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複淬火對材料SAE4130的性能影響

2020-12-22 steeltuber

SAE4130相當於中國牌號30CrMO相當於日本SCM430,我單位生產的某SAE4130零件抗拉強度、屈服強度、伸長率、脫碳層的指標要求高,對熱處理操作提出了苛刻的要求。原來處理的零件經常因抗拉強度偏高多次回火後才能達到指標要求,偶爾有因屈服強度偏低而需再次淬火。為使得多次淬火返工能有依據,特進行重複淬火的工藝試驗。工藝試驗後對試樣進行金相以及各項機械性能指標的檢測,各項指標合格,給返工提供了依據,同時也積累了生產經驗。

對3.2mm厚的SAE4130板材製成的封閉容器進行多次試驗,試驗後從中加工拉伸試片。圖1所示為容器形狀示意圖。

圖1 試驗容器外形圖

航標中規定「製件允許重複熱處理。重複淬火次數,對於厚度大於1mm的零件,允許不超過二次;對於厚度小於或等於1mm的製件,僅允許一次」。零件用3.2mm厚板材,按標準可以進行重複二次淬火(即共淬火三次)。我們採用模擬零件的容器(見圖1 )進行多次淬火+回火的工藝試驗,確認返工是否對材料組織、性能造成不良影響,是否能達到要求的指標σb≤1230MPa、σ0.2≥1030MPa、δ5≥7%。

1.工藝試驗

(1)工藝試驗方法

拉伸試樣的形狀、尺寸和實驗方法按GB228-1976進行,用WE-100B萬能拉伸試驗機測定各力學性能;用FUTURE-TECH FM-700型硬度計按GB224-87進行脫碳層測試。用DMI5000M金相顯微鏡檢查金相組織。

(2)試驗工藝

採用進口的愛協林可控氣氛熱處理爐進行氣氛保護淬火。採用下列工藝進行一次、二次、三次淬火,後進行回火。

淬火:850~860℃,90~110min , 油淬。

回火:460~500℃,60~70min , 空冷。

各碳勢控制參數為:甲醇為1.0~1.6l/h,丙酮為0.3~0.9 l/h,氮氣為1.1 ~1.4m3/h,爐壓是1000~1500Pa,碳勢0. 4%~0.5%。

(3)試驗內容

分別取三個容器(容器編號為1#、2#和3#)進行一次、二次、三次淬火+回火處理,試驗後檢查金相組織、脫碳、機械性能,並作對比分析。

2.試驗結果

(1)多次淬火回火後力學性能結果見表1。

表1 多次淬火回火結果對照

(2)試驗結果及分析

圖2為一次淬火回火(1#)、二次淬火回火(2#)和三次淬火回火(3#)試驗容器金相組織及晶粒度照片,各容器金相組織及晶粒度的對照見表2。

圖2 1~3次重複淬火後的組織及晶粒度

表2 幾次淬火回火後金相組織及晶粒度的對照表

從對照表中可以看出三次淬火後的晶粒要比一次的低1級,但仍能達到9級,仍屬於細晶粒。進行三次淬火回火後與一次淬火回火後組織無明顯差異。

依據此次工藝試驗,對某爐強度偏低的零件進行了三次淬火處理,返工後零件合格。經過對零件後續加工進行跟蹤,至後續爆破工序,抽取零件進行爆破,爆破結果合格。驗證產品能夠滿足設計使用要求。

3.結語

經過此次工藝試驗,驗證了SAE4130化學成分正常時可以重複1~2次淬火,中間無需退火、正火。每次淬火後需按工藝正常回火,壓力零件進行3次淬火後,材料組織正常,爆破抽驗合格,滿足設計使用性能。此次試驗,為產品的生產提供了經驗積累,給零件返工提供了依據。

