濟寧志願者義送艾草 濃濃「艾」意端午情

2020-12-23 中國山東網

中國山東網-感知山東6月25日訊 每逢端午佳節,人們習慣把艾條插於門眉,懸於堂中,用以驅蟲防疫、闢邪祈福。端午佳節之際,「艾播大地·愛撒人間」濟寧艾香志願服務隊為市民贈送新鮮艾草,讓大家感受濃濃的「艾」意和感受傳統習俗。

今天一大早,志願服務隊員從楊家河溼地公園附件地域採割來新鮮艾草,精心挑選,綑紮成束後,來到瑞爾福超市明珠店前廣場,贈予過往的市民群眾,並向市民介紹艾草的功效及用途。縷縷艾香味瀰漫在廣場,給端午佳節帶來了濃濃的艾草情。

看著新鮮綠油的艾草,散發出陣陣清香。附近散步的市民紛紛趕來領取,發放攤位圍滿了人。一位大姐高興地說:「現在城市中很難見到艾草的蹤影,本來還準備去早市買點,沒想到志願者在這裡發放免費的艾草。這種野生的艾草很新鮮,聞起來很香!」

考慮到上了年紀的老人採割艾草行動不便,志願者便及時給他們採割來新鮮的艾草,秦奶奶要了一大捆艾草,打算回家曬乾後驅蟲用,她特別感激:「端午節吃粽子、插艾條是老祖宗門傳承下來的,我很重視這個傳統文化習俗,你們大老遠拉來艾草免費送給我們,謝謝年輕人的愛心!」。

此次「義送艾草」活動,由被市民親切稱呼的「艾香老人」丁紹業發起,艾草也是他親自種植的,艾草情結一直埋藏在他心底,「端午節掛艾草不僅弘揚了中華民族的傳統文化,更是我們老年人與傳統節日難以割捨的感情。」丁紹業把「艾」文化提升到新的高度,他經常說起「村村社社種艾草,家家戶戶儲艾絨」,「更想讓艾草進城市、進社區、進村居,讓更多的群眾『因知艾而得福』。」

「艾播大地·愛撒人間」義送艾草活動己經連續舉辦了五屆,先後有500多名青少年學生、機關幹部、青年志願者參加,共義送艾草近50000餘棵,不僅讓市民感受到濃厚的節日氣息,推進了優秀傳統文化的傳承,也贏得廣大群眾的一致好評。

