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知道孫中山先生遺囑的內容嗎?雖短短幾句,但十分感人

2021-03-05 歷史劇場

「首創中華喚萬民,推翻帝制歷艱辛。鞠躬盡瘁興華夏,天下為公勵後人。」中國的近代史裡,有兩位舉足輕重的歷史人物,他們的出現帶領苦難的中國人民走出了被奴役、被壓迫的苦難時代。

他們分別是帶領中國人民推翻帝制,創立中華民國的孫中山和推翻封建制度和地主階級開創社會主義新中國的偉人毛主席。

孫中山作為三民主義的倡導者,第一次將民主共和的新思想傳遞給國人。他倡導博愛,但是你知道孫中山先生遺囑的內容嗎?雖短短幾句,但十分感人。

特殊遺囑

由於常年勞累,加上熬夜工作,孫中山的身體一直處於亞健康狀態。1924年底,應馮玉祥的邀請,孫中山從日本趕回北京,由於舟車勞頓,孫中山剛抵達北京,便病倒了。

1925年(民國十四年),孫中山病重,轉院至協和醫院被確診為肝癌晚期。

2月24日,孫中山病情惡化,一度陷入昏迷狀態。鑑於孫中山病發突然,此前並沒有立下任何有關遺囑的文件。孫中山的兒子孫科邀請汪精衛、戴季陶等國民政府要員代替孫中山草擬遺囑。

孫科

汪精衛接到這個任務後並沒有立刻推遲,但是孫中山的遺囑如果不是他本人親自擬定的話,日後傳出去未必能使人信服。

幾番斟酌之後,汪精衛將病房裡的宋慶齡請了出來,希望宋慶齡以孫中山先生夫人的身份,給出建議。最終宋慶齡也沒有給出任何具體的意見。

無奈,汪精衛只好找到孔祥熙一起進入病房,對著剛剛甦醒的孫中山表明了自己的來意,孫中山聽完匯報後,沉默了一陣後說道「我沒有什麼意見,具體的事宜,你們看著辦吧!」

汪精衛

汪精衛仍然有點擔心,繼續解釋道「總理您的病一定會好起來的,但是這恐怕還需要些時日,但是黨內的事宜還得照常進行。所以,還是希望您能給我們交代幾句話,我們好照章行事才好啊!」

這一次,孫中山沉默了良久後,再次睜開眼睛時,神情變得異常嚴肅起來。「我看你們很危險吶,如果我死了,你們怕是要被敵人軟化下來的,如果不被軟化,也要被威脅。那我又有什麼可說的呢?」孫中山的語氣裡明顯帶著怒氣,病房裡的氣氛變得緊張起來。

「總理,您誤會了,我們哪裡是怕危險的人,之前跟著您打下江山時沒有懼怕過,之後更加不會。我們現在不過是需要總理為黨國以後的發展指明方向罷了。」孫中山見汪精衛說話的態度非常誠懇,語氣也逐漸緩和下來,「你們究竟要我說什麼?」

汪精衛見總理的態度有了緩和,連忙將一份文件遞到總理面前,「這是我們幾位同志剛剛草擬的一份文件,我讀給您聽一下,如果您覺得贊同,就請籤個字,如果您覺得不行,就請您說幾句,我們記錄下來。」

孫中山緩緩地點了點頭,示意汪精衛繼續。汪精衛便將文件 的內容讀了一遍,這部分主要是針對國民黨未來的發展之路,做了一個初步的規劃,大方向上並沒有任何的誤差。

孫中山十分滿意地點了點頭,正準備拿過汪精衛遞來的筆籤字認可,站在一旁沉默良久的孔祥熙開了口。「先生對於黨國事務可以說幾句話,那麼,對於家務之事可以也說幾句嗎?」

孔祥熙

汪精衛隨即拿出另外一份文件,上面寥寥數語,大概意思為 「我死後,不留下任何遺產給子女,他們已經長大成年,有能力自立,希望他們能夠繼續繼承我的遺願,為國家鞠躬盡瘁死而後已。至於我的一些書籍和衣物,加上房子則留給妻子宋慶齡,以此為念。」

聽完汪精衛的話,孫中山滿意的點了點頭,這樣的遺言也正是他想表達的意思。

孫中山作為堂堂一國之父,死後竟然不留分文遺產給子女,這在中華民族上下五千年的歷史中實屬罕見。孫中山一生中有過四任妻子,分別育有一子三女。其中只有長子孫科和二女兒孫婉在身邊工作,但並沒有擔任任何特殊職位。