相關焦點

  • 硬質合金焊接刀具刀體材料及淬火工藝
    硬質合金焊接刀具的刀體材料主要有45鋼、T10A、9SiCr和W6Mo5Cr4V2。45鋼主要用於結構強度比較好的車削類刀具,結構強度較差的銑刀和孔加工刀具的刀體主要採用綜合性能較好的9SiCr。T10、9SiCr和W6Mo5Cr4V2分別是碳素工具鋼、合金工具鋼和高速鋼,價格高出45鋼1倍以上,9SiCr的價格大約是45鋼的3倍。
  • 影響高頻淬火機的淬火質量因素
    感應加熱是目前一種比較新的工藝,它憑藉著獨特的性能,被廣泛應用到各行業中。感應加熱表面淬火的原理是:電磁感應,在工件表面層產生密度很高的感應電流,然後迅速加熱至奧氏體狀態,接著快速冷卻,得到馬氏體組織的淬火方法。
  • 淬火、回火、正火、退火
    通常也將鋁合金、銅合金、鈦合金、鋼化玻璃等材料的固溶處理或帶有快速冷卻過程的熱處理工藝稱為淬火。淬火的目的:1)提高金屬成材或零件的機械性能。例如:提高工具、軸承等的硬度和耐磨性,提高彈簧的彈性極限,提高軸類零件的綜合機械性能等。2)改善某些特殊鋼的材料性能或化學性能。如提高不鏽鋼的耐蝕性,增加磁鋼的永磁性等。
  • 模具鋼材料的性能解讀
    研製了多種新的鋼種以適應不斷提高的要求。熱作模具鋼主要用於製造高溫狀態下進行壓力加工的模具,如熱鍛模具、熱擠壓模具、壓鑄模具、熱鐓模具等。隨鍛壓機械能力的加大、加工件形狀的複雜化,尤其是被加工材料加工難度的增大,如加工鈦合金、高合金鋼、不鏽鋼和耐熱鋼,模具趨向大型化、高性能。
  • 熱處理的四把火之鋼的淬火
    基本概念 將亞共析鋼加熱到Ac3以上,共析鋼與過共析鋼加熱到Ac1以上(低於Accm)的溫度,保溫後以大於Vk的速度快速冷卻,使奧氏體轉變為馬氏體的熱處理工藝叫淬火。馬氏體強化是鋼的主要強化手段,因此淬火的目的就是為了獲得馬氏體,提高鋼的機械性能。淬火是鋼的最重要的熱處理工藝,也是熱處理中應用最廣的工藝之一。
  • 淬火油及其使用過程中常見誤區
    淬火的冷卻過程中的影響因素:   材料(化學成分、淬硬性、奧氏體晶粒度、形狀等)      冷卻設備狀況(形式、結構、攪拌、換熱等) 工藝條件(介質溫度、濃度、攪拌、工裝夾具等)      冷卻介質質量和維護狀況    應用技術(人的知識、經驗、智慧等)。
  • 熱處理4把火:淬火、回火、正火、退火
    鋼的淬火是將鋼加熱到臨界溫度Ac3(亞共析鋼)或Ac1(過共析鋼)以上溫度,保溫一段時間,使之全部或部分奧氏體化,然後以大於臨界冷卻速度的冷速快冷到Ms以下(或Ms附近等溫)進行馬氏體(或貝氏體)轉變的熱處理工藝。通常也將鋁合金、銅合金、鈦合金、鋼化玻璃等材料的固溶處理或帶有快速冷卻過程的熱處理工藝稱為淬火。
  • 熱處理:淬火、回火、正火和退火
    常用的熱處理工藝方法主要有淬火、 回火、正火和退火等。1.淬火將鋼加熱到A1(對過共折鋼)或A3線(對亞共析鋼)以上30-70℃,在此溫度下保持一段時間,使鋼的組織轉變成奧氏體,然後放人水中(或油中.鹽溶液中)快速冷卻,使奧氏體來不及分解,合金元素來不及擴散而形成馬氏體組織,稱為淬火。
  • 高溫滲碳淬火熱處理方法分析
    在現實操作中,常見的淬火熱處理冷卻介質十分繁多,包括水、鹽水、油等,滿足了不同材質的加工件處理需求。除此之外,在特殊性能的鋼件熱處理上,淬火還能改善其一定的物理化學性能,如提高永磁鋼的鐵磁性、提高不鏽鋼的耐蝕性等,得到了現代工業生產的廣泛應用。按照淬火溫度的差異,淬火熱處理又包含完全淬火和亞臨界淬火兩種方式,兩者最明顯的區別在於高溫下鋼的狀態是否處於單向奧氏體內。
  • 正火、退火、淬火、回火,終於分析清楚了!
    淬火與回火的主要目的是:1)減少內應力和降低脆性,淬火件存在著很大的應力和脆性,如沒有及時回火往往會產生變形甚至開裂。2)調整工件的機械性能,工件淬火後,硬度高,脆性大,為了滿足各種工件不同的性能要求,可以通過回火來調整,硬度,強度,塑性和韌性。3)穩定工件尺寸。通過回火可使金相組織趨於穩定,以保證在以後的使用過程中不再發生變形。
  • 廣昌縣4130合金鋼機械管的三種硬度
