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四川,臘肉是必需品一樣的存在。四川可能是全中國吃豬肉最多的省份了吧,尤其到了年底,幾乎家家戶戶都要燻點臘肉,豬肉攤的生意火爆到忙不過來。農村養豬的自己殺豬,用桑樹枝、柏枝、有的會用果樹上修剪下來的枝條去燻制臘肉。這種一般都是掛在房梁上,或者火塘上,底下燒著火,慢慢燻著。
以前農村生活條件不好,也沒有冰箱可以保存肉類,臘肉會一直在房梁上掛著,遇到有客人來或者家裡有大的農活的時候,房梁上的臘肉為缺少物質的家庭提供了待客的體面。這樣掛到幾個月後,有的臘肉都黑得像鍋底,完全看不出來本來的面目了。可是偏偏這樣的老臘肉最好吃,完全不像現在燻過兩天就放冰箱的那種味道。那是時光慢慢沉澱下來的醇香,無法複製。
配料:老臘肉一塊,蒜薹一把,生薑,鹽,白糖,雞精/味精
方法步驟:
1、老臘肉清洗乾淨,用淘米水,或者有的乾脆用洗潔精加熱水,用絲瓜囊一點一點的刷洗,要是有灰的話,後面會苦。用洗潔精的記得多用清水淘洗幾遍哈,免得有殘留
2、蒜薹去除頭上的帽子,洗乾淨備用。臘肉跟蒜苗、蒜薹搭配是最好吃的,也可以用青椒、包菜等等去炒。
3、燒一鍋水,冷水下臘肉、生薑,大火煮開蓋上鍋蓋轉小火煮40分鐘。一定要充分煮熟,不然皮咬不動
4、煮熟的臘肉撈出晾涼,切成薄片;蒜薹切段
5、起鍋燒油,油熱下臘肉中火煸炒出香味,下蒜薹,根據臘肉的鹹度選擇是否放鹽,加入一點點白糖提味,蒜薹炒熟加味精/雞精,關火,起鍋裝盤
總結:
1、臘肉本身的味道就非常的鮮美濃鬱,因此在燉煮的時候其他的去腥調料就不用加了
2、臘肉在燉煮過程中會流失部分鹽,所以在炒制的過程中根據實際情況選擇是否加鹽
3、豬肉的湯不用倒,可以用四季豆豇豆黃瓜洋絲瓜茄子啥的搭配煮一鍋耙耙菜,很解油膩,有一種吃農家菜的感覺
4、喜歡吃原味老臘肉的,煮好直接切片裝盤就可以吃啦,這個臘肉要瘦的才好吃,肥的適合炒了吃。