孫中山死後,更沒有在遺囑中特別提出對其子女的任何特權安排。從這兩點出發,足以見得,孫中山在處理國家大事時公私分明。舍小家為大家,是真正的民主革命的先驅。

從孫中山對待家人的態度上可見,他希望子女能夠靠自己的能力生活下去,而不是打著國父之子的招牌招搖過市。

在孫中山思想的影響下,他的長子孫科完全是靠自己的努力,擔任中華民國的立法院長,用自己的實力協助父親治理國家。這樣有家國情懷的領袖人物,確實讓人感動不已。

汪精衛正準備拿筆給孫中山籤字的時候,哭得傷心欲絕的宋慶齡進來了,孫中山看著夫人的樣子心痛不已,連忙叫住汪精衛道「籤字,還是再等等吧!你們都先下去吧!」


無奈之下,眾人只好從病房裡退了出來,籤字的事情被暫時擱置,大家都清楚孫中山害怕夫人傷感,才推遲籤字,沒有人敢再次提及籤字的事情。

大限將至,一切塵埃落定

3月1日,孫中山的病情進入了急速惡化階段,預料到自己大限將至的孫中山對陪伴在病房的眾人交待完最後事宜後,對一直站在身旁的汪精衛吩咐道「將那天的文件拿來吧,我籤字。」

汪精衛立刻從隨身攜帶的文件袋裡取出早已準備好的文件遞到孫中山面前。當時的孫中山已經非常虛弱,連執筆的力氣都沒有了,籤字全程都由宋慶齡託著他的手腕才勉強完成。

3月2日,孫中山病逝,由汪精衛等執筆,孫中山籤字的兩份遺囑正式對外界宣布。

遺囑包括三個部分,暨《國事遺囑》、《家事遺囑》和《致蘇俄遺書》。

在國事遺囑中,他向國人發出號召「革命尚未成功,同志仍需努力」,鼓勵社會各界人士繼續堅持走三民主義的路線。

遺囑的內容雖然不是孫中山親自擬定,但是已經獲得了他的允許,並且有他的親筆籤名,是合法生效的正式遺囑。

汪精衛作為孫中山遺囑的草擬者,在孫中山逝世後獲得了巨大的政治回報,成為了國民政府接班人,可惜他日後並沒有堅持住孫中山的治國宗旨,成為了萬人唾棄的大漢奸。

至於那份在外人眼裡絲毫不起眼的家庭遺囑,才是體現孫中山一生為國人奉獻,一生清廉的高尚作風的佐證。

作為中華民族的「國父」,孫中山的一生充滿了傳奇色彩,從舊三民主義到新三民主義的改變,充分體現了孫中山與時俱進的精神。

從一開始依賴帝國主義,到後來的反對帝國主義,再到最後提出「聯俄、聯共、扶助農工」的口號,孫中山先生每走一步都是他根據不斷變化的時事,不斷的修正和完善自己體系的結果。

