的實質性問題。孫中山先生的號召力是非凡的,一時之間,所有心懷國家的有志之士紛紛湧向黃埔軍校。這種心向革命、心懷國家的共同志向把中國當時最有能力的一批人聚在了一起。
-
孫中山常到黃埔軍校檢查工作 親自核定校訓
正值孫中山先生誕辰150周年紀念日之際,我們重訪黃埔軍校舊址,尋訪黃埔學生,傾聽他們講述那些閃爍著時代光芒的過往。 1925年3月12日,孫中山先生在北京溘然長逝,消息傳到黃埔後,軍校學生無不痛哭流涕。然而,在他精神感召下的黃埔軍校未曾止步。1930年9月,軍校在長洲島中山公園的八卦山建立孫總理紀念碑,碑的西面鐫刻著孫中山在開學典禮上作的《總理訓詞》。 當時,軍校學生在孫中山辦校思想的指導下,經過學習和訓練,具備了良好的政治、軍事素質。
-
黃埔軍校的畢業生,相當於現在什麼學歷?你知道嗎
提起黃埔軍校,大家都知道這是一所著名的軍事院校。許多我們所熟知的軍事人才,就是從這所學校畢業的。而黃埔軍校的教員,更是由當時最具分量的人才團隊組成,許多名將都曾經在黃埔軍校擔任要職。黃埔軍校成立後,第一任校長是國民黨將領蔣介石。葉劍英、周恩來等人均在黃埔軍校擔任重要職務。黃埔軍校的招生教學歷史就這樣開始了。1924年五月,第一批學生經過考試選拔進入黃埔軍校。
-
仲愷文化 | 廖仲愷籌辦黃埔軍校--廖何歷史㉙
黃埔軍校是第一所由國民黨中央直接領導的軍校,它是貫徹孫中山以黨統軍思想的成果。孫中山是創建軍校的決策者,廖仲愷則一力促成並實際籌辦軍校。
-
你知道孫中山先生遺囑的內容嗎?雖短短幾句,但十分感人
1924年底,應馮玉祥的邀請,孫中山從日本趕回北京,由於舟車勞頓,孫中山剛抵達北京,便病倒了。1925年(民國十四年),孫中山病重,轉院至協和醫院被確診為肝癌晚期。2月24日,孫中山病情惡化,一度陷入昏迷狀態。鑑於孫中山病發突然,此前並沒有立下任何有關遺囑的文件。孫中山的兒子孫科邀請汪精衛、戴季陶等國民政府要員代替孫中山草擬遺囑。
-
昔有黃埔軍校,廣州又籌建黃埔大學
據黃埔發布消息,1月22日,廣州市黃埔區一屆七次黨代會召開。
-
黃埔軍校走出的十大開國將帥名單一覽
1924年5月,第一次國共合作期間,孫中山先生在共產黨和蘇聯的幫助下,在廣州創辦了中國國民黨陸軍軍官學校,因其校址設在廣州東南的黃埔島,故簡稱黃埔軍校。黃埔軍校建立的目的是為國民革命訓練優秀的軍官,孫中山先生希望通過創建革命軍,來挽救中國的危亡。第十位:張宗遜上將。畢業於黃埔軍校第六期,同期同學還有羅瑞卿大將。
-
廣州長洲島,黃埔軍校就在這裡,還有愜意的美景、懷舊的美食
感受歷史的痕跡長洲島是個有故事的地方,這裡絕不僅有著名的黃埔軍校,還有辛亥革命館、中山公園、文塔公園……可以說是文化古蹟遍地。黃埔軍校是中國近代最著名的一所軍事學校,培養了許多戰爭中聞名的指揮官。2000年,黃埔軍校被評為廣東省首批愛國主義教育基地之一。
-
廖仲愷與黃埔軍校(下)
1925年1月25日,黃埔軍校成立「青年軍人社」,廖仲愷任社長,該社刊物《青年軍人》第1期出版。1925年3月12日孫中山逝世後,他仍堅定不移地貫徹執行三大政策,在平定商團叛亂、楊劉判亂、兩次東徵等戰役中起到了重要作用,為鞏固廣東革命政權做出了巨大貢獻。1925年4月14日,廖仲愷任黃埔軍校黨軍黨代表。
-
李濟深與黃埔軍校
李濟深先生是現代中國軍事家,國民革命軍著名將領,中國國民黨革命委員會主要創始人和領導人之一。1923年7月兼任廣東西江善後督辦公署督辦,指派粵軍第一師陳濟棠團、徐景唐團等部攻打沈鴻英部,幫助新桂系集團黃紹竑、李宗仁、白崇禧等部統一了廣西。 1923年12月經孫中山同意,李濟深以西江督辦公署名義在廣東肇慶創辦「西江陸海軍講武堂」。該堂為其後黃埔軍校的籌建、創立與發展提供了大批基層軍事幹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