相關焦點

  • 濃濃端午情 悠悠艾草香
    濃濃端午情 悠悠艾草香本報6月26日訊(記者臧會彬)又是一年艾葉飄香。端午節,是我國重要的傳統節日之一。在海口,端午期間,不少市民保留著插艾草、掛香囊、綁手繩等傳統民俗,以此傳達濃濃端午情。在海口一些老街老巷,家家戶戶門口都要將艾草綁成一束,然後插在門窗上,驅蟲也好、傳統也罷,就是這樣的一把綠色,用它特別的氣味給了端午最特別的儀式感。「每年的端午,祖母都要插艾草,她說艾草能夠驅蚊除溼,驅瘟避晦,保佑一家人平平安安。」府城大路街居民吳曉雲告訴記者,端午插艾已經成為一家人過端午必不可少的一部分。
  • 艾文化的由來,艾草品種的分布及古法採艾燃艾
    艾文化由來已久,早在《詩經》時代,艾草就已經是很重要的民生植物。有關艾的由來,還有一段傳說。相傳,武王身邊有一位名醫叫蕭艾,有一天,他瀉痢多日後臥倒於軍帳中,為了醫治病情危急的將士,他帶病出診,卻不小心被驅蚊的野草火堆絆了一跤,被火燒傷。
  • 錦湖社區舉辦端午節主題活動 送艾草傳溫情不忘禁毒宣傳
    半島記者 王洪智 通訊員 李順 孫楠「送艾草·系彩繩」民諺說:「清明插柳,端午插艾」。自古民間有端午節在自家門窗插艾葉驅蚊蟲、殺菌、祈福的風俗。端午節這天,家家戶戶門前都掛上艾草,避邪驅毒,祈求家庭和睦健康,為小孩子們系上五彩線祈福。
  • 艾草足浴包,因為有「艾」才溫暖
    從那之後,艾草足浴包和他一樣,在我生命中不可或缺!欣九艾欣九艾足浴包我說:我知道您有關節炎,我特意買了艾草足浴包給您泡泡腳,可以祛溼散寒,緩解您的關節疼痛。此刻,所有的愛都融入在這一盆熱氣騰騰的艾草水裡面!
  • 艾草變「愛草」信陽市平橋區肖店鄉讓鄉村充滿「艾」
    映象網訊(記者 吳彥飛 通訊員 葉琴 王友)在信陽市平橋區肖店鄉,不起眼的小艾草已裂變成為大產業:從訂單式規模化種植,到精深加工為艾條、足浴包、艾枕、艾茶等各種衍生產品,當地艾產業形成了產業融合發展的大好局面。
  • 種下艾草 志在「艾」業
    3月,平定縣東回鎮瓦嶺村試種了艾草。5月下旬,農戶收割了第一茬艾草;7月中旬,他們將迎來第二茬艾草的收穫。今年,瓦嶺村與山西本茂盛農業科技開發有限公司籤訂了100畝艾草種植合同,村裡的種植結構調整了,村民的增收渠道拓寬了。
  • 送「艾」到家 | 出門戴口罩,在家別忘了燻艾條!
    送「艾」到家 | 出門戴口罩,在家別忘了燻艾條! 自古以來,艾草經常被用於驅邪防疫,尤其在發生瘟疫的時候。燻艾習俗 自古有之現代養生 巧用艾草① 溫和灸:手持艾條,將艾條的一端點燃,直接懸於施灸部位之上,與之保持一定距離(2~3cm),使熱力較為溫和地作用於穴位。
  • 端午插艾,那為什麼要選擇艾草呢?
    端午節到了,吃粽子是必不可少的,而在門前、廳堂、窗前掛艾草亦是該節日裡一項傳統的民間習俗。只不過隨著社會的快速發展,現代化的氣息越來越濃鬱,端午插艾的習俗和古時相比,就顯得不那麼受人重視了,尤其是在一、二線的大城市中,快速的生活節奏、繁重的工作和學習壓力使得人們似乎淡化了這些傳統節日的觀念,大多數人也是在節日裡走走過場,偏於形式罷了。
  • 端午節插艾,哪些人家不能在門口懸掛艾草?為什麼不能插艾呢?
    端午節插艾,哪些人家不能在門口懸掛艾草?為什麼不能插艾呢?每年的農曆五月初五是我國的傳統節日端午節,端午節與春節、清明節、中秋節並稱為中國漢族的四大傳統節日。但是,很少有人知道,家裡面有孕婦,最好不要在端午節的時候在屋裡掛艾草。為什麼有孕婦就不能插艾呢?中醫認為,艾葉有散寒止痛,溫經止血的作用。
  • 百年扁氏艾草關節貼 開啟養護關節艾時代
    2020年6月10日,百年扁氏在全國新品發布會上宣布:正式推出專門為肩周關節不適而設計研發的"百年扁氏艾草肩周貼"。這是繼百年扁氏艾草膝蓋貼、百年扁氏艾草頸椎貼,百年扁氏艾草腰椎貼,百年扁氏艾草溫灸貼之後,又一款艾草科黑技產品。
  • 2600多畝艾草「艾」香襲遠 1020戶農戶因「艾」生「財」
    初夏,興義市捧乍鎮2600多畝艾草進入了收穫季,「艾」香襲遠;1020戶農民戶因「艾」而生「財」。近日,捧乍鎮2018年度的第一季艾草成熟了,走進艾草地,空氣中到處散發著醉人的艾草香味兒。在這裡,每天都會有大量的群眾參與收割艾草,鐮刀切割艾草的聲音與人們的歡聲笑語交相輝映,共同演繹出一曲曲動人的田園牧歌。捧乍鎮堡堡上村村民劉邦快家的6畝土地都流轉給了合作社種植艾草,她說:「土地租給公司,400塊錢一畝,一年能拿到2400塊錢。平時到合作社做工,150塊錢一天,每天供一頓飯,收入還是可以的。」