他的每一步改革都是想要將中國變成世界強國而做出的改變。相比留下巨額的遺產,他的思想和精神才是留給後人的最大寶藏。

文/史論

【免責聲明】圖文來源於網絡,如有侵權,請聯繫刪除

相關焦點

  • 蔡英文為什麼不敢當眾宣讀「孫中山遺囑」?
    蔡英文主持臺軍「三軍六校院」聯合畢業典禮,儀程中疑由司儀「代念」孫中山遺囑,引發爭議。總統府事後澄清,蔡英文當時確有宣讀,司儀則是透過麥克風「同步朗讀」,並非「代讀」。無論如何,這起「總統動口、司儀出聲」的咄咄怪事,又創下一個體制紊亂的先例。
  • 黃埔軍校校慶:蔡英文讀孫中山遺囑竟不說「國父」
    蔡英文原標題:陸官閱兵 「總統」讀「孫中山」遺囑不說「國父」據臺媒報導,蔡英文今天(16日)主持黃埔建軍92周年校慶,這也是「總統」首次以全軍禮校閱部隊,僅管蔡英文沒當過兵,但她有備而來另外談到「國父」孫中山時,也刻意迴避民進黨敏感的「國父」兩字,一連串動作似乎也突顯出蔡英文各方不得罪的用心。校友們的熱情喊話,讓校閱車上的蔡英文一度尷尬,但她隨即揮手、微笑響應,畢竟自己可是「中華民國總統」,南下參加黃埔軍校92周年校慶,蔡英文有備而來。
  • 孫中山逝世前後發生的大事揭秘
    據專家考證,孫中山乃膽囊癌細胞轉移導致的肝病併發症發作而逝的。費勁巴拉證明這一事實,不為別事,就是想告訴大家,知道事實真相其實很難,這麼大的人物連得什麼病死的,這樣無關乎別人利益的事都會有爭議,何況其他事情呢?三、孫中山《遺囑》起草人究竟是誰?正史和公開資料中《遺囑》的起草人註明均為汪精衛。
  • 如何評價孫中山先生
    記者:尚先生,您好!非常感謝您接受中國社會科學網的採訪。今年是辛亥革命100周年,我們在追念辛亥革命的不朽功績時,自然會追念領導辛亥革命的偉人孫中山先生的卓著功業。人們對於孫中山的研究至今已經有100多年了。請問尚先生是什麼時候開始研究孫中山先生的?
  • 孫中山逝世前後的秘聞軼事:遺體易換了四副棺材?
    最後,孫中山留下三份遺囑,即《政治遺囑》《家事遺囑》和《致蘇聯政府遺書》。對於《政治遺囑》和《家事遺囑》的產生過程,後人有三種說法。一說是事先為其準備好了稿子,徵得孫中山同意後籤字的;一說是筆錄孫中山在病床上的口授成稿;還有一說,是由孫中山口授要點,由別人在病床前整理而成的。
  • 民國風雲:三民主義永遠的光輝,百年前孫中山先生的奮鬥
    而且民國政府締造者之一的孫中山先生也埋葬在此。孫中山先生是我國舊民主主義革命最為偉大先行者,三民主義是中山先生一生所追求的最高理想,他也是我國近代第一個深刻認識到要徹底反帝反封建的人,同時他也做到了這一點,終結了兩千多的封建帝制,而且中山先生所倡導的三民主義完全可以讓近代中國變得更好,卻被袁世凱竊取了革命果實。但是孫中山先生那些不可磨滅的功績,終將會被歷史所銘記,三民主義更是我們寶貴的文化遺產。
  • 齊廉允|孫中山逝世後的輿論對峙
    上海《申報》稱讚孫中山雖「久膺大政」,卻不斂私財,以致「身後蕭條,不名一文」。其二,不怕死,敢犧牲。「中山先生……倡革命於獨夫專制之朝,隨時有滅門赤族之禍……而終不少悔,奔走革命如故,蓋為爭民族自由之故,早已置生死於度外矣。」其三,有理想,貴堅持。「先生於首創同盟會時,即楬櫫『三民主義』以相號召,懸此為鵠,奔而赴之,蓋數十年如一日……絕不因何種外力之壓迫,而遂犧牲其固定之主張。」
  • 孫中山遺言:革命尚未成功,同志仍須努力,至今讓人警醒
    1925年3月11日上午8時左右,孫中山彌留之際,汪精衛、宋子文、孫科等人再次來到他的床前,此時孫中山的瞳孔已經開始放大,精神也有些恍惚,只是用虛弱的手接過汪精衛起草好的兩份遺囑。隨後孫科把鋼筆也放到了他的手上,可孫先生確實沒有力氣了。
  • 孫中山三大愛好,他在日本用英文回答:革命,女人,書
    孫中山先生是上個世紀中國大地上的第一個偉人,被海內外尊為國父。國共兩黨都視為孫中山先生革命事業的繼承者,毛澤東專門撰文《紀念孫中山先生》,蔣介石死後,將《三民主義》一書放入棺內。每到歷史的關節點,以各種方式懷念他,拜謁中山陵都會成為全球華人的共識。
  • 民進黨質疑孫中山「國父」地位
    孫也時常關照臺灣革命黨人要「學習國語」②1925年孫中山去世。大陸輿論兩極分化,褒讚者雖略佔優勢,但指責孫是「國之罪人」者,也「不為絕對少數」——其指責集中於:孫為對付惡政治不擇手段;急功近利,於民智啟蒙方面輕舉妄動;革命理論東牽西扯,政策策略優柔寡斷;……等。相比之下,臺灣輿論對孫的感情更為整齊劃一。
  • 孫中山先生和中山大學校訓