    廣昌縣4130合金鋼機械管的三種硬度 ,「mrscsq」   無錫市上廣核能電力材料有限公司主要經營4130合金鋼機械管、國產合金鋼、不鏽鋼、碳鋼管材、板材、棒材、型材、管道配件和焊接材料,無縫管、直縫管、合金/高壓鍋爐專用管道等產品,如有需要,歡迎前來選購!
  • 淬火鋼精加工刀具-PCBN刀片
    以車代磨加工技術是隨著數控工具機和超硬刀具材料的發展被大眾逐漸認識,和磨削相比,以車代磨具有很好的環保性,經濟性。小編接下來將著重介紹淬火鋼精加工專用刀具-PCBN刀片在以車代磨工藝中的應用。第一 刀具材質簡介 當前市場上有三種主要的金屬切削刀具材料:塗層硬質合金刀具,陶瓷刀具和PCBN刀具。這三種也是能夠加工黑色金屬的重要刀具材料。
  • 齒輪淬火和齒面不淬火對迴轉支承軸承的影響
    作為迴轉支承軸承齒輪加工的額外一道工序,本文討論一下齒輪淬火和齒面不淬火對迴轉支承軸承的影響。事實上,就牽扯到本文要說的,軸承齒面是否需要淬火,淬火的優點和缺點在哪裡?首先淬火的目地是提高齒輪強度,提升齒面的硬度,達到耐磨損的目的。提升齒面的壽命。適合旋轉頻率高,大模數的齒面。優點明顯。但是,一味的齒面淬火,對齒面的齒形,齒向,垂直度,公法線,齒跳等名義參數均有影響,小模數的齒輪甚至翹曲變形,得不償失。
  • 鋁型材熱處理的四把火:退火、正火、淬火及回火
    【鋁道網】退火是指將工件加熱到適當溫度,根據材料的和工件的尺寸採用不同的保溫時間,然後進行緩慢冷卻,其目的主要是降低材料的硬度,提高塑性,以利於後續加工,減少殘餘應力,提高組織和成分的均勻化。
  • 金屬材料疲勞強度的八大主要影響因素
    顯微組織對材料疲勞性能的影響,除了和各種組織本身的機械性能特性有關外,還和晶粒度以及複合組織中組織的分布特徵有關。細化晶粒可提高材料的疲勞強度。夾雜物本身或由它而產生的孔洞相當於微小缺口,在交變載荷作用下將產生應力集中和應變集中,成為疲勞斷裂的裂紋源,對材料的疲勞性能造成不良影響。
  • 影響金屬材料疲勞強度的八大因素總結
    顯微組織對材料疲勞性能的影響,除了和各種組織本身的機械性能特性有關外,還和晶粒度以及複合組織中組織的分布特徵有關。細化晶粒可提高材料的疲勞強度。夾雜物本身或由它而產生的孔洞相當於微小缺口,在交變載荷作用下將產生應力集中和應變集中,成為疲勞斷裂的裂紋源,對材料的疲勞性能造成不良影響。
  • 金屬材料的物理、化學和力學性能有哪些
    金屬材料的性能很多,不同的使用要求和使用環境,應具有相應的性能要求。具體來說主要有:物理化學性能金屬材料的物理、化學性能主要是指材料的密度、熔點、導熱性、導電性、熱膨脹性、導磁性、耐腐蝕性等。常用金屬材料的物理性能見圖1。
  • 材料對微波電纜性能的影響
    為了確保信號的完整性和產品的可靠性,我們必須對影響電纜全面性能的電氣、機械、環境和特定應用等限制條件等進行評估。這些變量對電纜絕緣體和電纜護套以及電纜構造均有直接的影響。同時,試驗和數據分析是鑑定這些電纜在特定環境下是否仍然可靠的關鍵。  II.
  • 勞力士4130機芯解析
    比如,我們今天要探討的4130機芯的前世和今生。4130機芯背景說起勞力士也曾用過「別人家」機芯的歷史,或許有些人還不相信。但是,可以毫不諱言地講,勞力士的計時錶很長時間都在使用「公共」機芯,比如我們很熟悉的勞力士計時錶迪通拿(Daytona),從1961年推出開始,很長的時間都是在用Valjoux 72型手動上鏈機芯。ps,Valjoux後來被ETA收購。
  • 【資料】金屬熱處理之正火、退火、淬火、回火的區別與聯繫
    鍛造、鑄造、焊接以及切削加工後的工件內部存在內應力,如不及時消除,將使工件在加工和使用過程中發生變形,影響工件精度。採用去應力退火消除加工過程中產生的內應力十分重要。去應力退火的加熱溫度低於相變溫度,因此,在整個熱處理過程中不發生組織轉變。內應力主要是通過工件在保溫和緩冷過程中自然消除的。為了使工件內應力消除得更徹底,在加熱時應控制加熱溫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