  • 莒縣長嶺鎮:文明實踐 艾香長嶺
    艾草產業是長嶺鎮重要特色產業,也是重點扶持產業,艾草種植面積4000餘畝,正在形成艾草種植、加工、銷售、艾灸保健、旅遊、康養等一體的一二三產業融合發展的農業「新六產」全產業鏈。長嶺鎮將此特色優勢,與新時代文明實踐活動相融合,在艾草基地舉辦了以「悠悠艾草香 濃濃端午情」為主題的首屆「端午艾」藝術節活動,通過艾產品展示、文藝表演、詩歌朗誦比賽等活動,重現中華民族傳統節日的風採,弘揚中華優秀傳統文化,讓大家感受長嶺艾的獨特魅力。並在此基礎上,結合鄉村振興、文明創建、精準扶貧等內容,廣泛開展新時代文明實踐志願服務活動,讓文明實踐活動如同「艾香」一般,香飄千裡、經久不散。
  • 艾產業助力精準扶貧 首屆世界艾草產業大會在蘄春舉辦
    艾產業助力精準扶貧 首屆世界艾草產業大會在蘄春舉辦 2017-06-06 來源 :公益時報  作者 : 王勇  5月26日至28日,首屆世界艾草產業大會在蘄春舉辦 「清明插柳,端午懸艾」。插艾是端午節的重要內容之一,家家都灑掃庭除,以艾條插於門眉,懸於堂中。
  • 走進益百分天天艾生產基地:艾草情 共創業 同扶貧
    剛打開車門,一股濃鬱的香氣就撲鼻而來,抬頭望去,一片綠油油的艾草基地一望無際,目測數百畝之多,四臺收割機正在忙收割艾草,三四十名農民頭頂著烈日,在基地整理艾草,他們將艾草碼放一起紮成一捆,整整齊齊地裝車,這裡是國家級貧困縣蘄春縣的張塝鎮,深圳益百分「天天艾」產品的原料基地,這些原料將在加工廠裡封倉存儲三年後再加工生產。
  • 端午,村無閒草,家有艾香!艾草是農家的保護神
    院牆外土坡上,溝渠邊,則是成叢成叢的艾草、野蒿,還有不知名的野草。一片片,簇擁著,依偎著,伴著清風明月,守著莊戶人家。一年年,綠了又黃,黃了再綠,生生不息。端午到了,家家戶戶都插上艾草,驅毒闢邪。一個村子都瀰漫著艾香。
  • 艾草變身「黃金葉」 山東寧陽農民因「艾」生財
    郝學娟 攝中新網濟南9月18日電 (郝學娟)金秋時節,在山東省泰安市寧陽縣文廟街道的田地間,上千畝集中連片的艾草隨風搖曳,散發著沁人心脾的艾香。這片艾草已經成為幫助當地農民增收的「愛草」。記者17日到達該種植基地時,基地負責人張憲峰正在仔細清理艾草地中的雜草。他告訴記者,以前他只種植玉米、小麥等糧食作物。
  • 家有三年艾,郎中不用來,有沒有道理?吃艾草有什麼好處?
    說到艾草,很多人會說這是野草,事實上艾草更是中藥,是中醫用來保健身體不可或缺的一種藥材,在中國很多地區,人們對於艾草更加推崇,甚至有「家有三年艾,郎中不用來」的說法,足以看出吃艾草的好處,看似如同野菜一樣的艾,作用卻非常強。這樣說到底有沒有道理呢?
  • 河南南陽種植艾草24萬畝,3萬多貧困群眾因「艾」脫貧——看艾草緣...
    據統計,南陽市艾草種植面積超過24萬畝,建設4個艾草產業園,註冊企業1529家,年銷售額80億元,已成為全國最大的艾製品加工基地和艾葉集散地,全國市場佔有率高達70%;帶動了10多萬農民從種植、採收、加工、銷售中收益,其中貧困群眾達3.1萬多人,整個艾草產業呈現出一片蓬勃生機,成為當地農村扶貧開發的優秀項目之一。
  • 端午說艾:中醫傳承,艾草留香,你不知道的養生知識
    端午說艾:中醫傳承,艾草留香,你不知道的養生知識來源:藥智網|丘豔貞端午節,按中國傳統習俗,吃粽子,門前掛艾葉,賽龍舟,掛香囊吃五黃是必不可少了的。在此,我們就挑艾葉說說吧!我們農村地方俗稱有艾蒿,艾草,香艾,狼尾蒿子,杜艾葉,灰草等等。艾草在我國古代都有很高的地位,詩經《王風·採葛》中「彼採葛兮,一日不見,如三月兮!彼採蕭兮,一日不見,如三秋兮!」採葛為織布,採蕭為祭祀,採艾為治病。因此,艾還被稱為「相思草」。艾草,它可不是一般的草。
  • 自從學會這樣保鮮艾草,隨時想吃艾餈都可以了,放1年都不會壞
    清明前的艾草不苦不澀,非常清香,我們就喜歡用艾草來做青團、艾餈和各種甜品。但清明過後,艾草就開始慢慢長老了,趁艾草還很翠嫩,用這一招給艾草保鮮起來,一年四季都可以做艾餈、青團吃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