    南方網訊 中山大學的校訓是由孫中山先生於1924年11月11日在廣東大學舉行成立典禮時親筆提寫的校訓詞「博學審問慎思明辨篤行」。  十字訓詞原文出自儒家經書《禮。中庸》。《中庸》第十九章說:「博學也,審問也,慎思也,明辨也,篤行也。」
  • 孫中山|中國近代偉大的民主革命先行者
    孫中山提出了封建教育制度是對科學文化知識傳播的阻礙的觀點。他指出以《四書》《五經》為代表的內容是由中國歷代聖賢明哲「授受相傳」的「古人的經傳」,今日「科學的知識」遠勝於此,應該把科學知識作為教育的內容。孫中山認為西方物質文明的發達,多源於科學之昌明,要使中國物質文明發達就要學習科學知識。
  • 中山陵,孫中山先生的陵墓所在地!
    我們國家偉大的民族主義革民者,孫中山先生的陵墓就在這裡。具體位置是南京紫金山,中茅山的南坡,西臨明孝陵,東臨名古寺,莊嚴肅穆,雄偉壯觀這個中山陵在1926年的1月建造的,在1929年的春天建成的,由我們的著名設計師呂彥直設計的,仿民族陵墓布局的特點,採取中軸線對稱的方式,並且具有西方石造建築的永恆性,陵墓坐北朝面呈自由鐘形式,象徵著孫中山先生喚起民眾,為追求民族獨立,國家振興而堅持鬥爭的精神,陵墓主要建築呈現出來的有墓道
  • 魯迅先生「懟人不帶髒字」的10大名言,你知道幾句?敢用嗎?
    魯迅先生「懟人不帶髒字」的10大名言,你知道幾句?敢用嗎?很早之前有一個段子,這個段子是源於一部電視劇裡面的片段,某天有個警察去抓魯迅,魯迅對警察說「你有抓捕令嗎?」隨後,警察就把抓捕令從兜裡拿了出來。
  • 孫中山先生的四位妻子,第二位是日本女人,最後一位被稱國母
    孫中山先生,中國近代額度偉大革命先行者,領導辛亥革命,推行「三民主義」,創建國民黨,是推翻中國封建統治的第一人。我們常說偉大的男人身後都有賢淑的女人相伴,孫中山的夫人,大家知道的就是宋氏姐妹裡的二姐宋慶齡,孫中山被國民黨尊為「國父」,宋慶齡就是「國母」。但是,真實的情況是宋慶齡僅僅陪伴了孫中山先生10年,他還有3個未公開的夫人。
  • 年輕人也立遺囑 關於立遺囑你所不知道的事
    有些夫妻兩人只立一份遺囑,內容由一人執筆,後雙方籤字。此類遺囑由於不執筆親自書寫遺囑內容,不符合《繼承法》規定的自書遺囑必須親自書寫的要求。若確實需要夫妻雙方共同訂立遺囑的,最好請兩個無利害關係的見證人在場見證,使未執筆親自書寫遺囑內容的一方的籤字有效,符合代書遺囑的要求,以確保遺囑效力。
  • 孫中山去世後肝臟被盜?曾被大漢奸褚民誼藏起以留後路
    孫中山奉安大典(李衝翻拍)孫中山肝臟下落之謎孫中山先生病逝後,為便於遺體保存,內臟被取出,並將肝臟留存。而2007年《中山日報》的香山周刊上則刊登文章說,孫中山曾有遺囑要求死後將五臟做病理解剖,後來解剖時醫生發現先生得的是肝癌,於是事後內臟單獨進行了火化,存放在紫銅棺內,與孫中山先生的遺體一道長眠在中山陵。文章稱,所謂汪精衛、褚民誼等從日本人手裡取回孫中山「遺髒」,其實是一場騙局。
  • 當你老去,你能為自己立一份有效的遺囑嗎
    為什麼中國人不愛立遺囑說到中國人不愛立遺囑,很多人都把責任歸於傳統文化——在中國,死亡是禁忌,活著的時候立遺囑,是在詛咒自己。這種解釋不能說錯,但肯定不全面。要知道,「怕死」是人類的天性。即使有宗教的撫慰,現代西方國家依然會開展死亡教育,幫助人們更理性地面對死亡。
  • 日本知名作家宮川東一:我也是30歲才知道,我的外祖父是孫中山先生
    孫先生的第三任妻子當國內的歷史愛好者都好奇為什麼孫先生會有一個日本外孫時,其實宮川東一本人也是在自己30歲的時候,才知道這個事情。這個事情的起源也要從十九世紀開始講起。1906年,孫先生與大月薰的女兒出生,而孫先生在女兒出生前已經投入革命事業中,並沒有陪伴在母女身邊。大月薰將女兒取名富美子,其中「富美」的意思正是孫文的「文」字的日語發音,以此來記錄她與孫中山的感情。
  • 「天下為公」的孫中山先生
    我很高興像承諾的那樣再次見到你!在山裡旅行的感覺真的很棒。希望大家有機會一定要出去走走,我會在朋友走之前繼續分享,今天想和大家分享中山市中山紀念堂。中山市中山紀念堂,那是去年年底出差的時候。其實孫中山紀念館並不是規劃的目的地,只有去是中山市岐江出差,當他到達中山市時,已經是下午兩點了,到了酒店後,覺得酒店裡很無聊,離吃飯時間還有幾個小時,於是約了幾個同事,決定去附近的小公園放鬆一下,當時,離酒店最近的公園是孫中山紀念館,於是,我收拾了三兩下就出發了,據說額外的旅行充滿了驚喜,的確,去了中山紀念堂後的感受並沒有讓我和同事們失望。飯前,曉曉走遍了中山紀念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